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6      字數:3771
  四月轉眼過去,隨著天氣越漸炎熱,義川王府裏,女主人的心情卻越加煩悶,這日她正歪在榻上,閉目分辨著婢女們用簪尖挑沾的香脂,本就有些不滿這一批妝用香息過於清淡,又聞乳母入內稟報:“那方氏又來見姚姬。”

  ??小韋氏頓時暴躁,妃色銀棠紗袖一拂,金簪玉盒跌墜,麵無人色的婢女膽顫心驚,匍匐在地瑟瑟發抖,眼睛裏隻有主人那雙白羅卷雲的足衣,在一塵不染的青雕磚地上來來回回。

  ??“那方氏究竟想幹什麽?!”

  ??區區一個方氏,本來不至於讓小韋氏在意,然而不可一世的郡王妃偏偏就關注得很。

  ??姚姬入府,再得媵人賜封,這無疑便是小韋氏的眼中釘,奈何義川對她甚是寵愛,不少回陪著小心勸解小韋氏多加容忍,小韋氏隻好允許姚姬拋頭露臉頻頻出席宴請,然而姚姬這個郡王媵雖然不比普通人家的姬妾可任意低賤,甚至不少人看著大姚姬的顏麵,對小姚姬也是殷勤奉承,可那些人是什麽身份?無非是元得誌的黨徒,抑或爭取成為元家黨徒者。

  ??元得誌原本都是寒微出身,討好他的更加沒有貴族顯望,那些上不得台麵的女人,任是如何巴結姚氏姐妹,小韋氏還不至於介懷。

  ??饒是如此,卻也沒人膽敢公然來郡王府求見!

  ??因此方氏第一回來,便引起小韋氏注意,打聽了一番,既然連她與十一娘一度“交好”的事都沒遺漏,自然也摸察清楚了方氏的底細——毛氏家奴。

  ??就算如今何紹祖不再是不入流的雜品之流,方氏縣令娘子的身份也隻有讓小韋氏嗤之以鼻的資格。

  ??可方氏居然隔三岔五就來拜會姚姬,聽說出手還十分大方,上回便送了一座珊瑚朱雕,這回竟然又送來一床金絲蠶紗掛帳,雖說都不是什麽稀罕物,西市胡商處常見,可也價值數萬錢!

  ??就更不提那些金簪玉件,脂粉香料。

  ??小韋氏縱然不至於眼饞,可方氏回回來見,都視她這正主為無物,豈不是耀武揚威好比一個響亮的耳光當麵刮來!

  ??不過一介毛相府的家奴,竟然狗膽包天狂妄至此!

  ??可偏偏礙著義川,小韋氏又不能拿姚姬如何,就更加不可能拿方氏開刀,叫她如何不氣苦?

  ??隻不過這回,小韋氏倒是錯怪了方氏,方氏哪裏會有那麽大的手筆,珊瑚朱雕也好,蠶紗掛帳也罷,那都是受魏氏所托轉送姚姬,隻不過魏氏倒也沒有那樣頻繁的交待方氏前來拜會,這完全是方氏眼看著姚姬十分容易相與,心底不由活動——

  ??倘若能借這機會巴結上姚姬,進而由她引薦巴結元夫人,豈不又有許多益處?

  ??而姚姬之所以待方氏如此和藹可親,給人容易相與的錯覺,也的確因為雖然“飛上枝頭”,終於有了出席貴族宴請的機會,無奈那些真正的貴婦並不會將她這郡王媵看在眼裏,平易近人的隻是敷衍應酬,心高氣傲的甚至嗤之以鼻,更不說主動討好了。

  ??好不容易才贏得“尊貴”地位的姚姬如何心甘?為此還在義川耳邊說了那些貴婦不少壞話,但義川固然因其妖媚的姿容與元相“妻妹”的身份厚待幾分,又哪裏會當真被姚姬迷得神魂顛倒,自然不會為姚姬出頭,回回都是溫言撫慰而已。

  ??在社交場合不盡如意的姚姬頗覺沮喪,正在這時,卻有方氏前來討好,又豈不“老懷安慰”?

  ??在姚姬眼裏,方氏身份雖然不如顯望貴婦,大抵還能看得入眼,好歹也是縣令娘子官家出身不是?更何況當中還有一個魏氏,姚姬在姐姐那兒常見此婦,雖是世族出身,嫁的也是宗室,倒沒有什麽貴婦架子,說話別外中聽,方氏既然是受魏氏所托,兩人應當交好,不看僧麵看佛麵,姚姬自然就平易近人了。

  ??又兼姚、方二人為人處世原就不怎麵麵俱到,一個壓根沒有身為媵妾接見訪客當先請示主母的自覺,另一個卻以為韋郡王妃必然高高在上,不是她這樣身份的人可以妄想攀搭,看看宇文府上萬氏,要論身份與韋郡王妃相差一大截,卻哪回不是避而不見,隻打發璿璣這樣的姬人接見應酬?

  ??這當真不是方氏有意怠慢,她可冤枉得緊。

  ??隻不過幾回見麵下來,雖說不好空手前來又實在難比魏氏豪闊的方氏意思性的也捎帶了上好脂粉香料為禮,卻也瞧出姚姬對此類禮物看不入眼,表麵上客客氣氣,總不那麽熱情,更別說視為知己結交了。

  ??方氏確又有些心焦,可巧一回,在“更衣”場所聽見郡王府兩個婢女私下議論——

  ??“媵人看來是真得郡王寵愛,昨日不過略微有些倦容,郡王看在眼裏,今日竟然就讓良醫正來為媵人診脈,噓寒問暖好不體貼,除了王妃,以往那多姬人,誰有這般榮幸?”

  ??“什麽寵愛,不過以色事人一時新鮮罷了,姚媵人不過匠人出身,再兼入府之前,曾經還是柳府姬妾,聽說不為主母蕭郡君所容,又被柳少監厭惡,被人掃地出門……”

  ??方氏才知姚姬竟然還有這麽一段經曆!

  ??要說大周風俗,婦人改嫁都是常見,貴族將姬妾轉贈更是不算奇異,姚姬曾經曆史算不得什麽諱莫如深的秘聞,隻不過因她在柳府時並沒有拋頭露臉的機會,許多人都不認得,是以這事才沒有傳開,再兼比如袁氏等少數知情者礙著京兆柳與郡王府的情麵,也不好私下傳揚這一樁事,方氏又哪裏有途徑聽說?

  ??她當然更沒想到這回“偶然”竟是小韋氏存心泄露,用意無非是低賤姚姬,好教方氏對之產生鄙夷之心,今後莫再如此殷勤。

  ??哪知方氏卻完全往另一個方向考慮——她可不管姚姬出身如何從前經曆,直衝如今是郡王媵,並姐姐還是元相夫人,就十分值得攀交。

  ??反而被小韋氏這麽一暗中提醒,方氏又興衝衝地去尋碧奴,計劃從她口中打聽姚姬喜惡,也方便投人所好。

  ??哪曾想才提“姚姬”二字,碧奴便是一臉嚴肅連連擺手:“這事鄙人可幫不了娘子,娘子有所不知,當年十一娘可就險些被這姚姬害殺,十一娘生母病故,也與姚姬脫不了幹係,好勸娘子還是遠著這人,別看她這時富貴,將來不定惹什麽禍事上身!”

  ??姚姬與十一娘有仇,可是卻與自己無怨,方氏哪裏會因為十一娘的緣故放棄這好不容易有望攀搭上“元夫人”甚至義川郡王的橋梁,是以陪著笑臉爭取:“姑娘對十一娘忠心耿耿,我本不該強求,可我之所求又對十一娘並無任何妨害,姑娘是聰明人,當知有利無害之事不算背叛。”

  ??言下之意:你若真是忠心無二,又何必私吞采買色料錢款呢?

  ??碧奴被姚姬要脅住了,滿臉的不高興:“可是有言在先,隻此一例再無二回。”

  ??當得方氏指天踩地的稱誓,碧奴方才指點迷津:“姚姬貧賤出身,就算如今成了郡王媵,必然也難改貪財習性,娘子那些脂粉香料她何嚐短缺過,又哪會放在眼裏?什麽事物多多益善,娘子自去琢磨罷。”

  ??於是方氏在接下來的拜訪中,才會準備金簪一類“多多益善”,她也不求雕工有多精美,但重分量十足,果然是投其所好,姚姬的態度越發熱情如火起來,漸漸也會與方氏說些交心話,無非埋怨小韋氏這主母如何厲害,她雖有郡王庇護,處境卻不算太好,說到傷心處,竟哽咽輕泣好不可憐。

  ??這話說得多了,方氏卻又不能回回都送金簪“安慰”姚姬,她家底可是有限,即便投資,也不能豁出去傾家蕩產呀?

  ??正在這時,已經被方氏的頻繁拜訪攪得心浮氣躁的小韋氏終於忍耐不住,一回趁方氏與姚姬在花苑閑逛,特地前來堵截,自然沒有什麽好聽話,狠狠將方氏羞辱了一番,麵紅耳赤的方氏幾乎落荒而逃,姚姬一路相送,到角門處執手泣別:“都是我連累了娘子,今後娘子怕也不便再來王府,可惜我好容易得了娘子這麽一個知交,可以傾訴心事……”

  ??方氏隻好安撫:“媵人處境如此,妾身甚為媵人報屈……今後媵人若需排遣煩鬱,隻消遣人遞個口訊,外頭妾身來安排,多少清靜處,咱們不能說話?”

  ??一雙“好友”於是把接頭地點定在王府之外的酒肆閑苑,而方氏因為被小韋氏羞辱得狠了,心底自然也有些窩火,竟開始盤算著如何替姚姬出謀劃策,一來不需再耗廢財銀便能鞏固情誼,再者倘若姚姬處境真有改善,也算給小韋氏添堵,出了一口冤枉氣。

  ??可方氏頭腦何其簡單,哪裏想得出什麽錦囊妙計,起初打算的是與魏氏商議。

  ??魏氏結交姚姬隻不過是為了“元夫人”,但前提條件是不招惹小韋氏,又哪裏會摻和進郡王府的妻妾爭鋒來?不動聲色便把方氏敷衍過去,倒也沒阻止她上躥下跳地折騰。

  ??於是無計可施的方氏,再一次想起了碧奴——她雖是個婢女,但頭腦靈活得很,又在顯望之族,想必妻妾爭鋒之事見過不少,說不定就有辦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