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曆史分叉
作者:鼠軀一震      更新:2020-03-21 12:47      字數:2411
  楊峰微戚了下眉頭,說著:“不可控?恩……臥槽,我早就想問了,話說,曆史不是不能改的嗎?為啥這裏卻好像不是這樣?而且你說的話好像也是這個意思,這到底咋回事?什麽情況?”

  真實的曆史是不可改的,因為它是已經流逝的時間,是沒辦法去修正的,除非你擁有比起這個時間更強大的力量

  “等等,你剛剛說,真實的曆史不可改,真實的曆史?”楊峰敏銳的抓住了係統話裏的這句關鍵詞。

  哦!原來您不知道嗎?這個世界隻是跟您原本的世界很相似,擁有基本一致的時間流程,以及曆史性觸發機製,隻不過兩者的時間線一個在前一個在後而已

  “也就是說,這裏並不是真實的曆史?”楊峰一臉驚訝的表情,說著。

  當然不是,隻是很像而已,而且,如果沒有我們的介入,這裏接下來的時代發展進程也會跟您原本的世界基本一致

  徹底明白過來的楊峰頓時不由自主的爆了句粗口:“我靠,那你為什麽一開始打的任務標簽是南宋末年,而且還專門給我看了這方麵的曆史資料,你這是在故意誘導我?”

  嘀任務係統並不受主機完全控製,請您見諒,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裏也的確可以說是南宋末年,畢竟,這裏的發展軌跡與您認知中的南宋曆史是完全一致的

  “一致?嗬嗬!那你說說,今天的這個江鉦之子是怎麽回事?”楊峰冷哼著說道,臉上滿是質疑。

  根據係統資料顯示,此人的身份於真實曆史的確存在,但姓名目前無法考證,故無法判定是否就是此人,且,因為您的三次直接性介入,這些人的原定生命軌跡已經發生了難以遏製的偏轉

  楊峰眉頭一挑,問著:“偏轉?什麽意思?”

  他似乎從中嗅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氣息,這個氣息讓他直接想起了自己這些天來心裏的那股突兀的預感。

  這是自他抵達崖山以後,就突然產生的一種若有若無的預感,非常奇怪,就好像接下來會有什麽大事要來臨了一樣。

  隻不過卻很微弱,遙遠,這讓他內心非常不安。

  因為您的多次幹涉,已經間接影響了這些人原本的命運軌跡,使得其發生了一些微弱的偏移,而這些人卻又恰好是這個世界進行時代性變革的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目前無法推測他們身上這微弱的“不穩定”會對這個世界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額我總結了一下,你的意思就是,我改變曆史了?”楊峰愣了愣,有些不敢相信的問著。

  也許

  楊峰沉默了片刻,隨後嘴角頓時一抽,說著:“這……這就改變曆史了?那我的任務是不是也完成了?”

  沒有,而且,這些隻是目前能觀測到的數據,無法判定接下來是否會出現變化

  “……我靠,一問三不知啊你!”楊峰愣了愣,隨即滿臉不爽的說道。

  十分抱歉,信息有限,本係統無法為您提供更多的結論

  “就你這樣,居然還是係統,真的是,人家的係統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倒是正好相反,唉!”

  說到最後,楊峰就是忍不住一聲歎息。

  所以,請宿主再接再厲,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應對此事

  “……那你呢?”楊峰眼皮抽了抽。

  我可以為您加油打氣

  “滾!”

  好的

  ……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

  雖然楊峰前期通過各種方法使得南宋小朝廷實際遷往崖山的時間比起曆史上要延遲了兩個月左右,但事實上,其它曆史事件卻是並沒有如係統所誇大的那樣,發生太多改變。

  首先就是廣州城,跟原定曆史裏一樣,先是一個月前,搞定了內部問題的元廷大舉南下,元軍主力數路並進,廣東轉運使王道夫與淩震匆忙迎擊,然後不出所料的大敗而歸。

  消息傳回崖山朝廷總部的時候,除了早已知曉曆史的楊峰一臉波瀾不驚以外,其餘大臣甚至包括張世傑和陸秀夫都是一片震動。

  然後,接下來,正當朝廷這邊焦急的商量對策時,整個廣州城卻是已經被元軍所破,而王道夫與淩震則再次突圍,退走東圃,不知去向。

  與此同時,另一邊,北方惠州的文天祥軍也是被元軍於同月擊破,甚至於連文天祥本人亦被元軍所俘。

  而原本還打著與廣州惠州相互呼應的崖山小朝廷就這樣,突然變成了一支孤軍,直接暴露在了元廷大軍的視線之內。

  一時間,整個崖山小朝廷頓時人心惶惶,謠言四起,要不是有著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全力彈壓,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就這樣,又是過了一個月。

  十二月,經曆了數次反擊失敗,甚至於連自己的知交好友都因此而死的原廣東轉運使王道夫不得已,隻能放棄反攻廣州府,然後率領殘部撤退至崖山,與宋軍大本營會合。

  而這也使得原本就已經人心惶惶的南宋小朝廷更是雪上加霜,王道夫的到來不僅沒有增強崖山宋軍的信心,反而還徹底宣告著南宋失去了對崖山以外所有地區的控製以及反擊能力。

  祥興二年,一月初。

  元將李恒結束廣州戰事後,也率軍來到了新會崖山,與元軍主帥張弘範會合,南北合圍宋軍大本營。

  宋軍主帥張世傑命王道夫率蛋船迎擊,王道夫與元將李恒相遇再戰,王道夫再次負傷戰敗,隻得退走。

  二月初六,宋元崖山決戰正式打響。

  因之前江鉦反對張世傑之戰略部署(鐵索連舟),是故,張世傑以楊太後之名義,調江鉦回福建立江萬載衣冠塚並募兵籌晌,並以蘇劉義(蘇軾後裔)暫時接替江鉦職務掌管殿前司。

  而元軍統帥張弘範果然如同先前江鉦所猜的那樣,先分兵控製了宋軍海陸出口,而南宋二十萬軍民則因戰船被鐵鏈相連,移動艱難,最終大敗,鮮有逃生者。

  見到大勢已去的張世傑悔不當初,卻又無力回天,最後隻得收攏殘部,並派人前去接應旗艦上的趙昺與陸秀夫等人。

  然後,在派的人前腳剛走,還沒來得及走遠之時,張世傑卻是又突然叫住了對方,轉而又叫了另一人代替這人前去接應。

  而這個人就是江統領以前麾下的一個小兵,後來江統領被調去保護皇帝以後,這些人就被打散了重新編入了軍隊。

  這個人就恰好被編入了張世傑所在的旗艦水兵中,而張世傑本人又剛好想起了自己那個老朋友有些生性謹慎多疑,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就把之前派去的人給叫了回來,轉而換成了這個自己不經意認識的一位江統領的舊部。

  至此,曆史的洪流開始偏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