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初戀時不懂愛情
作者:二榮榮      更新:2021-07-21 00:51      字數:2790
  死翹翹了,這個濟州局的娘家人正是幾年前被兒子杜方狠心拋棄的前女友於怡。雖然沒過門,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實質性階段。結果這個混賬兒子不知發的哪門子神經,不顧多年情麵,把這個清純的初戀一腳踹到別人的懷抱裏去了。

  ??初戀時不懂愛情。

  ??不求門當戶對,隻感覺到位。

  ??和嶽彤彤感覺是到位了,現在這邊結出的累累苦果輪到老爹來品嚐了。

  ??反正我這老命和他們算得不一樣,不知道他們沒算對,還是我活錯了。大家都認為我不會去找於怡,而我還非要去找她試一試。杜偉打著有一棗沒一棗打一竿子的混沌態度還是決定去了京城。

  ??讓他沒有想象到的是,接到他的電話,於怡很是平靜,答應晚上如果沒有其他安排,會出來和他見一麵的。

  ??那麽就老老實實在賓館候著吧。下午兩點到的北京,和於怡約好時間後,杜偉就在賓館的房間裏睡開了大覺。

  ??7點的時候,手機響了。部機關一般在5點半下班,之所以約定到7點,於怡也是有意避開眾人,天也黑了,出來方便。紀委的同誌被人邀請出去吃飯,有事沒事總歸影響不好。所以,於怡在辦公桌上的電腦上看了一陣小說,一直靠到機關的人員走得差不多了,估計這個前公爹等得也快不耐煩了,這才款款地走出辦公樓,往杜偉所住的賓館慢慢走去。

  ??另外,內心一個狡黠的想法是,也想小小懲罰杜偉一下,以前都是仰視他,處級幹部是多大的幹部,她老爹奮鬥了一輩子都沒沾上副處級的邊。拋開熟人不熟人的不說,你這個處級幹部到了北京,一樣乖乖地給老娘低頭。

  ??杜偉,戴罪的人,怎麽沒有到大門外迎接部領導?這也是她特地交待的。一是無必要,二是她認識路,三是大張旗鼓的,別人看見了會說閑話。

  ??到了杜偉約好的賓館,大老遠就看見門口站著一個人不停地抬頭張望。

  ??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裝憋得慌。

  ??於怡故意低著個頭,看也不看他,照舊慢騰騰地往門口走了過去。

  ??杜偉也不敢亂吵吵,領導幹部這點素質還是有的,眼巴巴地做個笑臉大老遠擱那候著。

  ??到了這邊,於怡也是裝著看不見他。杜偉就輕輕喊了起來。喊什麽呢,於怡,不好,以前要是自己兒子小女友,這麽喊是可以的。現在身份不同了,這麽喊就把她喊輕了。

  ??再說,人家給了麵子肯出來已經很不錯了。本來此行就是做的官方文章,直接喊“於處”算了。年紀小,權力大,門檻高,了不得啊!

  ??“於處”、“於處”,這邊請,這邊請,杜偉小心翼翼地一邊閃將出來。

  ??於怡此前也是醞釀了好幾種感情。關鍵的時候一招也沒有用。

  ??給他一個笑臉,不行。以前他是領導,在濟州巴結他的人不知有多少。而且差一點就成了自己的公公,以前給了他太多廉價的笑臉?這次得讓這老頭連本帶利補償過來。

  ??hold住,一定要hold住。於怡給自己打氣。

  ??所以,她裝著很吃驚的樣子,說,杜站,你這麽站在這裏,在裏麵等著就行了。

  ??杜偉心說,你不知道嗎。嘴上卻異常客氣地說,於處,你也是濟州局的娘家人。到了京城,請娘家人吃個飯,小聚一下。

  ??於怡心說,當初老娘哭著要進你的家門,你那個二逼小子把老娘一腳踹到馬路邊,今天也知道哭哭啼啼地求到老娘這邊了。

  ??就沒有廢話,冷著臉說,杜站,進去說話,自顧先走到前麵去了。

  ??杜偉在後麵跟著,說,666號房間,左拐,左拐,客氣得像個殷勤的大廳服務員。

  ??於怡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小樣,也知道有今天了。想當初,老娘仰視你的時候你鼻孔朝天不可一世,今天也主動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看一會兒怎麽收拾你。

  ??看到於怡削了一個齊耳的短發,穿著一身黑色的職業套裝,拎著不大不小的坤包,不卑不亢不緊不慢地走在前麵。杜偉的心裏突然緊張起來。

  ??於怡變得冷豔了,眼前的她哪還有以前半點嬌柔,即使眉心裏偶爾閃出的一絲笑意也透出了陣陣寒氣。在大機關工作不易,時光改造了這個以前的小可愛。該如何對付這個兒子的前女友,現在的上級領導。杜偉見到了於怡今天的這幅模樣,還沒有落座,心裏已失去了主張。

  ??杜偉特地找了一個好房間。666,寓意“六六大順”之意,但願今天一切順利,不出任何差池。

  ??別看領導平時坐在主席台上一本正經人模人樣的,其實他們比社會上哪一個群體都要迷信。

  ??算命的,為的是驅災避禍;拜佛的,為的是脫難求生;燒香的,為的是求個平安吉祥。大廟開光,去捧個場;佛教勝地置辦個金身佛像,拿回家供俸供俸。因為虧心的怕鬼,作賊的心虛。

  ??外出、開會、考察、學習在所難免,下麵的人要注意了,接待領導時應大大地注意用詞不當之嫌。大多數人都忌諱如下言辭:“下台剪彩”、“下去頒獎’、“下來走走”、“走路看著點,別栽跟頭”。

  ??有傳言說,某地某記者的一張新聞照片登在報上,把某官員的頭像拍得低了點,讓官員勃然大怒:“我不是在向人民低頭認罪,我是在向全體官員作報告”,為此,該記者丟了飯碗。

  ??到三亞,不去天崖海角。理由:滿清政府犯罪官員多流放、發配到此。當心衝冠一怒:我是來視察的,不是被流放的。

  ??到威海,不去天盡頭。理由:有官到此一遊,詩性大發,揮毫潑墨,好不興致。回去後不久,翻身落馬,官場上也走到了“盡頭”。事後翻然醒悟,追悔莫及,原來是忘了忌諱,到那“天盡頭”走了那一遭,豈有不到頭的道理?

  ??遊西湖,不走斷橋。理由:人的一生是除了過橋還是過橋,要過的橋太多,後麵還有許多橋要走,任一橋斷了都是旅途的終點。

  ??當官的形成了共識,都不喜歡上廬山,而喜歡去井岡山。原因說是當年彭總經廬山事件後下了台,廬山是幹部走麥城的地方,而井岡山是幹部發家的地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管是傳說也好謬論也罷,事實上這個說法在官場上頗為流行,而且信奉者大有人在。聽說在官場上升了官,必須要去井岡山還願,還過願還能上升,否則仕途受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