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厲害了
作者:渡厄方舟      更新:2021-09-22 09:19      字數:3175
  “兩位,這位李先生是任總請來的貴客,李重樓先生。”曆瑤俏臉露出一絲空蕩尷尬。

  這兩個中年人,是荷姐的朋友介紹來的大師。

  為這批古玩做簡單的梳理鑒定,跟傳承核實。

  但這兩人一個擅長明清家具,另一個擅長文房清供,除此之外的東西,兩人也不拿手。

  所以今天李重樓到場,立刻請他過來。

  卻沒想到,剛來就被小瞧了。

  做為任荷的貼身秘書,曆瑤的眼力絕對超過大部分人,立刻便意識到這樣不妥。

  介紹著兩人身份,替他們打著圓場。

  “李先生,他們也是任總的客人,這位年長一點的叫張成功,這位叫孫解,都是我們永安有名的古玩鑒定師。”

  “請你們三位精誠合作,任總一定不會虧待各位。”

  “李先生應該是擅長寶玉石跟瓷器。”

  溫柔美麗的女人,說話特別有影響力,猶其是在男性麵前。

  曆瑤一張口,兩人的注意力直接就被吸引過去。

  聞言,張成功一臉嘲諷,看都不看李重樓,冷笑道:“擅長兩類?他當古玩是書本?”

  “毛都沒長齊,牛X吹的震天響。”

  “在我張成功麵前裝X,他還嫩了點。”

  話音剛落,孫解也嗤笑著附和道:“年青人,做人要懂得謙虛,我跟老張在永安圈子裏也算是有點名氣。”

  “我們各自研究一項,都感覺不夠,你精兩樣?打娘胎裏開始玩麽?”

  赤裸裸的鄙夷。

  兩人算是行家,對古玩行有著比常人深刻的多的認知。

  至少,比樓下那幫玩家強不少。

  自然也就自恃甚高,聽說李重樓擅長兩樣,立刻便覺得他是在吹牛。

  畢竟年紀擺在這,精通一樣都要花費十數年,李重樓除非是天才,否則怎麽可能做到精通兩項?

  兩人眼裏,隻有曆瑤,沒有李重樓。

  所以說話也就相當隨便,肆無忌憚。

  李重樓聞言,眉尖微揚。

  眼中不見憤怒,但心裏卻知道,這兩人是看不起自己的。

  要是想名揚永安,靠朱同仁跟下麵那幫人,恐怕還遠遠不夠。

  既然如此,那就拿這張、孫二人開張,當當墊腳石。

  誰讓他們優越感十足,倚老賣老呢。

  於是李重樓淡淡說道:“不好意思,我並不隻是擅長兩類,而是擅長古玩所有類目。”

  “至於有沒有打娘胎開始玩,跟你們無關。”

  “肯定比你們兩個強!”

  幾句話,說的張、孫二人,齊齊變色。

  不想看李重樓都不行。

  不止張、孫他們,就連曆瑤都美眸圓瞪,滿臉難以置信之色。

  狂妄!

  太狂妄了!

  曆瑤知道李重樓剛才在樓下,贏了朱同仁的事,也知道他在寶玉石跟瓷器方麵有點本事。

  否則任荷也不會請他來替自己掌眼。

  但畢竟隻有二十幾歲,專精兩樣已經不得了,怎麽還敢吹這麽大的牛。

  張成功跟孫解畢竟是古玩行前輩,得罪了這樣的前輩,難道不怕名聲被傳臭麽?

  曆瑤美眸閃過異芒,露出一絲失望和嫌惡。

  她本以為李重樓能得到任荷青睞,應該不是凡人,卻沒想到原來就是個吹牛的屌絲而已。

  這種人,若放在平時,根本連被她正眼瞧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小子,我看你是X裝大了,笑掉人大牙。”孫解反應過來,不但不怒,反而狂笑。

  這種荒誕到極點的話,都有人敢說,能不笑麽。

  活脫脫的吹牛啊。

  別說一個二十多的小夥子,就算秦州那個全國有名的魯未申,也不敢放言所有類目都精通。

  這是什麽概念?

  這些東西,光是學習基本知識,恐怕就得一輩子。

  還要有超絕的天賦跟記憶,人說隔行如隔山,在古玩行,隔個類目就能隔座山。

  玩瓷的看不懂玉很正常,玩玉的看不懂漆器合情合理。

  樣樣都通,那絕對是樣樣疏鬆。

  “理他幹嘛,這種吹牛逼的屌絲,一年見不到一百也有八十,幹活幹活。”張成功甚至連話都懶得跟李重樓說了,臉上寫滿了輕視。

  曆瑤聞言,暗暗鬆了口氣。

  她真怕李重樓不知天高地厚,激怒了張成功跟孫解。

  好在兩位前輩肚量大,不跟李重樓一般計較,才沒起衝突。

  於是在一旁開始端茶倒水,侍候著三人。

  李重樓也沒把兩人看不起的話當回事,本事是自己的,他早就過了需要別人認同的年紀。

  來這是幫任荷一個忙,瞬間見見寶貝。

  哪有功夫跟這兩個半大老頭瞎墨跡。

  李重樓順手拿起一尊銅佛像端詳起來。

  別說,這任荷倒是比曾旺強的不止一星半點,雖然是個女人,但買來的東西卻經得起他看。

  這是一尊北魏佛像。

  造的是釋迦文佛坐像。

  李重樓略一思索,便提筆寫了起來。

  “北魏佛像,大至可分為兩個時期,遷都洛陽前跟造都後。”

  “遷都前,一般多保留著較濃厚的西域和涼州地區佛像樣式,而涼州地區的佛像也是融合了西北印度犍陀羅地區和印度本土馬土蠟的各種因素。”

  “但主要接受的是新疆於闐和龜茲兩大和紗統的佛像樣式而形成,當然有時在某尊像上表現的某種因素或強或弱。”

  “其規律一般是:一、佛像為磨光式肉髻或分為數綹式,變形的渦卷式、水波紋式發型是外來的佛發樣式,螺發肉髻(馬土蠟係統)數量極少。”

  “二、大衣是通肩式或袒右肩式,衣紋結構仍多呈U或V形,線條隆起,中刻一道陰線。”

  “三、菩薩頭挽高髻,戴冠,束冠的繒帶向兩側飄出。上身袒露,下著裙。肩搭帔帛,帔帛從兩肩下垂於膝部然後上卷,以後又發展出帔帛交差穿過一環。”

  “四、早期飛天是穿裙露足的,以後變為長裙飄舞,包裹雙足,到北周時又露出雙足。”

  “五、單尊銅造像有大蓮瓣形背光,四足台座,四足麵寬闊,一般為分鑄組合而成。”

  “縱上所述,此尊造像為北魏太和元年陽氏造金銅釋迦文佛坐像。”

  洋洋散散幾百字,便把這尊北魏佛像的來曆跟淵源寫的一清二楚。

  這時,曆瑤才剛把李重樓的茶端到他身邊。

  看到他已經寫出一尊佛像的介紹,而且還把鑒定方法寫的這麽細致,頓時美眸圓瞪,異彩流轉。

  她先入為主,認為李重樓就是個吹牛博人眼珠的屌絲。

  可如今,不但寶玉石和瓷器方麵,就連佛像他都懂。

  這……

  難道他說的話是真的?

  曆瑤不禁心神動搖,一時間又難以置信。

  畢竟認知阻礙了她的思想。

  李重樓不知道短短片刻,曆瑤心情變化的如此複雜,放下銅佛像,又順手拿起一方硯台。

  依然是看了幾秒,然後便筆走龍蛇。

  “清乾隆旭日東升鬆花江石硯一尊。”

  “鬆花石又名鬆花玉,產於祖國東北長白山區鬆花江的發源地而得名。”

  “在清代被視為國寶,專供禦用,康熙帝曾讚而題詩:‘壽古而質潤,色綠而生青,起墨益毫,故其寶也。’”

  “清乾隆帝弘曆在《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序稱:‘混同江產鬆花玉,可作硯材。’”

  “據《吉林通誌》記載,鬆花石‘出混同江邊砥石山’中。”

  “其硯的製作,可溯源到明代初年。”

  “其石色彩有深綠和淺綠,並雜有黃色和紫紅色,紫綠相兼,紋如刷絲,細膩溫潤,堅硬致密,有如大海的波濤,流水般的漩渦,單行之紋理等。”

  “其中深綠色的刷絲為上品,石質堅實,發墨硬度較端、歙為高,約在5左右,出之金聲,開磨以後用水衝洗不留痕跡。”

  “這方石硯,硯頭雕小池如雲海中半輪紅日破綠,硯堂便恰似汪洋大海,稱其為‘旭日東升’。”

  “乾隆帝備加珍重此硯,是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八字,希望把握硯上的瑞福,國家永如一輪紅日初升狀。”

  這邊,李重樓剛寫好文書放下。

  那邊便傳來曆瑤再也忍不住的驚呼:“李先生,您真是太厲害了!”

  刹那間,眼中的嫌惡完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尊敬。

  別說女人現實,對有本事的男人,跟沒本事的男人,兩種狀態是人之常情。

  人都是講價值的。

  李重樓展現出來的價值,讓她驚為天人。

  不由自主為剛才以貌取人感到慚愧。

  “哼,故弄玄虛,每樣東西隻看上幾秒,就能斷定其來曆年代,你以為自己是什麽東西?”話音剛落,張成功忍不住抨擊道。

  孫解見曆瑤這麽捧李重樓,心裏頓時不爽,歸隨其後:“就算是秦州的魯未申,也沒這個一眼斷代的本事。”

  “你這種招搖撞騙的年青人,最是惡心,行業之蛆!”

  “曆瑤小姐,你千萬被他蒙騙混淆。”

  這話,赤裸裸露著羨慕嫉妒恨。

  對二人來說,李重樓必是假牙無疑,就連他們拿到一樣東西,也要翻來覆去的看,研究,甚至借助工具。

  而李重樓卻隻掃幾眼就能搞定。

  這不是假牙是什麽?

  張成功跟孫解對視了一眼,兩人心領神會。

  今天,要在曆瑤麵前,讓李重樓這種小騙子,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