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214
  還是在太後從九成宮動身之前,便已經叮囑十一娘,格外體貼地給予了她寬裕的休假:“離宮鬧出這麽大一場風波,消息隻怕早就傳回了京城,瑩陽還不知怎麽擔憂你與澄台,算來自從來了九成宮,一晃就是百餘日,你與澄台都不在上清觀,瑩陽也難免掛念,回京之後,還有許多事務需要處理,澄台怕是有段日子不得清閑,要暫居宮內值守,我允你一段長假,你也方便留在上清觀陪伴瑩陽。”

  ??太後倒沒提起韋太夫人,一來是以為太夫人根本不會掛心十一娘的安危,再者這回離宮避厄,太後特意詔請太夫人與韋夫人姐妹倆隨駕,雖說不是每日出入禁內,也是隔三差五便會見上一麵,不比得瑩陽是留在京中,甚長一段時日不曾見十一娘。

  ??其實太後起初也有意讓南陽王妃與瑩陽隨駕,奈何南陽王妃自稱年邁,受不得遠行之苦,因此便留在了長安城中,隻讓世子夫婦隨駕離京,瑩陽原本不耐煩奉承太後,又兼母親留在了京都,幹脆也婉拒了太後的邀請。

  ??故而十一娘自回長安,直接便往上清觀,卻沒想到柳九娘也在觀中,姐妹兩個許多日子不曾見麵,一時之間都覺得格外驚喜。

  ??這日瑩陽真人正在午睡,十一娘便沒急著打擾,與九娘坐在水榭裏談笑。

  ??“汝陽王勾結周昌叛逆那事傳回京中,祖母與姑母都擔心得很,好在世父與十四郎相繼遣人回京報了平安,兩位長輩這才鬆了口氣,我卻是已經在上清觀中住了有一段日子,也是祖母念著你與十四郎都不在姑母身邊,擔心姑母日常寂寞。”

  ??九娘已經與賀清成婚,這時是作婦人打扮了,但言行舉止卻與閨閣時並無多大改變,還是那樣活潑愛笑,明明經曆了一季苦夏,身上非但沒有清減,仿佛還豐滿了少許,氣色更加顯得紅潤了,仔細看她的眉梢眼角,不難察覺增添了一些風韻柔情,十一娘便知她婚後日子過得安樂,但想起那個跋扈囂張的楊十五娘,十一娘就少不得要掃興了。

  ??問道:“楊氏可曾尋九姐晦氣?”

  ??南陽王府兩樁婚事就隔著十餘日,雖說楊氏是嫁的世子長孫,論輩份來說要比九娘矮上一頭,但賀清的父親不襲爵位,如今身上也隻擔著散階,若論在家中的影響,自然是不如長房,楊十五娘又自以為父親楊懷義為太後信臣,她原就對九娘心懷恨意,隻怕不會相善。

  ??“說起我這位侄媳,的確跋扈非常,才嫁入王府,就與大郎鬧了好幾場爭執,連堂嫂這婆母都拘管不住她,祖母年紀大了,尋常也不過問晚輩之事,虧得世母治得住她,不過大郎似乎極為反感楊氏,這些日子幹脆住進了書房,小夫妻兩連麵都不見。”

  ??南陽王的曾長孫賀佶,其實比楊氏還要小著一歲,因為南陽王有心縱容,並不曾管束子孫用心於學業,賀佶的父親就甚“不務正業”,賀佶更加隻圖享樂,他年紀又還小,家中長輩又不拘束,故而便染上了些紈絝脾性,這在楊氏看來卻是不知上進,完全沒有領會南陽王將自己一係子孫往閑散宗室的方向規化的意圖,剛才新婚,就迫不及待地管教夫君,要讓賀佶苦讀經史勤練騎射——縱然太後早有恩許,將來世子襲爵並不減等,仍是郡王之爵,但等到賀佶襲爵,論理就要減等了,頂多是個侯爵,隻有賀佶一心上進,才有可能獲得君帝格外重視,繼續承襲王爵。

  ??連父母高堂都不曾管束過,賀佶又哪裏會服從楊氏這個新婚妻子的指手劃腳,於是夫妻兩個就爆發了爭吵,賀佶厭煩楊氏的跋扈氣焰,幹脆避而不見,楊氏卻越發氣憤,埋怨賀佶身邊的長隨僮仆不安好心,一味隻知道教唆著主人尋歡作樂,自作主張施以責打,這無疑讓賀佶更加厭惡她,甚至於叫囂著要休棄楊氏。

  ??但這門姻緣雖然也不合南陽王與王妃的心意,到底是太後促成,又哪容得賀佶隨心所欲,賀佶反而被尊長教訓了一回,於是楊氏的氣焰就越發囂張了。

  ??十一娘聽九娘說著這些家務事,自然明白楊氏的心態,她真正愛慕者並非賀佶,而是賀清,奈何與賀清終歸無緣,女子便是如此,情感上得不到滿足,往往便會寄望於尊榮,這便是楊氏迫不及待督促賀佶上進,以期將來她能享王妃之尊的根本原因。

  ??又聽九娘繼續說道:“我與夫郎奉祖母之令,暫住上清觀,不知為何,大郎媳婦也跟著過來,當著姑母麵前,對我好番冷嘲熱諷,看那勢態,簡直恨不得撲上來咬我一口,真讓我糊塗,我與她從無過節,不知她為何如此恨我,好在姑母也厭煩她話裏話外夾槍帶棒,將她趕了回去。”

  ??十一娘微笑,這倒是真人的一貫脾性,往常雖然不拘小節,卻極為厭惡囂張跋扈、阿諛奉承之輩,楊氏對九娘惡言惡語,是為舒發心中妒恨,卻不防引生真人嫌惡,真人發作起來可不會講究情麵,楊氏這黴頭觸得,將來應當再也沒臉來上清觀了。

  ??隻不過聽九娘這話,似乎並不知楊氏對她心懷妒嫉。

  ??十一娘從前瞞著九娘楊氏的心思,也是因為當時九娘還沒有與賀清成婚,即便挑破,也不能改變這兩樁姻緣,反而是給九娘添堵,給她的好心情蒙上一層陰影,隻不過眼下情況卻又不同了,尤其是十一娘得知楊氏竟然主動跟來上清觀,不免會帶著些惡意的揣測——誰能擔保楊氏是否“賊心不死”?九娘若一味懵懂,賀清也不像是個“奸滑”的人,兩人對楊氏這個侄媳婦都不設防,日常又是同個屋簷下生活,萬一賀清中了楊氏算計,鬧出什麽醜事來,即便南陽王府不會縱容楊氏,也會影響賀清與九娘的夫妻感情。

  ??在十一娘眼中,楊氏無疑隻是鼠耗,賀清與九娘卻為玉瓶,楊氏會落得什麽下場十一娘並不關心,總不能眼看這鼠耗毀了玉瓶。

  ??於是便湊近九娘的耳邊,將韋緗那回道破的隱秘低聲告訴了九娘。

  ??“我說呢,原來根源在這兒!”九娘雖然瞪大了眼,神色裏卻並無惱怒,甚至帶著些笑謔:“我家淨明溫柔體貼,也難怪會得芳心無數,隻不過世情便是如此,又有多少女子有那幸運,都能嫁予意中之人?惋惜歸惋惜,可就因為姻緣不合心意,便如此怨怒積胸,將來更加不會美滿,要說也是太後亂點鴛鴦譜,明知楊氏傾慕者為淨明,卻偏偏將她配給大郎,成了淨明侄媳。”

  ??十一娘也大以為然,要不是韋海池亂點鴛鴦譜,楊氏固然會灰心沮喪,日子長了卻未必還會耿耿於懷,將來嫁予別家,說不定還能與夫郎琴琵和諧,然而偏偏也嫁入南陽王府,眼瞅著賀清與九娘情投意合,又怎能不生怨天尤人?她這心結不消,與賀佶之間隻怕會更加疏遠,然而世情就是如此,賀佶與妻子不和,將來大可移情姬妾,楊氏身為宗室婦,無論如何也不敢公然交會情郎,隨著時移日長,心中怨恨隻怕有增無減。

  ??便叮囑九娘:“楊氏心胸本就狹隘,將來越發扭曲,難保不會做出什麽惡事,九姐莫不與姐夫商議著,尋處別苑清靜住著,還是能避則避為妥。”

  ??“淨明也在謀劃著幹脆出去遊學,好帶著我也見見世麵。”九娘說著便喜笑顏開:“又聽你說了這事,我也不再猶豫了,待這回風波過去,便向翁姑稟明這事。”

  ??賀清不是長子,在他上頭,原本還有好幾個兄長,都已經娶妻生子,翁姑麵前不差賀清與九娘侍奉,又兼在大周,宗室也好貴族也罷,子弟打著遊學的幌子趁著年輕四處遊玩原本也是常見的事,九娘從前遲疑,隻是因為一旦離京便不能常見家人了,她還是新嫁,縱然在夫家並未受到任何刁難,心裏難免還記掛著娘家親人,故而不舍遠遊。

  ??但她本來就是活潑好動的性子,撇開親情羈絆,倒也十分向往遊山玩水無拘無束的生活,再兼知道了楊氏的心結,九娘是個軟心腸,也覺得長期刺激楊氏有些不人道,於是“痛下決斷”,暫時避開一陣對誰都有好處不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