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
作者:紳士東      更新:2020-05-27 23:54      字數:2208
  “鋒矢陣!”

  隻見張任具甲之後,右手豎直的舉起長槍,而且是特地握著槍尾,令槍鋒盡可能更高

  與此同時,周圍的軍陣迅速變化,將士們極其默契的排列為好似一個箭頭的陣型!

  前方兩翼是舉著木盾的步兵,而在最前方的頭部中心,還有一隊板甲騎兵,而在板甲騎兵後麵,又是一隊隊的有盾步兵,隻有再“箭頭”的兩翼後麵,遮擋住的部分,是層層疊疊弓兵方陣

  蜀軍的板甲騎兵,顯得有些“奇怪”,看起來更像是坐在戰馬上的重甲步兵?

  倒不是楚國賣給他們的板甲有問題,而是蜀軍的戰馬,馬源多是滇馬、蜀馬,更善於馱運、負重,爆發力和速度都較弱,也更加矮小一些。

  所以張任一向將騎兵,也作為步兵的先頭部隊來使用,而不像輕騎那樣,在鋒矢陣時,可以在兩翼之外遊擊對板甲騎兵也是如此!

  張任的先頭部隊,也有近萬人,能夠如此迅速的從行軍陣態,轉化為整齊的鋒矢陣,絲毫不見淩亂與倉促,不得不說很有精銳範兒。

  當然,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張任十分擅長鋒矢陣,甚至在“鋒矢陣”上,已經擁有類似於“特殊戰技”、或者用楚國的說法,就是“對軍戰技”的效果,類似於黃忠的“烈弓”、孫策的“英姿”。

  張任的“鋒矢”能夠極大的加強鋒矢陣的效果!

  之所以有這種效果,還要從鋒矢陣本身的性質說起

  別看這麽大的“箭頭”,不過鋒矢陣在進攻陣型中,算是比較重視防守的,尤其是張任的鋒矢!

  張任、張繡、趙雲,三人都師出名門,都是槍神童淵的弟子,相比之下,張繡的路數和童淵最接近,或者說張繡令自己強行接近童淵,都是爆發流的路子完整版的百鳥朝鳳槍一出,直接令其成為一流武將守門員。

  趙雲則是另出機杼,領悟出了更適合自己的、以奇以柔為擅的七探盤蛇槍!

  至於大師兄張任,同樣沒能像趙雲一樣,領悟出最適合自己的槍法,但他對百鳥朝鳳槍的理解,與張繡有所不同、與童淵的原版也有所不同。

  相比於爆發,張任更擅長攻中有守、以守為攻這也同樣體現到了張任的兵法中!

  與嚴顏的善守不善攻不同,張任更擅長進攻,隻是在他的進攻中、體現著防守,這既是他的武藝風格,也是他的統兵風格。

  因此張任十分喜歡鋒矢陣,掌握數十種鋒矢陣的變陣,能夠熟練使用、給麾下將士訓練了的,也有十幾種!

  比之兩個師弟,張任其實走的是類似於趙雲的路線都是想要在“百鳥朝鳳”的基礎上,發揚出自己的風格。

  然而張任的資質卻差了趙雲許多,不僅武學上隻是領悟出了變種的百鳥朝鳳,在兵法上也隻是“更加擅長鋒矢陣”,而沒有真正領悟出對軍戰技。

  即便如此,放諸四海,張任也都算是兵道、武道大家,在西川更是堪稱絕頂。

  不過就在張任自認為是“獅子搏兔”的一戰,準備“尚盡全力”的以鋒矢陣、踏平敵陣的時候

  “射!”

  隻聽陣陣鋒利爆鳴聲,從敵人盤踞的溝壑中響起。

  最前方的戰馬,甚至因此而出現了些“故障”,而且顧不得戰馬的情況,轉瞬間張任便聽到,板甲騎兵中出現了陣陣被激烈命中的脆響!

  而且原本張任以為,足以在中距離抵擋弩箭、近距離時已經能抵擋短弓的板甲騎兵,開始呼痛、倒地,因此而引發了連鎖反應。

  至於兩翼的盾兵

  區區木盾,就更不是能夠擋住真氣彈弩子彈的東西哪怕此時的真氣彈弩子彈,還不如初步完善的後膛槍,如果有防爆盾的話,倒是能夠抵擋,但是想用木板擋住子彈,怕不是要做成沒人舉得動的尺寸才行!

  並且此時的彈弩“子彈”,依舊是做成了原始的彈丸狀,而不是後世的尖頭子彈。

  實際上已楚國的技術,現在是支持生產子彈的,不過雖說彈丸狀對子彈的威力和射程都有影響,但卻有一樁好處“跳彈”威力更大!

  哪怕是尖頭子彈,在以一定角度命中硬物、尤其是在巷戰中,發生“跳彈”的情況都很嚴重,也就是子彈會被彈開,形成彈射效果。

  而圓形的彈丸,無疑更加容易“跳彈”。

  楚國現在已經不生產彈丸,轉而生產子彈,不過現有的彈丸,也夠用一陣子,並且對敵軍也足夠好用畢竟除了板甲騎兵外,普通士兵也沒什麽像樣的保護,不需要多出來的貫穿力,反而跳彈的效果,可以增加殺傷效率!

  真氣彈弩雖然不用火藥,但機械結構在射子彈的時候,也會有劇烈的爆鳴。

  一輪齊射之後,張任還有些懵,不過沙場本能告訴他別停下、繼續衝!

  “散射!”

  不過接下來,張任要麵對的,卻是一輪輪散射

  真氣彈弩的威力,雖然還沒有達到後膛槍的級別,但在射速、或者說是裝彈效率上,已經達到了後膛槍的水準。

  手法純熟的姬造士兵,甚至能達到三秒一彈,手法一般、隻是“合格”的,也能達到五秒一彈!

  相比於張弓射箭,射速是其近三倍,而且如果是弓箭手的話,很少會極限射速的張弓,否則要不了六七次,胳膊會很快失去力氣,畢竟隻有速度也是不行的,還需要持久。

  然而使用真氣彈弩,卻完全不需要考慮這些,除了每二十二發子彈,還換一次真氣泵之外,隻要不被打擾,就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極限射速,不需要考慮什麽體力消耗。

  對他們來說,隻是一次次的換彈動作而已

  因此在麵對弓箭、甚至是麵對前膛槍的時候,如果一定要衝鋒的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抱團”一起衝!

  至少在減員一部分之後,剩下的人可以衝上去白刃戰理論上在前膛槍時代,冷兵器並非毫無還手之力,隻是需要足夠精銳和高亢的士氣。

  而如果麵對的是後膛槍,“抱團”衝鋒就隻會死得更快

  密集的將自己置於火力之下,何況還有“跳彈”的效果,任是什麽精銳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