第766章 天賜良機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249
  得知東瀛、新羅二國,竟然貢獻了共八萬金支持王妃的太原治政,毛維眼熱之餘,又見王妃公告市坊,拖欠軍屬之補恤即日起便將一一給付,保證今後每季補恤再也不會拖延,平民百姓興高彩烈,晉陽城中一片稱頌之聲,新政係儼然大得人心,毛維怎能不怒火中燒?又哪裏願意兢兢業業協佐王妃治政,幹脆便告了病,對諸多事務撒手不理。

  ??可緊跟著,他又接獲太後對於墉的處斷,居然是判斬首之刑,這下子可真把毛大尹氣得急怒攻心,險些沒有噴出一口血來。

  ??於墉不過是執行征兵令時有所疏忽,實際上卻並沒有造成什麽惡果,結果竟然被判死決,這在旁人看來,顯然是毛維黨慘敗新政係完勝,當然大不利於毛維爭取豪貴對抗新政的計劃。

  ??好在是,太後根本不關心於墉是否“蒙冤”,並沒囑令將其押返京城處決,甚至沒有派遣禦史督促,毛維不必擔心於墉因為畏死將他牽連。

  ??而不僅毛維稱病,連毛趨等黨羽也稱病罷工,以為這樣就能導致新政係手忙腳亂、獨立難支。

  ??薛少尹卻一點沒有發愁人手,甚至當陽曲令二人被殺害後,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幾個縣令都逐一堅定立場,紛紛向薛少尹示誠,兢兢業業行為起審察治下貴庶擁有宅田,至於太原府衙各司事務,陸離不得屬官協助,幹脆臨時征用了孟飛笛等世族子弟,以及各坊主分工配合,倒也有條不紊,完全沒有被刁難住。

  ??郭居安又再通報了一則壞消息——

  ??韋元平受賀湛蠱惑,諫言將尹紳等人調職太原府,眼看著晉王係的勢力便將壯大起來!

  ??毛維這回終於不得不“痊愈”了,他已經完全不能判斷太後究竟有多麽信重晉王妃,要是萬一再被王妃暗算,太後幹脆將他這太原尹撤職,讓薛絢之取代,可是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就算毛趨等人,也絕對不能再被晉王係抓住把柄諫言撤換,否則毛維在太原,豈不成了“孤家寡人”,必定會被晉王係逼得毫無還手之力。

  ??於是毛維黨這場“時疫”來得火速,去得更加幹脆,一日之間,所有人都安然無恙,挽著袖子在各自職位上忙碌得熱火朝天。

  ??當然,毛維這時更加不敢明顯阻礙王妃的各項善政,他甚至於也打算親自巡察各大轄區,、督促“農桑”等等事宜。

  ??沒想到這日剛準備出行,就遭遇了攔車訴冤,聽稟攔車者是個乞兒,毛維本不欲管,被郭居安勸說:“這事蹊蹺呀,世人皆知晉王妃主張舉告不法,薛陸離執法不偏權貴,若有冤情,乞兒為何不直接去刑堂告狀?故小人猜測,莫非這乞兒欲告者,為晉王黨?”

  ??這乞兒不是別人,正是經過深思熟慮後,逃離明德寺這“魔窟”,意欲揭發罪惡的伍世佑。

  ??因為當晚聽聞藏屍二人一番碎語誤導,伍世佑堅信晉王妃與薛少尹必定會包庇紀倫,哪裏還敢向此時由薛少尹坐陣的府衙刑堂舉告,打算直接稟知毛大尹,卻不曾料,去了府衙角門幾次,均被閽者打發,為慎重起見,他也不敢貿然聲張,又擔心投身客棧,會被紀倫派遣的人謀害——他莫名從明德寺“失蹤”,必然會驚動明空住持,要是明空警覺罪行被他勘破,哪裏會坐以待斃?

  ??思來想去,伍世佑決定“重操舊業”,用行乞偽裝自己,將一張臉抹得眉目難分,總不怕被人一眼認出,又一直潛藏在府衙附近,隻為等著毛大尹出行,便攔車告狀。

  ??毛維萬萬沒想到一個乞兒竟然捅出了這等惡性大案,甚至能夠指證晉王妃暗殺朝廷命官!可他高興還沒多久,轉而意識到紀倫並非真正的晉王黨,要是由他出麵揭發罪行,豈不會逼得紀倫將他攀咬出來,於是與眾謀士商量:“此等良機不能錯過,但卻不能留紀倫活口,或許可以布局,指證晉王妃與那明空有所勾結,為自保,將紀倫殺人滅口。”

  ??郭居安又再阻止:“要是紀倫一死,僅憑伍世佑之言,萬萬難以挫敗晉王係,王妃隻要咬定是被誣陷,大尹又拿不出罪證確鑿,此案也不過隻是會引物議罷了。”

  ??“可紀倫原本是我安插取信新政黨,要是他如實供知……”

  ??此案若是鬧生,必定會驚動朝廷,不可能由毛維控製,應當三司會審,刑部如今是被柳信宜掌控,禦史台也有韋元平的人手,隻要紀倫將毛維招供出來,拆穿是受他指令取信晉王係,那麽晉王妃便有可能全身而退,毛維反而會自身難保。

  ??郭居安道:“紀倫就算招供,大尹也完全可以辯駁是被誣陷,隻要這事引得太原民憤沸騰,太後絕不會姑息晉王妃,到時,也隻能舍晉王一係平息眾議,方能保證軍心穩定。”

  ??郭居安未必不知毛維身擔風險,但他根本便不在意毛維死活,再說依他看來,此案一旦導致太原時勢更加惡化,毛維勝算甚高,就算有那萬一,也不可能牽涉蜀王。

  ??因為就算晉王妃能夠自辯清白,紀倫侵吞民利殺人害命也是事實,又不是毛維誣告,再者陽曲令等也的確死得不明不白,毛維有所質疑也無可厚非,就算不能“將死”晉王妃,也不會有殺身之禍,反而要是承認是受蜀王指使,意圖抵製新政,才是自尋死路。

  ??所擔風險甚小,所得利益甚大,在郭居安看來,便值得一搏。

  ??毛維沉吟一陣,深覺這個反敗為勝的時機有如天賜,可謂不容錯過,於是將牙一咬,決定舍紀倫全大局——要是立即便能將晉王係連根拔起,紀倫這暗線也沒有用處了,對於一個別無所用的人,毛維根本就不會覺得棄之任何惋惜。

  ??於是,毛維這回巡察並沒有因為突然事故便半途而廢,不過他第一目的地,卻是從陽曲改為了太穀。

  ??又說紀倫,完全沒有覺察大禍臨頭,此時忙碌著督促春耕事宜,依然秉持恪盡職守,甚至於以身作則,挽起褲管下田插秧,腦門上還沾著泥土。

  ??不防卻見毛大尹帶著一群人氣勢洶洶湧來,紀倫尚且驚疑不定。

  ??他那兩個“心腹”雖然不知所終,明空住持也不知去向,紀倫倒還沒有自亂陣腳,以為是明空臨時調用“心腹”去了別處——二人原為明空所薦,明空當然可以任意調遣,之前這事也偶爾發生,雖然說不上習以為常,的確也不值得過於驚悚,再者,自打晉王赴藩,紀倫實際也顧不上私下“斂財”的行為,最近並沒做過殺人侵田的惡行,哪裏會想到明空有意揭曝罪惡?

  ??不防卻被毛維當眾下令緝捕,並聲色俱厲喝問,紀倫方知案發,不過當然想不明白是哪裏出了紕漏,又為何是毛維前來問罪。

  ??在太穀甚有官聲的紀明府涉嫌惡案,此事不用毛維特意宣傳,當日在場目睹的農人便將這事張揚,自然鬧得太穀轟動,質疑有若波濤洶湧,但隨著伍世佑的證辭,明空及兩個看守後門的小沙彌不知去向,更關鍵的是明德寺梅林,當真挖出了不少屍骨!

  ??原本質疑毛維陷害紀明府的民眾啞口無言。

  ??不需用刑,紀倫當被毛維私下盤問,立馬便坦誠罪狀,他隻能寄望毛維會護他周全。

  ??可關於他那些交待,全都成為了罪證確鑿。

  ??當日十一娘結識羅九郎,在其向導下私訪白嶺村,被南老丈收留的孤寡麻嬸子,失蹤的子媳孫兒,也是被紀倫殺害!

  ??羅九郎是知悉內情的人,但僅曉得紀倫並非表麵一般廉潔奉公,並沒想到此人竟然做下如此罄竹難書的罪行,一當事生,卻察覺毛維必然會借機不利王妃,立馬又親自去了晉陽報訊。

  ??當然,事態發展至此,王妃其實已經知悉了太穀重案,這時也不妨向羅九郎透露更多內情:“明空並非脫逃,而是被我捕獲,眼下正押王府刑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