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醞釀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273
  自從好些年前挨了薛陸離一頓杖責,阮嶺徹底折服於他的敢作敢為,但直到如今才是首回有如密友一般交心長談,期盼已久的事突然發生,阮嶺又是興奮又是緊張,整個人倒越發顯得拘謹了,不斷地拿起羅巾來拭汗,好不容易才將心裏話說完。

  ??原來舊歲時平康坊刺客案發生後,阮嶺意識到與陸離相關,暗下格外留意此案,雖然聽說了真凶是潘部間佃,但他當然明白這並非事實真相,他不清楚陸離為何要暗殺那新厥衛士,但想到陸離竟然能嫁禍給潘部間佃,將事情做得如此滴水不漏,也猜到陸離行為之事必不簡單,當不是表麵上的“太後黨”,便疑心陸離其實不滿韋太後牝雞司晨,實際上在暗助汝陽王抑或義川王。

  ??晉安長公主雖然一直生活得囂張跋扈,實際上卻頭腦清醒,知道不能牽涉權位之爭,別看阮嶺在母親的影響下一直遠離朝堂,事實上對時政人勢卻並非一無所知,也隻有如此,母子兩個才能一直遠離黨爭,對任何派係既無價值,又無威脅。

  ??既然有一定的政治素養,阮嶺不難看出韋太後與義川王之間的貌合神離。

  ??倘若不是意識到陸離已經牽涉權位之爭,阮嶺也不至於格外關注汝陽、義川的動向,但他始終難以確定陸離暗中相助者,究竟是誰。

  ??“汝陽王黨或有異動。”這是阮嶺的感知:“鼓惑我資助錢銀那好幾個宗室子弟,雖然看似不務正業,家中父祖兄長其實皆為汝陽王黨,過去兩月間,汝陽王一係有好些黨羽被禦史察舉不法,去官削職,太後似乎有意對汝陽王黨斬盡殺絕!汝陽王必定意識到時勢險急,絕不會坐以待斃,而正是這此關鍵時刻,其黨羽開始拉攏權貴,並企圖斂財……”

  ??阮嶺自從回頭是岸痛改前非,與從前的狐朋狗友已經逐漸疏遠,就算沒有徹底斷絕交往,也僅限於偶爾花天酒地而已,那幾個宗室子弟紈絝慣了,若真是合夥進行買賣獲益之事,大無必要再邀他入夥,而那幾人需要的錢銀數目,也絕非僅為經商玩樂。

  ??阮嶺意識到堅決不能參與此事,原本已經找了借口推脫,今日用來“請教”陸離,實際是為了試探陸離的立場。

  ??“依六郎才智,嶺固然相信不至於投誠汝陽王等奸詐淺薄之輩,更不會鋌而走險行為逆謀之事,然則……若不得六郎明言,始終忐忑難安。”阮嶺顯然不那麽看好汝陽王賀淇,擔心陸離因為不願與韋氏為伍而誤入歧途,或許會惹來殺身之禍。

  ??陸離莞爾,看向阮嶺的目光非但沒有任何輕視,甚至帶著顯然的讚許。

  ??沒想到阮嶺看似頑劣,卻有這番見識,早就看穿汝陽王絕非明主,倒是比許多空有滿腔熱血的士子更有識人之能,甚至能從幾個宗室紈絝的言行,便能感知汝陽王已經快要狗急跳牆,可見他雖然生於富貴、養於驕縱,也隻不過表麵風光而已,這要不是長久生活在陰惡險要之境,憑阮嶺的年齡經曆,絕不至於對危機如此敏銳。

  ??汝陽王已經與神武統軍周昌勾搭成奸了,在太後的一係列逼迫之下,當然會產生刀兵相見的心態。

  ??“阮郎放心,薛某還不至於如此短見。”陸離輕聲說道。

  ??阮嶺果然籲了一口長氣,再度拭汗:“果然是我杞人憂天,不過這事……”

  ??“此事連你我都有所感知,太後當然不會瞞在鼓裏。”

  ??阮嶺的眉頭就翹了起來:“是太後有意縱容?”

  ??“宗政堂,原本就不為太後所容。”

  ??“那麽義川王豈非也……”阮嶺的話說了半截,卻突然頓住了。

  ??他原來以為,陸離輔助之人,必在義川、汝陽之一,當汝陽被排除,那麽當然就是義川王,而他真正擔心的是陸離會被汝陽王的不智之舉牽連,既然陸離親口否定,又似乎對汝陽王的籌劃並不覺得驚訝,顯然早有感知,那麽他大可不必再憂慮。

  ??他的母親一再叮囑無論如何荒唐跋扈,都不能涉及權位之爭,他也從沒想過要參涉其中,隻不過自從痛改前非,漸生信仰之後,卻也不願再做那一事無成的酒囊飯袋,但他真的決心要投身權位爭奪這場混戰了嗎?不,他還在猶豫,還在躊躇,他願意與陸離肝膽相照是一回事,但真要投身加入,決非他阮嶺一人安危,這關係到母親的生死,甚至還有阮氏一族的存亡!

  ??既然沒有下定決心,何必追問過多?

  ??“總之,大變在即,六郎千萬當心,倘若需得著阮嶺之處,但說無妨,就算阮嶺無能助益,亦決不會將六郎之言泄露,若違此誓,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隨著阮嶺這擲地金聲的誓言,遠天卻傳來一聲悶悶的雷響,尚且半舉手臂的阮嶺整個人都呆住了,又是心急火燎一連串地聲明:“絕無虛言,阮嶺絕無虛言……”

  ??陸離倒是真真切切地笑了出聲,直拍阮嶺的肩頭當作安慰:“我當然信得過阮郎之諾……連日酷熱,這場及時雨,正是萬眾期待呢!”

  ??然而這一場期待已久的雨,經過一陣悶雷半天陰雲的醞釀,到底未曾真正降下,隻是刮了一陣疾風,炙照竟然驅盡積雲,又是一連十日的火爆天氣,熱得人恨不得效仿路邊黃狗,伸出舌頭來喘氣。

  ??汝陽王府裏,焦躁的氣氛更加明顯,這也是因為男主人已經好些日子不見笑臉。

  ??原本以為可以利用溫嶠案打擊太後黨威信,賀淇哪裏料到僅僅隻是扳倒了一個毛維,最終造成王淮準被起複,雖然此人不算太後親信,卻也絕非他能夠拉攏,賀淇細細盤算仁宗駕崩至今得失——宗政堂裏,南陽王原本處於中立,尚有拉攏可能,結果嫡長曾孫娶了太後黨楊氏女,哪還望宗政卿會支持他汝陽王?雖然還有不少宗室王公傾向自己,憑其威望、爵位,根本無法與南陽、義川,甚至賀燁匹敵!政事堂始終無法滲入人手,這些年來也就收攏了一些言官士人,除了鼓動輿論,根本沒有實權。

  ??更不說最近太後連連打擊,自己一係被削官去職者竟然多達七、八人,眼看就算在宗政堂,他遲早都不再具備發言權。

  ??京兆十望中,柳、謝、韋三族自不消言,蕭氏一族竟然也倒向太後,王、李、薛、袁四族盡都維護正統,小皇帝安安穩穩在座,根本不會支持自己奪位,崔氏已然名存實亡,縱然與太後不對付,爭取過來並無太大意義,僅有一個盧氏,倒是忠於自己,可也一直被太後黨打壓,眼看與崔氏一般就要敗落。

  ??禁軍、府軍、邊軍諸將均未如願收服,隻有一個周昌,願意追隨自己。

  ??賀淇非常清楚,這時他和韋太後並非勢均力敵,若興兵奪位勝算甚少,但是倘若再無行動,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韋海池將他逼入絕境,把他的羽翼一根一根拔除,直至孤掌難鳴。

  ??不能坐以待斃,他才是天命所歸,隻要下定決心孤注一擲,說不定就能反敗為勝,一舉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從此號令天下莫有不從。

  ??當年漢高祖劉邦,不過草莽出身,起初有誰想到他會問鼎至尊?與之相比,自己至少還是宗室親王,隻要籌劃得當,將幼帝、韋氏一網打盡,誰說不能讓天下歸心萬眾臣服?

  ??雖是鋌而走險,卻也並非毫無勝算!

  ??韋海池不過一介女流而已,幼帝更是乳臭小兒,隻要除了這兩個所謂正統,唯有一個義川王。

  ??賀淇冷笑,他的這位叔父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早已經為他挖下陷井,倘若一切順利,義川王便會背定這逆謀篡位的黑鍋!

  ??要做了,必須得做了!

  ??窗外金陽炙照,屋子裏熱氣騰騰仿佛一口蒸鍋,賀淇血紅著兩眼緊握著拳頭,終於痛下決心。

  ??“有請幾位先生,還有周統領,前來密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