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意料之外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7      字數:3341
  毛維決心既定,便雷厲風行一般開動腦筋盤算計劃,他先是想著對姚氏直接下毒手,可細細一琢磨,如此豈不是難免韋郡王妃受到誹議?這非但不符合太後的心意,說不定還會讓小韋氏不滿,不說太後,單論小韋氏就有不少辦法讓姚氏死於暴病,哪裏還需得著如此婉轉借刀殺人?可要是直接找義川郡王商議,讓義川為免受疑自己動手,卻也大有可能暴露自己見風使舵的打算,故而事成之前,穩妥之計還是莫與義川來往勾通,力求將此事操辦得天衣無縫,待一切平息太後暫消警戒之後,才可恃機向郡王“示誠”。

  ??橫豎天子如今還小,意欲親政起碼得等十年,大可不必急於一時。

  ??便絞盡腦汁定下了一個萬無一失的計策,當然行事之前,需要上報太後允準。

  ??隻不過雖然毛維經過一番梳理,不再對此意料之外橫加於身的任務心生抵觸,可一想到謝饒平置身事外的作風,顯然是要逼他與義川及其元得誌劃清界限,至此隻能堅決以謝饒平為靠,受其擺控,心裏又哪會舒坦?故而也不再通過謝饒平,有意向太後表明,謝相國並無一點作為,而是將燙手山芋完全硬塞給他。

  ??關於黨羽們這點爭媚奪寵的小心思,太後自然不以為意,私心裏非但沒有怪罪謝饒平偷懶弄巧,還甚是欣賞——將事情交予毛維,無論義川抑或元得誌,都會對毛維心生不滿,至此一來,毛維必須對她一人忠心,否則遲早一日會被義川與元得誌聯手排擠,謝饒平小小一手推托,便能讓毛維斷絕退路,於她而言有益無害。

  ??至於謝饒平,太後並不疑他會與義川結黨,自信有那魅力固然關鍵,又兼多年以來,謝饒平以孤臣自居,就從來未與義川及其餘宗室有過任何交情,便是為了與賀淇黨抗衡而必須籠絡百官,這麽一個大有利益的任務,謝饒平也從來不曾爭取。

  ??就算謝饒平早已洞察毛維野心勃勃,可也從未自作主張加以懾警,並不曾在意黨羽是否為己所控,而是將控製權盡都交予太後,這一點顯明大忠無私,太後雖然曾經也對謝饒平略微動疑,反複衡量之後,到底打消了對他的疑慮。

  ??作為太後的“身邊人”,十一娘當然憑借著察顏觀色與小心揣摩,及時判斷出自己起先打算讓太後疏遠謝饒平的想法並不明智,太難達成,才將目標鎖定毛維,一雙蔥蘭巧手,暗中撥弄,便為毛大相國鋪墊了一條四麵楚歌群敵環侍的“前程”。

  ??隻是十一娘並無未卜先知之能,當然也難以預料毛維會用什麽方法鏟除姚氏,接下來的事情她也沒有餘地再插手了,隻好坐壁上觀,是以當七月初,天子聖誕,卻得知小韋氏因為舊疾不能入宮恭賀一事,十一娘並沒覺得任何詫異,倒是韋緗忍不住,有那麽些微暗示——

  ??“伊伊不需為姑祖母憂慮,每逢夏秋之際,姑祖母都會犯燥咳之症,隻不過今年症候提前,想來如無意外,不會有什麽大礙。”

  ??好端端提起“意外”兩字,十一娘大覺疑惑,目光閃爍地看向韋緗。

  ??那姑娘巧笑嫣然:“姚姬若在這關頭遁規蹈矩也就罷了,倘若任何居心,必然會惹火燒身,倒應了那句惡有惡報讖辭。”

  ??這一句就不僅僅是暗示了。

  ??十一娘雖然沒有搭腔,但哪能不知姚姬已經死到臨頭?看來韋郡王妃這一場病,大約會“意外凶險”了。

  ??天子聖誕,曆來為國之盛會,然而仁宗帝畢竟崩不及三載,連太後千秋宴都沒有操辦,更何況依據禮製必須為先帝“長兄”哀喪三年的天子?當然不會有國宴,頂多是舉行朝會,眾臣叩首慶誕而已,連絲竹禮樂都一並省略,賀洱全程哭喪著臉,當然不會是因為哀悼賀衍,皆因一大早還未睡醒就被一番打扮,大熱天還必須數層累贅披掛,祭祀祖廟折騰一番,因為禮儀有失還被太後斥責一頓,再受群臣叩拜,自己卻餓著肚皮,事後還要接受太後必不可少的禮儀教化——跪候篷萊殿整整一個時辰,對於稚拙之齡而言,簡直苦不堪言。

  ??這哪是慶生?簡直就是劫數。

  ??不過就聖誕而言,賀洱還真不算空前絕後的可憐帝王,自禮法成為製國之本,天子相比臣民更當遵守無悖,史載曾有皇帝體弱,聖誕日為全禮儀規製,折騰一番重病不起就此龍馭歸天者也不是沒有。

  ??謝瑩以為身為皇帝甚至隻是皇後就能無法無天,其實之於多數情況,這也隻是後人謬見而已,除非是昏君暴主,否則亦不可能恣意妄為。

  ??而真正不懼德禮不畏怨謗之昏君,多數都會落得身死滅國下場,辟如周幽、秦二,倒真是恣意了,結局如何有目共睹。

  ??對於眼下聖上賀洱而言,連恣意的資格都不存在,更談不上任何抱負,苦逼情狀可想而知。

  ??十一娘目睹小皇帝頭頂烈日膝跪階下那搖搖欲墜的身影,心中不免也生出些微歎惜,她本是愛恨分明之人,曆來明判是非,賀洱雖為仇家子,然而卻是一個無辜小兒,以天下至尊之身,受此水深火熱之苦,並還不知將來有多少險難危機,的確甚是可憐。

  ??又展望諸多宮人內宦,即便穩重者,亦對幼帝正受磨難如若不見,更不說還有那些輕狂人,甚至於含譏露諷落井下石,小皇帝略有放鬆,便上前借口太後之辭教訓,督促小皇帝恭敬態度。

  ??十一娘看著難受,卻實在不願插手,原是要當作毫無察覺,轉身之時卻正遇兩道目光,來自於徐修能。

  ??“太後詔見十一娘。”

  ??徐修能輕笑說道。

  ??“竟勞徐舍人親自傳令?”十一娘回以輕笑。

  ??“這樁乃私事,並非國政,餘不便聽聞,故才有傳令之幸。”簡短的解釋,似乎有所提示,但又似乎完全沒有泄露天機。

  ??十一娘自然不曾多問,但疑心自己剛才對賀洱頗為同情的神色被這敏銳的起居舍人察覺,為防萬一,心裏已經開展盤算。

  ??當她進入偏殿,眼瞧著如今尚藥局的長官典禦何無求五體投地匍匐在下,一旁韋緗卻是老神在在的模樣,甚至還衝她飄來一眼滿含笑意的暗示,幾乎立即便意識到有什麽“好事”發生,當然不至於喜形於麵,見禮後,悄無聲息地跽坐在韋緗下旁。

  ??就聽韋太後震怒不已的嗓音:“據你診斷,郡王妃不是病症加重,而是因為藥用被居心叵測之人添加有害之物?”

  ??“確是如此。”

  ??太後重重一擊條案:“何人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意欲謀害郡王妃?”

  ??何典禦不敢抬頭,前額直抵雕磚:“恕下臣不敢妄斷。”

  ??太後深吸口氣,斥問道:“毛維怎麽還不見人影?”

  ??難怪需由徐修能親自傳詔十一娘來見呢,竇輔安這時有了另外的重任,正是去詔毛大相國。

  ??原來今日太後忽然得報,因為季候之症的妹子小韋氏清晨突然咳血昏暈,大急大怒,於是下令何無求前往診治,卻得到一個被人毒害的結果,太後不願皇室內務被朝臣廣為得知,因此不便將此案交大理寺、刑部審察,想到毛維曾任大理寺丞,故而意欲著他前往察明實情,之所以叫上十一娘,這卻是韋緗的功勞。

  ??太後雖然並非不能離開禁內,然而接下來還有許多國政等她處理,實在脫不開身,不過同胞妹子受人迫害,當然必須表示重視,所以除了派遣毛維審案之外,特意囑咐韋緗在旁督審,但韋緗早從祖父口中得知真相,明白姑祖母並無大礙,一切不過是為除姚氏而已,沒有什麽功勞的事,她不妨賣給十一娘人情——伊伊對姚姬不無怨恨,倘若親眼目睹姚姬下場,豈不會心頭大快?

  ??故而特意謙稱自己“難當重任”,有意拉上十一娘一同。

  ??太後也不在意,自然一口應允。

  ??十一娘卻完全想不到自己還能親眼目睹這樁一手推動的“公案”,慨然領命之餘,卻有諫言不得不提醒太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