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憲章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1      字數:4084
  這個問題就是:如何占領美國。

  ??經過艱苦的辯論,黃瀚林最終說服了絕大部分同盟國首腦,讓他們放棄了賠款要求,並且設法穩住了伊朗等國,在賠款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即原則上不要求國家賠償,隻限於民事賠償。

  ??所謂的民事賠償,主要指美國必須為戰爭期間,針對交戰國的民眾、戰俘所犯下的戰爭罪行進行賠償,而且賠償主體是個人,不是國家,因此賠償也將以個人起訴美國政府的方式進行。

  ??戰後,針對美國的民事賠償官司就有數十萬件。

  ??當然,相對於國家賠償,民事賠償隻是聊勝於無。到最後,美國向交戰國的受害者賠償了大約一萬四千億美元(以二零五一年的幣值為準),僅相當於之前各國要求的國家賠償額的萬分之一。

  ??問題是,賠償隻是戰後懲治美國的問題之一。

  ??當時,中國與盟國最大的矛盾,是如何占領美國。

  ??黃瀚林肯定希望獨占美國,可是別說歐洲聯邦不會答應,連其他盟國也表示反對,均認為應該由盟軍占領美國。

  ??當然,在名義上,中國軍隊也屬於盟軍。

  ??隻是,在指揮權上,中國軍隊隻聽從中國政府指揮,不接受盟軍司令部指揮,因此沒有算在盟軍之內。

  ??當時,這個問題差點談甭。

  ??真要談甭了,黃瀚林在這次首腦會議上所做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

  ??到最後,黃瀚林不得不做出讓步。

  ??當然,隻是變相讓步。

  ??在接受了盟國的提議,即由中國軍隊加入後的盟軍占領美國之後,黃瀚林提出,占領行動隻能在戰爭結束之後開始,而且得提前成立臨時政府,出台臨時憲法,在美國的社會環境穩定下來之後,再由盟軍替換中國軍隊。更重要的是,盟軍的占領行動,必須以新美國的臨時憲章為準。

  ??說白了,黃瀚林此舉直接使占領變得毫無意義。

  ??顯然,仍然有很多國家不滿。

  ??黃瀚林沒再做出讓步,明確表示,這已經是中國的底線,如果各盟國首腦仍然在占領問題上糾纏的話,中國就會考慮單獨占領美國,並且單獨處置美國,因為中國絕對不能容忍通過占領來肢解美國。

  ??事實上,黃瀚林一直在占領問題上不肯退讓,就是在防止美國遭到肢解。

  ??談到這個時候,印度總理再次出麵,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即盟國的占領行動必須建立在美國版圖完整的基礎之上,即盟國分區占領不是為了肢解美國,隻是為了減輕中國軍隊的作戰壓力,所有盟國軍隊都得服從占領軍司令部的指揮,而不是服從本國政府指揮,占領軍司令部則由中國組建。

  ??必須承認,談到這個地步,這已經是最好的折中方案了。

  ??在黃瀚林態度堅決的情況下,絕大部分盟國都放棄了肢解美國的想法,而且也知道隻要中國不肯讓步,就沒有任何人能夠肢解美國。事實上,也有很多盟國首腦認識到,肢解美國不會有任何好處。更重要的是,在國家賠償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之後,肢解美國給任何一個盟國都無法帶來直接好處。原因很簡單,之前大多數盟國支持肢解美國,就是希望通過占領區獲得國家賠償。既然已經放棄了國家賠償,就沒有理由肢解美國了。此外,要想使民事賠償兌現,就得保證美國的完整性。

  ??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盟國要求占領美國,實際上隻是一種政治要求。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讓盟國首腦回去之後,能夠給議會、給民眾一個交代,並非想要從中獲得直接利益。

  ??不管怎麽說,在美國接受由中國軍隊成立的占領軍司令部指揮,也說得過去。

  ??搞清楚這一點後,黃瀚林才表示,可以讓盟軍分擔占領任務,但是得首先成立占領軍司令部。

  ??這下,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劃分占領區,以及確定各個盟國的出兵數量。

  ??事實上,劃分方式非常簡單,即按照美國的州來劃分。

  ??美國總共有五十個州,除掉阿拉斯加州與夏威夷州,美國本土有四十八個州,外加華盛頓特區。

  ??後來,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加利福尼亞州、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明尼蘇達州、密歇根州、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弗吉尼亞州、夏威夷州與阿拉斯加州由中國占領,佐治亞州由約旦、科威特、卡塔爾與巴林占領,其餘三十六個州,由三十六個盟國各自占領,歐洲聯邦分到的是緬因州,華盛頓特區在名義上由盟軍共同占領(後來也是占領軍司令部所在地),實際上由中國與歐洲聯邦共同管理。戰後的美國,依然實行聯邦製,各個州擁有較高的自治權,聯邦總統、聯邦議會議長、聯邦政府高級官員、以及各個州的州長在選出之後,都得由占領軍司令任命。說得簡單一些,占領軍司令就是美國總統的總統,擁有最高管轄權。顯然,占領軍司令隻能由中國上將擔任,隻是在占領軍司令部,設了一個盟國聯合參謀部,由四十個盟國各派遣一名高級軍官組成,占領軍司令則通過參謀部下設的管理機構負責行使管轄權。歐洲聯邦與中國解除同盟條約之後,緬因州由中國占領,華盛頓特區也由中國軍隊單獨管理。

  ??從某種意義上講,黃瀚林保住了其堅持的原則,即戰後的美國必須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

  ??事實上,大戰結束後不到十年,盟軍在美國的占領行動就剩下了象征意義。

  ??不管怎麽說,永久占領美國是很不現實的想法,隻有讓美國民眾心甘情願的放棄抵抗的念頭,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威脅,而占領本身並不能讓美國民眾放棄抵抗,隻有結束占領,把權利移交給美國民眾,才能達到目的。當然,為了防止美國東山再起,短時間占領仍然是有必要的。

  ??問題是,如果沒有明確的國家目標,美國就很容易再次走上歧途。

  ??這時候,黃瀚林的遠見卓識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大戰結束後不久,歐洲聯邦就發動統一歐洲大陸的戰爭,後來還把戰火燒到了東歐與地中海南岸。

  ??結果就是,歐洲聯邦很快就成為美國人民心裏的公敵,成為對自由與民主世界構成最大威脅的敵人。原因很簡單,歐洲聯邦的統一行動,不是在自由與民主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是通過戰爭實現的,是強加給歐洲其他民族的統一。如此一來,在原本就熱愛自由與民主的美國人眼裏,歐洲聯邦就是一個獨裁的軍事強國,是一個到處侵略與吞並弱國,時刻都在發動戰爭的邪惡國家。

  ??在很多美國人看來,歐洲聯邦遲早有一天會跨過大西洋,讓戰火燒到美國本土。

  ??別忘了,美國也是西方國家,而且半數國民是歐洲移民的後代,因此在美國人看來,歐洲聯邦的統一範圍不僅僅是歐洲大陸,而是所有西方國家,這其中肯定就包括大西洋對岸的美國與加拿大。

  ??顯然,在美國民眾把歐洲聯邦當成敵人的時候,中國就是美國的盟友。

  ??也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開始為美國鬆綁,逐步降低占領級別,並且逐步把國家權利歸還給美國民眾。

  ??隻是,中國並沒放鬆警惕,比如嚴格限製美國的軍事力量。

  ??總而言之,黃瀚林積極鼓動歐洲聯邦發動統一戰爭,對中國在美國的占領行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七月七日,在基本問題達成一致之後,東方同盟集團四十一個成員國的首腦共同簽署與發表了《同盟憲章》,明確提出,隻有美國無條件投降,戰爭才會在盟軍全麵占領美國之前結束。

  ??事實上,兩天前,美國總統就通過瑞士,獲得了消息。

  ??這個時候,盧卡斯基本上已經走投無路了。

  ??東方同盟集團以憲章的方式,把美國無條件投降確定了下來,等於關閉了通過談判結束戰爭的途徑。

  ??美國要麽徹底戰敗,要麽無條件投降,沒有第三種選擇。

  ??當然,無條件投降等於徹底戰敗。

  ??兩種方式的區別隻是,到底要犧牲多少人,戰爭才會結束。

  ??顯然,犧牲的不是中國人,而是美國人。

  ??在戰場上,美軍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雖然美國空軍還在作戰,但是僅能保護東海岸地區的大城市。在廣大的中部地區,美軍已經完全喪失製空權,中國空軍不但能夠用戰略轟炸機轟炸城鎮,甚至還大量使用了運輸機,也就是大型電動武器運載與投擲平台,來轟炸完全喪失抵抗能力的地區。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喪生。

  ??根據戰後估計,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裏,每天死於戰略轟炸的美國人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而間接死亡的美國人更多。如果全部算上的話,每天有一百萬以上的美國平民因戰亂喪生。

  ??美國還能打下去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最多隻需要半年,美國就將徹底崩潰。

  ??問題是,盧卡斯能夠在這個時候宣布無條件投降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不會讓盧卡斯投降,這其中就包括美軍中的戰爭狂熱份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