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民主基金會(七)
作者:緋紅之月      更新:2021-07-19 10:15      字數:6474
  9月的匈牙利相當涼爽,風叢布達城堡的窗戶吹進來,讓王庭的大廳的溫度十分舒適。隻是此時匈牙利王冠所有人茜茜女王的怒氣讓王庭內的人們感受到了強烈的寒意。

  ??“議會還是否定了延長還款的提案麽?”茜茜女王的聲音如同冬天般寒冷。

  ??“是的。”議會代表們倒是承擔住壓力,爽快的給了女王回答。

  ??“為何?”女王沒想到她為數不多的幾次插手匈牙利政治,卻遭到如此強烈的抵抗。

  ??大概是因為背後有議會當後盾,代表回答得爽快,“今年如果延長還款的話,明年呢?陛下的仁慈我們都能感受到,但是今年那些人欠下巨額債務,明年再無法償還。那還是需要沒收他們的土地給借款人。現在這些債務還能用他們的土地還清,明年也許就償還不清。除非永遠不能沒收他們的土地。”

  ??茜茜女王被歐洲稱為聰慧,她當然不會沒有注意到議會代表話裏麵的威脅意味。女王陛下希望能夠給農民一個機會,在籠罩整個歐洲的糟糕環境下讓農民有機會保住土地。但是那些債主們的看法明顯不同,債主擔心的是債務回收狀況。農民的死活從來不是債主考慮的首要內容。

  ??環視周圍,貴族代表、宮廷重臣、議會代表,這些位於匈牙利頂端的人們低眉順眼的站著,每個人透露出來都是低眉順眼的決不妥協。在這一瞬,女王終於明白了自己在匈牙利的地位。高高在上,而且僅僅是高高在上。

  ??安德拉希伯爵的墳墓很美,大理石墓碑,綠樹環繞。女王在9月的秋日裏站在這個鄉下莊園的墓地前,心裏麵很難受。安德拉希伯爵1890年去世,去世時並非奧匈帝國的高官,也不是匈牙利的首相。茜茜女王現在突然覺得,以平民的身份去世,對於安德拉希伯爵甚至是一個幸運。因為奧地利上層或者民眾都開始深刻懷念這位功勳卓著的匈牙利政治家。在布達佩斯等大城市甚至有種說法,如果這位伯爵還在世的話,一定可以平息當下的亂象。

  ??但是茜茜女王已經60歲了,她很清楚這不過是一些人的美好想象。連備受尊敬的匈牙利女王茜茜本人都不能讓上層放棄哪怕一絲一毫的利益,憑什麽安德拉希伯爵就能做到?

  ??茜茜女王很清楚安德拉希伯爵是一位非常聰明,也有著強烈功名心的人。但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何要在17年前放棄一切權力後歸隱田園。還不是因為太多人絕非支持安德拉希伯爵本人,而是希望安德拉希伯爵能夠為他們的利益服務。在這點上,匈牙利貴族和看不起匈牙利貴族的奧地利上層都是一樣的,他們追求的永遠都是自己的眼前利益。

  ??上前幾步,茜茜輕輕撫摸著墓碑。墓碑的大理石堅硬冰冷,絲毫不能給茜茜內心以任何溫暖。在墓園不遠處是一條鄉間小道,有人趕著耕牛回來。茜茜就聽到一個少年在唱歌。

  ??‘……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蟲?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一旦它們消滅幹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少年的聲音很清亮,即便這首歌中充滿了毫不妥協的鬥爭立場,依舊讓茜茜感受到少年人輕鬆喜悅的情緒。這孩子僅僅是在唱歌而已。

  ??侍女和侍衛則變了臉色,茜茜搶先一步喝止住了想衝過去教訓少年逆賊的侍衛。抬眼看了看那位牛童,茜茜選擇轉身離開。

  ??這首歌已經傳遍整個匈牙利,據說當年中國皇帝韋澤麾下的強大軍隊就是唱著這首歌推翻了滿清王朝。皇帝韋澤創立的民朝到現在也沒有背叛最初的政治理念,匈牙利貴族們痛罵皇帝韋澤的土地國有製是人類最邪惡的製度,匈牙利的普通民眾們則仰慕民朝人民以光榮的勞動者身份獲得用於耕種的土地。

  ??民朝到底有多強大?這個偉大國家最東部的北美東海岸距離最西部的馬達加斯加省隻有八個小時的時差,鮮紅的太陽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永不墜落。

  ??女王再次登上塞浦路斯島的時候是10月,格蕾絲女侯爵在住處歡喜的接待了茜茜女王。此時的女侯爵已經恢複了窈窕的身材,女王看到了搖籃裏麵沉睡著一個小小的女ying。女侯爵看出了女王的疲憊,就帶了孩子和女王一起前往度假地帕福斯。在美麗的海灘上遠望如夢如幻的晚霞,女王的心情卻陷入了一種惆悵。

  ??“大家都說阿芙洛狄忒(維納斯)是在帕福斯誕生的,不過我一直相信她應在是在這裏的雲彩中誕生,然後才落入海中。”格蕾絲悠然說道。

  ??“王明山閣下身為中國人,應該是無神論者吧。”茜茜女王歎道。

  ??“哈!”格蕾絲輕笑出聲,“他雖然是個無神論者,但是他隻是不相信神的存在,卻不拒絕人類創造的神。他對於阿芙洛狄忒的雕像非常欣賞。”

  ??“怎麽講?”茜茜女王不甚理解。

  ??“你相信上帝存在麽?”

  ??“是。”

  ??“你認為上帝是人創造出來的麽?”

  ??“當然不。”

  ??在簡短的問答後,女侯爵笑道:“明山和你完全相反。”

  ??女王能理解女侯爵對王明山最悲歌無神論者的描述,她甚至覺得能有這樣堅定觀點的人是有智慧的,不過女王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而已。所以女王沉默了片刻後問道:“難道民朝絕不可能與貴族們妥協麽?”

  ??這個問題讓格蕾絲女侯爵收起了笑容,“陛下,貴族們占據優勢的時候何嚐與人民妥協過?按照民朝的說法,這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殊死鬥爭,勝利者就能夠成為統治階級,失敗者就淪為被統治階級。要知道,如果我是中國貴族,即便能在大皇帝韋澤陛下引領的革命戰爭中僥幸活下來,也會在之後持續了二十年的賤民法打擊下成為社會最底層。即便賤民法終歸取消,我也不再會有任何優勢,隻能與其他人一樣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摸爬滾打。”

  ??女侯爵的描述與茜茜女王得知的消息相符,所以女王沉默了好一陣才開口說道:“貴族不會妥協,不會寬容,所以革命者們也不會。是麽?”

  ??“陛下,隻有徹底認輸的人才會希望得到勝利者的憐憫。”格蕾絲從容不迫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變幻莫測的夕陽下,茜茜女王身體站的筆直,雖然沒女王從小就不是阿芙洛狄忒那種誘惑眾生的美貌,雖然她現在已經60歲,不過女王依舊給人一種不容褻瀆的端莊與秀麗。可格蕾絲看到的卻是一個內心明白自己無能為力的老太太。

  ??為民朝效力十餘年,和王明山在一起近十年,格蕾絲已經成了一個中國文化的熱愛者。在那些震撼人心的話中有一句躍上心頭,‘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歲月沒能磨滅茜茜的美麗與魅力,但是身為女王的茜茜已經走到了她能力的盡頭,在這個空前變化的時代裏麵,茜茜女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她所愛的國家一步步走向令她恐懼的未來。

  ??身處推動曆史顛覆曆史的陣營,格蕾絲女侯爵心中突然生出一種真正的自豪來。

  ??一般將奧匈帝國的領土分為兩個部分:內萊塔尼亞(Cislethania)和外萊塔尼亞(Translethania)。

  ??狹義的內萊塔尼亞僅指萊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奧地利,但廣義的內萊塔尼亞還包括斯洛文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裏西亞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這部分被統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與領地”。

  ??外萊塔尼亞,即萊塔河以東的部分,也不隻包括匈牙利,而且還包括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地亞。這部分領土被統稱為“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國王,他後來被尊為聖人。

  ??民朝民主基金會主要就在外萊塔尼亞活動,從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法城中穿過的蔚藍的多瑙河中,一艘外形普通的遊船緩緩行駛。在河岸兩邊偶爾能看到軍隊經過,偶爾還有些身穿便服臉色猙獰的人四處亂看著走過。不管那些人具體是幹什麽的,斯洛伐克人都會認為這些人是探子。與匈牙利的局麵相同,並非是工業地區的斯洛伐克同樣遇到了經濟危機的劇烈衝擊。百業蕭條,人民生活極為痛苦。而那些占據了國家一半以上的土地和幾乎所有工業資本的上層們依舊為了讓自己能夠維係下去,玩命的壓榨著民眾。

  ??船上有不到三十人,三四個人負責監視外麵動靜以及駕船,剩下的二十幾人聚集在船艙裏麵,為首的兩人都是中國人。坐在左邊的那位眉頭微皺,帶了些恨鐵不成鋼的味道對與會者講道:“同誌們,我們民朝現在的土地製度的確非常有效,但是這個製度並非是我們民朝在革命戰爭中采取的製度。在革命戰爭階段,我們是分地的。人民群眾擁有自己的土地。現在的階段,是我們奪取正確,並且確保了土地國有製的有效運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同之後,才推行了現行製度。這就跟上樓梯一樣,不是說大家走不到最高一級,而是不可能天馬行空的不經過中間的步驟,直接蹦到最後的結果上。”

  ??有些年輕同誌聽了之後微微點頭,有些年輕同誌則露出了不高興的表情。中國代表四十多歲,老政工出身。看了年輕同誌的表情,他心裏麵歎口氣,卻沒有批評。中國代表說道:“我們民朝的政工幹部們,年輕的時候和大家的想法都一樣。覺得既然有明確的結果,直接比葫蘆畫瓢,豈不是簡單。但是經曆過工作後,我們終於明白,做事要按照規律走,直接追求想象中的結果,那是欲速則不達。因為兩者不是一件事……”

  ??看來心懷不滿的年輕同誌們在這‘唐僧念經’般喋喋不休的政工同誌麵前敗下陣來,那些人中為首的那位舉手要求發言,得到準許後,他說道:“我們匈牙利共產黨不會試圖急於組建國有農場,而是盡可能先完成給農民分地……”

  ??‘唐僧’好像沒有放過年輕的打算,匈牙利“革命不是單純的理想,若是沒有實質的未來,人民憑什麽相信我們?在描述未來上,教會可是騙了大家上千年。我們自己就是人民的一員,我們不能脫離群眾。人民需要的是土地,以及穩定擁有土地這個生產資料的未來。這絕不是落後的想法,這是現實的存在。我們民朝的人民之所以不追求土地的所有權,是因為他們知道製度保障他們對土地的使用權。”

  ??匈牙利共產黨的代表們放棄了與民朝民主基金會進行思想上對抗的打算,這些人最後表示會和人民的需求站在一起。

  ??就在斯洛伐克共產黨代表忍不住在心裏麵笑匈牙利共產黨人的窘態時,民朝的代表轉過頭就提及了斯洛伐克共產黨們的難處,“泛斯拉夫主義的直接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由俄國統治的從厄爾士山和喀爾巴阡山脈直到黑海、愛琴海和亞得裏亞海的斯拉夫國家。斯洛伐克也有不少認同這個泛斯拉夫主義的人。”

  ??奧匈帝國被稱為民族大監獄,斯洛伐克人中認同泛斯拉夫主義的人不少,甚至在斯洛伐克共產黨中也不乏有人同時認同泛斯拉夫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被人直接捅到不爽的位置,這些斯洛伐克共產黨人中好些人和方才的匈牙利共產黨成員一樣變了臉色。

  ??民主基金會的政工人員根本不在乎,還是繼續講下去,“民間的泛斯拉夫主義出發點基本是反對民族壓迫,但是在共產黨看來,現實中的問題並不簡單。俄國和很多所謂的斯拉夫貴族們想利用這個旗幟作為他們牟利的手段。在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中,我們要反對的是民族劃分。語言、文字,這些都是工具,而不是用來證明誰更高貴的標準。人類社會的進步靠的是生產力發展,任何無助生產力發展的區分,從長期或者短期來看,都是有害的。你是斯洛伐克人,你是匈牙利人,你是克羅地亞人,這種認知的基礎是,你們都是這個人民共和國的人民。隻是你出生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你的祖上很久之前在哪裏。這些都不能當成否定人民共和國的理由。這是共產黨的基礎。”

  ??不僅在匈牙利或者斯洛伐克,在整個外萊塔尼亞都有這樣的共產黨組織在活動。帝國的探子,貴族的私兵,都在試圖能夠挖出這些共產黨份子,有些努力成功了,但是大部分努力都沒能成功。隨著冬天的降臨,天寒地凍,這些老爺們的走狗也因為怠惰而放鬆了努力。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1898年初,歐洲的經濟危機全麵爆發。

  ??農民破產,工人失業,這樣的慘狀引發了大英帝國沒錢民眾遷往北美的新高潮。大英帝國的國會通過法令,在更名為維多利亞的前華sheng頓城設立大英帝國的北美國會。這個國會與設在唐寧街的國會一起,四年一輪換。這做法看著有‘西狩’的味道,實際上大家都知道英國在嚐試遷都。

  ??大多數富人都留在大英帝國大不列顛省,奢侈品還能以倫敦為市場,針對窮人的商品卻找不到顧客,於是讓歐洲經濟更糟糕。歐洲經濟越糟糕,英國沒錢人就越西遷,反過來讓市場進一步萎縮。

  ??在這樣的哀鴻遍野中,唯一亮點大概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招收在非洲駐紮的武裝力量。大票歐洲人員想方設法的前去應征。兩萬八千人的名額,一家夥有十萬人去應征。到了非洲,這幫白人才明白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非洲開創了何等‘盛況’。

  ??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比利時國王奧波德二世得到‘自由剛果地區’,將其轉為自己的私產。在這片‘私有土地上’,奧波德二世禁止私人購買貴重產品,特別是橡膠、象牙;規定土人要用橡膠和象牙納稅,此外還要交其他實物賦稅。

  ??尤以繳納橡膠稅一項最為殘酷,因為它沒有固定的數額,而由殖民機關或官吏任意規定。土人為了交付橡膠,必須四出采伐,橡膠林很快被采盡;凡是不能完成橡膠稅的黑人,都被奧波德二世找來的黑人部落武裝砍手。一次‘收稅’後送上幾十籃子的斷手是家常便飯。

  ??除了挑動黑人互相殺戮之外,殖民者還把采集橡膠的土人當作“活靶子”進行射擊。人們把這種橡膠稅稱為“鮮血染紅的橡膠稅”。土人被強征築鐵路,大批死於疾病、饑餓和槍托、皮鞭之下,不少人逃離工地。叢1885年到1898年,不過12年多些,剛果地區的黑人人口剩下不到之前的一半。

  ??這些白人都是被‘雇來’在種植園幹活。很快,這些勞工們寄回家的信,就開始很詳細的描述奧波德二世的更多‘偉業’。

  ??‘……女奴們帶著鐐銬和木枷,這些木枷用鐵鏈串起來。白天的時候,她們被監工趕緊礦洞挖礦。主要是挖掘金礦或者鑽石礦。因為怕她們私藏,所以這些女人都赤身裸體。她們的嬰兒則被放在背後的框裏麵,在這暗無天日的洞穴中和母親一起哭泣……’

  ??‘……為了擴大領地,奧波德二世以摧毀奴隸貿易為名,對剛果盆地的東方發動進攻,以圖擄掠更多黑人到他的各種死亡營生中來。反正那些人大概在這樣殘酷的對待下活不過三年。直到這些人遇到東非行政區的軍隊,才算是遏製了血腥的擴張。而這個熱愛屠殺和虐待老家夥對如此的失敗竟然一言不發……’

  ??這些內容很快就在歐洲各大報紙上被宣傳的滿天亂飛,大多數讀者都在譴責奧波德二世。不過沒過多久,這個消息就被更勁爆的消息取代。

  ??法國複仇派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新任國防部長公開叫囂‘解決德國’。德國則是宣布進行一次大演習。非洲的矛盾隻是讓歐洲人抒發道德優越感的內容,劍拔弩張的德法矛盾一旦爆發,意味著整個歐洲的全麵動蕩。

  ??針對這樣的局麵,總部還設在倫敦的《泰晤士報》用一個大大的標題表示了擔心,標題名為‘凜冬將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