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上諫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5      字數:3647
  鹹宜觀位於長安城東部升平坊,屬萬年縣管轄,而眼下萬年令於墉,曾任職大理寺,實為毛維黨羽,這日他正與幾個屬官“議事”,討論平康坊幾個豔名廣傳的都知娘子誰當翹楚,正津津有味,便聽報榮國公登門。

  ??既是太後黨,於墉對比旁人當然明白幾分利害,情知太後對盧家不怎待見,曆來就敬而遠之,可憑他這時官職以及寒微出身的家世,自然沒膽量公然開罪公爵顯貴,因此心裏雖犯嘀咕,麵上卻不敢怠慢,親自迎了出去,好一番客氣寒喧。

  ??榮國公也沒急著說明來意,喝著萬年令的好茶,一番談古論今、天南地北的閑話,直將於墉繞得暈頭轉向,完全不知這太歲今日是被哪陣邪風刮來他的地盤。

  ??不過於墉很快就體會到厲害。

  ??當榮國公府侍衛押解著劉玄清在十餘苦主氣勢洶洶的擁護下抵達縣衙後,眼看著榮國公仍舊好整以睱撫須晃腦,不鹹不淡說出一句:“劉氏這惡婦手裏捏著不下十條無辜性命,受其騙財之貴族更非我榮國公府一門,罪行滔天可謂悚人聽聞,為替於明府省心,某甚至已令家人察了個罪證確鑿,內人因心懷義憤,今日當著百姓麵前,當眾揭穿劉氏惡行,於明府隻需秉公處斷,必被盛讚明鏡高懸。”

  ??於墉一張苦臉,滿腹怨氣。

  ??這還真是人在衙內坐,禍從天上來,好端端竟被他攤上如此棘手事件!

  ??就算於明府還沒有奮鬥到太後親信的地位,好歹也是赤縣縣令,居正五品上,也算頗得毛維重用之臂膀,對於劉玄清如今作用當然不會全無所知,倘若隻是幾個布衣百姓擊鼓鳴冤,他也不會有半點猶豫,先以誣告罪下獄,再上報毛維等著處治就是。

  ??可偏偏今日有榮國公虎視眈眈,並劉玄清這一路押赴前來,又引得不少行人圍觀,蔣、朱兩個為首的苦主幹脆把劉玄清所犯罪行張揚告知,於是群情沸騰,除布衣平民外,也有不少遊俠闊少起哄跟隨,甚至還有榮國公預先聯絡之貴族苦主,也跟來旁觀取證。

  ??事情鬧得這樣張揚,於墉情知不妙,哪還敢二話不說以誣告論斷。

  ??一邊暗示心腹速報京兆尹毛趨,這位本是毛相國侄兒,他一旦知情,毛相國當然也就知情了,一邊卻不得不在以榮國公為首的諸多貴族監督下,親自前往鹹宜觀取證。

  ??論理榮國公無權幹涉萬年令判案,更不說在場監督,然則榮國公卻從來就是囂張人,行事根本不依禮律,仗著苦主的名義,緊盯著於墉搜獲不少丹藥,又稱為求公正,強逼著於明府當場請人驗毒,總之不察出個結果來,榮國公大有坐鎮不走的決心。

  ??於墉那叫一個左右為難,而毛趨得訊後當然也不敢怠慢,火速趕往相國府,毛維卻不在府中。

  ??這時辰,非但毛維不在府中,便連謝饒平、韋元平等人也還在紫宸殿,等著爛醉如泥的天子清醒,他們好聯袂勸諫。

  ??已經足足等候了整個時辰,便連脾氣最好的謝饒平也有些心浮氣躁起來。

  ??若是普通國政,三大相國當然不會如此盡職盡責,就算天子醉酒未醒,將已經起草之敕令交予內宦便罷,次日來取,即能推令施行,橫豎也無需征求天子意見,天子也無心過問仔細,隻負責簽章蓋印罷了。

  ??可今日所諫之事,卻必須要天子首肯給出個明確態度,兩日後望日朝會上,才不至於出現任何波折。

  ??好容易看見宦官一溜小跑出來,謝饒平忍不住急切迎上一步:“可是聖人詔見?”

  ??“聖人今早便覺不適,安歇才醒……”內侍正在結結巴巴為天子晾著三位國相久等圓場,已經被極度不耐的毛維推去一旁:“醒了就好,我等有要事急奏,還不領路!”

  ??韋元平翻著眼皮瞅了毛維一眼,本是要斥責他對聖人不敬,可到底因為大局為重,才忍下沒有借這機會打壓政敵,冷哼一聲,甩甩袖子跟在後頭,反而成了最氣定神閑那個。

  ??太後既然已下決斷,勢必預料到天子不會反駁,真不知謝、毛兩人火燒火燎有何必要,如此沉不住氣,簡直上不得台麵,韋相國的心思,已經開始盤算當兩日後太後如願聽政,怎麽開展新一輪爭權奪利的鬥爭了。

  ??賀衍昨晚又飲了個通宵,任誰勸解都沒效用,便連這時人還未完全清醒,歪在坐榻上一個勁揉著額頭,身邊隻有一個秦桑服侍,其餘都是庵宦。

  ??便連幾個相國入殿拜坐後,他依然是半醉半醒模樣,壓根沒打算摒退宮人。

  ??天子不自覺,相國們自然也不好主動提出“私話”,韋元平抱定主意坐壁上觀,謝饒平隻好衝毛維丟了個眼色。

  ??“聖人龍體可仍覺不適?”毛維當然不會明說天子酗酒,宿醉未醒。

  ??“有何要事,非得吵著麵聖?”天子不答反問,接過秦桑遞上的茶湯喝了一口醒神,看也不看三位國相一眼。

  ??“玄清居士於藍田發現寶鏡,上有天神示靈,聖母興周。”毛維說了一句。

  ??秦桑手腕一抖,險些將天子放在托盤上的茶盞摔在地上。

  ??便連她一個入宮不久的宮女都能聽出這話背後的意思,更何況天子。

  ??賀衍人雖懦弱,卻也不傻,這時唇角一卷,不知那笑容是帶冷意抑或苦澀。

  ??他喃喃重複:“聖母興周。”

  ??“聖人,臣今日諫言實為君國社稷考慮,雖知冒昧,然,亦當直稟。”謝饒平頗為擔心毛維過於急躁,這時才接過話來,隻他說完微微一頓,是給天子示意的時間。

  ??賀衍這才抬起眼睛,眼睛裏卻全是血絲:“謝相有什麽話直說就是,冒昧二字殊無意義,再冒昧之事,你等也不是沒有幹過。”

  ??若依常理,天子如此諷刺,為臣者還不立即匍匐叩拜,稱罪請饒。

  ??然而這三位國相仍然正襟端正,像是沒聽出天子諷刺之意。

  ??謝饒平甚至說道:“臣遵旨意,直言不諱……三載以來,聖人龍體一直欠安,不堪國政繁重,為聖人龍體考慮,臣諫言,莫若聖人下旨,授太後聽政,一則國政不至耽擱,二則聖人也可安心靜養,龍體安康再添龍嗣,才保國祚興盛。”

  ??一旁秦桑已經震驚不已,重重垂下頭去,緊咬嘴唇。

  ??這些人,竟然膽敢直言太後聽政,讓天子徹底交權?!

  ??殿堂內一時陷入寂靜,隻有天子略顯沉重的呼吸聲。

  ??毛維尤其不耐:“聖人,這確是臣等深思熟慮才上諫言,聖人數載不問國政,本就全仗太後決斷,再經此番,連上天也有示靈,為國祚延綿之計,還請聖人準諫。”

  ??就差沒有直說——聖人何必占著茅坑不拉屎?

  ??賀衍閉目:“這也是母親之意?”

  ??毛維正要開口,卻被謝饒平搶先一步:“臣等並未知諫太後,因是直諫,理當先諫聖人。”

  ??又是叵長沉靜。

  ??天子終於懶洋洋開口:“朕明白了……如此也好,兩日後朝會你等直管上諫。”

  ??當謝饒平等人離去,眼見天子伸過手臂,秦桑才回過神來上前摻扶,到龍榻之前,秦桑迅速睨了一眼內宦站位,見隻有天子心腹站得略近,才壓低聲音勸道:“聖人可得三思,一旦……”

  ??“不用說了。”賀衍倒在龍榻上,闔上布滿血絲的眼睛,踡縮著身體:“這是母親心願,朕早料到今日……有母親在,龍椅上有無我這天子本就不關要緊……垂簾聽政,也好……今後,朕是徹底不用為這些瑣事煩心了。”

  ??秦桑僵跪在榻前,一時不知應該如何勸解,她不由想起賀湛,已經這麽多時日,自己也察知不少隱情,可惜沒機會傳遞予他知曉,他是宗室子弟,應當不會讚同大周國政被一外姓女人掌握罷。

  ??等秦桑回過神來,卻發現天子竟然已經睡著,微微發出鼾聲。

  ??不行,不能任由太後徹底掌握大權,太後可是元賢妃倚仗,倘若真讓太後如願,報複不提,今後怕是連性命都難以保全。

  ??秦桑咬了咬牙,想到貴妃當日提醒,悄無聲息退去。

  ??而龍榻上本應沉睡的天子卻在秦桑走後睜開眼睛,愣怔數息,才以掌掩麵,不無痛苦喃喃自語:“渥丹,假若還有你在我身邊,我也不至如此懦弱,渥丹,如今,我是當真別無所求,爭來奪去又有什麽意義,母親既然想要,我就舍予,渥丹,我隻希望你原諒,今後九泉重逢,不要置之不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