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繼往開來(三)
作者:緋紅之月      更新:2021-07-19 10:11      字數:2882
  傳統中國的精華地區大概有關內十八省,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甘肅、寧夏。台灣、瓊州都不被認為是省,新疆、西藏、蒙古,這都是比較蠻荒的地區。

  ??陝西、甘肅、寧夏在太平天國控製之下,剩下十五省中光複軍暫時沒進軍山西。剩下十四省基本可以認定由光複軍控製。十幾年裏麵奪取了這麽大的地盤,最後還被翻盤的政權在中國曆史上從未出現過,韋澤當然也不想開這個首例。

  ??雷虎發電報詢問韋澤何時正式稱帝的事情,韋澤最初還不太清楚自己青睞有價的政委到底想說什麽。至少在韋澤看來所謂正式稱帝完全是小事,有那個閑淡功夫還不如老老實實把人大建起來。

  ??人大建設速度實在是夠嗆,倒不是有人想從中作梗,而是掌權的這幫沒人願意去人大。人大理論上是個權力機構,可在中國的文化裏麵權力機構是行政機構,現官現管的事情。一個隻有立法的機構怎麽看都與權力之間相差十萬八千裏。更不用說人大的立法權現在也由光複黨中全國會議執行,除了選出一群地方上比較有號召力的同誌負責了政策宣傳的工作,實在是看不出人大還有個毛用。

  ??韋澤轉念一想,就覺得雷虎實在非常含蓄提醒,大家想評功了。

  ??這種希望在光複黨裏麵不是沒有,而是越來越明顯。封建製度就這樣,沒有特權就沒有封建製度。大家辛辛苦苦跟著韋澤打天下,若是說真的打下天下後一點特權沒有,一點好處不見,這完全不能讓大家接受。當然,如果真的封王封爵,最後鬧出一群封建貴族出來,韋澤也完全不能接受。

  ??工業國家的政治固然是階級統治,但是政治永遠都是一個利益妥協的過程。連太祖都說過,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韋澤在這個階段恍然大悟一件事,為何任何開過時代都會大殺一番,很大原因就是要用文官製度逐步取消功臣體係。這個進程或早或晚,或快或慢,卻沒有任何一朝能夠繞過這個問題。

  ??所以韋澤最後決定還是暫時妥協一下,先把軍隊內部的問題搞定。雖然光複軍理論上是人民的軍隊,而且內部的政委製度也搞的不錯,不過軍銜體製若是沒有最終建成,軍隊裏麵的問題就大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雷虎已經不太適合繼續領導北伐工作。這就如韋澤在1853年曾經殺到南京城下,但是他調頭就跑,不敢奪了攻入南京的第一功。事實證明1853年的這個行動是正確的,韋澤獲得在安徽行動的自主權,若是楊秀清完全不放心韋澤,韋澤就得老老實實待在南京城裏頭。以韋澤的個性,天知道在南京能遇到什麽破事。

  ??果然,在軍委談起換北伐司令的時候,一眾將領們都眼巴巴的瞅著韋澤。海軍司令還好些,在南海的戰爭中海軍立下大功,還是未來荷屬東印度戰爭的主角。除非陸軍能開發出讓陸軍在水上步行的技術,不然的話未來的功勞跑不了。

  ??現在陸地上立功的機會都在北邊,雷虎從淮河以南打到黃河以北,這個功勞已經足夠大了。也該讓其他兄弟們有立功晉升的機會才行。

  ??韋澤不矯情,清楚明白的問道:“我現在有個問題想問大家,我的軍銜該怎麽定。”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上了,大家先是一愣,接著臉上都有喜色。韋澤的軍銜確定之後就該輪到下麵的眾將,

  ??“都督自然是大都督!”

  ??“切,你就聽過三國演義吧,大都督算什麽。我覺得征夷大元帥好。”

  ??“我覺得大元帥比較好。”

  ??“這亂世裏麵自稱大帥的人多了,叫這個是不是掉了咱們的身份?”

  ??“同誌們,咱們現有軍階裏麵已經有元帥軍階了。”

  ??“你讓都督當元帥?你是何居心?”

  ??……

  ??友好的,不友好的,別出心材的,按部就班的,各種意見紛紛出籠。韋澤把這個總結了一下,軍委的看法大概是這樣,韋澤必須有一個無人能及的軍階。而這個稱號最好是能夠響亮,威風,震懾人心。

  ??單從韋澤心裏麵講,他在這方麵沒那麽新潮。既然光複軍已經有元帥軍階,那麽韋澤也就完全能夠滿足於大元帥的軍階。他知道的現代大國裏麵美國是總統當三軍總司令,所以美國隻有個五星上jiang。中國是太祖不願意軍人當政,所以拒絕了大元帥的稱號。剩下的斯大林就是大元帥。

  ??至於韋澤,現在的體製根本沒有那麽負責,他是皇帝,至尊的稱號配上大元帥的軍銜,實在是恰如其分。

  ??“我個人想用大元帥這個軍銜,大家知道元帥軍階的肩章是什麽?”韋澤說道。

  ??現在光複軍軍區司令是中將,一眾中將們的帽徽是軍徽,肩章是鬆柏葉配直杠和星星。聽韋澤一問,眾將都搖頭不知。

  ??韋澤慢慢講道:“元帥軍階的肩章上是國徽,這意味著身為元帥的人肩負著國家的責任。大元帥的肩章也是如此,不過大元帥的帽徽也是國徽。身為大元帥可以統禦元帥,而這樣的一個人本身就是國家的象征。”

  ??身為一個不是特別矯情的家夥,韋澤其實不愛裝神弄鬼。但是對於現在的新中國,韋澤必須拿出一種態度出來。

  ??據說漢初的時候,那幫功臣們一個個桀驁不馴,毫無人臣之相。於是劉邦就弄出了一套禮數出來,據《史記?叔孫通列傳》記載,漢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在剛剛建成的長樂宮首次舉行歲首朝儀大典時,看著那幫功臣們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的行禮,再也沒有絲毫不敬的模樣,劉邦忍不住說出了“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之語。

  ??韋澤正在做的內容與漢高祖劉邦大不相同,但是采取的方式其實也差不多。在每時每刻,在每一個細節上,韋澤都隻能努力的將國家的意義,將地位要承擔的責任宣傳出去。即便是這種宣傳的效果到底如何尚可討論,但是若連這等宣傳都沒有,那就根本不用考慮讓這幫功臣們能夠自發的生出我對國家有責任的想法。功臣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國家是我打下來的,在這個國家裏麵我說了算。

  ??“都督,用大元帥稱號的人是不是有點太多。”還是有同誌對這個比較在意。

  ??韋澤對這種毫無自覺自信的態度頗為失望,他也沒有嘲諷,而是笑道:“咱們有人民幣作為流通貨幣,那麽有人弄張紙寫上人民幣三個字,那就是人民幣不成?這個大元帥的稱號誰都可以叫,但是有幾個人會認?若大元帥隻是個稱號,那就沒什麽意義。大元帥首先是個實質,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光複軍的大元帥才是真正的大元帥。誰不服氣,讓他們和我們比劃比劃。”

  ??聽了這話,同誌們忍不住哄堂大笑。笑聲中除了自信還是自信。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