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一場仗
作者:隴右道大總管      更新:2021-07-21 08:45      字數:2658
  “軍帥所言甚是,烏珠受教了”

  ??被徒單拔古喚作烏珠的蒲攆重重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心悅誠服的感慨道。

  ??烏珠,這個名字的諧音,倒是讓人聯想起那位《說嶽》中大名鼎鼎的金國四太子,金兀術。

  ??其實這沒什麽好奇怪的,哪怕完顏宗弼的本名兀術,在女真部族中也屬於類似張三李四這些很常見的名字,任哪個村子都找得出一個倆的。

  ??“如此甚好,你隻須記得,俺們部族的兒郎才是大金國的根基”

  ??徒單拔古輕撫著胡須,輕輕晃著腦袋,悠然自得的說道。

  ??他這話不假,女真壯丁才多少?能為大金征戰的女真正兵,也不過十萬,甚至不到十萬。

  ??至於那些阿裏喜,契丹人,奚人,漢兒簽軍,大金是要多少有多少,如同炮灰般卑微的東西,在女真貴人眼中甚至還不如一匹駑馬值錢。

  ??“軍帥放心!俺一定牢記您的教誨,不讓咱們部族的兒郎白白丟了性命。”

  ??“我大金的將士不僅要勇,更要謀,不然如何奪了遼人和宋人的花花世界”徒單拔古意味深長的看了烏珠一眼,悠悠道,“日後若是有機會,本帥會將你舉薦到南方的哪位萬戶麾下,好好曆練一番。”

  ??徒單拔古不僅是曷蘇館軍帥,還是世襲謀克,擁有一個直屬於他指揮的謀克,從士兵到軍官都是他從白山黑水帶出來的生女真,不少人還是出自同一個部落。

  ??在大金國中,世襲謀克的含金量比起行軍猛安還高,一旦被授予世襲謀克,就意味你不但能擁有一謀克屬於自己的部曲,還能在死後讓你的後代繼承謀克之位,確保自己的家族不會衰落。

  ??類似明朝衛所製下,可以世襲的百戶和千戶。

  ??這個烏珠本是自己部族的一個旁係子弟,在自己直屬的謀克中擔任蒲輦,作戰勇敢,武藝高超,整日勤於練習騎馬射箭,不像他沉溺於享樂,連這肚子都胖了半截,哪裏還有當年馬上的英姿了。

  ??徒單拔古年歲大了,十多年前隨太祖起兵時的雄心壯誌,也在溫柔鄉中逐漸消損,為大金開疆拓土什麽的,他也沒多少興趣,隻想好好享福了。

  ??他對於烏珠這個同族的小輩甚是欣賞,一直想好好栽培他,這次攻打合廝罕關,也存了讓他拿下頭功的心思。

  ??比起那些各懷鬼胎,心思各異的曷蘇館地頭蛇,還是自己的族人靠的住!

  ??“哼,嘴上說著為國出力”不遠處,獨吉照屋看著與烏珠談笑甚歡的徒單拔古,小聲的冷笑了幾聲,“心裏還是裝著自己的族人。”

  ??周圍的幾位謀克也紛紛點頭,看向徒單拔古的目光中,多多少少帶著些鄙夷和厭惡。

  ??所謂見微知著,隻要稍微留心每個謀克的女真騎兵身上盔甲的差異,就知道誰是後娘養的。

  ??那些徒單拔古嫡係謀克的騎兵,罩袍之下皆是一片片色澤鋥亮的甲葉,讓不少隻有半身皮甲的熟女真好生羨慕。

  ??……

  ??嘩啦嘩啦

  ??海浪一波又一波的拍打著灘塗,一陣陣海風拂麵而來,今天的天氣很不錯,太陽也沒有往日那般的毒辣。

  ??徒單拔古吹著涼爽的海風,倍感舒暢,心情倒也不算太差,夾了夾馬肚,策馬前行,帶著自己的直屬謀克騎兵,最走隊伍前頭,朝鎮東關緩緩而去。

  ??屹立於城頭之上的朱雲,麵色淡然眺望著遠方官道上的隊伍,一支行進中的金國大軍,正緩緩逼近鎮東關,旌旗獵獵,迎風而舞,噠噠的馬蹄聲濺起官道上塵土陣陣飛揚。

  ??“來了”

  ??看著官道上的金軍慢慢逼近,朱雲雙掌緊握成拳,莫名感到一股焦躁,隻覺雙掌掌心一片潮濕。

  ??內心激動的同時,卻沒有昨日擦拳磨掌的躍躍欲試,反倒是有些緊張。

  ??嚴格來說,這才是朱雲親臨戰場,指揮的第一仗。

  ??雖然朱雲因為自己的專業,軍事理論水平比較高,但是戰場指揮能力還有所欠缺。

  ??穿越前雖然沒少在北朝,冷吧,資呼,超大上麵和一幫鍵盤俠“大戰”,但是當他身臨戰爭,親自指揮一場冷熱交戰的戰鬥,難免心中有些犯怵。

  ??坐而論道,紙上談兵,終究不如置身於戰場,硬碰硬的和金軍打上一仗。

  ??站在女牆邊上,朱雲靠著身處高處的優勢,可以看清不遠處緩緩逼近的金軍軍陣,前後大致分作兩截,走在最前方的是騎兵,後方是步兵。

  ??騎兵以謀克為單位,結成六個騎陣,雖然僅有五百餘騎,但每個女真騎兵都能做到人手兩馬甚至三馬,肉眼遠遠望去,那股氣勢絲毫不亞於千餘騎。

  ??在關城上的山海軍注視下,這些女真騎兵的模樣逐漸呈現在眾人眼中。

  ??站在城垛口的朱雲,一手撐著下巴,若有所思的打量著這些宋人筆下,卻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猛勁,連續滅掉野生宋粉所宣稱的世界第二和第一大國的女真騎兵。

  ??提起東北那旮遝的女真騎兵,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說嶽》裏的身披重甲的“鐵浮屠”。

  ??不過眼前的金軍騎兵,可不是穿越前家喻戶曉的“鐵浮屠”,甲胄樣式跟接近“甲止半身,護膝微存,馬甲亦甚輕”的輕騎。

  ??女真騎兵的盔甲大多隻有上半身,下麵是護膝。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麵,不少人都將戎服罩在鎧甲外麵。同時,他們的盔甲還總體保持著遼國時代的風格,上身甲與朱雲在登州見識過的宋甲相差無幾,腿裙就明顯的短了,前後兩塊方形的鶻尾甲覆蓋於腿裙之上,這是唐末五代的風格。

  ??至於披掛在戰馬身上的馬鎧,朱雲目之所及,也不過二三十副,還都是半身馬甲,而馬甲也未泛出絲毫的金屬光澤,想必這些馬甲也應該是皮甲而非鐵甲。

  ??“雖是輕騎,陣型卻不見多少的渙散,也絕對是合格的騎兵”

  ??抬起頭來,朱雲扭動著脖頸,對著相距不過一裏的女真騎兵評頭論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