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萌生新的想法
作者:霜露寒      更新:2020-07-28 11:54      字數:2229
  今年之所以大豐收,除了風調雨順,還因為今年田地裏用了化肥。大夥雖然不說,但是也都很感激韓義先給村裏弄來的化肥批文。

  要知道這化肥的批文可不好弄,沒有批文就是拿著錢也沒地兒買化肥去。

  雖然稻田裏的水早就沒有了,但是車也進不去。水稻都是割下來之後由人工背到田邊的路上,再用馬車拉到打糧食的場地。

  水稻都還比較濕,一大捆稻子也是很沉的,一般都是男人們負責背稻子。

  孩子們就會在已經割完稻子的田地裏尋找落下的稻穗。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糧食誰撿到的就歸誰,這是村裏一直以來的慣例。

  所以到了秋收時節孩子們都會在田地裏忙活,撿到的糧食也可以給家裏添些口糧。

  南方稻米比較多,何雨涵也愛吃米飯,這是她比較滿意的地方,如果在北方,大米就不是常見的東西了。

  水稻被運到場上就會有人脫粒,然後晾曬。隻有稻穀被晾幹了才能入庫。現在水稻脫粒是依靠人力驅動的一種機器,俗稱人力打稻機,速度很慢。

  何雨涵看到場上人們一把一把的拿著稻子脫粒速度真的是太慢了。她就萌生了設計一款動力打稻機的想法。

  還有小麥,也一樣費事兒。小麥人工脫粒後還要揚穀,那穀粒裏不要的穀殼讓風吹掉留下穀粒。這種工作艱苦勞累不說,還非常費時間。

  如果麥收期間下雨的話麥子很有可能會發黴、發芽,造成浪費。這也是為什麽一到麥收就全員出動搶收麥子的緣故。

  她可以設計打稻機、打麥機,玉米脫粒機等,到時候打麥子、稻子都可以用機器,那效率可就高多了,也能盡快把糧食晾曬好入庫,減少糧食的浪費。

  其實一些地方已經有脫粒機了,隻是千源縣這邊偏僻又落後,根本沒有這東西。

  現在千源縣有自己的機械廠了,完全可以自己生產這種機械。她設計的機械絕對比現在市麵上賣的要好,到時候就是機械廠隻供國內也會供不應求。

  今年是來不及了,明年她可以利用設計者的身份給北裏村爭取到機械的實驗品,到時候北裏村基本不用花多少錢就可以擁有機器。

  有了這個想法何雨涵決定回去就開始畫圖紙。她把自己的想法也跟韓義先說了。

  韓義先很支持何雨涵的想法,“雖然咱們住到了鄉下,但是你還是千源縣機械廠的技術顧問。你在這裏一樣可以搞設計畫圖紙。回頭我就給你布置出一間書房來。

  現在太忙,你也太累,畫圖紙不著急,等秋收過後再說。

  等你畫好了圖紙就給正燁送去,他知道該怎麽處理。咱們這是給他送寶貝去了,他不定得多高興呢。

  回頭讓他們廠支援北裏村兩台機器也沒什麽,到時候運兩台機器就來咱們這裏試驗,你這個設計者可以當場給提意見。到時候機器就當試驗機留下,象征性的給點兒錢就行。”

  韓義先也不希望埋沒了媳婦的才能,在不用去縣城上班的情況下設計一些機械設備也不錯。

  何雨涵完全同意韓義先的安排說道:“到時候我把打麥機、打稻機、玉米脫粒機一起都設計出來。我盡量降低成本,能讓大部分村子都能買得起。到時候這收糧食的效率就上去了,還能節省不少勞動力。

  今年或者明年北裏村也得幹一些副業了,這樣正好能有勞動力。”

  收割大豆也要掌握好時間,如果大豆太幹了豆莢就會爆開,豆粒就會落到地裏造成浪費,所以割大豆的時候也是要趕在大豆還沒有完全幹的時候,而且最好是上午割。

  因為上午的大豆被夜裏的露水弄的潮濕,豆莢也不容易爆開。而下午大豆經過一上午的太陽暴曬有很多豆莢都幹了,人再一碰的話就很容易爆開。

  所以說幹農活也是有很多學問的。

  大豆的豆萁是很硬的,徒手的話很容易被豆萁和豆莢紮到手。為了不讓韓義先的手受傷,也為了不特立獨行,何雨涵給村裏捐獻了百十副線手套,讓高叔發給割大豆的村民。

  韓義先拿著媳婦給的線手套笑道:“我媳婦就是貼心,這村裏的人也都跟著我沾光了。”

  何雨涵知道韓義先以前沒怎麽幹過農活很不放心,囑咐道:“割豆子時你可注意點兒,別把手紮傷了。”

  韓義先拉起何雨涵的手看了看心疼地說道:“你看你的手都粗糙了許多,人也黑了不,看著都瘦了。”

  何雨涵說道:“哪有,人是黑了一些,但沒有瘦吧。大家都下田勞動,連孩子們都去了,我能幹看著嗎?

  再說咱們公分掙得太少到時候分口糧還得倒補錢多不好看。你放心吧,我被派去摘棉花,不怎麽累。

  等把稻穀入庫再把大豆收了就不用太著急了。這兩樣可是不等人的,晚了大豆都落到田裏了。”

  韓義先說道:“你也別太累了,咱們不缺那點兒公分。你還得給孩子喂奶呢,悠著點兒。中午我去山裏打隻野雞去,給你補身體。”

  何雨涵說道:“你別浪費那時間了,有那時間中午還休息一會兒呢。中午我跟你一起去,從空間裏抓兩隻,早去早回。”

  韓義先點點頭道:“行,那下工後我去找你。”

  何雨涵拿出了一個樣子很大眾的帶保溫效果的水壺放在一個她特意做的棉套裏說道:“這水壺裏我裝的是冰鎮綠豆湯,渴了多喝點兒,解暑補水。”

  韓義先問道:“你帶了嗎?”

  何雨涵點點頭道:“帶了。”

  夫妻倆穿著長衣長褲帶著草帽全副武裝然後出了家門跟著大家去下田幹活。

  村裏割大豆的人被分到了一副線手套都很高興,大家也都很珍惜。

  不過有了線手套割大豆確實不怕紮手了,速度無形中就快了許多。高樹文在心裏感歎有學問的人就是辦法多,這一副手套不值幾個錢,但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村裏的人剛開始跟韓義先一起勞動的時候都很新奇,畢竟韓義先一個城裏人卻到他們農村來落戶,大家開始都猜測是不是韓義先犯什麽事了。

  但又一想如果犯事兒了也不可能被派到村裏當幹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