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榆林鋪?
作者:隴右道大總管      更新:2021-07-21 08:45      字數:2685
  從登陸獅子口到如今即將兵臨蓋州,山海軍滿打滿算也不過才用了二十幾日,期間還擊潰了曷蘇館軍帥司調集遼南各州金軍。

  ??這種進軍速度一度超乎朱雲最初的預料。

  ??其中的緣由除了朱雲麾下的兵馬紀律嚴明,進退有度和火器的加成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金國在遼南地區的屠殺。

  ??穿越前,網絡上經常有人痛心疾首於外東北大片國土被老毛子吞並,動不動就拿這件事來說要提防毛子雲雲。

  ??實際上沙俄的哥薩克探險隊滲透進外東北的時候,發現很多地方人煙稀少,然後就當成無人區給占了,到了烏蘇裏江以東才停下腳步……因為那裏有幾百個被流放過來的漢人。

  ??為啥沒有人?

  ??因為野豬皮為了補充兵源,在外東北地區大肆捕捉野人女真當炮灰,入關後為了彌補八旗軍戰鬥力下降,還在不斷征調索倫兵。

  ??後來俄毛的哥薩克探險隊進外東北時,留在當地的零星部落因為人口較少難以形成有效抵擋,讓俄毛在外東北如入無人之境。

  ??而我帶清又在東北修建“柳條邊”,將東北劃為禁區,嚴禁漢人移民過去,作為自己萬一在中原呆不住了的退路。

  ??結果在明代還有一堆羈縻衛所的外東北,在我帶清的治理下人煙稀少,沒有設立任何行政機構進行有效統治。

  ??到了《尼布楚條約》簽訂時,毛子已經在外興安嶺附近站穩腳跟了,完成整個外東北的勘探幾乎沒受到任何阻力,帶清也是直接躺平了,僅僅名義上統治外東北。

  ??類似的還有北宋末年,就東路軍那點兵力,丟漢唐也早在河北的一堆城市堡壘麵前耗完了,

  ??然而金軍東路軍卻能一路南下,在河北的千裏縱深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最後一路打穿河北,渡過黃河打到東京城下,來了次千裏斬首!

  ??因為我大宋“三易回河”的反智壯舉下,河北這等漢唐時代的膏腴之地被狠狠的禍禍了一把,到北宋末年,整個黃河以北是一片荒蕪,出了當地的城池就和無人區沒區別了。

  ??直接點說,宋朝都城在河南,但是實際上比明朝還要“天子守國門”。

  ??同樣的道理,天輔七年的叛亂,金國在遼南地區大殺特殺,等到朱雲打過來才發現遼南不少地方都荒無人煙,甚至有些遼國時代修建的城池都直接廢棄。

  ??結果就是朱雲在鎮東關擊敗徒單拔改率領的金軍後,在曷蘇館路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

  ??馬蹄噠噠,車輪滾滾,迎著秋日灑落的金色暖陽,一支隊伍浩浩蕩蕩的行進在通往蓋州的蜿蜒官道上,在夯成的官道傳出沉悶的響聲和牛馬鼻噴的聲音。

  ??官道一側的曠野之地上,朱雲在馬背上,直了直腰身,手中拿著地圖仔細端詳,時不時還抬起頭來,看向四周的山川地形,嘴裏不停的嘀咕著“榆林鋪,徐山,鳳凰山,鬆堝山,二台子山……”

  ??“錯不了,這裏應該就是榆林鋪附近了”

  ??將手中的地圖收好交給警戒在身旁的吳大威,朱雲目光望向北方,落在一裏外的一座小山。

  ??那座小山海拔不高,目測也就百八十米,但卻是附近曠野之地的製高點,居高臨下的扼守著這條直通蓋州的狹窄起伏的官道。

  ??“陳主任的榆林鋪決戰,還真懷念呀”

  ??朱雲翻身下馬,環顧身邊的景象,除了灌木叢生,雜草幾乎有半人高的林子,還有一片破敗的村莊,由於徹地連天的荒草覆蓋,幾乎已經連墳地和農田都無法分辨了。一片廢墟之上,仍遺留著數個殘垣斷壁的房屋,顯然這裏並沒有荒蕪的太久。

  ??在某個時空,腹黑的辦公室主任陳新就率領登州鎮的大軍,在此地大敗皇太極率領的八旗精銳,徹底打垮了後金的脊梁。

  ??回憶著榆林鋪決戰的劇情,朱雲臉上浮現一抹懷念,環顧著四周的地形,又雙手抱胸,臉上有些得意。

  ??“還好老子選的時間點恰到好處,若是金軍在此地布下重兵設伏,定然是一場硬仗。”

  ??朱雲現在所處的位置,大致就是明代蓋州衛以南十五裏處的榆林鋪。

  ??此地以北五裏處地形狹窄,東麵有徐山,西麵是轉子山與遼海,群山之間隻有一條寬約三四裏的狹窄官道,是通往蓋州的唯一通道,也是一個設伏的絕佳位置。

  ??遠處官道上傳來一陣急馳的馬蹄聲,一名背後插著一杆背旗的傳令兵,朝朱雲所在的帥旗打馬而來。

  ??傳令兵勒馬停下,高聲道,“大帥!朱副帥已經攻破蓋州!!!”

  ??朱雲臉上反應平平,望著北麵升起的烽火硝煙,沒有多少情緒波動,隻是揮手示意他退下,平淡的說了句,“下去吧。”

  ??半個小時前,蓋州方向驀地傳來一陣轟隆巨響,朱雲就意識到朱霖已經得手了。

  ??“蓋州攻下來了,也該休整幾日了”

  ??伸展著脖子,扭動著有些酸痛僵硬的肩膀,朱雲利落地翻身上馬,揮著馬鞭向著官道前方的盡頭奔去。

  ??蓋州,此地本是故遼時代的辰州,設有奉國軍節度。最早可以追朔到漢代設置的平郭縣,以置有“鹽官、鐵官”駐城而名揚天下,已經是商賈雲集的遼東重鎮。

  ??此地在遼代已經是遼東半島西側,最大最繁華的城池,號稱“井邑駢列,最為衝會”,光是州治建安縣就有足足兩千戶百姓。

  ??剛剛趟過清河的朱雲,麵無表情的看著不遠處木過梁的門洞,粗糲的城門被硝煙熏黑,上麵留下深深的凹槽,炸歪了銅鐵釘,還有數道猙獰的裂痕。

  ??時不時有穿著金兵衣甲的俘虜,被輔兵押著從洞開的城門中走出,垂頭喪氣的抬出一具具屍體。

  ??再往上麵看去,高約四米的夯土城牆,城頭已是一片彈痕,還夾雜著殘留的血跡。

  ??城門處,傳出一陣馬蹄聲,周圍的人紛紛退讓,頭戴鐵尖明盔,身披鎖子甲的趙強馳馬奔出,朝朱雲高聲道,“大帥,副帥現在城內安撫百姓,請您入城”

  ??“知道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