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刀兵所向,盡皆屈服
作者:青風逐月      更新:2021-07-19 09:10      字數:3047
  話說郭大、周倉、許褚三人從帳內出來,互道別,周倉目逐許褚疾步而去的背影,轉頭對郭大皺眉道:“郭將軍,主公隻給你我兩萬人,既要掃除官軍的殘餘力量,又要三個月內搭建起足以容納百萬人居住的棚屋,這、、這給的人也太少了吧?”

  ??“本將軍亦是苦惱也!”

  ??郭大亦是麵露難色,沉聲道,“兩萬大軍掃除燕國、範陽兩郡的殘餘力量不是難事,隻是需搭建棚屋,卻是難事矣!”

  ??“圖見過兩位將軍!”

  ??郭大話音剛落,郭圖那獨有陰惻惻的聲音自二人背後響起,二人急轉身道:“見過公則先生!”

  ??“將軍無需多禮!”郭圖頷首道,“兩位將軍是否對主公之命不解?”

  ??郭大聞言心中一喜,忙抱拳疾聲道:“還望公則先生指點!”

  ??郭圖道:“幽州西部目前為止已無大量官軍,大多是零散各地的郡兵罷了,兩位將軍分一人領數千兵馬前去即可,至於剩下的人則以搭建棚屋為主要目標。還有,此番你二人需經過幽州大營,可向誌才求助即可也!”

  ??郭大道:“原來如此。”

  ??郭圖道:“還有就是高順將軍於塞外草原與鮮卑人作戰,我軍陷陣營雖可以一敵百,然鮮卑騎兵亦是不可小覷,你二人要注意聯係高順將軍,以免其遇到危險不及救援!”

  ??郭大道:“這個末將明白!”

  ??“嗯,明白就好!”郭圖道,“你二人且去吧,切記聯係高順將軍。”

  ??。。。。。。。。。。。。。。。。。

  ??洛陽,溫明園。

  ??董卓聽從李儒建議於園中大擺酒席,宴請十鎮諸侯皆朝中大小官員。

  ??酒過三巡,董卓忽然手持酒盅站起身來,疾聲道:“吾有一言,諸公請聽。”

  ??眾人紛紛側首,園中的喧鬧之聲為之一靜。

  ??董卓道:“天子為天下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如陳留王舉止得體、可承大位,吾欲廢帝而立陳留王,諸位以為何如?”

  ??眾人皆怒目以對,中軍校尉袁紹臉色赤紅,正欲拍案而起,卻被身邊自幽州逃回的曹**死摁住,袁紹回頭怒目以對,曹操亦搖頭不鬆手,兩人正互相扯拉時,對席忽有一人長身而起,慷慨陳辭道:“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此妄語?”

  ??眾人驚視之,卻是越騎校尉伍孚。

  ??伍孚正了正衣冠,朗聲道:“天子乃先帝嫡子,又奉遺詔而承大位,可謂順天意而合民心,且天子禮賢下士、聰敏好學,又無過失,何敢妄議廢立?且廢立之事,關於大漢國祚、天下蒼生,不可不慎,汝既非三公,更非帝室宗親,不過區區一鎮外蕃,安敢亂發妄語?莫非汝欲為篡逆耶?”

  ??董卓勃然大怒,疾聲道:“來人!將這口出狂言的匹夫拉下去斬首。”

  ??“遵命。”

  ??大喝聲中,兩名虎背熊腰的刀斧手已經衝進園中,架起伍孚便走,伍孚以手中酒盅回擲董卓,作色怒罵道:“董卓,匹夫,亂臣賊子,汝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啊!”

  ??隻聽一聲慘叫,伍孚的罵聲便嘎然而止,溫明園中頓時一片死寂、落針可聞,不及片刻功夫,刀斧手便已經提著伍孚人頭返回園中向董卓複命,董卓手持伍孚人頭向眾人道:“何人再敢有異議,此人便是下場。”

  ??眾人凜然,再不敢有所異議。

  ??。。。。。。

  ??席終人散。

  ??袁紹出得溫明園,怒目向曹操道:“孟德,方才為何阻吾殺賊?”

  ??曹操道:“本初未見董賊身後之人乎?”

  ??袁紹道:“何人?”

  ??曹操道:“並州猛將呂布,此人當初力敵賊軍悍將典韋、許褚而不敗,當有萬夫不當之勇!本初若於席上發作,恐為所害,吾心實不忍故而死死相阻。”

  ??“哼。”袁紹悶哼一聲,想了想說道,“董卓勢大,再留在洛陽早晚必為所害,我父故吏韓文約於泰山郡立足,吾欲投之,起兵以討賊,孟德以為如何?”

  ??“眼下董賊野心未露,起兵討伐恐非其時。”曹操搖頭道,“待操找時機以獻刀為名借機接近董賊,刺之以絕後患。”

  ??當下兩人互道珍重,各自回府不提。

  ??。。。。。。。。。。。。。。。。。

  ??中平二年二月

  ??張寶以鐵血手腕強迫冀州百姓進行了華夏史上極為罕見的大規模遷徙,冀州境內共有將近一百六十萬人被迫遷入幽州之地,在定居燕國、範陽定居下來。

  ??大遷徙過後,冀州北部境內十室九空,千裏之內渺無人煙,當然冀州境內並非全部遷徙,僅僅是北半部而已,如若全部遷徙,根本就沒有那個時間,所以張寶果斷放棄了南部之人。

  ??當然毫無疑問,這些百姓的大規模遷徙是一次極為冒險的行動。毫不誇張地說,大遷徙之路就是一條用白骨鋪成的死亡之途,從根本上講,這隻能算是一次極為粗糙、失敗可能姓高達九成九的移民工程,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居然最終成功了!

  ??將近一百六十萬冀州百姓居然有百餘萬活著抵達了燕國、範陽二地方(許多年老體弱的老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死去了),這白餘萬百姓中的絕大多數都熬到了第二年春上的小麥成熟,這不能不算是個天大的奇跡!

  ??縱觀張寶的這次百萬移民大遷徙,與西漢武帝時先後組織的移民屯邊,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本質的區別,才造就成了這次奇跡。

  ??武帝征發中原百姓充實邊塞,征發的都是貧苦百姓,有田有地、有糧有產的士族門閥卻是毫發不動!遺憾的是,當時民間的絕大多數餘糧和幾乎所有的生活物資都集中在這些士族門閥的倉廩之中。

  ??接到聖旨後的中原百姓隻能攜帶著那僅有的一點口糧、扶老攜幼開始了人類史上最為慘烈和悲壯的長途遷移,在封建社會,百姓在完成長途遷徙時很難從政斧那裏獲得什麽資助,既便有,也大多被中間的各級官員層層克扣光了。

  ??踏上征途的中原百姓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長途遷徙,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但張寶的百萬移民大屯邊卻是完全不同。

  ??在冷血的張寶和心智極為理性的賈詡的眼裏,根本就不存在士族門閥和貧苦百姓的區別,刀兵所向,不論貴賤貧富統統遷徙,違令不從者~~斬!而且,在大遷徙開始之前,大量屯積於士族門閥倉廩之中的存糧和生活物資一律充公,用來沿途提供百姓生活所需。

  ??並且,從冀州到幽州路途並不遙遠,當時又是深冬之季,天氣也不炎熱,所以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瘟疫,種種因素相加,最終造就了這次罕見的奇跡。不過,身在其中的張寶卻渾然不知自己正在創造奇跡。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