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討教
作者:廿彡      更新:2020-03-21 14:04      字數:2255
  因為齊遠的商業策劃能力其實並不強,這點從麵板之中隻有E+的數值可以看出,比普通人的F高不出多少,加之隻是花了三個小時多點,所以這份商業計劃書隻是簡易版。

  畢竟隻是齊遠自己寫的,並不是遊戲出品,不像《老鄉雞商業計劃書》那樣麵麵俱到,很多細節陳述並不詳細。

  前世這個品牌雖然耳熟能詳,門店裏,電視廣告上接觸過很多次,甚至親自購買過,覺得衣服隻是還不錯,但是光憑產品,遠沒到能成為行業翹楚的地步。

  齊遠知道,前世海瀾之家能夠成功,除了首提男裝品牌,專業男裝品牌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因為獨辟蹊徑的營銷策略。

  這點才是精華所在。

  不過齊遠隻能知道個表麵形式,核心內容肯定是知之不詳的,畢竟前世他隻是個普通人,後來畢業又考了國編教師,沒有入企業工作過,自然也不會深入去研究海瀾之家成功的背後商業模式。

  正因如此,齊遠提供的,與其說是商業計劃書,倒不如說隻是一個創意。

  但是齊遠相信,自己提供的這個創意價值千金。

  康美服飾能夠僅憑代加工業務就價值7000萬,肯定有它的核心競爭力,要知道企業價值可不等同於年產值。

  有些企業雖然年產值很高,但實際利潤很少,這種企業在服裝代加工行業不勝枚舉,個別企業能夠做到年產值幾個億,不過年底總核算下來,不僅沒有賺錢,反而是在虧本。

  這種規模大,但卻沒有什麽競爭力的企業,其實價值並不高,有些甚至白給別人都不要,因為要過來就是個負擔。

  康美服飾顯然不屬於這種企業,也正是因為如此,齊遠相信康美團隊有能力完善自己的商業策劃書。

  對於自己而言,可能沒辦法依靠這麽個簡易的商業策劃書進行操盤,但是齊誌剛和他的康美服飾應該有這個能力。

  看到齊誌剛看得入神,顯然是沉入其中不能自拔,吳欣蘭也忍不住好奇,湊過腦袋和前者一起看了起來。

  別看齊遠現在看起來滿臉淡定表情,實際上他的心裏十分緊張,自己拷貝了一個前世成功服裝品牌的商業創意,因為隻是拷貝了個皮毛下來,所以他也不知道齊誌剛能不能看出它的核心價值。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齊誌剛看完了,而後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著齊遠,看得後者心裏發毛,也不知他到底是什麽態度,不過表麵上還是露出一副“不識貨那就是你自己眼瞎”的表情。

  吳欣蘭也看完了,她沒有急著發表意見,而是推了推齊誌剛的肩膀,說道:“老齊,說說你的看法。”

  她雖然看出了一些東西,但她畢竟不是從事鞋服行業,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所以她也不隨便發表意見。

  雖然因為同是企業家,她察覺到這份簡易商業計劃書的一些價值,但是畢竟不如齊誌剛專業,畢竟後者可是淫浸這行二十幾年。

  別看吳欣蘭平時看起來不怎麽著調,但是涉及到工作上的事情、商業上的事情,她還是非常認真嚴肅,畢竟從小就是在商業世家裏麵長大的。

  “價值千金。”齊誌剛呼了口氣,說道。

  齊誌剛明白自己,也明白康美服飾的最大短板,就是缺乏創新思維,若論執行能力、生產能力、品控能力等,齊誌剛相信,自己的康美服飾不會比任何同行業差,但是自己企業缺的就是這種天馬行空的創新能力。

  鞋服其實是個非常成熟的行業,各個品類格局基本已經形成,如果不從細分品類入手,根本不可能有所成就。

  畢竟別人已經在這個行業沉澱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你一個後起之秀,憑什麽挑戰人家的地位,鞋服又不是什麽高新技術產業,不可能因為一次技術革新改變整個行業格局。

  因為做過很多次市調,所以齊誌剛非常清楚,目前市場上,各類服裝品牌大多籠統銷售,即使有分性別銷售,但也是女裝品牌細分出來較多,隻做男裝雖然也有不少門店,但基本沒有形成全國性品牌。

  他專門分析過原因,一是男裝品牌市場容量較少,且大多被男女裝統合經營品牌占據,留下的市場空間是否足以支撐一全國性的專業男裝品牌尚未可知。

  二是男人購衣習慣和女人不同,大多不會花費太長時間,隨便一看,隻要看得過眼,就會買下來,這就導致大部分男性客戶其實是沒有什麽品牌忠誠度的。

  聽了齊誌剛的評價,齊遠臉上露出十分明顯的笑意。不過很快他的笑意就消失了,因為齊誌剛接下來的話就來了個180度大轉折。

  “但是問題也很多。”齊誌剛表情嚴肅地說道。

  齊遠嚐試地問道:“是不是因為商業策劃書本身的不嚴謹,這點我也知道,但我畢竟剛剛畢業,學的又不是策劃專業,難免有所疏漏。”

  齊誌剛搖頭說道:“我說的不是這方麵,至於你這份文件,我壓根沒有當作完整的商業計劃書來看,隻把它當作一份商業創意書來看。”

  度過了初時的震驚驚豔之後,齊誌剛也慢慢冷靜了下來,客觀看待這份商業創意書:“商業策劃之中的執行細節,無論是組織架構,內部流程,市場開發策劃,維護策略,品牌宣傳策略等等,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是第一次和父親齊誌剛一起坐下來暢聊商業上的事情,所以齊遠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觀點,以前在學校裏,老師隻會教一些理論知識,哪裏有前者這個二十幾年經曆了不少商場沉浮的成熟企業家的經驗和眼光。

  當然也不是說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就沒有用,實際上,隻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係統的商業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指導實踐。

  今天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齊遠準備向齊誌剛好好討教、討教,因為吳欣蘭也在場,雖然從事教育行業,但也是個企業家,所以一家三口難得坐在一起討論商業上的事情。

  這副場景,看得站在旁邊的琴姨十分欣慰,同時也感到有趣,應該很少有這樣的家庭,這相當於是把家裏的客廳當成了辦公室甚至是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