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6      字數:3003
  接連三日飛雪,這日終於放晴,盡管整個長安城都籠罩於一片銀裝素裹,可市坊間卻依然很快熱鬧起來,名大商鋪忙著張燈結彩,高門大戶外,也有身著新襖的仆役忙進忙出,勵新六年終於走到了末尾,又是接近新歲的辰光了。

  ??隻不過在京兆十望之一的薛府門外,這時好多仆役這時都停下了手裏的活計,滿是好奇地盯著一個身披鶴氅的男子站在階上,一把將個木箱掀開,從中拿出一張絲光油亮的玄狐皮子來抖開,很是焦急地向自家郎君推薦:“其餘也就罷了,這箱裘皮卻是某尋遍了兩市好容易收羅之上好物件,無非是心知薛六郎懼寒,才廢這番心力,還望四郎萬萬不要再推辭,千萬先替令弟收下才好。”

  ??可任是此人如何心誠意堅,得奉祖父授意前來拒絕禮見的薛四郎也同樣堅決不為所動,一再舉揖告謝:“非某不領阮郎君好意,隻舍弟有言在前,稱之前所為不過依律行責,並不敢當足下一再禮謝,舍弟今日在宮中當值,恕某不得不代為推辭。”

  ??眼看著那衣著華貴也是氣宇軒昂的男子垂頭喪氣離開,有不明就裏地仆役詢問門房:“那人是誰呀,瞧著也不似那些上趕著巴結奉承之寒門子弟,怎會如同商賈般堵人門前自誇奇貨?”

  ??門房白了這好事又沒有見識的“同僚”一眼:“什麽商賈寒門,那位可是堂堂長公主獨子,便是被我家六郎當眾施以杖責那位阮郎君,也不知怎麽想,數月前棒瘡想來還未痊愈時,就巴巴趕來禮謝,竟稱多得六郎當頭棒喝,才得改過自新,六郎也磊落,才不懼他是否不安好心,聽說既是來謝教訓得當,不但見了他一麵,禮也照收不誤,哪知這阮郎君就此竟如著了魔般,隔三岔五便來拜訪,說是要再聆六郎教誨,可六郎豈如紈絝一般遊手好閑?哪會日日都在家中,這阮郎撲了好幾回空,人雖來得沒那頻繁,卻每逢節慶便有禮到,被拒了好多回,偏偏還不灰心,唉,真不知吃錯子什麽藥。”

  ??阮嶺當然沒有聽見薛家門房的謂歎,不過關於“吃錯藥”的評價便連他親娘也當麵質疑過許多回,想來就算聽見也會當作耳旁風了,且說此時,他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家,呆坐著好一番長籲短歎後,卻突然靈光一動,急不可耐便去見晉安,那名喚相思的男寵不過回避得稍慢一步,就被阮嶺踢了一腳,喝道一聲“滾出去”,也不管自家母親正嬌/喘籲籲滿臉紅潮,連衣衫都是手忙腳亂將將整理,就急著央求:“阿母快些更衣,領兒子入宮,兒子要去看望舅舅。”

  ??晉安目瞪口呆:“這又是中了哪門子邪?尋常論是我三央四請,你也不願隨我入宮赴宴,瞅著這大冷天,竟突然想去看望你舅舅來?”

  ??阮嶺卻不耐煩與晉安解釋,自己個兒躥出去喊了兩個婢女入內,讓她們速速替母親更衣梳妝,他立在外頭跺腳等候,時不時還摧促兩聲,攪擾利晉安這回連花鈿都沒來得及往眉心貼飾,描眉畫唇之後就被阮嶺連拖帶拽地“恭送”上車,不耐馭者,竟是他親自駕車,一路之上風馳電掣,險些沒將晉安骨頭給顛散架了。

  ??待入了禁內,晉安氣都未曾喘勻,便被阮嶺往含象殿的方向一推:“阿母去向太後問安,兒子先往問候舅舅。”

  ??晉安這才想明白阮嶺這般急不可耐是為哪般,氣得一指頭戳向兒子額頭:“真是吃錯藥,居然記打不記吃,人家根本不願搭理你,你還上趕著奉承,也不嫌丟人現眼。”

  ??阮嶺也是還嘴,卻不忘提醒:“阿母可千萬別來紫宸殿,你若一來,薛六郎就更不願搭理我了。”

  ??晉安立在雪地裏瞪了好一陣眼,才撫著胸口跺腳道:“真真我之孽障。”

  ??到底還是歎了口氣,勻一勻氣息,往含象殿走去。

  ??這世上有太後這般霸道剛威的母親,也有阮嶺一樣任性妄為的兒子,能將氣焰熏天的堂堂晉安長公主當作入宮令符使用者,普天下大約也隻有阮嶺這個“空前絕後”了。

  ??然而今日,莫說晉安長公主往含象殿撲了個空,便連阮嶺也被宮衛毫不留情拒之門外,他人在紫宸門前,無論如何纏鬧,鐵麵無情的宮衛竟始終如一排銅人般橫擋在前手摁腰刀不為所動,甚至不曾回應阮嶺氣急無奈下的高聲質詢——

  ??“爾等竟敢戒嚴紫宸殿,難不成是想謀反?”

  ??晉安長公主得知太後正是去了紫宸殿,猶豫一陣後還是決定過來瞧瞧,目睹這番情境,到底是經曆過先帝駕崩新君登基的公主殿下立即感覺到一絲非比尋常的肅急,她雖囂張跋扈,卻一貫沒有涉及政權的野心,情知許是會有突變,在這當頭置身事外的分寸還保留著,當下將阮嶺拖離了紫宸殿,走出老遠後,握著兒子的手卻越來越緊:“莫要胡鬧,跟我出宮,聽我一句,若再胡攪蠻纏,說不定有殺身之禍!你總不願無端牽連薛絢之罷,紫宸殿禁嚴,一個大意說不定就有人頭落地!”

  ??阮嶺見母親不像危言聳聽,這才沒繼續纏鬧,直到出了宮門,也沒那心思親自駕車了,乖乖隨母親上車,好半天才小聲詢問:“難道是……太後終於沒了耐性,打算逼宮奪璽不成?”

  ??晉安下意識便要去掩兒子的口,意識到車內並無旁人後,才鬆了口氣,壓低聲音說道:“這倒不至於,畢竟是她親生兒子,再說就算太後野心勃勃,也不會行此魯莽之事……怕是,你舅舅病情加重了,前些日子就聽說自從莒先生請辭,阿弟便時常酗酒……阿弟也真是,一國之君懦弱愚孝也就罷了,居然連龍體都不知自重,否則他還這般年輕,就算與太後耗日子,總有一日也會拖得太後年老體衰心有不濟。”

  ??阮嶺這才真正意識到事態嚴重,蹙眉一陣,聲音壓得更沉:“舅舅膝下可還無嗣,這要萬一……不知誰為儲君?”

  ??晉安一聲長歎:“橫豎不會是我,更不會是你,這事今後休要再提,你必須謹記,今日所見所聞萬萬不可對旁人提起……今年新歲,怕是過不安穩了。”

  ??宮中究竟發生何事?

  ??其實就在半個時辰前,仍然一片風平浪靜,太後與幾大國相商議政事,聽聞得各地同時現世的一大批“祥瑞”正在秘密趕送長安,以便在元日大朝上再掀“聖母興周”之兆,她還甚為沾沾自得,正在盤算著這回由誰開口,好勸服天子借口久病不能臨朝,然朝會不可長耽正式予她臨朝聽政之名。

  ??如今已不同當年,太後明知就算天子當眾宣旨,也會引起某此宗室與世族質疑名不正言不順,然而她已經逐漸失卻了耐性,又經過肅正科場、察隱歸民、新厥來臣幾件廣得民心之政,太後相比當年越更爭取了部份世族臣服,就連那些忠耿守直的儒臣,也挑不出這幾項政令的不足,太後賢德更勝國君的言論已經被天下萬民承認信服,這時若不臨朝,豈非錯失良機?

  ??太後相信朝中雖然也有部份人質疑,不過讚成者應當更多。

  ??關鍵是反對者們除了用事無前例這項借口外,再也提不出其餘站得住腳的論據加以反駁。

  ??隻要天子自願當眾提出,更加足以駁斥反對者們有違禮法之說。

  ??何為禮法?一國之君的詣令難道就不是臣民應當遵奉之禮法?!

  ??可就在這當頭,哪裏知道忽有晴空霹靂傳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