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龍見首不見尾(三)
作者:納蘭陽朔      更新:2021-07-21 08:08      字數:6647
  南仙翁出身武當,但卻無心武學,倒是醉心行醫濟世,為了學習醫術救貧苦蒼生,離開了武當,遊曆天下,五十歲歸隱在昆侖山,但是南仙翁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武當之人。

  ??左手邊山牆下是一張石頭砌成的床,袁崇煥就平躺在床上。

  ??南仙翁將藥箱從書桌上取過來,放到床邊。他打開藥箱,拿出一個鹿皮布卷,將布卷伸展開,一排幾十根銀針,有大有小,有長有短,布卷上還有小刀子,小鑷子等行醫工具。

  ??他又從藥箱中取出一個紫色小瓷瓶。他從中倒出一粒藥丸,捏住袁崇煥的嘴,將藥丸送服入口。

  ??南仙翁左手抬起袁崇煥那隻已經完全黑掉的臂膀,流出的血都是黑色的,早已經將衣服粘在了肉上。南仙翁從布卷中取下一柄小小的鋼刀,他的手輕輕一劃,中年漢子的衣服已經撕開了。

  ??鹿童子這時候卻取一個金盆放在了床邊。

  ??南仙翁手上的鋼刀輕輕的劃開了袁崇煥的腐肉,一股黑色的血就順勢流了出來。血就流在鹿童子剛剛取過來的金盆裏。血發出陣陣的惡臭,彌漫著整個石屋,令人作嘔到想吐。

  ??南仙翁用鋼刀將袁崇煥的肉剮開,見到了骨頭,一根箭簇已經將骨頭射透。南仙翁輕取布卷中的小鑷子將箭簇拔除,又用鋼刀將骨頭上的毒一點點的刮幹淨,鋼刀刮在骨頭上發出“嚓嚓”聲,就如同刮在佘逐末心頭一樣。

  ??箭簇,就是箭頭,通稱矢鋒,漢時叫做鏃或鏑。

  ??在早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們捕獵時已采用已采用投射方式。到了新時器時代,石鏃、骨鏃和蚌鏃都有發現。

  ??鏃的形製趨向多樣化,有雙翼、三棱、四棱、扁葉、圓棒形等。

  ??到商代,箭頭已由青銅製作,除狩獵外,多用於戰場,成為遠射武器。到戰國、秦、漢箭頭有了更大的發展。其形狀呈三翼形、雙翼形、三棱形、四棱形、雙翼雙尾形、三翼三尾形。

  ??別外還有毒箭,即在箭頭上鑄有毒槽,把毒粉塗在槽內,加大殺傷力。

  ??還有一種“響尾箭”即“鳴鏑”,傳說是匈奴傑出的首領冒頓發明的,鳴鏑前端有鋒刃,後麵有鋌,鋌部上端帶有葫蘆形物,上有四個或三個小孔,借助強弓遠射,飛行時發出聲響,以發信號或警報,鳴鏑有鐵製、骨製和竹製。

  ??佘逐末看著南仙翁,就像是當年華佗先生給關二爺剔骨療毒一樣。

  ??刮毒完畢,南仙翁又將背後的葫蘆取下,將葫蘆中的酒輕輕倒在血口中,將傷口衝洗清除。他又從藥箱中拿出一個綠色瓷瓶,輕輕將瓶中藥粉敷在傷口處。南仙翁拿起布卷中一根針,穿上線,卻將中年漢子的血口縫合。

  ??他手法細膩,就像是裁縫店的老裁縫。

  ??南仙翁沒有說話,拍拍手,長歎一口氣,搖搖頭就走出了石屋。

  ??鹿童子看著佘逐末一臉焦急狀,開口道:“佘堂主,不用擔心,到了神醫館的人,沒有一個死掉的。吉人自有天相,我看這位仁兄天庭飽滿,日後必是大富大貴之人。”話說完,他也端著金盆走出了石屋。

  ??佘逐末聽完鹿童子的話,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神龍子交代的事情做完了,那就是最大的欣慰。他雖不知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龍子現在什麽地方,但是他卻想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他。

  ??佘逐末給袁崇煥蓋好被子,他知道現在袁崇煥需要靜休,自己在此也多有不便,也退出了石屋。

  ??南仙翁就站在院中看著巍峨的昆侖山飲酒,鹿鶴兩位童子扶正香爐,正在修理破損的柵欄門。

  ??那盆發黑的令人作嘔想吐的血還放在門前,就在南仙翁腳下。南仙翁蹲身,伸手摸一點金盆中發黑的血,在手指間撚撚,又放到鼻子下聞聞。他的臉色很是難看,但是他卻沒有說什麽。

  ??他看見佘逐末從屋中退出,轉身將酒葫蘆遞到佘逐末麵前,笑笑道:“飲上一口,此酒雖不能延年益壽,卻可以活血化瘀,暢通經脈。”

  ??佘逐末見到南仙翁的友善一笑,看到遞過來的酒葫蘆,有些不知所措。南仙翁在四十年前就名震天下,位列江湖五星之一,更兼他行醫濟世,江湖上都敬若神明。

  ??江湖上能讓南仙翁賜酒的人屈指可數,即便是少林方丈,武當掌門在其麵前也都算是晚輩。佘逐末臉色微微發紅,沒想到自己有如此幸運,他卻還是雙手發顫,道:“晚輩如何能承受的起。”

  ??南仙翁慈眉善目,很是隨和,語氣卻是嚴厲的很,道:“什麽早輩晚輩,一副臭皮囊而已。看你憔悴的臉色……”

  ??南仙翁臉上一笑,接著道:“十三樓堂主的佘逐末,何曾受過這樣的罪呢?還是先飲上一口,緩解一下疲勞。這種天氣下,能爬上昆侖山,卻也是遭罪的事情。原本是神龍子這個小廝自己要做的事情,如今卻讓你遭罪,來昆侖走上一趟,這是何道理?若有一天,老夫下的昆侖,定然幫你找神龍子討個公道。”

  ??佘逐末聽南仙翁一說,才感到自己的整個身子都是酸軟的,身上每一道刀口似乎都開始炸裂,隱隱作痛,而整個身子也似乎都仿已經要散架。

  ??聽著南仙翁對神龍子的數落,心中不覺就感到一絲溫暖,想想自己受了如此大罪,都是神龍子害的。他接過南仙翁的酒葫蘆,飲上兩口,瞬間就感覺一股真氣從丹田行遍全身,頓時身子輕鬆了許多。

  ??這壺酒就像是靈丹妙藥般有效。

  ??南仙翁卻厲聲問道:“屋內床上躺著的到底是什麽人,還要讓神龍子搞如此多的花樣。鹿童子說,你們竟然還遭到滿洲韃子的劫殺?”

  ??他又看看那隻籠子中的鴿子,對佘逐末道:“神龍子還親自飛鴿傳書與我,竟然還用激將法讓老夫定要救他性命,害的老夫連和雪鷹子拚酒的機會都搞砸掉?搞到現在,卻還不知道救得是什麽人?”

  ??南仙翁越說越氣,忽然間打開了鳥籠,讓那隻鴿子自己飛走了,隻聽他恨恨的道:“神龍子,不管你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你都給我聽清楚,今天你欠了老夫的一頓酒,哪天一定要你將這頓酒還上。”

  ??南新翁的話神龍子自然是聽不到的。即便是神龍子就站在其麵前,他也一定有辦法能夠賴掉這頓酒。如果神龍子真的在昆侖,南仙翁一定會對其盛情款待。

  ??隻因為,神龍子乃是南仙翁的朋友。

  ??南仙翁一句話,佘逐末這才知道剛剛鹿童子為什麽並沒有拆開自己信件的原因,原來他們早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大雪封山,南仙翁正欲趕到天山與劍神雪鷹子拚酒,半途之上,卻接到了神龍子的飛鴿傳書,讓他務必救下此人。南仙翁和神龍子相交已久,深知神龍子的脾氣,若是不答應,他就會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大鬧昆侖,因此便無奈中途折回昆侖山。

  ??江湖中有耳朵的人都聽說西域江湖神仙二老。

  ??昆侖山的南仙翁,和天山的劍神雪鷹子。昆侖山和天山乃是關外最大的兩個江湖門派,昆侖山在南,天山在北。江湖戲言稱,南昆侖,北天山,江湖齊稱臣。天山劍神雪鷹子,憑一柄大長寬劍縱橫江湖五十年,昆侖南仙翁醫術更是冠絕天下。

  ??佘逐末不敢有所隱瞞,站定身抱拳施禮,開口道:“他是原來薊遼總督熊廷弼軍前幕僚,現在是遼東巡撫的袁崇煥……”

  ??熊廷弼,明末將領,字飛百,號芝岡,湖廣江夏人。

  ??萬曆進士,由推官擢禦史,巡按遼東。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萬曆四十七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

  ??天啟皇帝朱由校即位,元年,建州後金努爾哈赤摔滿洲鐵騎攻破遼陽,再任遼東經略。在遼東與廣寧巡撫王化貞不和,終致兵敗潰退,廣寧失守。

  ??當時王化貞是東林黨人葉向高的弟子,所以熊廷弼被東林黨人背黑鍋。天啟五年被冤殺,並傳首九邊。

  ??南仙翁聽得中年漢子乃是熊廷弼軍前幕僚,現在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自下點點頭,事情始末仿佛已經大概知曉。

  ??他抬眼看著東北方向,他的眼睛裏似乎看到了硝煙彌漫的遼東戰場,道:“薊遼總督熊廷弼。神龍子交友滿天下,他和熊廷弼乃是故交好友。在神龍子介紹下,老夫也曾和熊廷弼有過一麵之緣。”

  ??南仙翁接著道:“熊廷弼替大明朱家王朝鎮守遼東,可謂功不可沒。”他又歎一口氣,道:“隻可惜,熊廷弼此人褊淺剛愎,缺乏寬宏的度量,脾氣暴躁一觸即發,而且盛氣淩人。他當禦史時又攻擊過東林黨人,朝中人際關係比較緊張。”

  ??南仙翁自語接著道:“廣寧之敗北,說到底,其實並不是熊廷弼的過錯,它本就是明朝軍事上的腐敗和天啟朱由校的決策無能造成的。朝廷黨爭的門戶之見又很好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熊廷弼也不過就成為黨爭的犧牲品,稀裏糊塗冤死在了閹黨手上,可惜卻也可歎。此舉,大明王朝無異於是自毀長城。大明江山恐不久已。”

  ??佘逐末隻是一個江湖人,從未踏足朝堂,不懂得太多的政治與為官之道,卻開口道:“我聽神龍子說,朝堂之上有個叫徐爾一的工部主事曾經替熊廷弼訴冤。”

  ??南仙翁道:“還有此事?竟然還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韙替熊廷弼說話?想來此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佘逐末不過是聽神龍子言語過,自己並不知詳情,道:“這些不過是神龍子酒後說與我聽的,我記得神龍子轉述徐爾一的話曰:廣寧兵十三萬,梁數百萬,盡屬王化貞。但熊廷弼手上支援遼兵不足五千,進駐右屯,距廣寧四十裏。王化貞率領三四百萬遼民盡數潰敗,但是熊廷弼卻堅壁屹然!熊廷弼又有何罪過呢?”

  ??南仙翁點點頭卻又歎一口氣,朝堂之事距離他很遠,但是卻似乎又距離他很近。

  ??他伸手指著東北方向,滿洲後金國與大明王朝的戰爭仍然在繼續。熊廷弼一死,不知道朝中還有誰能夠力挽狂瀾,阻止後金國鐵騎的南下。

  ??他開口道:“神龍子飛鴿傳書與我,讓我出手相救袁崇煥。老夫總還是要賣個麵子給他的。袁崇煥,幸好他隻是一個幕僚,且有熊廷弼為替死鬼,要不然又要遼東戰場又要無辜多添一具死屍了。卻不知,神龍子為什麽一定要出手相救袁崇煥呢?”

  ??佘逐末回答道:“袁崇煥雖是一介書生,跟隨熊督師巡撫遼東,此人曾和孫承宗一起建起了寧錦防線。聽說,他還曾擊敗了滿洲後金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幾次襲擾,對大明朝的邊防,可謂是功不可沒啊。”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人。他是明末軍事戰略家、忠貞的愛國者,民族英雄;且曾為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老師。

  ??天啟五年,熊廷弼傳首九邊,孫承宗被任命為遼東經略。

  ??孫承宗命祖大壽修複寧遠,並令駐軍盡速恢複山海關至寧遠沿線被焚棄各城。他們下令召遼人回故居,墾荒屯田,重建家園,又發展采煤、煮鹽、海運等事業,以充實民力,確保軍需。

  ??寧遠城竣工後,調袁崇煥鎮守,而孫承宗自己則坐守山海關,並備前屯,充當其後盾。在袁崇煥的精心治理下,寧遠“商旅輻輳,流移駢集,遠近望為樂土”,成為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重鎮。隨著寧遠城守的日漸鞏固,明軍防線不斷延伸。

  ??天啟五年夏,孫承宗遣將分據錦州、鬆山、杏山、石屯及大小淩河各城。這樣,自寧遠又向前推進二百裏,從而形成了以寧遠為中心的寧錦防線。

  ??南仙翁並不想過多參與朝堂政事,伸手指著金盆中那些黑色的血液,歎一口氣,道:“袁崇煥所中之毒,乃蜀川唐門的‘破魂散’。我實在想不通,袁崇煥不過一個遼東巡撫,鎮守遼東,抗擊滿洲韃子。若是滿洲韃子派人劫殺你們,並無不妥。但是他又如何會得罪唐門的人呢?唐門的人對其出手,欲置其死地又是為何?這令老夫疑惑不解啊?”

  ??蜀川唐門是一個家族式的江湖門派,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藥雄踞蜀中,行走江湖達數百年之久。唐門人善於設計、發明和使用各種暗器與毒藥,威力驚人。

  ??蜀中唐門弟子很少在江湖上走動,而且唐家堡四周機關重重,布滿暗器,進入十分困難,所以唐門雖然名聲遠播,但是始終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唐門人很少在江湖上走動,行事詭秘,遇事不按常理出牌。唐門弟子行事詭秘,行為飄忽,給人一種亦正亦邪、琢磨不透的感覺。

  ??武林正道、民族大義,對唐門中人均無意義,他們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既不願與名門正派結交,也不屑與邪魔歪道為伍。但江湖中許多武林人士卻畏懼唐門天下無雙的暗器和毒藥,又苦於無法窺視蜀中唐門的真實麵目之一二,所以武林人士大多以為唐門是江湖邪派,敬而遠之。

  ??唐門弟子也絲毫不計較世人的評論,依舊獨來獨往,行走江湖。

  ??唐門門人善於設計、發明和使用各種暗器,並精於弄毒。唐門始祖有《毒經》傳世,遺訓“統率百毒,以解民厄。”規定唐門掌門必須由唐姓直係子弟擔任,經、袍、珠、杖四寶由掌門人保管,以免貽害武林,折損唐門聲譽。

  ??唐門世代居於唐家堡,下設十大部門,各司毒藥配方與提煉、暗器設計與製造、解藥製作與保管,以及警衛防護、訓練子弟、分配任務、巡邏出擊等工作,這十大部分分別由唐家嫡係中的十大長老掌管。

  ??佘逐末忽然想起一路追殺他們的那些滿洲韃子的死士,道:“也許是滿洲韃子記恨袁崇煥,暗中收買了江湖敗類暗害與他。”

  ??佘逐末提到“江湖敗類”四字,心中也是一生歎息。想到當年整個十三樓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做了很多令江湖人所不齒的事情。現在,自己又有何麵目說道別人呢?

  ??他歎一口氣,接著道:“出京城,到昆侖山,這一路上,我們確實遭到了不少江湖人士的追殺。”

  ??南仙翁聽得此處,揮揮手示意佘逐末不要再講下去了,他並不關心政治,自己身居西域邊陲,遠離朝堂,隻想行醫濟世,紛繁複雜的江湖事他都已經不記掛。

  ??他開口問道:“神龍子五年前和雪鷹子在天山一戰後就消失在江湖上,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這些事情,並不是神龍子的做事風格。你可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現在到底又去了什麽地方?”

  ??佘逐末原本不想多提起此事,但是卻又不想在南仙翁麵前說謊,他低頭道:“因為他愛上了一個不應該去愛的女人。”

  ??對一個男人而言,行走江湖有四戒,色是刮骨的鋼刀,酒是斷腸的毒藥,毒是焚身的烈火,賭是奪命的繩索。

  ??南仙翁歎一口氣,飲一口酒,道:“那個女人是什麽人,有如此魅力?能進入神龍子法眼的人想必也不是簡單人家的女子吧?”

  ??他知道神龍子本就是江湖一浪子,就像是水中浮萍。浮萍本沒有根,就像是神龍子一樣,四海為家隨遇而安。

  ??佘逐末道:“仙翁所言極是,女子叫楊水仙,本是督察院副都禦史楊漣的女兒。”

  ??楊漣,字文孺,號大洪,湖廣應山人,著名諫官。

  ??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官任常熟知縣、兵部右給事中、都給事中、副都禦史。楊漣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國家以百姓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誌。

  ??天啟四年,聯合上疏劾魏忠賢,被其誣陷下獄,受酷刑而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