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奪權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5      字數:3644
  針對十一娘關於陸離的理解,賀湛並不完全認同——或許陸離明白“有些事已經成為過去”的道理,但能否割舍卻是兩回事,至少就賀湛觀察,陸離對於十一娘的感情決非僅隻故舊知交,不過是十一娘心思根本沒放在男女之情上,又是當局者迷,才會產生陸離也與她想法一樣的誤解。

  ??但就算兩人在這件事情上稍有分歧,不得不說他們對於太後的分析的確是“心有靈犀”又十分準確——太後倘若當真打算趁此時機將薛氏一族斬盡殺絕,大無必要預先泄露天機,若說十一娘在旁聽聞還有可能是因天子來得突然,太後一時疏忽大意,那麽韋元平甚至於在更早前兩日就有意“提醒”賀湛,完全就是意在試探了。

  ??應當是賀湛與陸離之間早早交好,再兼十一娘也是深涉其中,太後雖然經過那番抽絲剝繭的察證,基本偏向薛謙與陸離失和並京兆薛不大可能心懷為裴鄭翻案的結論,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而往往突然麵對危急,人在措手不及下便會泄露真相,倘若賀湛與十一娘與薛陸離的交情超出普通,甚至賀湛上回應對所述實際是因與薛氏一族早通款曲,當乍一聽聞薛家會被舊案誅連,便不會無動於衷。

  ??不過正如十一娘所料,太後廢盡心思安插這麽一個營州派來的佃作在馮伯璋府上,試探她與賀湛必然隻是順帶,至於首要目的……

  ??其實當日十一娘退辭含象殿後,太後這番詭劃想要收獲的益處,已經達成。

  ??與賀衍之間這場對峙,其實一直在太後預料當中,那個佃作倒也的確是安東王一方安插,但目的堅決不是為了勾聯大周朝臣,隻不過是員蝦兵蟹將,在民眾間鼓吹安東王的小朝廷有多體恤百姓,以期那些被重賦貪宦壓榨得喘不過氣的百姓為了生存逃亡至安東轄境,甚至北遼,這一類佃作一方麵是負責鼓吹,一方麵也負責暗助大周百姓流亡。

  ??此類佃作因為用途有限,便不大可能是潘博訓蓄的死士,一旦落網,多數沒有自盡的決心,受不住刑逼而招供,甚至投誠聽令行事,都是大有可能。

  ??太後既然早定計劃,自然會交待黨徒察捕安東佃作,不多久就逮著這麽一位,當然,以太後之尊是不可能對此小人物麵授機宜的,甚至連韋元平都沒有涉入其中,太後隻交待毛維出麵威逼利誘,沒廢多少唇舌就說服此佃作依計行事。

  ??薛謙與馮伯璋既然雙雙罷職,這些年經二人舉薦的官員多數岌岌可危,那麽嚴察兩人罪行的要務自然隻能落在太後黨大理寺卿手中,既是太後黨出麵,對安東佃作的審訊自然隻是走個過場,不可能察出任何蹊蹺來。

  ??而韋元平與毛維得到大理寺稟報,這回卻並未張揚得人盡皆知,不過是在紫宸殿稟知了天子,並提出建議——當嚴究逆行,肅清裴鄭餘孽。

  ??於是天子便急匆匆趕來含象殿,當連十一娘也被太後摒退後,這對母子間的對峙就不為人知了。

  ??“聖人聲稱裴鄭逆案並無確鑿?可別忘了將其兩族定罪處治皆為聖人親書詔令!”太後麵若罩寒,徹底撕下了仁慈的麵具,一雙厲目冷芒如刺,直盯得天子臉色泛青。

  ??“當初,當初,若非謝饒平及韋元平等借著潘逆擁兵自立威脅,稱若不立即將裴鄭定罪處決,朝堂紛爭不平,軍心必致不穩……”

  ??“難道這話不對?潘逆勾結北遼擁兵自立不說,並意圖攻占幽州!多虧饒平與你舅舅盡職盡責諫勸,才沒讓勢態更加惡化!”

  ??“但那分明就是謝饒平借勢逼君,裴鄭並無逆行……”

  ??“說來說去,聖人還是不信裴鄭有謀逆之惡。”太後冷笑道。

  ??“是,朕從未相信過……”

  ??“姚潛證辭,以及當年毛維察出那封書證,聖人都視若不見?”

  ??“這些皆有可能是謝饒平偽造!”

  ??“謝卿當年不過禦史中丞,謝家更非顯望,財勢也好聲望也罷都都遠遠不及裴鄭此等根深蒂固世族,他有什麽本事構陷兩族!”太後笑意更冷:“聖人真正懷疑者,其實不是饒平,而是為母吧?”

  ??話音落盡,此間殿堂陷入沉寂,天子雖不敢與太後對視,臉色也更顯蒼白,然而這沉默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既然聖人一直是這麽懷疑,當年又為何不為裴鄭主持公道,還兩族清白,而將我這罪魁明正典刑,給天下一個交待呢?”太後拍案而起,兩步逼近天子跟前,就這麽居高臨下地睨視著天子:“倘若我真為陷構忠良元凶,那聖人是什麽,明知裴鄭無辜卻下令將其族誅之聖人是什麽!幫凶麽?倘若如此,聖人這時又有什麽資格治罪謝卿!”

  ??眼看著貴為九五的天子因這當頭一問搖搖欲墜,太後似乎極其失望的搖了搖頭:“賀衍,你可知當年,我為保你得儲,耗廢多少心血,而倘若沒有謝、毛等人鼎力相助,裴瑜又怎麽會察覺崔牧父子野心勃勃而建言立長?你以為裴瑜對你忠心不二?你錯了!當年倘若小崔後得逞,讓賀燁得儲,一旦先帝駕崩,母強子弱,崔牧父子便會僅傾朝野,朝堂之上再無裴瑜立足之境!他是看清了這一時勢,才下定決心輔佐於你,什麽忠耿良臣,在這冠冕堂皇一層表皮下,無非也是一顆私欲之心!”

  ??太後連連冷笑,在天子跟前緩緩踱步:“你生性溫良,裴瑜早就看在眼裏,他知道你易於把控,這更對他有利!你自己想想,自你登基以來,裴瑜有沒有壟斷專權排除異己?我薦舉謝卿毛卿,都是為了鞏固帝權,平衡朝堂,然而裴瑜一黨卻聯名反對,甚至挑撥離間,想讓我們母子生隙!”

  ??“賀衍,你是我懷胎十月所生,我隻有你這麽一個兒子,也隻有我,才會時時處處為你著想,然而你卻寧願相信裴鄭,反而懷疑我這生母?”太後終於停住步伐,她看向兒子那空洞茫然的眼睛,沉痛地歎息:“你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見天子聽了她這番話後,竟然沒有痛悔請罪,太後終於忍不住蹙起眉頭。

  ??“聖人既然堅信是我陷構忠良,我也再無話說,如此,聖人便下令將我處死,為裴鄭昭雪罷。”太後又再歸座,冷冷看著天子,忽然抬手拔簪,一縷青絲隨之散垂:“今日起,我便在含象殿內跪席待罪,等著聖人詔令賜死。”

  ??聽見太後這決然之辭,賀衍才終於轉過那張蒼白的臉,眼見著生母眼眶泛紅悲憤不已,他置於膝上的拳頭忍不住顫抖起來,又隔了十餘息,才匍匐叩下:“母親何必逼迫兒子……”

  ??“逼迫?”太後再也忍不住尖銳的嗓音:“是我逼迫聖人,還是聖人步步緊逼?難道不是聖人在質問我包庇親信而陷構忠良?”

  ??“兒子……不敢……”

  ??“那麽,聖人便當秉公明斷,重懲裴鄭餘孽!馮伯璋與薛謙皆應處死,兩族也當誅連!”

  ??天子猛地抬頭,似乎連嘴唇都沒了血色。

  ??難道又要他親口下詔,將忠心輔佐之人盡數處斬,再致血流成河!

  ??裴鄭無罪,薛謙與馮伯璋固然不算清白無辜,但也罪不及死,更不說族誅!

  ??“母親,兒子懇求母親,不要再逼兒子殺人了。”天子閉目,這時斜靠幾案,隻覺渾身發軟。

  ??“聖人可是一國之君,如此軟弱,又怎麽恩服天下。”太後的語氣這才柔和幾分。

  ??天子聽了這話,忽然明白了過來,他睜開眼睛,這回倒坦然清明的迎視向太後。

  ??“兒子的確太過軟弱,無能治理天下,母親,隻要母親寬饒此回,兒子今後,願唯母親之令是從。”

  ??既然母子兩人之間已經把話說開,太後徹底收斂了激憤,微微一笑:“本是佃作一麵之辭,馮伯璋是否有罪,還待細察,但即便不涉謀逆,包庇貪昧等罪卻是確鑿,薛謙也曾力保劉渡,雖未督辦搜括逃戶,然其舉薦官員多涉其中,自當連坐,馮伯璋當處斬,薛謙雖罪不及死,罷相貶遷卻不能免。”

  ??見天子沒有異議,太後又再緊跟說道:“劉渡之罪既然明確,謝卿誣陷之說顯然不存,謝刺史與柳長史平定漢州有功,當得褒獎。”

  ??無非要是要調謝饒平回京,再入政事堂。

  ??天子這時已然心灰意冷,以緘默表示同意。

  ??“聖人如今膝下無嗣,還當以此為重,薛馮一案鬧得沸沸揚揚,不少官員牽涉其中,聖人仁善,既然不能狠下決心一一處治,莫不讓為母做這惡人罷,軍國大政,聖人可暫交我與政事堂諸相共斷,至於聖人,可靜心安養。”

  ??原來,這才是太後目的。

  ??天子輕輕一笑:“兒子遵令。”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