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21 13:14      字數:4004
  十一娘這時早已經履行完她的“人證”義務,在喬氏這番淩厲猛烈反攻下,徹底淪為陪襯,隻眼觀鼻鼻觀心跪坐蕭氏身邊,母女倆就像隔屏下那對有若雨過天青淡色細腰瓷瓶——很清雅的一雙“擺設”。

  ??她隻聽喬氏掩麵歎泣:“阿家一貫目睹,我可有半分不慈苛薄這孽庶,雖稱不上視若己出,可一應衣食起居,但凡五娘有,哪曾短缺她這逆女一份?可我這一片慈愛,竟被如此糟賤,十多年教導照顧,還莫如養隻貓狗……這孽障陷我不義,可是要置我於死地,阿家可得為我作主!”

  ??嗚嗚咽咽得肝腸寸斷,那情形好生可憐見。

  ??柳茵如這時卻也不再爭辯,匍匐跪地,就連細若遊絲的哽咽聲也徹底被喬氏發出的響動淹沒。

  ??可這樣態度,倒更比喬氏來得“精明”,頗有種事實勝於雄辯氣勢。

  ??“茵娘今日確有過錯,不該隻憑蛛絲馬跡就妄自揣測。”韋太夫人待喬氏哭了好一陣才開口,有心略過柳茵如指控喬氏授意她在十一娘口中套話一事,很有“大事化小”的偏心:“不過她畢竟是個孩子,因為不安,沉不住氣,又是出於關愛手足姐妹……我也明白阿喬你此時心情,換一個人,也會傷心,不過你到底是茵娘嫡母,就看在她往日乖順份上,再寬諒一回。這樣,我便作主,茵娘這幾日也暫時莫去聽講,好生在佛堂悔過,須得要你這母親原諒,才放她自由。”

  ??柳茵如並不覺得這一結果出乎意料,畢竟這時四娘、七娘隻是被詔入宮,祖母當然不可能就因為她一番話處治喬氏,這樣處斷,看似責罰予她,實際卻是出於庇護,將她“隔離”至佛堂,免遭喬氏毒手。

  ??直到這時,柳茵如懸在胸口的心才終於回落一半,果然如她所料,祖母到底還是忌防著喬氏,不至於不顧她“大義滅親”之舉。

  ??她當即重重叩首,毫不猶豫跟隨曹媼前往“思過懺悔”處,那情態頗有些“英勇就義”壯烈之勢。

  ??韋太夫人又再示意蕭氏與十一娘回避,待堂上再無旁人,這才徹底與滿麵不甘的喬氏“交心”:“你當明白,事情張揚開,對誰都沒有好處。”

  ??喬氏這才幹脆收斂惺惺作態,微挑眉梢:“阿家這話,媳卻不明。”

  ??韋太夫人揮一揮手:“倘若不生變故,四娘姐妹平安歸來,我便任由你處治茵娘,可倘若被她言中……”

  ??喬氏挺直脊梁:“就算如此,與媳何幹?媳確是被冤枉。”

  ??“到時,你自與你大伯解釋。”

  ??竟然就急著推卸責任?喬氏冷笑,婆母果然如她所料,為了個賢名,也算步步小心。

  ??不過到了這個地步,竟然還企圖置身事外,忙著將長房與二房對立起來,她好隔岸觀火?喬氏隻以為洞悉太夫人心腸,這時輕篾一笑,卻伏低麵孔:“恕媳惶然,竟不知當與大伯如何解釋,天家尚且介懷裴鄭逆案,這事,想必阿家也有洞悉,四娘就算婚事生變,也是被母族連累……阿家,當年大伯迎娶裴氏女時,媳遠在蒲州閨閣待嫁,實不知……怎麽替阿家在大伯麵前轉寰。”

  ??多年以來,喬氏還從未曾如此痛快淋漓在婆母麵前毫不遮掩直訴肺腑,這時隻覺胸口那堵悶氣出盡,也懶怠裝模作樣,叩拜告辭,竟揚場而去。

  ??她才一走,蕭氏卻又再返旭曉堂,情知喬氏經此一樁已經徹底展現獠牙,自然說不出任何好話來,入內連忙勸解:“阿家莫與阿嫂一般見識。”

  ??韋太夫人這時卻幹脆斜靠憑幾,微微一笑:“和她一般見識,豈不白白折壽?我一貫沒這氣性,這時更沒這閑情。”待舒展開腰身腿腳,太夫人卻又蹙眉:“雖我們有十一娘提醒在前,已經有所準備,然我也不曾料想此事竟牽涉七娘,不過以我對太後多年了解,也無非是用七娘逼迫我妥協罷了,七娘平安無虞,行舟莫太憂慮。”

  ??蕭氏連忙襝祍:“七娘既為柳氏女兒,自有該當責任,阿家安心,媳不會自亂陣腳。”卻微微沉吟,帶著幾分猶豫說到:“不過媳當初聽十一娘提起阿茵那番言辭,隻料阿嫂心懷別意,實在不料……”沒料到今日竟然會出人意料上演一出大義滅親與母女反目鬧劇。

  ??韋太夫人又是一笑,不由搖頭:“你雖警慎,可到底還是經事不多,又因出身富貴從未曾受過委屈,在察顏觀色之上始終有些大意……當初你帶十一娘到我麵前複述茵娘之話,我聽她竟然將茵娘神情變幻都一並道來,就想到這其中還有蹊蹺。”

  ??見蕭氏驚疑不定,韋太夫人微微坐正身:“你可還記得,十一娘當時別外強調,阿茵聽聞喬氏曾經打探過袁氏如何時有短暫一怔。”

  ??蕭氏蹙眉回憶,良久才搖頭:“媳慚愧,當時未曾留意。”

  ??“倘若真是喬氏囑咐阿茵從十一娘口中套話,阿茵又怎會對喬氏先有行動這事如此訝異,應當會聯想是嫡母無功而返,才再授意於她,何須訝怔?”

  ??蕭氏越發驚疑:“阿家莫非以為,十一娘已經預先察覺阿茵也懷別意,竟是早有預謀編造謊言,借這機會揭穿阿嫂?”

  ??“無庸質疑,事後我問過十一娘是否以為茵娘當日言行出自喬氏所授,你猜她如何答我?”韋太夫人卻不待蕭氏反應,自問自答:“她說,喬氏即使有所圖謀,論理也不該授意茵娘,更何況,茵娘打探仔細不過王七郎才貌品德,不同於喬氏隻關注袁氏態度……伊伊正是因為覺得蹊蹺甚多,察覺這事不簡單,仿佛不利四娘,這才幹脆告訴你我。”

  ??蕭氏完全呆怔了。

  ??韋太夫人微微咪起眼角:“這孩子絕非隻是強記,好比小九,雖天資過人,但心性仍是孩子,哪如十一娘機心城府,我看,定為觸生宿慧……行舟,我有一不情之請,或許會讓你為難……能否找個時機,帶十一娘往上清觀,借著探望你阿姐之機,求請淩虛天師,看看這孩子麵相。”

  ??這果然讓蕭氏心生猶豫,但她當然不會拒絕親長所請,隻垂眸稱諾。

  ??韋太夫人卻又將話題轉歸柳茵如:“我是早有預料,茵娘應當是刺探得喬氏欲謀四娘姻緣,借這機會擺嫡母一道,好教我庇護於她,可今日看她表現下來,沉穩果決,更有諸多盤算,也確讓我……她利用十一娘年幼,無非是想借伊伊之口佐證喬氏別懷叵測,這也還罷,可她今日一番言辭,四麵俱全,竟連擔心被我懷疑早有洞察而不提醒在先,早在事發前防範未然也盤算進去,故而才未一口咬定喬氏麵授機宜,總總都因她忐忑憂慮暗暗觀察,始終不得篤定而限於猜疑,直到今日四娘姐妹獲詔,才覺事態嚴重不得不提醒。”

  ??蕭氏:……這一個兩個孩子,加起來年齡也不到二十,怎麽心機城府如此了得!

  ??韋太夫人卻冷笑出來:“茵娘這年齡有此機心並不獨一,不提伊伊,我早在閨閣時就見識過,同樣為庶出……罷了,不提從前,我隻說茵娘,她也確有艱難處,喬氏是個什麽人,咱們也都看在眼裏,茵娘生母劉姬,是她主動為信宜求納吧?又是母族親戚……劉姬與薑姬一般,都是軟懦性情,從不張狂,可看劉姬現下日子,竟比喬氏陪嫁侍婢還多不如,為子女者,但凡有些血性,也會為生母抱屈,更不提喬氏還盤算將茵娘嫁與娘家侄子好一直把控,讓茵娘終身受製。”

  ??蕭氏也歎:“阿茵處境也確有可憐之處。”

  ??“所以,我雖介懷她隻顧自身不顧手足姐妹,到底考慮年幼,顧及不到許多,才有心庇護她這一回,要說來,與茵娘相比,十一娘年紀更弱卻簡直多智近妖……”

  ??蕭氏忍不住一個顫栗,好在韋太夫人接下來卻是好話:“我細心觀察下,她卻不存歹意,本富機心卻取直正,小心謹慎之餘又不失大方明朗……我就舉一例,依十一娘之智,足能判斷小九為眾星捧月吧,起初小九邀戰,她倒不無猶豫,可眼看你有意提警小九,於是毫無保留讓小九受挫……”

  ??倘若十一娘在場,聽說這話隻怕又要汗顏了,她保留得還蠻多……

  ??“事後,小九與她較勁起強記《晉書》,我暗暗觀察,即便不當旁人麵,每當小九沾沾自得時,她都會給予勸警,提醒小九謹記謙虛,而她也卻有才能讓小九心服,可之於這些事,行舟你從未聽十一娘提起過吧?”

  ??蕭氏又震驚了一把:“媳一無所知。”

  ??“可見十一娘是真感念你待她至慈,是以還報孝順。”韋太夫人歎道:“話說至此,我也懶得瞞你,我對弱年便具心機城府者一貫存有偏見,當初察得十一娘智計不比普通,早想著留在身邊好生觀察,小九與她比較那場,隻是一個恰好契機。”

  ??蕭氏:……枉自己還以為諸事周全,和這些老的少的一比……簡直愧煞羞煞!

  ??“可一番觀察下來,她與四娘親近,便是我這老於世故者,也看不出分毫牽強,所以我品度,當日伊伊將茵娘一番言辭直言與你並非僅隻是奉承討好,而是……也真有幾分顧及四娘,也許,是因看出你對四娘諸多照顧。”

  ??這無非就是說,十一娘是真孝順,完全不同於茵娘委屈求全的偽裝。

  ??蕭氏就這麽在婆母這番盛讚之辭下,對十一娘更添愛惜之心。

  ??直接表現為——

  ??這日晚膳後,專程嚴肅叮囑十一娘:“今後在旭曉堂,更要比無衣苑時勤奮恭順,祖母慈和,你卻不能驕縱……但有心事,因我忙於瑣碎而不能顧及,你不妨直與祖母傾談,不需顧忌,十一娘,你本聰慧,我知你能明白我話中深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