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勤快的女婿(加更)
作者:霜露寒      更新:2020-03-21 11:42      字數:2163
  到了鄉下兩個小不點可是解放了,每天都跟著杜海盛這個哥哥玩兒。杜海盛很照顧這兩個小弟弟。三個人已經儼然成了一個鐵三角。每天一起床杜海盛就會來姐姐家找兩個弟弟。

  有杜海盛帶著兩個小不點於慧茹也輕鬆了許多。

  杜雨涵讓小弟每天都來家裏吃飯,也能趁機給弟弟加營養。就是兩個大一些的弟弟,杜雨涵也經常給他們弄好吃的。

  杜家三兄弟自打杜雨涵來了老河灣村營養更好了,長得更快了,特別是杜海峰和杜海潮個子猛竄,身上也長肉了。

  杜連橋和王玉巧的樣貌都不差,三個孩子都遺傳了他們的優點,長得都不錯。等長大了肯定都是俊小夥兒。

  家裏吃的多,三個小家夥每天都能吃到杜雨涵特意為他們做的有營養又好吃的飯菜。

  杜雨涵也經常會讓杜海盛把兩個哥哥叫過來吃飯,她知道杜家夥食肯定是不怎麽好的。養父母不願意麻煩她,她就是叫他們,他們也不會來,隻能時不時地送一些吃的過去。

  後院的一片草莓長得也很好,有杜雨涵空間井水的作用一直都在不斷地結果。家裏的大人小孩兒都愛吃草莓。

  梁守正夫妻和杜連橋夫妻都是第一次吃到草莓,新鮮了很長時間。

  草莓這東西很好繁殖,繁殖的也很快,一棵草莓秧子會長出好多藤蔓,然後在藤曼上長出新的帶著點兒根須的新苗,接觸土地之後根須就會紮入土地,一棵新的草莓苗就生成了。

  杜雨涵給梁家和養父母家都移植了一些,現在已經長出許多新苗了,也結了一些草莓。

  也有一些村民知道杜雨涵家有一種新鮮的水果,為了家裏的孩子來討要秧苗的,杜雨涵也都會給他們幾棵並告訴他們怎麽繁殖。

  這一個夏天老河灣村已經有很多家都有草莓了。相信明年家家都能有一片草莓。孩子們也多了一種零嘴吃。

  桃樹上僅剩不多的桃子最後都進了孩子們的肚子,顧華陽和何浩博兩個小不點兒長得更壯實了,個子也長高了不少。

  於慧茹來了女兒這裏幾天氣色就紅潤了許多,在這裏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沒有一點兒煩心事。每天她最大的樂趣就是鼓搗後院的菜園子,每天想著吃什麽菜。

  後院杜雨涵種的小白菜已經長得老高了,菜苗太密就要拔掉一些,正好當菜吃了。

  杜雨涵會時不時地去山邊獵兩隻野雞、野兔的回來。獵物就交給杜海峰和杜海潮兩兄弟收拾,然後杜雨涵就會留他們在家裏吃飯。

  杜連橋夫妻知道他們姐弟感情好,也知道這是女兒變相地幫著家裏,他們很感激女兒和何家。

  杜連橋夫妻讓兩個兒子把杜雨涵家用的柴火給包了。所以杜雨涵家裏燒的柴火都是杜海峰和杜海潮兄弟倆撿回來的。

  杜雨涵也沒有阻止,親人之間就是要互相關愛。沒必要分的那麽清。她也會經常跟著兩個弟弟一起去撿柴,一直囑咐兩個弟弟隻能在山邊撿柴不能往裏走。

  兩個少年因為這兩年營養好,個子都竄的老高,已經超過杜雨涵了。

  杜雨涵看著兩個比她高的弟弟頗有些我家兒郎初長成的自豪感。

  杜雨涵看著大弟弟杜海峰對學醫感興趣就征得了養父母和大弟弟本人的意見開始教大弟弟杜海峰醫術。

  此後杜海峰除了學習文化知識還一邊和姐姐學習醫術。姐姐有病人的時候他都在旁邊觀摩學習,也幫著打打下手。

  天氣還是很幹旱,但是莊稼眼看著就要長成了,老河灣村的村民眼看勝利在望都卯足了勁兒拾掇莊稼。這澆地的水車就從來沒有停下過。

  村民們都是排好班輪流去踩水車,反正跟下地幹活一樣也是有公分的。關係大夥今年吃飯的問題,誰也不敢偷懶。

  水車杜連橋會定期進行保養,壞了也由杜連橋給維修。一些別的村子水車壞了也會來找杜連橋維修。因為這十裏八鄉杜連橋的手藝最好。大家也都知道這水車是杜連橋第一個做出來的。

  不管哪個村來找杜連橋肯定都不會讓他白幹,人家村裏都會給杜連橋一些吃的、用的。也算是辛苦費。

  杜家的日子又有杜雨涵幫襯著在老河灣村算是好過的人家。

  經過半個多月的忙碌韓義先和顧祁深終於把這次的物資進行了妥善的安排。一些物資已經投放了市場,大大緩解了物資供應緊張的程度。

  忙了半個多月韓義先終於有時間來老河灣村看杜雨涵。他知道嶽母和孩子都在老河灣村就到副食品商店買了一些點心和糖果。

  以他的身份到了副食品商店經理得遠接奉迎的接待,後來韓義先就不自己去買東西了,都是讓劉剛代勞。

  但是也有很多人認識劉剛,所以他們買東西從來都會被熱情的接待。

  韓義先這次和劉剛一起來的,畢竟嶽母也在,他還是要注意一些的。

  到了老河灣村杜雨涵正好有病人,他也沒有打擾直接就去了後麵的家裏。

  於慧茹看到未來女婿來了當然要熱情接待。

  韓義先坐了一會兒後就開始找活幹,首先就是去劈柴、然後就是澆菜地,劉剛也跟著幫忙。

  於慧茹現在已經把韓義先當成自己的女婿了,看到女婿眼裏有活這麽勤快也為女兒高興。

  女婿勤快一些,將來女兒就少受些累。

  於慧茹想到女兒馬上就到十八歲了,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了。如果女兒跟韓義先結婚,也不知道將來是還住在村裏還是跟著韓義先去市裏住。畢竟女兒是這裏的鄉村醫生。

  當然如果女兒願意跟著韓義先回市裏那也很容易。不管怎麽樣都要看女兒的決定。

  她看著女兒和韓義先似乎又有了很大的進展,她是過來人這點兒眼力還是有的。也許女兒很快就要嫁人了。想到這個她又十分舍不得。嫁了人就是人家的人了,跟做姑娘的時候又不一樣了。

  好在女兒結婚後也是在c市,也等於在他們身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