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別有幽愁暗恨生(三)
作者:納蘭陽朔      更新:2021-07-21 08:08      字數:6056
  神龍子知道父親避居西域,並不全是因為靜琳師太之間的誤會,更為重要的就是他不希望見到江湖紛爭。自己已經答應了惠真大師,即便自己真的繼任十三樓樓主,自然也是要將十三樓帶上正途,以免再次危害武林。

  ??現在離著八月十五卻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自己能否繼任樓主,還是未知數,因此答應惠真大師一事也不便過多對靜琳師太提及。

  ??他卻開口道:“師太放心,我也不想做一個人人記恨的魔頭。”簡單一句話已經足夠。靜琳師太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就像是又看到了龍嘯天。她知道神龍子乃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說出口的話一定會兌現。

  ??兩個人聊了一頓飯功夫,便返回了客棧,見到眾人已經漸漸恢複了內力,心中也是十分高興。

  ??無望大師見到兩人回來,拍拍神龍子肩頭,看著鬼影子,大聲道:“你們二人一路上,想來危險也是不少,自當小心為妙。一個月之後,老和尚會在少林寺等你回來。”客棧群豪聽見無望大師言語,卻都沒有開口說話。

  ??神龍子心知肚明,知道無望大師的話就是故意說給各派眾人聽。這一個月內,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都不可與神龍子鬼影子為難。一個月之後,所有事情都會在少林有個交代了斷。

  ??神龍子笑笑,道:“卻不知道那時候,惠真大師會不會給我準備兩壇好酒。”一句話說完,兩個人都笑了。無望大師接著道:“老和尚今天破戒喝了酒,就不怕一錯再錯。且不管慧真師兄,老和尚定然會準備兩壇好酒等你回來。”

  ??忽聽得客棧外遠處傳來一陣陣淩亂的馬蹄聲,猶如滾滾巨雷襲來,似乎有千軍萬馬一般。客棧中所有人都是臉色一變,都害怕是沐良楓帶著大批官軍去而複返,所有人也都是握緊兵刃,準備大幹一場。

  ??但見的一位身穿錦衣,麵目俊朗的約莫二十出頭的後生,手提一支臘銀槍,胯下一匹赤兔馬。他的身後一位身材奇矮,不滿三尺,身穿土灰長衫,頭戴羽帽,麵孔狹長醜陋,手執一柄羽扇的中年書生。

  ??他們身後帶著幾百名手持長槍獵叉等兵刃的村民獵戶。

  ??所有人都是一驚,不知道他們是什麽人,來此又所為何事。

  ??無望大師見狀,臉上帶笑,走到門前,口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年輕後生手一揮,幾百名農民便都停在了客棧門前。他跳下馬來,便將手中長槍一丟,噗通一聲便跪在了無望大師麵前,眼中卻噙著淚,道:“弟子李岩拜見師父。師父,你的臂膀……”

  ??聽此一言,所有人又是一震。眾人想到無望大師自斷一臂,心中也都有幾多感慨。戰常山更是心中有愧。但見的無望大師向前兩步,將後生扶起,道:“你如何會來呢?”

  ??眾人見到無望大師言語,知道此人絕無惡意,也便放寬了心,將手中兵刃都收起。

  ??年輕後生似乎並未將各門派之人放在眼中,扶無望大師坐定,開口道:“那日,我閑來無事,便和宋先生一同遊走在開封。”後生指一指馬上的中年書生宋獻策。宋獻策也跳下馬來,臉上帶笑,和無望大師相見,道:“大師,一別十幾年,何故成為如此模樣?”無望大師也是笑而不答。

  ??李岩接著道:“卻見的有一位朝中之人在調兵遣將,說江湖中人齊聚萬善寺,企圖謀逆,他們要借兵圍困萬善寺,捉拿朝廷叛黨。師父你乃是萬善寺主持,早已經退隱江湖,又怎會有什麽謀逆之心呢?我想其中必有變故,因此便趕回家中,告知家父。我們便帶上這些人連夜趕來,欲助師父。”

  ??無望大師又是一笑,撫摸過李岩的頭,就像是看著自己的孩子,道:“幸虧李大人還記掛我這個鄉野粗人,真是難得。”

  ??無望大師轉眼看著神龍子,道:“神龍子。”神龍子點點頭,來到了無望大師身旁,眾人見此狀,想來他們定是有些話要說,自己也不便過多聽聞,也都回到客棧中。

  ??無望大師對李岩道:“李岩,這位就是我常給你提到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龍子。你不是很想見到神龍子的廬山真麵目嗎?現在他就站在你的麵前。”李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自己麵前的居然就是神龍子。

  ??李岩當即跪倒在地,道:“屬下李岩,拜見十三樓樓主。”神龍子聽他一言,心中一顫,不知道如何作答,伸手將他攙起。

  ??無望大師道:“此人名叫李岩,乃是開封府杞縣人。其父李精白曾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他父親同情東林黨人,卻又不肯依附魏忠賢之流,便請辭歸鄉裏。李家也是杞縣的數一數二的鄉紳財主。”

  ??神龍子知道朝中大臣聽到東林黨,都唯恐避之而不及,都怕和東林黨扯上關係,因此得罪魏忠賢,落得個丟官喪命的結果。卻不曾想到李岩之父卻選擇了中間的一條路,真可謂是明智之舉。

  ??無望大師接著道:“當年,我與戰常山一戰,雖未戰敗卻也並未取勝,受傷甚重。我獨上天山見得南仙翁救治。事後,聽說樓主遭遇不測,欲要趕回軒轅台。但是誰曾想到,軒轅台竟被江湖各門派攻破。因而,我便流落江湖,繼而在萬善寺出家為僧。那一年,出寺下山,途中遇見了李岩的父親李精白。”

  ??無望大師看著宋獻策,接著道:“那時候,宋先生乃是李大人幕僚。想來這些事情也還記得吧?”

  ??宋獻策微微一笑,點點頭,道:“這件事乃是我家老爺一輩子的大事,豈敢忘記。”無望大師道:“那時候,李精白不肯依附魏忠賢,卸去山東巡撫之職,帶著待產的妻子趕回開封老家,卻遭到了一群蒙麵人追殺。我正好遇見,心中頓覺一股無名火,便出手將這群蒙麵人殺死,救了李精白。不巧的是,李精白的妻子受驚,動了胎氣,導致羊水破裂,馬上要生產。我們三人便找了一處破廟,隨便的尋了兩個婦人去幫忙接生。當時我和李精白還有宋先生,守在破廟外,來回踱步。忽聽的一聲孩童的‘哇哇’啼哭,才放下心。李精白入廟中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便拉上我非要大醉一場。”

  ??神龍子哈哈一笑,看著李岩,道:“想不到,大師殺了一輩子的人,卻還會出手救人。佛法無邊,放下屠刀真的可以立地成佛。”李岩施禮,也道:“若不是師父出手相救,想必我們全家的性命早已經不保。家父每次提及此事,都還是心有餘悸。”

  ??無望大師長舒一口氣,道:“那時候,我也陷入了這小生命剛剛降世的喜悅之中,卻將所有的事情拋在了腦後。我護送他們一家回到了開封,李精白非要讓我做這孩子的義父。我乃是江湖一個大魔頭,更是出家之人。若是做了孩子的義父,此事若傳將出去,豈不害了他們全家嗎?我便留下一封書信,沒有打聲招呼便悄然離開了李家,回到萬善寺。”

  ??無望大師續道:“我們以後也多有書信來往。但是,五六年過去,忽一日李精白卻帶著李岩來到了萬善寺,非要讓李岩拜我為師。老和尚推脫不過,卻又見的李岩骨骼齊整,卻是一塊習武好材料,便決定收他為俗家弟子,傳授給他武功。”無望大師看著李岩,接著道:“李岩每年也都會到萬善寺住上一段時間,跟著老衲修習佛法精要,更是趁著這段時間,點撥一下他的武學。”

  ??宋獻策卻開口道:“李岩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濟窮人,又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他的性格倒像一個江湖俠士,很喜歡結交朋友。他在杞縣名聲很好,百姓都稱他為‘小李公子’。”

  ??李岩臉上略紅,有些不好意思,謙虛道:“全憑師父和宋先生教導指點的好。”

  ??無望大師道:“這幾年,你跟著宋先生學習兵法策略,還考取了功名,真可謂是文武全才。”李岩卻一笑,道:“這全憑宋先生滿腹經綸,若是不然,我也不會如此。文武全才,小徒更是是不敢承受。”宋獻策也笑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嗎?”

  ??無望大師道:“宋先生可謂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精通天文地理,奇門遁甲,其才情絕不亞於諸葛臥龍,劉伯溫之流。”宋獻策聽後又是一笑,道:“略懂而已,又豈能和諸葛臥龍,劉伯溫相提並論呢?大師可真是過獎了。”

  ??無望大師卻輕歎一口氣,道:“李岩,你能來此相助,為師甚為感動。但是你如此興師動眾,定然會讓朝廷中人拿住把柄,還是讓這些人都散去,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你陪著宋先生也先回開封去吧。我現在有些事情要去趟崆峒,回來之後,我定會到開封,與你父親敘舊。”

  ??李岩點點頭,聽無望大師欲要遠行,卻對宋獻策道:“宋先生,閑來無事,我想陪師父一同去趟崆峒。”宋獻策點點頭,知道李岩言外之意,道:“我現在就先回開封,告訴你父親。”他又對無望大師抱拳施禮,道:“大師,我家公子在外,還承蒙你擔待照顧。我先行回開封,我家老爺定會備下好酒等你而來。”話說完,便率領著幾百名農民轉道而去。

  ??神龍子也抱拳對無望大師道:“大師,有李岩陪你,一路上也少了寂寞。我答應惠真大師,一個月內回來,想來時間緊迫,我也先行離開,大師一路珍重。”無望大師點點頭,沒有說什麽。

  ??李岩想要說話,但是也沒有說出口。

  ??東林書院位於無錫城東。

  ??東林書院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是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

  ??明萬曆三十二年,被罷黜裏居的顧憲成、高攀龍等人重新修複並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著。

  ??顧憲成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家喻戶曉,曾激勵過多少知識分子,對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發展促進極大。有“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讚譽。

  ??東林書院成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神龍子和鬼影子辭別眾人,雲台山下尋得兩匹快馬,加鞭趕急過河南,到了江蘇無錫。兩人見天色已晚,便尋了一間客棧停留,準備第二日上到東林書院。

  ??左都禦史楊漣的青年時代,正是“東林”方興的時期。他對於顧憲成等人以天下為己任、不畏權勢、敢於訾議朝政的氣節非常敬佩。每遇東林講會,他一定千方百計趕到無錫,與東林諸君子探討性理之學,共商治國之道。彼此誌同道合,逐漸成為東林黨的後起之秀。

  ??神龍子曾經陪同癲大師雲遊江湖,路過無錫。兩個人曾經一同進入東林書院,因而與楊漣相識。就是在那時,神龍子結識了楊水仙。但是誰又曾想到,後來竟然發生了如此多變故。

  ??楊漣為人光明磊落,不肯巴結權貴,待得天啟朱由校登基,重用宦官魏忠賢,擾亂朝政。楊漣將寫好的奏疏藏在懷裏,奏疏中列舉了魏忠賢的,揭露他迫害先帝舊臣、幹預朝政,逼死後宮賢妃,操縱東廠濫施淫威等罪行。最後指出魏忠賢專權的惡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內,亦但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

  ??他準備趁早朝時麵奏皇帝,當場揭露魏忠賢。楊漣此疏,字字句句,如雷霆萬鈞,擊中魏忠賢的要害。魏忠賢聞疏後驚恐萬狀,慌忙跑到朱由校麵前哭訴其冤並利用天啟皇帝不識字的緣故,削減罪狀。弄得朱由校真假難辨,好壞不分,反而溫言撫慰魏忠賢,“嚴旨切責”楊漣,將楊漣革職為民。

  ??楊漣革職便回到東林書院,開始講課授徒。

  ??但是擠走了楊漣,魏忠賢仍不肯善罷幹休,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魏忠賢重金收買了鬼影子,讓他充當自己的開路先鋒。鬼影子知道神龍子與楊漣之女楊水仙交好,想到花仙子為此傷心欲絕,心中氣憤難平,便假冒神龍子之名,殘害東林黨人。

  ??魏忠賢暗中指使“閹黨”大理丞徐大化彈劾楊漣、左光鬥等人“黨同伐異,招權納賄”,借興“汪文言之獄”謀害楊漣等人。楊漣以“莫須有”罪名,被下鎮撫司詔獄審訊。楊漣仍不屈服,在獄中寫下《絕筆》,繼續陳述“移宮案”的真相,痛斥魏忠賢紊亂朝綱。從而,被迫害致死。

  ??鬼影子知道神龍子轉道無錫之意,他一路上並沒有和自己說上幾句話,想他心底之苦,心中不禁為自己所作所為感到汗顏。自己成為了罪人,卻也連累了神龍子。

  ??神龍子和楊水仙一對佳人,卻因為自己孟浪之舉反目而成仇,自己就算是死上百次都無法抵罪。如果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他定然不會如此。但是,世間卻哪裏還有後悔藥呢?

  ??神龍子輕輕飲一口酒,推開窗子,一股花草芬芳撲麵而來。那是一種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他穿過黑幕,注視著城東的東林書院。他曾經陪同楊水仙跟隨著楊漣一同到東林書院聽課,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卻不曾想到,楊漣卻已經成了腐敗朝廷的冤魂。而楊水仙卻也已經成為永遠的痛。

  ??他開口低聲道:“你我現在已經成了江湖眾矢之的,所有幫派都將我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我們必須要在一個月內找到元凶,來洗刷你我的冤情。”

  ??鬼影子聽他一言,心中想道:“至少神龍子還是相信那柄妖刀‘天問’並不在我手上,各派高手也並非死於我手。”想到此,心中頓覺一股熱血上湧,自己雖然做了很多對不起神龍子之事,但是他卻並沒有因此懷恨於心。自己一時的嫉妒羨慕之心,將神龍子推到了危險境地,當真是豬狗不如。

  ??神龍子卻接著開口道:“妖刀‘天問’流落江湖,各門派皆有傷亡。江湖再掀起風波。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得利的這個漁翁到底是誰呢?”

  ??鬼影子開口恨道:“想來此事其中也是多有蹊蹺,隻是現在我們還沒有理出一個頭緒而已。我總感覺在這背後似乎有一張無形的網將我們捆縛。倘若他日讓我知道了是什麽人栽贓陷害於我,定要將他頭顱擰下來當球踢。”

  ??神龍子輕歎一口氣,道:“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方法,報複也絕對醫治不了傷害。”神龍子想到了靜琳師太,想到她一心想要報仇,因此讓她承受了二十多年的痛苦。無望大師將一切事情說開了,一切也都釋然。

  ??他想起靜琳師太的話,忽然開口道:“當日,你去劍閣盜取妖刀‘天問’,被劍尊重傷,癲大師將你送回蝴蝶穀。但是正邪兩派都聞風而動,卻都不幸喪命蝴蝶穀。大姐決定帶著你同去蜀川唐門,又為何會到了峨眉山?現在小鬼頭又去了什麽地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