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329
  晉王妃一行是有說有笑,毛維黨可就沒有這輕鬆愉悅的氣氛了。

  ??太原雖一度作為北都,自明宗之後,君帝卻甚少巡幸,不像京兆尹多為京城人士,太原尹一般並非本土人士擔任,至多四、五年便會調換,是以太原尹抑或晉陽刺史一般不會另置府邸,毛維現任太原尹,卻也從沒想過在此安營紮寨,當然是依律住在了府衙後宅,從刑堂出來,不過經過幾道門禁,直接便能抵家。

  ??又說陳百加兄弟兩人,雖然也甚關注此樁故殺案,但為了不那麽引人注目,今日並沒有陪著丁牢則等候衙堂外,卻是留在了府衙後宅聽候結果,這時並不知聞前頭發生的事情,再有丁梧亮那妹子,也就是陳百運的姬妾,當然對兄長的安危牽掛不已,鬧著要與陳百運同行,以便及時得知消息。

  ??陳百運對丁姬甚是憐愛,不忍拒絕愛妾的懇求,卻想到丁姬到底隻是側室,沒那麽大麵子煩勞毛府女眷親自接待,故而便幹脆令妻子鄒氏同行,這樣丁姬做為鄒氏的隨伴,方不顯得冒昧。

  ??晉陽陳的女兒雖然不乏嫁予望族,可因其家規對女眷拘束嚴厲,男子卻鮮少娶到世望女兒,甚至也難求娶門當戶對的女子,多數都是低娶,比如陳百運的母親,其實就是豪族出身,當初可沒少受到婆母教訓,從兒媳熬成了婆婆,自然也要擺擺架子,鄒氏不過小世族出身,自然沒有底氣與夫家對抗,很多事情都隻有忍氣吞聲。

  ??丁姬同樣出身豪族,生得貌美不說又慣會見風使舵,故而不僅得了夫君寵愛,甚至也能討好婆母,雖說不得不遵從家訓,明麵上不敢挑釁大婦鄒氏,私底下卻沒有少給鄒氏使絆子拉仇恨。

  ??鄒氏在丁姬手上吃了不少悶虧,這一對妻妾又哪裏做得到情同姐妹?更不說今日她甚至要做為丁姬的“陪襯”,肚子裏憋著一窩鬱火,其實巴不得丁梧亮沒有好下場。

  ??然而陳氏家訓尤其重視夫為妻綱,鄒氏表麵上可不敢表露出絲毫端倪,又見毛夫人竟然出麵與她妻妾二人說話,甚至還溫言安慰著丁姬,鄒氏也隻好跟著憂心忡忡,顯出無比擔憂丁梧亮是否能“沉冤得血”。

  ??論來依毛夫人的身份,不要說丁姬,便連鄒氏也根本不放在眼裏,就算為了安撫晉陽陳這黨羽,讓兒媳出麵招待即可,可她一貫耐不住寂寞,甚是享受諸多女眷對她訶諛奉承的尊榮,可巧今日又正好空閑,便也不計較“屈尊降貴”了。

  ??要說來,毛維當年是被謝饒平提攜,才混上了朝臣,毛家不過中流世族,毛夫人的出身就更加不濟,否則也不會被人稱為毛夫人了,娘家上不得台麵,她的尊榮必須仰仗夫家,她雖不似當年榮國夫人一樣對姓氏稱謂耿耿於懷,根本說來還是一個“暴發戶”,好容易“雞犬升天”,就格外重視這時的富貴榮華。

  ??女眷們眼下已經用過了午膳,毛夫人卻還舍不得去午歇,尚且安慰著鄒氏一雙妻妾:“不用擔心,陳家為大尹奔前走後,這麽一樁小事,大尹必定會維護保全,那薛絢之,雖是顯望子弟,可許多人都知道,京兆薛已經是江河日下了,要不是靠著晉王妃,薛絢之又哪裏能得太後看重,就說此案,丁四郎顯然無辜,分明便是晉王妃為給薛絢之出氣,才恃機刁難,大尹心裏清楚得很,必不會讓晉王妃得逞,今日既有大尹督審,必還四郎清白。”

  ??簡直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毛夫人哪能不知鄭康確為丁梧亮毆殺?隻不過在她眼裏,區區一個賤民性命,根本便不足以讓豪族子承擔刑責,事實上比如這一類事,在大周說司空見慣或許有些誇張,卻也是一雙手都數不過來,就沒聽說哪家豪貴殺了個佃農便要抵命,所以在毛夫人看來,縱然丁梧亮的確毆殺鄭康,也是“清白無辜”的。

  ??鄒氏淡淡附和:“那是,那是。”

  ??丁姬滿臉感激,當然又帶著悲憤:“不瞞夫人,妾身四兄雖然勇武,卻並非狠毒之輩,又一貫俠義,最不容刁奴蠻橫,那鄭遠誣告主家,四兄心中自然不憤,尋去理論算什麽罪責?卻被晉王妃用計逮拿,施以刑訊,還要問四兄死罪,讓人如何心服?晉王妃貴為宗室,仗勢欺人不說,甚至為了薛六郎一介外男,不顧皇室體統,對無辜之人施以報複,如此蛇蠍心腸又恬不知恥,這要是在晉陽陳,可萬萬容不得這等惡婦,必定會問七出之罪。”

  ??此婦是丁梧亮的親妹子,閨閣時也甚跋扈囂張,然而卻不像丁梧亮那般愚蠢,尚懂得尊卑有別,看她雖然得寵,卻從來不在明麵上挑釁不敬鄒氏便知其手段了,這時卻顯然詆毀晉王妃不顧體統,言下之意是指控晉王妃與陸離有私,並不是丁姬狂妄,而是她深諳毛府尹與晉王妃水火不容的道理,越是詆毀晉王妃,便越合毛夫人心意。

  ??隻鄒氏聽了這話,卻暗暗不恥:晉陽陳算什麽清正門第?無非是出了那麽一個烈女,受到明宗帝表彰,便以此作為家族榮耀,要真是德高望重的家族,怎容得子弟寵妾滅妻?都說陳氏女貞烈,固然因為晉陽陳不敢倒了這唯一的招牌,教育出來的女兒也確實不會行為那些水性楊花之事,然而也隻是拘束女兒婦人,卻不管子弟一肚子男盜女娼,好吃懶做不學無術。

  ??眼下名門貴族,雖然樂見兒媳循規蹈矩貞烈賢德,然而有多少人家願意自家女兒嫁來陳家受罪?可見那些貴族,實際都將陳氏家訓那套所謂的貞烈賢德嗤之以鼻!

  ??鄒氏不由連連為自己歎息,也不知上輩子造了什麽孽,這輩子才會嫁入晉陽陳,還不如自家庶妹,嫁了戶商賈,妹夫要納妾,妹子便敢舉著菜刀威脅,雖與妹夫鬧了一場,到後來竟不了了之,哪像自己,天不亮就要起身,無論寒暑,都得侍奉婆母,有時甚至為婢女之事,服侍沐浴梳髻,稍有不慎,便被指責不賢無德,莫說反對夫君納妾,便是斥責妾室幾句,都要擔當妒悍的罪名。

  ??長女出生至今,她見麵都難,因為在晉陽陳,女兒一貫是祖母教導,至六歲,甚至是祖父、伯祖抑或叔祖教導,反而是男孩,倒是丟給婦人寵著慣著。

  ??鄒氏自覺這輩子也沒什麽指望了,無非就是煎熬著,熬到翁姑過世,最好連丈夫也死了,兒子娶了媳婦,她才能夠過幾日舒坦日子。

  ??又忽聽毛夫人說道:“晉王妃從前看著還好,自從嫁了晉王,倒像是換了個人,太後素來愛才,方至於如此看重晉王妃,但她眼下行事,卻是辜負了太後多年教導,如今來了晉陽,身邊也沒長輩提點拘束,便越發張狂無忌,要論來,陳郡君也是她長輩,有些事情,郡君還是不能放縱,畢竟讓晉王妃惹生了流言蜚語,不要說柳氏一族,便連皇族,也要因她蒙羞。”

  ??鄒氏心中便是一緊,不好再敷衍,對於陳郡君這位姑母,她可是比婆母更要畏懼!

  ??雖說陳百加的長姐,嫁的也是太原祝,論地位而言,與太原柳可以比肩,可惜命薄,這時屍骨已寒,並且隻生了個女兒,太原祝又與晉陽陳因這女孩之故翻臉,是以晉陽陳嫡宗,數來就隻要陳郡君嫁得最好,不要說鄒氏,便連婆母即世母等夫家親長,都不敢得罪了這小姑。

  ??鄒氏如今還記得,新嫁之時,因不慣夫家家規,有了幾句抱怨,當日正好陳郡君歸寧,當眾就將她狠狠斥責,說出若有再犯便當休棄的話!

  ??她隻不過是晨省時晚了一刻,卻被婆母懲罰跪在雪地裏足有一個時辰,抱怨幾句有什麽錯?

  ??但鄒氏卻不敢與陳郡君理論,要是真被休棄,娘家非但不會為她撐腰,隻怕還會責懲,她這輩子可真沒出頭之日了。

  ??於是鄒氏大徹大悟,自然顧不上與丁姬的私怨,連聲附和毛夫人:“姑母對晉王妃之言行的確也有不滿,不過晉王妃到底不是太原柳女兒,姑母也不能越俎代庖。”

  ??丁姬卻道:“京兆柳仍以太原柳為地望,姑母身為長輩,自然可以教訓王妃。”

  ??毛夫人便越發喜歡丁姬的知情識趣了,然而這幾個女人,還沒商量出來怎麽打壓晉王妃,便得了報訊——

  ??丁姬幾乎沒有暈倒,完全不敢置信:“竟然……竟然……四兄被判斬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