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搶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347
  到未正時分,諸多參與射禮的子弟已經陸續到齊,除了皇族宗室以外,南陽郡王也就邀請了京兆十望家族已至十八而未曾授職的子弟,相比曆年來由天子在射宮舉行的“大射”,自然稱不上隆重,不過也預備有奏樂及鹿皮製成的圓耙“麋侯”,又設圍壘,這是預防萬一箭矢脫耙誤傷觀眾。

  ??這便與貴族之家重陽節時用作自娛自樂的“射菊”等活動稍作區分,以顯示奉太後旨意例行皇室射禮的尊威。

  ??因無天子引射,《騶虞》之樂便不演奏,南陽郡王攜同汝陽、義川等宗政堂輔政行酒之後,便直接起奏《狸首》,這時西側看台上的貴婦與閨秀們也都暫時停止了說笑,聚精會神地看著幾位郡王代天子引射。

  ??今日王府也並未具帖廣邀女眷,因而看台上除了宗室貴婦及女兒之外,好些都是南陽王府姻親之族的女眷,若論外人,大約也就隻有十一娘、柳九娘與謝瑩這三位了,隻不過相比那些與南陽王府並非交密的閑散宗室,十一娘卻是更得南陽王妃親近,讓她陪著瑩陽真人就坐在身邊兒,誰也不會當十一娘是無關緊要的外人。

  ??南陽王妃自然是首據主位,早前射禮並未開始前,身邊便緊圍著許多親朋好友,那些個討好奉承的吉利話聽了滿耳,這時因眾人歸坐,反倒覺得清靜許多,唇角帶著更加真切發自內心的愉悅與輕鬆,待三位輔政王各自的四箭射完,得聞“皆中”的成績後,隨著北側看台上歡聲雷動,奏樂暫歇之際,她便率先舉起酒盞:“並非大射之禮,否則我等也無緣旁觀,眾位不需太過拘禮,照常說笑便是。”

  ??有了南陽王妃這句話,女眷看台上的氣氛自是又重新熱鬧起來,汝陽王妃先是讚歎道:“南陽叔公真正老當益壯,箭術仍舊如此精準,晚輩們理應欽佩。”

  ??小韋氏昨日被義川下了猛藥“治愈”,今日也是精神煥發盛裝出席,隻不過她卻曆來不如汝陽王妃長袖善舞,並不奉承南陽郡王,反倒是諷刺了一句汝陽王:“都說汝陽重文輕武,沒想到今日卻有準頭,要麽是汝陽往日有心藏拙,若不是,倒讓人疑心是讚者虛報。”

  ??汝陽王妃神色不改:“外子雖不喜舞刀弄劍,可身為宗室子弟,至少騎射不曾荒疏,再者叔父既然文武兼修,外子自知不能落下太多,近一年間倒是格外用心精進武勇,也是為了皇族顏麵。”

  ??南陽王妃一貫不理會晚輩們無傷大雅的口舌之爭,這時也隻當不察小韋氏的用心,調笑一句:“蓮池便是如此,心裏眼裏都隻有她家義川,聽得桐玉不讚自家叔父,為免替義川打抱不平,蓮池,老身倒是要為桐玉求一求情了,她是因為孝敬,才先讚叔公。”

  ??小韋氏落了這打趣,一把年紀卻像小姑娘般雙靨飛紅,到底是扭扭捏捏回應一句:“我不過說了句玩笑話,叔母這樣打趣,倒讓妾身無地自容。”

  ??說話間,奏樂再起,隨後下場者便是在場除了三位輔政王外,身份尊貴的晉王殿下了,因著他惡名昭著,貴族輕易不敢邀請參宴,許多世家子弟也隻聽說過晉王燁騎射不俗,並不得機會親自領教,至於諸多閨秀,就更沒機緣目睹晉王施展武勇了,故而隨著這凶神惡煞昂首闊步地隨著奏樂下場站定,各位盡都摒聲注目,唯恐高聲擾得晉王手滑,眾目睽睽之下讓箭矢脫耙,那位惱羞成怒起來,說不定就會向人引箭,圍壘都不一定擋得住!

  ??南陽王妃雖然上了年歲,可身康體健耳聰目明,這時隔著箭場盡管有些距離,她微咪眼角尚能看清箭耙。

  ??她倒是也聽說過賀燁似乎甚喜擊鞠,也很有些猛勇,一條鞭子讓多少人忌怕恐懼,卻拿不準賀燁射術是否如手中長鞭那般狠準,直到隨著奏樂漸激,眼看賀燁長臂拉弓,竟是兩箭齊發,並同時紮中耙心,方才籲了口氣,眼睛卻下意識晃過十一娘。

  ??這丫頭卻跑了神兒,正不知低聲向瑩陽真人說道什麽,瑩陽真人也是滿眼笑意,並沒關注場中人那引得眾位參禮者倒吸冷氣的絕妙箭法。

  ??在場閨秀雖然也都心生驚讚,卻都是敬畏者居多,唯有意外出席的柳九娘與謝瑩,一個擊掌稱妙,一個神魂出竅,倒不存畏懼退避。

  ??賀燁當然沒有因為九娘的一聲稱好側目,隻見他旁若無人地拉弓扣弦,一連四射卻是共有八矢中的,終於罷手,臉不紅氣不喘地歸座,冷著臉自顧飲酒,恍若沒有聽聞隨著讚者公布“數箭皆獲”時,兩側看台上爆發的一片驚歎。

  ??南陽王妃不由暗忖:晉王燁雖然荒廢文教,騎射卻果然了得,不任性胡為的時候看著氣度倒也沉穩,就是過於冷傲一些,又有了暴戾名聲,多少會讓人心生畏懼,尤其是閨秀女兒們。

  ??她不由得再看了十一娘一眼,心中暗歎一聲。

  ??原來南陽郡王眼看著晉王年歲漸增,太後卻仍然沒有為他擇妃的打算,身為宗正卿,又兼德宗臨終所托,南陽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前不久主動向太後提出晉王姻緣事宜,卻得太後一句:“為燁兒這姻緣,我亦煩惱了許久,德宗帝曾經也囑咐過,燁兒是親王,王妃當為顯望女兒,可燁兒這脾性,鬧得顯望之族都大是忌憚,閨閣女兒們也對他多有畏懼,我是擔心萬一替他擇了個膽小懦弱者,將來夫妻之間一個厭惡,一個懼怕,自是難以和睦,豈非有負德宗帝所托?這些年看來,也隻有謝氏閨秀與柳十一娘相對適合。”

  ??南陽王自然心知太後的打算,哪裏是為賀燁將來夫妻和諧打算,不過是要讓親信之族在側監督,加強對晉王的戒防罷了。

  ??可隻要賀燁能夠平平安安長大成人,順順利利大婚生子,南陽王就算完成了使命,不負德宗臨終所托了。

  ??南陽王並不知謝氏閨秀性情,卻因女兒瑩陽之故,對十一娘可謂熟諳,當然會偏向十一娘幾分,卻大是煩惱賀燁的頑劣脾性,隻怕他不喜十一娘過於安靜穩重,故而今日,是有意給予賀燁與十一娘多多相處的機會,才特意讓賀燁做了一回“信使”。

  ??這件事情雖然在正式賜婚前不宜聲張,南陽王對老妻卻沒有隱瞞,但南陽王妃卻有另外的想法,原來王妃最小一個孫兒隻長十一娘兩歲,至今仍未婚配,南陽王妃因喜十一娘才品,早就打算著待十一娘及笄後為孫子求娶,要論來,王妃嫡長曾孫與十一娘同年,又是未來承業家主,王妃原本更加屬意十一娘為嫡長曾孫媳,奈何柳家雖非王府親眷,十一娘卻是瑩陽的學生,與曾孫子也算差著一輩,南陽王妃這才盤算著為孫子求娶。

  ??不想卻先被太後惦記上了!

  ??王妃深知丈夫心頭一件大事,就是晉王的姻緣,盡管覺得惋惜,卻也不好與晉王爭奪,這時眼看著謝瑩似乎對晉王芳心萌動,十一娘卻顯然懵懂未覺,又懷著幾分慶幸:太後之於謝氏似乎更加信重,這要是最終為晉王擇定了謝氏女兒,自家孫兒未必沒有機緣。

  ??這層心思一動,對謝瑩就格外注意起來,幹脆找了個由頭,將人叫來身旁。

  ??謝瑩倒也曉得南陽王府的重要性,不似那些閑散宗室,若能得南陽王妃親睞,對她將來也不無益處,卻也防範著南陽王妃這忽然的關注是另懷目的,她倒也聽說過南陽王妃有個小孫子未婚,甚至還有一曾孫子與她同年,自家祖母與母親似乎還暗下盤算過有沒機緣與南陽王府聯姻,此事務必謹慎,雖然南陽王是宗正卿,可不過一個郡王,更別說什麽孫兒、曾孫,將來隻怕連爵位都不得,哪比得晉王位高權重?

  ??故而謝瑩雖對王妃的關切表現得受寵若驚,自是問無不答妙語如珠,可卻把握時機稱讚了好幾句晉王殿下的精妙箭術,顯示自己對賀燁的別外仰慕。

  ??卻不知她這般言行,引起了不少貴婦側目,盡在暗暗思忖:真想不到,謝相公這位嫡親孫女對諸貴避之唯恐不及的活閻王大是賞識,難道是太後早有暗示,這位已以將來晉王妃自居?

  ??就連瑩陽真人都注意了謝瑩好幾眼。

  ??十一娘卻待賀湛完成射禮之後,低聲征求真人允可:“十一久不見小昭,有心考較他之文學,欲請十四兄、薛六兄領著小昭往後苑略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