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6      字數:3229
  未知春風卷起何處暗香,拂水而來,纏綿繞鼻。

  ??垂眸近處,隻見少女眉眼柔和,並不曾一別經年,可那怦然心跳,確似久別重逢。

  ??賀衍崩逝,新君年幼,“起居郎”一職更加可有可無,但陸離因為在賀洱繼位一事上大有功勞,可謂一帆風順通過韋太後的“試用考核”,又有韋元平從中力薦,早在一年之前便已調任補闕拾遺,又因韋太後信重有加,其實常有禁內詔見機會,不過在篷萊殿中,即便能常與十一娘遇見,當然不能不顧耳目而自顧長談,也就是當十一娘獲許歸家,前往上清觀探望瑩陽真人之時,兩人才有機會自由說話。

  ??然而時間有限,瑣事又多,多少正事都不能顧及,就更不可能涉及日常。

  ??好比眼下,隔案近坐,因這柳絮濛濛蝶繞翩翩,勾起多少美好回憶,陸離卻知並不能直抒情懷,就連一句“最近可好”,仿佛也成為贅言。

  ??縱然是身側無人,可言談始終有限,他們兩人,即便仍舊心意相通,到底存在著一條若隱若現的阻溝,不能再近一步。

  ??賀湛頗存故意製造兩人獨處的心思,當真沒有任何作用。

  ??陸離眼看著十一娘清透的眼眸,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微微一笑,其中多少苦澀幾分遺憾,唯有自知。

  ??“關於晉王有何計劃,竟一直未有時機與你細說。”一開口,隻好提起此情此境,其實並不怎麽願意提起的人。

  ??“我聽晉王說起,他那晉王府中全是耳目,可上回陸哥又稱你與他時常碰麵,想來不應是在晉王府罷?”

  ??“我在宣陽坊早置了一處別苑,尋常用以與友人知交文會交流,對晉王提起之後,他在平康坊置了別苑,經過改建,竟築地道與我宣陽坊別苑相通,就連晉王與陸公見麵,也是通過這條途徑,陸公喜飽學之才人所周知,就算與我多些來往,也不會引人注目。”

  ??見十一娘不再擔心他與晉王頻繁見麵被人探知,陸離言歸正題:“咱們雖決意輔佐晉王,依我之見,關於奪位大計不能皆由咱們製定,晉王自己若無規劃,怕是也並非明主,故我並不曾過多建議,反而詢問晉王見解,對他與陸公開誠布公之舉倒甚認同,畢竟要想成事,僅有咱們輔佐還遠遠不夠,但依我看來,晉王還應爭取一人暗助,便是徐國公,但晉王似乎有所顧忌,據我所知,並未與徐國公聯絡。”

  ??十一娘頷首:“自崔後故去,其父徐國公縱得德宗信重,但從那時起就逐漸淡出權勢場,當賀衍繼位,越更韜光養晦,便連他這一支子侄也都是隻任散官,足見意在明哲保身,而當年崔牧父子串聯外官意欲不軌,以致殺身之禍,徐國公有如不聞不問,想來晉王對其決然之態頗有幾分顧忌,為謹慎故,也無可厚非。”

  ??“五妹當年因長輩所限,對德宗朝重臣知之不深,可姑祖父對我大父卻並不諱言,曾多次提及徐國公其人,力讚雖為外戚寵臣,卻從無恃貴而貪之心,之所以在大受帝寵時便為淡出之舉,正因洞明豁達,奈何德宗又再立崔氏女為後,而崔牧貪婪野心勃勃,徐國公勸阻無用,卻心知肚明必引禍害,也是別無選擇之下方才選擇自保,正是因為徐國公明智,崔氏一族才未步裴鄭後塵。”

  ??十一娘問:“那麽依陸哥看來,徐國公雖在當年選擇自保卻並非貪生怕死之輩,眼下願意暗助晉王?”

  ??“徐國公是否願意輔佐晉王,那得看晉王是否有明主之資,這必須由晉王自己爭取,但依我看來,就算徐國公不願相助,也必不會加害晉王反而助韋氏為虐。”

  ??“這事暫且不急,我想知道晉王這一年間除了臣服陸公,可還有其餘作為?”

  ??“晉王暫時並未用心於奪位,自從立府,贏得相對自由,一門心思用在東北,意欲剿滅潘博叛部,收複失地,據我所知,他能動用人力,著重用於東北為佃作。”

  ??說起晉王這一作為,陸離顯然頗為讚許。

  ??十一娘卻因為並未著眼全局,對潘博統治之境沒有過於關注,這時隻推敲晉王的計劃:“看來,他是想要奠定軍功,才有實力與韋海池抗衡。”

  ??“關於東北一境,薛氏一族也早有關注,多年前就曾安插佃作,但潘博用人極為謹慎,故多年以來,除了普通政令之外,並無更多收獲,晉王這邊情形也是如此,直到最近,總算有人成功打入安東王廷,甚受潘博信任。”

  ??見十一娘似乎並不怎麽關注東北局勢,陸離卻沒有轉移話題:“這人便是裴子建。”

  ??“裴三哥?”十一娘方覺驚詫。

  ??“潘博之野心,並不僅限困守一隅,可他欲擴展疆土甚至覆滅賀周,無論兵力、財力都有不足,就算有北遼資助也不足夠,因而這些年潘博推行善政收納流民往東北安居,意在豐足國力,才有可能實現稱帝野心,正是因為如此,潘博對於商事也極為重視,裴子建既是富商,主動示誠,於潘博而言足謂雪中送炭。”

  ??十一娘蹙眉:“但消息倘若傳回長安,瑛姐可還在此……”

  ??“這點五妹勿須憂心,裴子建當然是暗中示誠,潘博一來對其派遣親信往東北發展商事大感興趣,二來因信裴子建決意為家族血恨,潘博也大為樂見子建攪亂大周朝局,當然不會將子建去投一事廣為張揚。”

  ??又才說起汝陽王府那幕僚:“正是因為裴子建大有進展,暗中察明潘博一支佃作,其餘倒不需憂心,唯有一人竟然大受汝陽王信重,晉王得報,為了以防後患,才與我商議,幹脆暗殺此人。”

  ??放著一個居心叵測的佃作在賀淇這麽個野心勃勃卻並非明智者身邊,雖然可能會對太後黨產生防害,但更有可能對整個國家造成危局,所以無論陸離抑或賀湛,都甚讚同晉王幹脆利落斬草除根。

  ??“隻是晉王急於根除禍患,而我與十四郎又不能在宮內與五妹商議……”

  ??“一個佃作,無關咱們厲害,除就除了。”十一娘表示並不介意,卻微蹙眉頭說道:“隻晉王決意先除潘博,然而據我看來,韋海池雖然也對潘博恨之入骨,眼下卻並無意願對東北用兵,加強北境防範也僅在於戒備潘博來襲。”

  ??“那是當然,如今有賀淇一黨對帝位垂涎三尺,已經開始暗下勾聯守將,韋氏必然對那些將官大不放心,倘若興起戰事,姚潛不堪重用,隻能提拔旁人,如若真能剿滅潘博,難保不會再出一個擁兵自立者,更甚於與賀淇勾聯篡位,韋氏多疑之人,怎會如此冒險?晉王之圖,眼下還不到時機。”

  ??陸離又再說起東北各項政令,以及潘博如何事必親躬重用良才,治下權貴不敢驕戾黎民百姓安居樂業,官場清明政通人和看來竟遠勝大周,又有逐漸強大不容小覷的北遼做為後盾,倘若大周朝廷不能知人善任,而隻用姚潛這等廢物,就算正式宣戰兩軍相交,勝負如何還真不好說,更何況韋海池早前固執己見盟助新厥,不惜出財出力,如若這時再與潘博開戰,才剛充盈的國庫隻怕又要騰空,增加賦稅便是必然,百姓不堪重壓淪為盜賊,難保不會發生內亂,若真如此,大周亡國指日可待。

  ??這番話下來,兩刻飛速而過,賀湛尚且不見人影,十一娘卻忽然想起仍在嶺南的邵廣,詢問之後,陸離卻也許久未得音訊,隻說十四郎途中提起,仿佛嶺南有好事發生,卻又賣關子,要將這驚喜對十一娘當麵說來。

  ??十一娘不由抱怨:“今日畢竟有九娘等同行,若咱們三個交談過久大不合適,時間何其寶貴?十四郎倒好,非要去閑逛,這下倒要累我遣人四處尋他!”

  ??陸離笑容未淺,不過微微垂目,他的膝上才剛落下一隻白蝶,而這白蝶,方才停留之處,正是對座女子發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