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外交推動(十一)
作者:緋紅之月      更新:2021-07-19 10:12      字數:3523
  李新在10月16日那天就乘上了專用的遊輪,踏上了返回國內的道路。出去港口不到半天就接到一封電報。電報上告知李新,中國已經與日本談妥,再次派遣大使到日本明治政府那裏。外交部詢問一下李新對新人選的態度。

  ??李新對這個消息很是意外,明治政府這麽快就向中國屈服了麽?他原本以日本的態度,總得堅持一年多,甚至是等待英國重返日本。

  ??明治政府的確這麽快就暫時屈服了。木戶孝允坐在大久保利通對麵,10月的東京正是深秋,庭院裏麵的楓葉通紅似火,飄落的楓葉在地麵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火紅。幾片楓葉飄落在庭院裏麵的小水潭中,樹冠遮住了日光,幽暗的水麵點綴著醒目的紅色葉片半沉半浮,有著一種令人陶醉的美麗。

  ??木戶孝允卻沒有欣賞這些,他有點焦慮的說道:“在現在這種時候與中國恢複外交關係,會被認為是叛國的!”

  ??“他們想這麽罵我們,那是他們的事情。現在的關鍵是我們自己能否下定決心。”大久保利通語氣頗為淡定的答道。不過想到現在日本國內的反對者,大久保利通忍不住冷笑起來,“嗬嗬,木戶,那些士族咒罵我們導致了北海道討伐戰失敗。可我現在倒是覺得討伐戰很成功麽。若是他們真的如他們所說的那般忠於天皇,士族們為何要抱怨死了幾萬人?他們應該誇稱自己在北海道殺了幾十萬逆賊的功勞才是。”

  ??木戶孝允和這時代的武士一樣,也親手殺過人。他當誌士時代被幕府追殺,曾不顧性命持續在京都地下活動。長州藩在戊辰戰爭中作風凶狠殺戮很重,木戶孝允也參與過製定戰爭計劃,親自下了不少命令。聽了大久保利通這冷酷的發言,木戶孝允也忍受不了了,他很不高興的說道:“大久保,你這麽說實在是太過分了!”

  ??大久保利通並沒有因為木戶孝允的不高興而生氣,他從容的給自己倒了杯茶後才繼續說道:“木戶,這些人遲早都會造反的。他們反抗國家的時候隻會被當作逆賊處死,現在讓他們的死是在為國捐軀,我是在成全他們的名聲。”

  ??這次木戶孝允並沒有立刻反駁,大久保利通說的內容非常殘酷,卻是一針見血。明治政府成立之後,下達“藩治職令”(統一各藩官製,強化政府對藩的監督控製;不受門第和舊習限製,提拔人才;藩政與藩主的家政分離),接著又在木戶孝允和大久保利通一起推行“奉還版籍”;同時要求薩摩、長州、土佐、肥前四藩向朝廷貢獻兵力,設立禦親兵;後又實施“廢藩置縣”。

  ??這些政策的目的是要改造舊日本,推動工業化發展。在用新製度替代舊製度,就一定會遭到舊製度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廢藩置縣後,舊有的社會主流體係被徹底摧毀。新製度下麵的所有官員都是通過國家控製的教育和考試體係層層選拔出來的。在這個方麵,大久保利通等人完全照搬了中國的公務員製度。這個製度的威力很容易就顯露出來,相同的選拔標準,相同的公務員考試題目。大量支持中央集權的人員成為了公務員預備軍。

  ??士族利益代表者西鄉隆盛等人搞出了“征韓論”,經過禦前會議討論之後遭到了天皇正式否定。西鄉等征韓五參議憤然辭職,大批持士族立場的官員和近衛軍軍官也隨之辭職。支持中央集權的公務員們輕鬆接掌了明治政府的各級官職。

  ??到了此時,雙方的矛盾已經接近不可調和的階段。討伐蝦夷共和國的軍事行動算是最後妥協的可能。在6月,發現戰局不利的大久保利通就要求士族軍隊暫時撤出北海道。士族軍隊拒絕了大久保利通的建議,繼續在北海道堅持作戰。等戰局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士族們就要求政府軍出動,來扭轉乾坤。

  ??木戶孝允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可他也沒辦法。蝦夷共和國的海軍中聚集了日本相當優秀的一批海軍指揮官,他們不求殲滅明治政府的海軍,而是極力拖住明治政府的海軍。政府軍已經無力援助。

  ??士族軍隊被殲滅,雙方的矛盾再也沒有了緩和的可能。民間的士族們強烈要求明治政府集體辭職,由士族們選出的政府成員組成新政府。明治政府根本不可能答應這種要求,木戶孝允也看透了這幫人背後隱藏的心思。

  ??“大久保,你相信能夠說服中國不支持他們麽?”木戶孝允把話題轉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中國正在支持蝦夷共和國,內戰一起,保不準中國就會繼續支持士族。

  ??大久保利通答道:“你多看看來自中國的書,中國的皇帝韋澤一直在打擊他們國內的封建製度,如果支持了士族,就和他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馳。我認為以當下的局麵,他不可能支持士族。”

  ??“但是我們和英國結盟,士族是主張擺脫英國的控製,完成攘夷的使命。中國與英國已經打了一仗,未來應該還會繼續打仗。從這個角度來看,支持士族對中國不是壞事。”木戶孝允指出了他所擔心的事情。

  ??“恢複外交關係,本來就是對中國的示好。既然木戶你有這樣的擔心,就更應該推動與中國的聯絡才對。”大久保利通指出了木戶孝允邏輯上的錯誤。

  ??當木戶孝允無言以對的時候,大久保利通繼續說道:“我們日本從來不是中國的藩屬,我們當然需要一個能夠最大程度滿足日本利益的外交政策。與世界各國交流本來就對日本有好處,我並不認為中國看不明白這點。至於蝦夷共和國的事情,他們曾經說過請天皇派一個德川家的人到北海道去,我們不妨答應他們,就派德川家的人去。現在局麵已經到了如此地步,我們隻需要承認蝦夷共和國的藩屬地位,讓中國不能奪走蝦夷共和國。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但是蝦夷共和國那個新憲法……”木戶孝允提出了眼下在日本引發了巨大震動的事情。明治政府還是君主製的體係與思路,蝦夷共和國的新憲法中則提出了蝦夷共和國的建國目的就是保證人民平等幸福的生活,不承認特權階層的存在,以法律形勢承認人人平等,不立國教,宗教自由。這樣的政治理念在日本比較激進的是知識階層眼中也是有些離經叛道的。

  ??“我認為這很好。即便是整個日本都執行這種製度,也比讓士族翻天要好上百倍千倍。”大久保利通說著激進的知識階層都不敢說的話,“有了這樣的北海道,反倒能促進日本的進步。對現在的日本來說,我們什麽都不缺,缺的隻有進步。此事就這麽定下來吧!”

  ??明治政府的使者提出的條件很有點意思,明治政府要求蝦夷共和國改名為大日本帝國北海道特別行政區,允許這個特別行政區有自己的區旗,區歌,獨立的行政稅收係統與軍隊。在外交上可以在其他國家建立領事館級別的正式外交機構。日本政府實際上承認了北海道是國中之國,但是不接受北海道脫離日本。

  ??為了讓北海道放心,明治政府還提出了軍事劃界的提議,沒有北海道的允許,明治政府軍不得進入北方的某個地區之內。而北海道自治政府則有防衛日本北方國土與領海的義務。

  ??對中國來說,這些倒也沒什麽。確立西太平洋霸權,進而奪取整個太平洋霸權,對現在的中國來說還早。但是至少世界主要工業國已經知道了中國正在一步步建立起西太平洋霸權。以現在的世界工業水平,有能力摻乎到這個進程的國家一隻手就能算過來。能決定這個進程的國家隻有中國與英國。蝦夷共和國對中國的戰略價值已經降低到提供港口服務的水平。

  ??令派遣軍在意的是,日本政府提出,在這個協議能最終簽署之前,北海道上不得駐紮外國軍隊。這是日本國內的協議,不容外國力量介入。明治政府這是準備讓蝦夷共和國自己斷絕與中國的軍事合作。

  ??軍委的回電告訴周新華,此事國內正在運作,周新華需要確定的是最終決定需要確保經過民主決策,盡力保護蝦夷共和國已經初步建成的民主機製不遭受破壞。

  ??到底怎麽保護蝦夷共和國的民主製度不遭受破壞呢?周新華再次發電給軍委。軍委的回複是,“近期我們會派人到蝦夷共和國,具體問題等派遣人員抵達之後討論。”

  ??軍委並不在乎周新華的那點不爽,最近的工作重心已經轉回了國內。對於一個麵積已經超過1700萬平方公裏的大國,徹底解決西部問題,準備好與英國的下一場戰爭,二五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鋪開義務教育,這三項任務是三會裏麵要確定的重中之重。其他的還有全國範圍內的衛生防疫係統,消滅天花、鼠疫、禍亂、血吸蟲病。更細微些的就是要給全國人民消除腸道寄生蟲,普及碘鹽。與這些大事一比,蝦夷共和國在小事裏麵都得算小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