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發酵(一)
作者:緋紅之月      更新:2021-07-19 10:13      字數:6267
  “各打五十大板麽?”阮希浩聽了周正雄轉的話之後並沒有訝異,沒等周正雄多說什麽,阮希浩繼續說道:“老周,幹得好。”

  ??周正雄並沒有因為這個稱讚而感到高興,既然被都督批評了,親自上門向楊富貴道歉就變得很屈辱。畢竟周正雄為了一時衝動付出了太大代價,這個代價之大甚至讓周正雄感覺他自己更像是受害的一方。

  ??隻是此事不幹也不行,他已經向都督承諾過去道歉,如果去都沒去就走人,接下來的日子隻會更難過。情緒不高,聽阮希浩說話的時候就漫不經心。直到阮希浩問了一句,“老周,你有沒有向都督請求點幫助?”

  ??這話讓周正雄打了個激靈,既然認為把經濟弄糟是自己的責任,周正雄哪裏還會想到向韋澤求助。求助等同於承認自己收拾不了爛攤子。以周正雄的性格來說是不可能承認這個問題。能向韋澤承認把經濟弄糟,這已經是周正雄的極限。如果不向韋澤都督求助,向國務院求助更不可能。國務院已經把該撥的款子匯進了省委的專項賬戶,這些是政府工作會議上早就確定了的計劃。周正雄可以因為身為革命功臣而不用鳥國務院的那幫人,但是這不等於他就可以隨意向國務院隨便要錢。

  ??雖然覺得都督若是肯幫忙,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周正雄轉念一想,這等事情還是不要向都督開口更好。“我自己能解決!”周正雄用還算有氣勢的語氣表達著自己對自己的信心。

  ??“能解決就好。你這樣的人最讓人放心,比那幫隻知道拍馬屁的家夥可靠的多。”阮希浩也沒多想,隨口就說道。他所指的拍馬屁的家夥無疑是指追隨部委的那些省級幹部。

  ??等周正雄離開之後,阮希浩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這是韋秀山寄給阮希浩的東西,裏麵記錄了這些年司馬平等人在山西的行徑。阮希浩翻看著內容,微微冷笑起來。司馬平的做派實在是夠生猛,山西的確比較貧瘠,但是以司馬平為首的這幫人隻知道和地方勢力合作,始終沒辦法拿出大刀闊斧的氣魄在山西全麵推動政務。這種渣渣在阮希浩看來簡直是光複軍老兄弟的恥辱。

  ??其實周正雄的問題阮希浩也知道一些,可是周正雄問題再多,也在湖北搞的有聲有色。不管是土改還是城市建設,包括向中央討要工廠所有權。以現在的局麵來看,周正雄也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可這種不足卻不是那種什麽都不幹的人展現的不足。而山西那邊據說二十幾年來變化很有限,在司馬平等人的管理下,在司馬平的職權範圍內,山西即便不能說毫無進展,可是和其他地區相比,變化小的可憐。僅僅是這點,就讓阮希浩看到了把這廝掀下去的機會。

  ??兩天後,韋秀山就接到了電報。拘留被釋放的司馬繼已經上了火車,他老爹司馬平專門派人去南京把司馬繼接上回來。隻是想象一下這個場景,韋秀山就覺得很是開心。幾天前在省委會議上,韋秀山把拘捕令的證明文件擺在了會議桌上,那時候司馬平的臉色真心好看。白裏透紅,紅中泛青,猶如不斷變化的萬花筒。

  ??上次會議上引發這個話題的令狐光腦袋差點低到了桌子下麵,最後不得不用蚊子哼般的聲音說:“我們會暫時對司馬繼同誌進行停職。”

  ??“中央來的文件裏麵通告批評了周正雄同誌毆打下屬的問題,針對咱們的同誌,特別是領導同誌,不管是誰,都不許對下屬動手。這是紀律,不允許破壞的紀律。”韋秀山專門把此時拿出來講。一來是這種事情本就是要通過案例表明中央的紀律,韋秀山自然要對此進行宣傳。二來司馬繼這位公子哥喝了酒之後就鬧事,韋秀山對此有自己的安排。

  ??“對這等事我們要自查,也要清查。光複軍建立的這麽多年裏頭,凡是毆打下屬的都會嚴辦。組織紀律不容破壞。”韋秀山說的輕鬆自在。

  ??平素裏談組織紀律怎麽都輪不到韋秀山說話,學習光複黨文件的時候是書記帶頭。現在省長這個黨委副書記帶頭學習光複黨文件,司馬平心中的不忿是越來越強烈。

  ??本以為韋秀山也就是靠抓機會打擊司馬平,沒想到第二天國土局局長就拿出一件事來撂在了省委會議上,“山西小煤窯開采猖獗,違章侵占道路的批文很多人都敢批。這等事情不能再犯。”

  ??民朝自打實施了土地國有化政策之後,任何人都不再對土地擁有所有權,國家承認的隻有土地使用權。這種變化導致很多事情在性質上就變成了國家和地方的問題,而不再是土地私有化時代民間的問題。國土局就是中央直屬的部門,任何土地的使用和開發都是國土局管。國土局在大部分省份都是人嫌狗不待見的單位,能混到人嫌狗不待見,說明國土局的確大權在握。

  ??山西國土局局長孫明理秉承了國土局的一貫傳承,在實力派大佬司馬平和他的一眾部下眼中就是這麽一個可惡的角色。有土斯有財,所有財富的基礎都是土地與海洋。國土局的決定了財富的根本,又不屬於省裏的部眾,經濟問題上繞不過國土局。孫明理發炮之後,司馬平就敏銳的感受到事情根本沒有結束,而是繼續進行。

  ??“警察局的單位批地,你為啥抓住不放?”司馬平挑了一個問題來說。

  ??孫明理到山西上任快十年了,鬥爭經驗十分豐富。司馬平隨便一個動作,他大概就能明白裏頭的彎彎繞。講警察局不過是拉攏同伴的普通手段。若是孫明理不顧一切的要求“貫徹政策”,那就等於先得罪了警察係統。除非警察係統已經站到了司馬平那邊,否則警察和背後的公檢法係統就沒有理由去支持有損他們利益的行動。

  ??“現在城市規劃已經基本確定,各個小區的規模確定下來了。難道讓警察同誌住在一個集中的小區裏麵,在城西上班,卻要住在城東麽?別的單位我們暫且管不了,可城市規劃之後,這些居住區本來就要分散。如果能在十五分鍾到二十分鍾內回到家裏,這才是符合大家的生活習慣的方式。”孫明理說得從容,這些年的鬥爭也的確提升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單純的照本宣科解決不了問題,想解決問題就得真的去研究問題的本質。這種研究,這種提升,就需要真正下功夫,並且要和其他單位有很好的合作與研討。

  ??“我的想法是這樣,在臨近警察局的小區裏麵建立公共住房,我不建議買,而是建議租的方式。讓警察局的同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畢竟現在人員調動比較多,不能工作調動之後就再買一套房子吧。”孫明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見孫明理居然接招了,司馬平心中暗喜。政務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千頭萬緒,變化又這麽快,想做到讓大家都滿意非常困難。國土局之所以能搞到人嫌狗不待見,就是因為國土局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以否定者的身份出現的,不管前麵到底費了多少功夫討論,國土局一句話就能把前麵的辛苦全麵抹煞。誰都不會喜歡這等人。

  ??“這麽說的話,公安係統就不能買房了麽?大家已經買下的房子怎麽辦?”司馬平作為質疑者的時候水平不低,挑毛病誰不會呢。“而且光注意在公安係統工作的同誌也不是個辦法,他們的配偶很多不在公安係統工作,考慮公安係統的上班需求,他們的配偶上班就不需要考慮了麽?”

  ??“我看到的規劃裏麵,要把公安係統的住宅區建成一個大的住宅區,作為公安大院公安社區的方式。這個方式等於是把所有人都集中在市中心。市中心哪裏有那麽多的土地。然後就開始占道。人越多,對道路的要求就越寬。現在的設計是人越多,道路越窄。交通部門的同誌也在這裏,這麽搞下去不就明著要讓堵路。咱們交通部門來說說,是不是這麽一個道理!”既然司馬平拉公安係統,孫明理就先讓交通部門在基本道理上表個態。

  ??交通廳的廳長相對中立一些,聽孫明理這麽一講,他的臉色就不那麽好看,所有交通部心中的典範就是南京城。700萬人口的巨大城市維持了一個還算能勉強不擁堵的交通水平,對於任何交通部門來說都是必須去學習的對象。南京城在幾個中心地區就對道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人流量與道路通行能力要求很嚴。除了路寬之外還有高架橋,高架橋還要有交通分流的計算。民朝大學數學係就業形勢喜人,就是因為韋澤都督對此有要求。反正山西交通廳的同誌到了南京學習的時候,那些複雜的數學模型讓他們猶如看天書般的痛苦。即便是數學模型看不懂,道路越寬,通行速度越高,這也是起碼的道理。對於孫明理的點將,屬於司馬平一係的交通廳不願意出來說話。

  ??基本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交通廳廳長的選擇是不出來說話,司馬平也不想逼著交通廳出來說話。官場這種地方比較的是實力,承擔的是責任。在沒有下麵溝通之前,就逼著交通廳出來承擔責任,這也不現實。更不用說就在前一段,韋秀山一派剛發動起攻勢,讓司馬平居於某種劣勢。而且司馬平還得罪了中央,至少是大家覺得司馬平得罪了韋澤都督,除了鐵杆之外,司馬平的派係裏麵的心境也稍微受到了不少影響。

  ??孫明理本人也不在乎交通廳有沒有出來支持,他繼續說了下去,“這些房子到底是賣給公安的同誌,還是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給公安的同誌,我認為可以用出租的方式。如果這些同誌願意照顧家屬,他們完全可以租距離家裏近的房子,而不是非得按片劃分。都放到市中心,看著距離哪裏都近,其實不是如此。想什麽都顧及到,那就什麽都顧及不到!”

  ??司馬平也不想辯解太多,他一個人堂堂的省委書記根本不用為這種小事操行。下麵的同誌們自然會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他隻用表示一下與孫明理的對立關係就行。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司馬平的想象之外,接下來的幾天裏頭,不管是孫明理的國土局,還是韋秀山的省政府係統居然都啟動起來。圍繞著這個太原公安係統的住房問題,他們頻繁的拜訪公檢法係統,與急著蓋房的公安係統座談,開會。一副真的要幹事的姿態。

  ??公檢法係統也不是省委直接管理,而是相對獨立的係統。就在司馬平還得拿出一些精力去教訓兒子,解決他兒子帶來的不良影響的時候,一個消息就傳到司馬平這邊。孫明理居然和人大勾結在一起,以人大的名義開了一個太原公安局的基層人員會議。

  ??會議上孫明理拿出了他的那套想法,把公安局的基層同誌忽悠的對他那套想法大感興趣。據來匯報的同誌講,孫明理重點抨擊市中心建立集中大院的想法,這個想法則是司馬平最初認同的方案。本以為能把孫明理擋在省委會議上,沒想到孫明理另辟蹊徑,走基層路線。司馬平可是被驚到了,一年多前,在中央的省級與部委鬥爭裏頭,李維斯就是利用人大這個組織跳開了省委聯手猛攻國務院的手段,硬生生把問題給拉進了中央委員會。最終讓局麵發生了改變。而現在的山西的軍隊派們好像沒有因此而對人大有意見,他們也開始利用人大來作為他們的助力。

  ??先下手為強,當孫明理通過人大直接溝通基層,沒有準備的司馬平就開始被動起來。到底怎麽化解這個做法呢?是也去和基層們討論一下?還是直接通過黨委會議下令?司馬平有些遲疑不決。而這種思考帶來的煩躁感就全部發泄在他兒子司馬繼身上。扇耳光,皮帶抽,用腳踹,即便是老婆看著司馬平打得過份不得不出來拉住的時候,司馬平還是指著兒子一通大罵。

  ??充分發泄完不爽之後,司馬平才算是輕鬆的回到書房考慮接下來的應對。解決的辦法其實也比較簡單,隻要公檢法係統的負責人堅決不接受孫明理的做法,這件事情就能解決。第二天司馬平就把政法委書記朱長山叫到自己這裏,“老朱,你覺得孫明理的那個住宅方案怎麽樣?”

  ??隻要朱長山一句“我覺得不行”,司馬平就可以放心了。他已經提出過集中居住的方案,接下來按照這個方案走就行。沒想到朱長山遲疑片刻,居然說了一句“我覺得這個方案也行。”

  ??“什麽?”司馬平的眼睛瞪了起來。

  ??“我們現在就是大院的方式,事情很多。經常是一個區有行動,整個大院都受影響。同誌們對此也不是沒意見。可大家都是幹這個的,有些話不好說。而且公檢法的同誌也未必就真的想都住一起。我們內部傾向於這個方案的同誌不少。”政法委書記朱長山說的還算是含蓄。可司馬平很清楚,所謂‘傾向於這個方案的同誌不少’,真正的意思是支持這個方案的人很多,多到這個方案如果表決就能通過的地步。

  ??司馬平盯著朱長山看了一陣,這才問道:“老朱,你是什麽態度。”

  ??朱長山看來有些遲疑,不過遲疑一陣之後他還是說道:“司馬書記,我其實住哪裏都行。可同誌們的意見我也不能不聽聽吧。”

  ??“住在一個大院有什麽不好呢?都是同樣的工作,互相之間也能有個照應。”司馬平說道。這倒不是勸說,而是要讓朱長山順著這話說下去。

  ??可朱長山明顯不支持這個觀點,他歎口氣,“就是因為大家都熟,住在一起事情才多。大家要是不熟,就沒那麽多事情了。”

  ??“老朱,這事情可不是沒有商量過。你要變卦麽?”司馬平自然不肯讓朱長山跳船,也許朱長山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可司馬平絕不能讓孫明理這麽輕易獲勝。孫明理蹦出來橫插一杠子就把事情鬧成,接下來又該是什麽?自然是有樣學樣。韋秀山一派就會在每一件事上都橫插一腳,掌握主動權。省委裏麵若是讓韋秀山一派處處占據主導地位,司馬平往哪裏擺?

  ??“司馬書記,我是支持你的。不過弄一個大院事情太多,分開之後就沒這麽多事情。該分開還是分開吧。”朱長山的態度也很明確。

  ??“不行!”司馬平果斷的否決了朱長山的意見。

  ??不管司馬平怎麽想,孫明理還是繼續他的基層之旅,根本沒有回到省委來討論此事。今天開個會,明天開個會,走遍了整個太原市公安係統,幾乎和所有公安係統的同誌,包括基層民警都召開了居住問題的基層會議之後,孫明理帶著一份厚厚的報告書在省委裏麵要求發言。

  ??至少在司馬平看來,這就是挾民意自重的那套。從工作路程,孩子上學,就醫,愛人上班,家庭居住,諸多情況總結起來之後,孫明理最終總結為,“分散居住能讓同誌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側重,而且分散居住也能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有一個調整的空間。在大院模式和分散居住模式中,大多數基層同誌都支持分散。”

  ??孫明理的發言結束之後,韋秀山緊接著就發言,“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多聽聽基層同誌們的意見。現在基層同誌們表態了,就以基層同誌的意見為重吧。”

  ??在韋秀山發言之後,司馬平立刻出來發言,“有些困難看著嚴重,其實自己努力克服一下就行。我們的基層同誌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嬌氣了?”

  ??別的省委領導們倒沒什麽,這不過是家常便飯而已。而政法委書記朱長山的臉色卻變得難看起來。而司馬平倒沒注意到這些,他問朱長山,“朱書記覺得呢?”

  ??朱長山想了想,用沉穩的語氣說道:“我覺得基層同誌的想法也沒錯麽。”

  ??這話一出,哪怕是朱長山的語氣非常平和,省委裏麵司馬平一係的人卻宛如聽到雷聲,臉上忍不住浮現出震驚的表情。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