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官窯瓷器
作者:寶哥      更新:2021-07-21 09:27      字數:2673
  按照大明朝現在的一些社會風俗,關鍵是不能夠跟老百姓爭利的。

  ??可太子殿下現在的一些舉動,就是在與民爭利。

  ??有些讀書人也想站出來說兩句,不過沒等著他們吭聲了,戶部官員就得把他們的嘴給堵了。

  ??原來朝廷戶部是個什麽情況,別說是大規模的支出了,就算是小地方的花銷,戶部官員也是拿不出來的。

  ??現如今在太子殿下的主持之下,國庫豐盈,如果你敢說三道四的,咱們這些人就不放過你。

  ??更何況讀書人還是朝廷養著的,如果你願意把你自己的那一份銀錢放棄的話,可以說這個事情。

  ??至於軍隊裏的將軍們,他們就更沒有話說了,從撫恤士兵到平時的各種待遇,都比崇禎朝的時候提高了不止一倍。

  ??如果要是這個時候還站出來反對的話,恐怕這些士兵們就要造他們的反了,難道我們這些苦哈哈就該過窮日子嗎?

  ??太子殿下好不容易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撫恤製度,如果要是因為你們這些讀書人給攪和了,到時候看看我們敢不敢上門找你們?俗話說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經過半個月的長期談判,戶部和理藩院還有內務府三處衙門,跟外國商人達成了協議。

  ??當然除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外,還有一部分英法聯合商人,他們各自實力比較小,隻能是聯合起來才能夠跟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行抵抗。

  ??對於大明朝來說,合作方越多越好,最害怕的就是隻有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家,那恐怕就沒有那麽多的利潤。

  ??畢竟掌握了下遊銷售市場和運輸渠道,這也是手中的一張王牌,現如今荷蘭東印度公司隻是被朱慈烺的組合拳打的反應不過來。

  ??萬一要是他們忽然間反應過來的話,對大明朝也是極為不利的,現在有了英法聯合商會,也算是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種製約。

  ??在談判過程當中,侯方域也感覺出來了,各國商人最看重的還是大明官窯瓷器。

  ??這種東西的精美,他們以前的時候都是見過的,不管大明朝提出多麽苛刻的條件,隻要是允許他們能夠從這裏帶走,到了歐洲之後,這肯定就是巨額的利潤。

  ??他們相信沒有歐洲貴族能夠抵擋大明官窯瓷器的誘惑。

  ??所以在談判過程當中,這也是他們最想要得到的。

  ??針對於他們的這種需求,朱慈烺親自製定了規矩,每年會進行下去兩次拍賣,但每次拍賣的數量隻有十件,也就是說每年隻有二十件大明官窯瓷器可以光明正大的離開這片土地。

  ??除此之外,每次拍賣會還有一個交易底價,如果要是流拍的話,這些官窯瓷器會被當場打破,絕不會降價銷售,而且下一期的拍賣會會直接作廢。

  ??對於朱慈烺的這一係列操作,歐洲商人們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他們想了很多種應對拍賣會的辦法,但是朱慈烺把這些漏洞全部都給堵上了,而且堵的他們根本沒辦法動腦筋,隻能是相互競價,以最高價格獲得這批大明官窯瓷器。

  ??不過這些人也很會安慰自己。

  ??反正歐洲的大貴族有的是錢,他們都有上萬頃的農莊,手下的各種奴隸多的是,為了喜歡的東西一擲千金,這就是歐洲各國貴族的共同喜好。

  ??而且那些人還經常攀比,有一個人擁有了大明官窯瓷器,那麽其他的人必須得弄到才行。

  ??要不然就比其他的貴族矮一頭,到時候他們在歐洲加價銷售,應該也是能夠獲得不菲的利潤,至於那些歐洲各國貴族的死活,關我們屁事,他們繼續盤剝老百姓就是了。

  ??朱慈烺計算過了,在大明朝現如今的市麵上,一件官窯花瓶,在市麵上的價格大約是三百兩銀子到一千兩百兩銀子,畢竟各種各樣的尺寸價格不一樣。

  ??按照正常的市場價格,到了這些外國人的手中,至少要翻一倍。

  ??可是朱慈烺現在進行壟斷銷售,而且每年隻有二十件賣出去,這個價格最後賣多少錢,那就老天爺才知道。

  ??南京午門大街。

  ??“我的乖乖,這都已經是第幾趟了,據說這就是官窯瓷器賺來的,就是賣給了外國人,一些普通的官窯瓷器。”

  ??在旁邊的一個茶館裏,一名客人羨慕的看著外麵的銀車,這上麵裝的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從早上到現在,這都已經過去好幾趟了,全部都是運到內務府和戶部的庫房裏的。

  ??“你知道什麽?我可是聽說了,十件官窯瓷器,最終賣出了將近九十萬兩銀子。”

  ??另外一個桌子上的小哥說道,這家夥的哥哥在應天府的衙門裏,所以茶館裏的人都願意聽他說點小道消息。

  ??“你可別扯淡了,如果要是九十萬兩銀子,剛才早就拉光了,現在要是按照銀車來計算的話,我估計絕對超過百萬了。”

  ??本來大家對他所說的話很相信,但是最先開口的那個家夥算過銀車的數量了,很快就把他所說的話給推翻了。

  ??“別管多少錢,咱們老百姓反正是占著便宜了,你看看東城那些賣茶葉的,據說都比原來的時候多了兩成利。”

  ??眼看著兩人就要因為這個事兒掐起來,茶館老板趕緊提著熱水上來了,他可是經常進茶葉的,自然知道茶葉市場上的一些行情。

  ??“誰說不是呢?這些人的價格高了,在山上種茶葉的那些人也能獲得利潤,太子殿下的這個舉措,可算是真正的幫了咱們老百姓了,橫豎都是那些紅毛人花錢。”

  ??其他人也聽到了這個最近最熱的話題,所以他們這些人也就你一言我一語的圍過來了。

  ??茶館兒如果有個話題,你看這些人能在這裏聊一天。

  ??茶館老板也自然是樂嗬嗬的給大家添水,這裏聚集的人越多,賣出去的茶也就越多。

  ??“王二爺來了,給騰個座位。”

  ??就在這個時候,號稱街麵上百事通的王二爺來了,大家都想聽聽他有什麽新消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