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看他下一步如何動作
作者:二榮榮      更新:2021-07-21 00:49      字數:2496
  思慮再三,清河決定先不送禮,先找機會探探馮書記的口風。失去在黨委寫材料這個借口,才發現和領導見個麵真難,領導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樣,領導忙啊,不是開會,就是外出,又不能去書記辦公室去得太勤,害怕落人口實,現在人的嘴都比冬天的風刀子還曆害。

  ??知識分子就是如此的可憐,換句話就是說有色心沒有色膽,說得難聽一點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或許就是某些沒有舍棄的東西一直覺得不能舍棄,其實真要踏出去了,才會發現,真的不過如此而已。

  ??當然,知識分子最大的悲哀還在於,總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一味地對現實充滿逃避的心態,不能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做到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清河雖然不願意苟同,但懶得和她辯論。他說,你一說這事兒,倒讓我想起另一件事兒來。你是知道的,王進是個什麽玩藝兒,居然也能進入後備車長人選。想當年他上學的時候,科目盡是補考,作業基本上都是抄我的。這麽個人也能入領導法眼,想想這些,有時我的心理還真是很不平衡。

  ??於怡本來是要跟他翻臉的,看來以前勸他的話都算白搭了。她還想告訴清河,王進雖然技術不好,但人家會搞關係,人家憑什麽就不能當後備車長。

  ??可她又怕破壞了難得擁有的靜謐和愜意,嘴裏小聲嘟囔了幾句,臉重新埋在他腿上,重重吸了吸鼻子,他用手撫摸她的頭發,她歎息著,一股難以阻擋的睡意很快像潮水一樣淹沒了他們的意識。

  ??閑下來的時候,清河還會找初得誌喝悶酒。初得誌的工程師職稱早下來了,雖然是千呼萬喚,猶抱琵琶,結果終究是好的。公布職稱的文件下來後,工資獎金的都往上調了不少,不過也就是這樣了。這跟初得誌攢足勁兒往上拱的初衷差老許。

  ??初得誌以為隻要他的中級職稱下來,等於也是變相給上麵作個提醒,他這個具有大學學曆、幹部身份的前路風稽查科成員已經在基層落難好多年了,趁著這個當口,領導也許會大發善心,會把他調整到機關某個管理崗位。但是一切好像和過去差不多,除了每月漲了幾個小錢外,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初得誌依舊呆在老地方原地踏步。

  ??初得誌整個人看上去暗淡無光,襯衣的衣領和衣袖上積了厚厚一層油灰,這跟他評職稱那段時間活躍的精神麵貌形成了鮮明對比。他以前非常注重整潔的,一年四季都把白襯衣穿得一塵不染。

  ??初得誌對自己的事絕口不提,提起來是一太平洋的苦水,倒也倒不完。

  ??清河喝著喝著突然萌生出一種難以排遣的恥辱感,兩個列車上的文化人束手無力像兩個被強奸的女流一樣坐在暗處悲天憫淚,實在是滑稽可笑,太可悲了。清河看著萎靡不振的大哥,胸蘊淚意。懦弱對於一個男人的性格來說是致命的殘疾。

  ??初得誌一再勸解清河,要清河韜光養晦,要他耐住性子等待時機,一定要找機會搏上位。而且,在基層幹,必須造動靜。動靜越大,領導越注意你,在車上做好事一定要留名,如果做了好事還不留名,那他肯定是個大傻瓜。正如他為了一個“見義勇為”的榮譽“奮不顧身”撲住歹徒的壯舉一樣。

  ??一直到現在,清河都欽佩大哥為什麽當時有這樣的勇氣,平時照他腚眼上踢三腳,他這個老黃牛也絕不出聲。談起這件轟烈烈的大事來,大哥隻是默默地笑,卻閉口不再把對話進行下去。

  ??清河後來也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清河最近休班,去劉玲家吃飯的時候,也向劉玲提到了自己的苦惱,說起了自己的心思。劉玲安慰他說,現在鐵路局正在搞新一輪的減員增效活動,各個單位的人員分流壓力很大,即使領導心裏想辦成這件事,也不會選擇這個時機。

  ??劉玲告訴清河,她在不同的場合已經分別跟季段長、馮書記打過招呼了,讓他耐心等著就是。另外就是千萬別在這段時期工作上發生差錯,以免給周圍群眾留下不好的印象。

  ??正好,劉玲給老娘買了幾件衣服,還亂七八糟地拾掇了一些營養品,雜七雜八裝了一大箱子。劉玲對清河說,正好這幾天你也沒事,閑著也是閑著,就再辛苦辛苦,給我跑一趟鄭州吧,把這幾樣東西給我娘送過去。

  ??自從認了劉玲這個幹娘後,這樣的差事清河之前也沒少幹過。

  ??因為自己不當班,次日他出門的時候,隻是著了便裝,跟當班的濟烏五組列車長邵曉峰要了一個11號車廂的下鋪,就美滋地躺下了。雖然不是一個班組,但是同屬一個車隊,兄弟班組成員的感情也是比較親熱的。同一個車廂,今天你看管,明天就交給我們了,大家平時都處得很好。

  ??清河8點半上的車,放下行李,倒了口熱茶,休息沒多久,外麵人聲嘈雜,列車開始放客了。不一會,11號車廂臥鋪過道裏就滿滿當的都是人。

  ??不過讓清河感到奇怪的是,列車提前半小時放客後,乘務員應該在車門口侯著,檢查旅客車票,並做好攙扶和提醒的工作。但是今天車廂裏卻有一個穿著鐵路製服的工作人員不停地吆喝著,維護旅客上車秩序,叮囑旅客放好行李。難道他們的作業程序和我們不一樣,開車前實行雙人作業,清河心裏很納悶。而且更讓他鬱悶的是,這個車廂內的列車員,他並不認識。這可是個大新聞。

  ??既然是一個車隊的,雖然幾百口子,但是也是經常坐一起開會的。按理說,即使叫不出名字,至少也能混個麵熟。但是這個人,清河怎麽看都有些不對勁兒。具體到底哪兒不對勁,他一時還真說不出來。

  ??不一會,這個陌生的列車員居然跟坐他旁邊一個隔斷的旅客要票,說是要給他們換一下牌牌。清河一下子警惕起來,不對呀,不應該這麽快就開始換牌啊,一般都是等車開動起來之後,車上旅客坐穩了,行李都放妥當,才開始逐一換牌啊。

  ??清河腦子裏劇烈運轉,決定先不打草驚蛇,而是看看他下一步如何動作。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