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山區支教
作者:冕璽葉      更新:2021-07-21 09:26      字數:1992
  在機械廠職工子弟學校裏,高原是唯一一個沒有家室的老師。

  ??別的老師都是拖家帶口,生活的負擔相對沉重。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家務事,一下班就身不由己。全校隻有高原是一人吃飽飯全家不餓。

  ??所以,不論是廠部抽調人幫忙,還是教育係統來抽調人,這外出幫忙的任務都會落到高原的頭上。高原也樂意這樣到處跑一跑,多多接觸些外單位的工作人員。自己雖然是本地人,卻處處人生地不熟,多跑跑腿,多接觸些單位會多認識幾個人、多認識幾個老鄉、或許能多聯係上幾個失聯的老同學,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

  ??提高民族的整體素質,要從娃娃抓起。市教育係統很重視全區的教育工作,特別對偏遠落後地區,經常展開扶貧支教活動。經常派優秀教師深入下去,開展示範性教學指導,為當地教師指明航向,為落後地區的學生樹立遠大目標。

  ??這年春末夏初,教育局又組織一支教師隊伍,到半山區去示範教學,為期一周。高原和一名女教師餘芝姬被分配到一組,到南城市的西部半山區白山鎮中學去示範支教。

  ??白山鎮中學方方麵麵的條件都很差。好多學生要爬十幾裏的山路來讀書。所以,這裏的作息時間很不正規。冬天,他們都是一口氣上完幾節課就放學。因為天太短,要給同學留出回家的時間。既是這樣,也仍有同學要摸黑走山路。

  ??夏天天長,也要考慮學生的體力,因為第二天還要上課。所以,他們是上午上課晚,下午放學早。把中間的時間集中起來,加以充分利用。

  ??外地老師沒有人願意在此任教。本地老師願意留在這裏的,往往是有一個脫不開身的家。

  ??一到晚上,學校往往是空無一人。學校有個看門人,也常常是把校門一鎖,回到自己家裏去睡覺。

  ??餘芝姬老師已經三十多歲了,還象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她那接近一米七的身高,窈窕身材,凹凸有致,讓人過目不忘。她來自市建築公司職工子弟學校。

  ??到白山鎮支教的第三天,餘老師就病倒了,因為水土不服。但她很要強,要堅決完成一周的示範教學工作。她說她現在代表一個單位、代表教育係統,為了貧困山區孩子的明天,她能多進一點力就多進一點力,決不能半路就退出戰鬥。

  ??高原和餘芝姬兩位老師,很受山區孩子們的歡迎。他們分分秒秒不離這二位老師左右。老師的內才外貌都深深地吸引著他們。他們比往日到校的時間更早,又比往日回家的時間更晚。這一切,都是自發的。他們也十分珍惜這一段時間。老師給他們帶來了知識,帶來了大山外麵的信息,也給他們帶來了學習的動力。要走出大山,就必須不怕吃苦,就必須有知識。要有知識,不光是要下苦功夫,還必須有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為了感謝來自大山外來支教的老師,這些山區的孩子們,都是帶著山貨來上學。在課間的時候和老師共享土產品的美味。他們知道,老師不會接受他們的任何物品,就利用課間聊天、吃點山貨,略表寸心。學生們的深情,也鼓舞著生病的餘老師。

  ??下午,學生放學了,學校隻剩下高原和餘芝姬老師。熱心的高原不能看著生病的餘老師放手不管。他陪在餘老師的房間裏聊天,從精神上給予安慰。

  ??這時的學校格外的清靜,靜的讓你身上發冷,靜的能讓你心裏發虛,靜的讓你膽小,仿佛進入一個真空的世界……

  ??人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高度的熱鬧就成為噪音,能讓你心煩意亂,神不守舍;過度的清靜也能刺激你的每一根神經,偶然傳出一聲鳥叫,也能嚇出你一身冷汗,讓你恐懼萬分。

  ??高原必竟是個男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比餘老師大得多。餘老師必竟是個女人,心裏承受能力有限,一到夜晚,她的每一根神經都是崩得緊緊的。她是第一次進入這樣的半山區,若是深山區,餘老師都不敢想象那又會是個什麽樣的景象。

  ??在這樣的環境下,高原很體諒一個孤身女人的感受。他怕餘老師精神崩潰,神經錯亂,那可是一輩子的不幸。

  ??“餘老師,給家裏掛個電話吧,說說你現在的情況。”

  ??高原明白,人在危難、生病的時候,聽聽家人的聲音,也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鼓勵、也是戰勝困難的力量和勇氣。

  ??高原關心餘老師的身心健康,提出了建議。

  ??餘老師苦笑了一下,她看看高原那體諒親切的目光,開口直言不諱:

  ??“謝謝高老師。我是個孤兒,上無父母。我是個單身,沒有家室,我能給誰掛個電話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