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兩撥訪客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8      字數:3456
  這日十一娘應付完畢何氏,卻又收到一封拜帖,正是來自太原柳,眼下將那拜帖遞給婷而過目:“知道先送拜帖,而不是貿昧登門,當然不會是那日那位八叔母,婷姐姐以為,這是甄夫人抑或陳郡君兩者中,誰之行為?”

  ??婷而沉吟一陣,方才說道:“甄夫人久不問族務,多半是陳郡君罷。”

  ??“要是陳郡君,說明這便是出自太原柳一族授意了,我卻沒有那樣樂觀。”

  ??“十一妹以為是甄夫人?”

  ??“新製一旦推行,太原世族之利益也會受損,太原柳作為四大世族之首,應當不會這麽快便站定陣營,否則那甄氏,就算利欲熏心,也不敢為了自家私利,挑釁宗族權威,被毛維利用為說客,甚至企圖用長輩名義,壓服你我妥協了。”十一娘說道:“所以我更加偏向是甄夫人,她如今不問族務,便是拜會,也是族親之間尋常走動。”

  ??這拜帖並非是遞予晉王,而是直接送到王妃跟前,說明來者必然是女眷,倘若太原柳已經選定陣營,便絕對不會疏忽了晉王,隻讓女眷之間走動交往了。

  ??婷而細細一想,十分信服:“經十一妹這麽一說,我也覺得果然如此。”

  ??“隻不知甄夫人這回拜會,是為侄女打抱不平,還是有其餘目的。”十一娘笑道:“她畢竟是甄氏姑母,說不定是甄氏上回討了個沒趣,挑釁得甄夫人上門為她撐腰。”

  ??婷而也一點即通:“如果甄夫人是興師問罪來了,說明便為八叔母倚仗,如此我們就得考慮交好陳郡君,可倘若甄夫人此行是為示好,那麽……”

  ??“那麽甄夫人便並非甘心交讓族務了。”十一娘對婷而的判斷很是嘉許:“甄夫人病弱,好些年都未曾與親朋走動,她這一回拜會,必然是有所目的,如果不是為了替甄氏出頭,便是為了警誡陳氏,向眾人明示,她作為太原柳名正言順之宗婦,還不至於當真萬事不管。”

  ??“可咱們若是接受了甄夫人示好,豈非便表示敵對陳郡君?”婷而頗覺猶豫:“陳郡君雖非宗婦,然而在太原一族威望甚高,反而甄夫人這些年來,幾乎讓族人忘記她才是宗婦。”

  ??“女眷雖然對族中事務有一定影響,可涉及闔族利益得失,一般來說,影響也不至於舉足輕重,陳郡君可不是大母,太原柳族長仍然在世,就算陳氏幾個兒子在族中影響甚大,卻並非宗子,所以,甄夫人倘若示好,咱們應當毫不猶豫給予禮待。”十一娘卻一點沒有猶豫。

  ??韋太夫人雖然能夠決斷族中內外諸多事務,那是因為柳正已經去世,京兆柳眼下的族長柳譽宜雖然並非太夫人親生,然而暗下卻十分欽服繼母,可太原柳一族,族長柳仁還活著,無論甄夫人還是陳郡君,都不可能幹涉外務,當然也不能完全忽視女眷的作用,不過十一娘早已衡量清楚,甄夫人才是宗婦,她的兒子將來必然會成為族長,陳郡君的幾個兒子眼下看來雖然風頭正勁,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取代宗子,故而交好甄夫人,比交好陳郡君更加有利。

  ??“但妾身卻打聽到,甄夫人兩個兒子,似乎對陳郡君更加敬服。”婷而自從甄氏登門,也格外留意太原柳的內務,打聽出來這些消息並不艱難,尤其是甄夫人幼子柳青流,甚至為了維護叔母陳氏而叫囂著要休妻,豈非顯明了對陳氏更加敬重。

  ??十一娘倒沒特別分心於這些太原柳的家務事,聽婷而細細說來,卻也不改初衷:“親生兒子偏向叔母,恐怕甄夫人心中會有芥蒂,我倒更加確定她這回拜會,應當便是有意示好了,隻是……何故甄夫人會選擇這一方式呢?”

  ??婷而被十一娘這一提醒,又再沉思許久,話便說得不那麽確定:“難道是八叔母那回受到折辱,沒向甄夫人訴苦,反倒是在陳郡君跟前挑釁去了?”

  ??十一娘笑道:“多半就是如此,陳氏娘家幾個兄弟子侄,眼下可正與毛維來往密切,柳青雲夫婦二人顯然不看好甄夫人這位久病纏身之宗婦,卻又想得到毛維提攜,幹脆起意遊說陳氏。”

  ??“許是我見識短淺,依然認為陳郡君更加值得交好呢。”婷而仍有保留。

  ??甄夫人長子及幼子都已成年,並非孺子小兒,既然都如此信重叔母陳氏,可見不是那麽輕易便能動搖,就算甄夫人已生爭強之心,說不定也會一敗塗地。

  ??“婷姐姐,咱們能否爭得太原柳投誠,並不是決定於交好哪個女眷,並且太原柳族中事務,咱們也不能當真插手,不過,卻可以借此機會告誡那些尚且猶豫不定之大族豪貴,晉王府對於投誠之人,必定給予支持,甄夫人若先有交好之意,我們根本不用考慮陳氏有何想法,咱們如果連後宅婦人都無能對付,又怎能爭取民心所向,把推行新政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之事做成?”

  ??十一娘說著說著,竟然顯露出幾分煞氣來:“陳氏一族既然已經投誠毛維,便是敵患,無論陳郡君在太原柳族中有多重威望,隻要她不與娘家劃清界限,我都要想辦法讓她身敗名裂,至少再也不能影響太原柳!”

  ??婷而這才真正明白了其中厲害,再無疑議。

  ??正說著,碧奴卻入內稟報:“王妃,鄭郎君與茵娘子來了晉陽,遞帖求見。”

  ??婷而微微一怔,便醒悟過來碧奴說的這位,便是當初被柳直收買,間接害死了柳熒玉,又企圖嫁禍給十一娘的族妹柳茵如,然而她才意識到這一點,已經見十一娘喜不自禁地交待:“快些有請。”

  ??十一娘早與茵如化解了仇恨,可別說親近,五年前茵如辭別長安後,其實姐妹兩人一直沒有書信來往,還是那時聽柳九娘念叨出來,才知道柳茵如已經生了一子一女,而她這時如此驚喜,並非是為手足情深,而是為了茵如夫君鄭敏的特殊身份。

  ??鄭敏當年進士及第,被柳信宜看中,娶茵如為妻,但卻並不願全靠嶽家提攜出仕,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加坎坷的仕途,遠投邊關,效命藩節。而鄭敏投靠之人,正是時任雲州都督的王進穀,鄭敏經過五年努力,如今已為雲州錄事參軍,不過這個官職卻並非朝廷直授,而是經王進穀書奏上薦,由朝廷的名義允授而已,也就是說,鄭敏這時已經獲得了王進穀的一定信任。

  ??當十一娘隨晉王赴藩前,世父柳信宜便已經知會她,鄭敏可以信任。

  ??之於王進穀的許多訊息,其實皆為鄭敏居中提供。

  ??十一娘自從考慮要對王進穀動手,便打算著修書一封予鄭敏夫妻,讓他們以探親之名,來一趟晉陽商議細節,不曾想修書一事尚未著手,鄭敏便攜茵如過來拜會,又如何不讓十一娘喜出望外?

  ??當然是一連聲地“有請”,不惜親自往屏門迎接。

  ??而此時,晉王並不在府中,他是在十一娘的“要脅”之下,不得已陪著陸離去太原府衙過問政務了,說不得還會被毛維糾纏上,不知會去哪裏花天酒地呢,徹夜不歸都有可能,故而十一娘連忙囑咐江懷:“遣人知會一聲殿下,有貴客到訪,今日早歸。”

  ??又說柳茵如,對於這回晉陽之行實在有些忐忑,隻因她雖然痛改前非,但當年行為太過卑鄙,實在鼓不起勇氣向夫君坦白,經過這些年的相處,柳茵如對鄭敏的品行當然了解,知道夫君雖然早年喪父,家境貧困,能夠進士及第雖然少不得京兆柳提攜,可依父親一貫脾性,若非夫君確為可樹之才,又哪裏會另眼相看?

  ??而鄭敏也確非庸俗,考得功名之後,執意往藩鎮曆練,可以說如今擔任雲州參軍一職,完全是鄭敏自身奮鬥,鄭敏因為感恤京兆柳提攜,對待茵如一直愛重有加,便是鄭母,對茵如也視若親出,婆媳之間竟比母女還要和睦。

  ??茵如十分珍惜這樣的美好,就難免擔心當年的惡行被夫家得知。

  ??她那時為養母侍疾,雖然不可能隱瞞夫家,然而太夫人並沒告知鄭氏母子,茵如這孫女是因行惡而被罰去農莊,鄭家母子也隻以為茵如是庶女,不被嫡母所容,故而才在農莊長大,受了陳三良夫婦不少照恤,是以孝敬養母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茵如難免擔憂,要是十一妹並未原諒自己,抑或一時不防說漏了嘴,夫君倘若知道她從前種種不堪,故而心生嫌惡……

  ??茵如歎息一聲,無比後悔年少之時種種作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