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若蘭擇婿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490
  一直將小女兒視為掌上明珠的赫連賢很快心生懊悔,哪裏還會疑心女兒有不良企圖,陪笑勸道:“是阿娘被氣得糊塗了,這才口不擇言,若兒快別傷心……你阿耶也是,那柳十一娘不過是個小丫頭,就算得太後親睞幾分,哪裏就值得讓若兒這般示好?咱們劉家雖然不比京兆十望根基深厚,可若兒卻是大宗嫡女,如今你阿耶又得毛相器重,將來說不定也能拜相封爵,阿娘也是想著,你原比柳十一娘身份更加尊貴,才不願你討好伏低委屈了自己。”

  ??好容易安撫了女兒,赫連賢又是一聲長歎:“你阿耶替你看好那幾戶人家,我倒覺得都不盡如人意,論說門第,李家雖然相當,可那郎君卻已經有了婢生子,庶子為長,終歸不算美滿。”

  ??赫連賢說的這個李家,正是京兆十望之一,郎君也是大宗嫡子,對劉若蘭而言足算高攀,隻是那郎君前些年因為在外遊學耽擱了婚事,李家也有意讓兒子先取功名再議婚事,但大族之家,子侄成年後大多都會安排侍妾在屋中服侍,先有婢生子也不算醜聞,隻赫連賢年近四十才得了這麽個掌上明珠,她自己又心高氣傲,久而久之難免會產生女兒在世人眼中也是珍貴非凡的錯覺,當然希望若蘭的姻緣美滿沒有一絲缺憾。

  ??其實這門姻緣,連八字都還沒一撇,劉父雖然對李家表達了意欲聯姻的意圖,京兆李還沒有任何回應呢,不過是在若蘭兄長不厭其煩的邀請下,李郎因為盛情難卻,來了一回劉家設的酒宴而已。

  ??赫連賢卻就挑剔上了人家。

  ??不過這樁婚事,劉若蘭自己也是心生抵觸的。

  ??無他,隻因那李郎容貌太過普通,往白衣士子群裏一丟,那就如滄海一粟,“望穿秋水”都分辨不出。

  ??“阿娘,女兒聽說李郎之母崔夫人甚是嚴厲,女兒深懼難得崔夫人歡心。”卻是找了這麽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表示推托。

  ??不免又引起赫連賢的抱怨:“崔氏是有些眼高過頂,也不知神氣什麽,崔家如今,不過空頂著個十望虛名罷了。”

  ??又說另外一家:“武威伯最小那位嫡孫倒是一表人才,不比得他那長兄傷了容貌,你阿耶也說,太後似乎意欲重用武威伯,可到底是勳貴武將之家,配不上咱們門第。”

  ??豈止配不上,簡直就是折辱!劉若蘭恨恨地想,武威伯府那女兒,一心高攀世族,惹出多少笑話,有了這麽一個小姑子,將來還不被她拖累得受人鄙夷?

  ??“因阿毛之故,女兒曆來與秦小娘子有些不和,卻聽說秦小郎君與她兄妹和睦,隻怕……”

  ??“罷了,我也會勸勸你阿耶,太後一旦器重武威伯,說不定將來一家子侄都會往戰場,我一想到秦家好些男丁都是戰死,就心驚膽跳,你之姻緣,還得在世族裏擇選更妥。”

  ??其實劉若蘭的條件,還真有些高不成低不就,蓋因她出生得晚,京中與劉家門第相當輩份相同之世族子弟大多已經婚配,否則就是庶子,要麽就是與劉家素無來往也根本沒打算聯姻者,赫連賢若非為難了許久,當初怕是連賀湛也是看不上的,而如李、薛等顯望之族雖多的是與劉若蘭年歲相近未曾婚配的子弟,但人家卻瞧不上劉家的門楣,庶支嫡子赫連賢又不樂意……

  ??若蘭姑娘倒不似當娘的一般眼高過頂,這時試探性地提起一人:“長兄回京候職,提起那位柴少府,似乎也頗讓阿耶動意……”

  ??“這個可萬萬不行!”赫連賢大是急躁:“就你長兄,我都將他狠狠罵了一場!那柴取算什麽東西?連個寒門都論不上,簡直就是田舍漢,是確確實實貧家子,祖宗往上數個十七、八代連個吏員都沒有,怎麽敢高攀若兒?!”

  ??“阿娘,長兄對柴郎那樣賞識,可見柴郎確有過人之處,若兒聽長兄說,柴郎可是與長安五子同屆,都是進士及第,也是得太後親授職官,將來前程許並不略輸十四表兄多少,再說柴郎雖然是出身貧家,可也有好處不是?至少女兒便能久居娘家,省卻侍奉翁姑之累,就算將來柴郎得了高官,另立居宅,但家族毫無根底,也要多多仰仗妻族,必不敢任何怠慢女兒,倒是比嫁去高門自在許多。”

  ??說不盡的好話,講了許多道理,竟然便將愛女心切的赫連賢又說得猶豫起來。

  ??原來若蘭姑娘自從昨日目睹了賀湛“真容”,卻是比傳言當中更要俊美,大是不甘與如意郎君失之交臂,心猿意馬之餘,於是神魂顛倒,一晚上就因為暗暗盤算而不曾合眼。

  ??她當然不可能屈為姬妾,也不可能一直拖延不嫁等著袁氏早逝後取而代之,但誰說她就隻有這兩個選擇呢?

  ??於是若蘭姑娘便“腳踏實地”考慮起她的婚姻大事來,論理,她連武威伯府這等勳貴都看不上眼,更加不會看上柴取這麽一個貧家子弟,可因為一股邪念由心而生,柴取的不足之處,在她眼中反而成了優點。

  ??正是因為柴取毫無根基,一旦屆滿,入京候職,連安居之處都無力購置,幹脆住在劉家也是合情合理,她雖說嫁了人,卻仍如閨秀時一般,依然還是父母掌上明珠,並不會受苦——如柴取這類情況,說不定連婚儀都是女方一手操辦呢,這在大周也不算什麽罕事,亦非醜聞,當年盛世之治,寒門與貧家也時有士子及第,隻要中了進士科,前景光明,便會有世望大族爭相搶婿,女婿家貧不能置業,那麽便由女方主辦婚儀,甚至讓女婿女兒一直住在嶽家,這一類女婿可不比得受盡嘲鄙的贅婿,在嶽家並不會遭受冷眼欺壓,世人亦不會認為男子窩囊,反而會羨慕男子才華不凡,才有此幸運。

  ??雖說隨著官製腐壞,這類幸運的貧家子越來越少,可風俗還是延續了下去,男子因為各種原因長住嶽家時常有之,世人見怪不怪。

  ??也就是說,若蘭姑娘打算出嫁但暫時不離家的想法並非離經叛道的異事,而是古常有之。

  ??隻不過在見到賀湛之前,她可從未將“留家”做為擇偶條件,事實上這也的確不是她的首要目的,她需要的是將來在夫家為所欲為的自由,如同晉安長公主那樣,水性楊花也好勾三搭四也罷,哪個親長有膽子站出來說三道四?

  ??可若蘭姑娘頭腦清楚甚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己不比得長公主貴為金枝玉葉,若是嫁入京兆李,將來說句話都唯恐高聲,與別的男子眉來眼去?必須一封休書落得身敗名裂,回了娘家也沒有立足之地,就算嫁入相等門第的世族,也難保丈夫是個守舊派及自大主義,照樣不會因為劉家的門楣而忍氣吞聲,要想為所欲為,隻好選擇家世懸殊者。

  ??甚至不能是勳貴,好比武威伯府,雖然長期以來並不被世族看在眼裏,但當初秦家女兒被柳直一家嫌惡陷害,伯夫人不是立馬就逼迫和離?硬是將柳八娘也要去了撫養,婚嫁連柳直這個祖父都不能過問,可見勳貴的政治地位雖然不如世族,但也不可能任人欺壓,就更不說如今武威伯府眼看就要被太後器重,未來長媳甚至是韋氏女,若蘭姑娘要是嫁過去了,隻有低聲下氣的地位。

  ??可真要是嫁個田舍翁,莫說爹娘必不許可,世人也會給予嘲鄙,以為她有什麽難以啟齒的缺陷嫁不出去,若蘭姑娘可受不了這一類異樣目光。

  ??隻有柴取,雖是貧家子弟,好歹高中進士,長兄在地方為官時也是經他建言謀劃,方能取得當地豪族敬奉,奠定威信取得政績,入了毛相青眼,眼看著就要授任美職,故而以為柴取頗具才幹,竭力說服父親招為東床快婿。

  ??柴取畢竟可稱俊傑,劉家與之聯姻,世人論來也有個但重才華而無論門第的美名。

  ??至於將來前程,隻要有毛相提攜,留京也是順理成章,但劉若蘭可並不認為柴取將來能更勝賀湛,莫說賀湛有南陽王府這個靠山,隻論為長安五子之一,更加重要的是深得韋大相國器重,就不是柴取這等略有薄名還必須依靠妻族助力才能青雲直上的貧賤子弟能夠比肩。

  ??但正因為柴取前途有限,若蘭姑娘才有望始終在上壓製,為所欲為毫無拘束。

  ??隻是她的真實心思,可不能與爹娘開誠布公,爹娘再怎麽疼惜她,都必須排在家族利益之後。

  ??所以若蘭姑娘隻好給自家母親信口胡掐了一個肥美的大餅,利用赫連賢“不甘人下”孜孜不倦於出口惡氣的心情——

  ??眼下要想高攀大族揚眉吐氣必不可能,那麽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