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曆史慣性
作者:鼠軀一震      更新:2020-03-21 12:47      字數:2123
  景炎三年&祥興元年,五月中旬。

  已經擬定了要遷至崖山的南宋小朝廷經過了幾天簡單的休整以後,正式準備從岡州出發,開始全軍前往崖山,這個新的朝廷駐地。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候,年幼的祥興帝趙昺卻是不知何故,突然染上了風寒,連續幾天高燒不退。

  這讓當時主管整個南宋軍政朝綱的陸秀夫以及張世傑二人頓時都是大驚失色,隻得先暫緩遷往崖山的行程。

  並同時一邊下令那些禦醫宮人們好生醫治小皇帝,一邊又抓緊重新布置岡州地區的軍防,以及調令其它地區的南宋散軍,命其隨時待命元廷可能到來的突襲。

  就這樣,在楊峰有意的控製外加係統的配合下,一場很普通的傷風感冒硬是拖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才徹底恢複。

  然而,雖然利用這種算得上是陰謀詭計的辦法將原本曆史上所標定的崖山之行給硬生生拖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很可惜,似乎是為了證明所謂的曆史必然性一樣。

  即使整個南宋小朝廷在這片地區多待了一個多月,甚至於連他們自己都已經做好了要被元軍突襲的準備。

  但是事實上卻是不知怎麽的,元廷那邊就好像完全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一樣,在流亡的南宋小朝廷滯留岡州的這兩個多月以後來根本就沒有過任何的軍事行動,甚至於連周邊地區的軍力或者糧草調動都沒有。

  這就讓之前還為此而擔心的張世傑等人很是意外了,按理來說,正常情況下,別說是滯留兩個月了,就算是一個月,估計他們的行蹤就已經被元廷所知曉了。

  這種情況下,一直致力於滅亡南宋殘餘政權的元廷沒理由不做出反應,也因此,之前張世傑和陸秀夫才會定議的那麽著急,目的就是趕在元廷爆發雷霆一擊之前離開此地,趕赴崖山。

  到時候,背靠大海的他們,進可依靠天險而守,退也可避往大海,躲避元軍,而且崖山所在距離廣州很近,一旦遭到元軍進攻,廣州那邊也可隨時出兵救援,比起這岡州,那是不知安全多少。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年幼的小皇帝卻在這個關鍵時候病了,自詡為忠臣的張世傑和陸秀夫自然不可能不管不顧,直接帶著生病的小皇帝強行遷徙。

  先暫且不說這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就說小皇帝此時才剛7歲,平常人家也都還是正在長身體的年紀,非常容易因為一些疾病而夭折。

  如果他們帶著生病的小皇帝強行行軍,從而導致小皇帝在惡劣的行軍環境下一命嗚呼了,那他們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注:古代交通不發達,這種長距離的遷徙,比如流放發配,或者官員到偏遠地區任職,不僅耗時長久,而且傷亡率非常高,病死意外死亡的不計其數)

  因此,他們雖然無奈,但也隻能暫緩行程,一邊焦急的等待小皇帝康複,一邊祈禱元軍不要這個時候攻擊他們。

  然後,就這樣滯留了一個多月,小皇帝終於康複了,而元軍那邊居然真的是沒有進攻他們。

  甚至於,期間張世傑還下令去秘密探查收集了一些元軍動向的情報,包括各種蛛絲馬跡,結果得到的消息卻是元軍一切如常,沒有絲毫要大舉用兵的意思。

  這讓當時得知消息的張世傑和陸秀夫等人還很是疑惑了一陣,但最後也隻當是元廷內部變亂問題沒有解決,是故並沒有多加關注。

  至於為什麽不抓住這個時機去收複失地,首先,這件事右丞相文天祥已經在做了,其次,他們此時手中的實力也有限,自保都困難,而且也無法保證元廷是否有什麽陰謀,所以,還是小心為妙。

  就這樣,在比原定曆史差不多多拖了一個月左右,實在拖不下去的楊峰最終還是萬分無奈的踏上了去往崖山的路程。

  然而,楊峰還是不死心,在使用了包括小孩子的無理取鬧在內,幾乎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了的情況下,足足走了一個月的時間,最終楊峰還是安然的踏上了這片在曆史上被稱作崖山的土地。

  依靠著係統的幫助,加上對曆史充分了解的他,即使用盡了手段,居然還是無法改變原定曆史的軌跡。

  這不由的讓楊峰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和不服氣,但卻又無可奈何。

  ……

  景炎三年&祥興元年,八月中旬。

  崖山,南宋(小)朝廷根據地。

  楊峰端坐在那張屬於自己的“龍椅”之上,滿臉心不在焉的聽著底下那些以陸秀夫和張世傑為代表的朝臣們議政。

  當然,這裏說是議政,其實就是陸秀夫和張世傑兩個人在單方麵的討論,其它朝臣們則是偶爾說兩句,至於楊峰嘛,看看就行,不必在意。

  此時的陸秀夫和張世傑等人正在討論著下一步的戰略計劃,其中,張世傑主張調軍與廣州合兵,趁著元廷未反應過來的空擋北上黎平廣東其餘各府縣,並與文丞相會師。

  而陸秀夫則認為應該先加強廣州與崖山附近的防禦,靜觀其變才是正道,此時進攻還有些操之過急。

  總之就是一個主動進攻,一個偏安一隅,互相爭執不休,但似乎是因為宋朝的文官比起武官要更強勢一些,所以此時的陸秀夫倒是占據了些許的上風。

  假如沒有第三方介入的話,估摸著最終方案為防守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對此,“龍椅”上的楊峰雖然表麵沒有波動,但內心卻也是暗暗搖了搖頭,知道這段曆史的他自然曉得,曆史上的南宋就是固守崖山,最後被消滅的。

  隻可惜,以他現在的身體年齡,卻是無法提醒這些人這一點,或者,就算提醒了估計也沒什麽用處。

  想著,楊峰又是無奈的眯了眯眼,然後在心裏無聊的翻起了關於南宋末年的這段曆史,同時思考還有沒有什麽破局的辦法。

  至於依靠係統?嗬嗬!他已經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