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觸發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6      字數:3026
  對於逐漸迫近的陷害,十一娘其實並非全無察覺,謝瑩“失蹤”案一發生,她就已經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預感,總覺得這起事件從始至終都透著許多古怪,雖然甚長一段時日以來依然是風平浪靜,可謝翡小娘子對她的態度忽改卻證實了那隱約的預感並非杞人憂天。

  ??十一娘其實也記不準確謝翡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對她冷嘲熱諷,她因為對謝氏一族的血海深仇,自然也沒興趣與謝翡握手言和,既然遲早都要兵戈相見你死我活,並謝翡又沒有值得“日裏萬機”的十一娘特別留意的重要性,是以她一貫選擇漠然置之,不主動招惹也就罷了,壓根沒有籠絡親近的必要。

  ??當然這也是出於十一娘的一貫自信,並不將乳臭未幹的小丫頭那些心眼花招放在眼裏。

  ??然而謝瑩“失蹤”事件卻顯然有淑妃參與,對於這個老對手十一娘還是知之甚深,因而從一開始就感覺到淑妃真正針對的其實是柳貴妃。

  ??而自從謝瑩“失蹤”事件之後,謝翡卻忽然對她有了冰釋前嫌的跡象,不再動輒挑釁,尤其是這回太後離宮,謝翡對她更是笑臉相迎甜言蜜語,事出反常必有妖,這點程度的笑裏藏刀,自是被十一娘一目了然。

  ??有的事情既然已經無法回避,那麽十一娘隻好泰然處之。

  ??眼看著掐指算來,華山封禪已經順利結束,太後應當已經返程,不過幾日便要回宮,可淑妃姑姪依然按兵不動,十一娘正覺納悶,難道是自己推測失誤,這回居然庸人自擾?沒想到這日正陪著同安在太液池邊篷萊亭中賞景玩笑時,忽然發現幾個宮女一直在交頭接耳,目光頻頻看向篷萊殿的方向,神色裏似乎十分恐懼。

  ??十一娘便想起好些日子之前,貴妃無意間對她提起——最近宮人議論紛紛,都說莒世南之所以得天子器重,是因身懷奇術,而那奇術正是能夠招人魂魄,天子想見誰的魂魄?必然裴後無疑,前些年因為霽善容貌莫名被毀,裴後顯靈就被傳得沸沸揚揚,引天子勃然大怒,三令五申才終於禁止,這回好了,因為天子受術士迷惑,再一次引發謠言四起,還不知會不會再興風浪。

  ??貴妃堅持認為莒世南是在裝神弄鬼,與劉玄清屬於一類貨色,為此還曾經勸諫過天子疏遠,哪知天子破天荒地駁責了貴妃冒犯高人,貴妃為此還與天子生了好一場悶氣:眼看太後已經焦急難耐預備臨朝了,天子卻還沉浸於術士蠱惑不能自拔,雖不改立晉王為儲的心意,實際上別說進展,連個基本的計劃都沒有,這讓貴妃怎能不急?真要讓太後夙願得償,立即便會專注於天子的子嗣傳承,一旦天子的難言之隱被太後洞察,太後的注意力立即便會集中在晉王身上,畢竟天子無嗣,唯晉王是儲君不二人選,依太後的果狠,自是要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情勢緊急有如迫在眉睫,天子卻還恍若不察,且以為隻要聯絡世族齊心協力,立晉王為儲便是水到渠成。

  ??於是十一娘眼看著那幾個宮女的異狀,自然想要詢問個水落石出,是以輕輕拉了一把同安,讓公主殿下從醞釀詩句的專注裏回過神來:“貴主,瞧那幾個宮人,一直便在竊竊私語,度其神色似有驚怖,不知是因何事,莫如喚來仔細詢問。”

  ??同安習慣了對十一娘的言聽計從,當即依言而行,幾個宮人原本就是隸屬同安,主人既問,自然不敢隱瞞。

  ??“婢子聽人議論,說是篷萊宮裏有裴後冤魂不散,四處遊蕩啼哭不止,有宮人親眼所見,說是裴後魂靈曾經擲釵稱恨,言……言聖上忘恩負義……”

  ??“住口!這話也敢宣揚散布?!”同安嚇得蒼白了小臉,她年紀雖小,卻是長居禁宮,很過了一段察言觀色步步小心的日子,自然明白關於裴後的任何議論對天子而言可稱逆鱗,觸之必怒。

  ??十一娘也沒想到短短一段時日,流言蜚語竟能發展到這般境地,“擲釵”二字更是引發了她的警覺,直覺異常不妙,誰知這日才陪同安返回拾翠殿,就見淑妃領著幾個宦官前來興師問罪!

  ??“十一娘,這是樸司丞,掌管掖庭局,因一案你有所牽涉,樸司丞有話要問,十一娘需隨他往掖庭局一行。”淑妃這話說得雲淡風清,甚至溫柔無限,隻那高高翹起的唇角便連同安也看出她不安好心。

  ??小公主這回居然挺身而出:“十一娘為我侍讀,是世族閨秀並非宮婢,怎可拘於掖庭?樸司丞有何話,在這詢問豈不更加便宜?”

  ??淑妃高高抬起下巴:“這道理我何嚐不知?然而事涉禁內要案,連我都擔著幹係,早前才被聖上斥責一番,請十一娘往掖庭受審,也是聖上禦令!”

  ??該來的果然來了,十一娘瞄了一眼樸勇虎陰森的臉色,情知這回必須要涉險,隻經過她一番分析,應當不至於有殺身之禍,是以裝出一副驚惶失措的模樣,在淑妃虎視眈眈的注視下,無可奈何跟著幾個宦官出了拾翠殿。

  ??又說同安,眼睜睜看著十一娘被帶走,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還是身邊宮人提醒:“十一娘是貴妃姪女,貴妃若是出麵求情,說不定會說服聖上回心轉意。”

  ??其實不待同安行動,淑妃早有安排,貴妃哪能不知十一娘被押赴掖庭受審的事?雖然十一娘早有預感,叮囑萬一發生意外,貴妃千萬不能為她與天子爭執,可關於自己那其實並沒有完全把握的推測十一娘無法詳細分解,今日事發突然,貴妃早將十一娘的叮囑拋至九宵雲外,心急火燎便往紫宸殿趕去,見宮人宦官個個神色緊張諱莫如深,新近上任的起居郎薛絢之也在殿外焦急踱步,貴妃情知淑妃之行怕是果真得了天子允許,一時間越發心急如焚。

  ??原來早前,謝淑妃的確先來了紫宸殿,正逢天子與陸離私下議事,原不耐煩接見,淑妃隻好讓宦官轉告她因何而來,陸離一聽是與裴後“顯靈”有關,情知不妙,眼瞅著天子拍案而怒,陸離又不能佇在當場聽聞帝妃言談,隻好暗下遞了個眼色予可以留此旁聽的秦桑。

  ??淑妃的一番說辭是早有準備,早就編排得嚴絲合縫,她先是滿臉羞慚伏地請罪:“妾身受令掌管宮務,卻不想正是身邊宮人出言不慎,才鬧得這般謠言四起人心不安……”便將那些議論壯著膽子複述一遍,更是惶恐不已:“經妾身追察,方知數月之前,因瑩兒不見蹤影,得貴妃允準後,由柳十一娘領妾身所遣宮婢往篷萊殿尋找,卻在一小徑上忽見皇後舊物,聯想到謠言涉及‘擲釵’之說,妾身疑心根緣便出在兩個宮婢身上,可無論妾身如何逼問,兩個宮婢皆稱無辜。”

  ??眼見著天子因為裴後含怨的謠言勃然大怒,淑妃心頭暗喜,緊接著說起詭計的核心:“倘若真是妾身宮人散布謠言,妾身一犯失察,再犯束下不嚴,實在難辭其咎,既然事涉妾身,由妾身主審自然不妥,故妾身懇請聖上全權交令掖庭丞審察,妾身決不幹涉……隻是……除妾身殿中宮人牽涉其間,嫌疑者尚有柳十一娘,她一來為同安侍讀世望之女,再者又素得太後器重……”

  ??這便是淑妃狡詐之處,一來能夠準確把握天子逆鱗,知道一旦涉及裴後就會龍顏震怒,任何人都沒有情麵可講,再者天子最近與太後失和,強調十一娘得太後器重就好比火上澆油。

  ??結果自然是讓淑妃稱心如意,天子果然下令由原本就該負責禁內詔獄的掖庭丞嚴審此案,柳十一娘既有嫌疑,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