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水攻戰術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1      字數:4023
  攻打毛伊島的戰鬥,確實是一場攻堅戰。

  ??與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戰鬥不同,這次美軍的士氣極為低落,而且七十萬軍人擠在隻能容納三十萬軍人的地下工事裏麵,產生了大量問題,進一步打擊了美軍的士氣與鬥誌,結果是這場攻堅戰沒有那麽血腥。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忽視了毛伊島戰役的本質。

  ??九月十四日,陸戰隊登上毛伊島,戰鬥隨即打響。

  ??美軍吸取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教訓,沒再固守地下防禦工事,而是非常積極的到地麵上與陸戰隊交戰。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地下工事裏容納不了那麽多美軍。

  ??第一周的戰鬥打得非常艱苦,因為美軍積極作戰,給陸戰隊製造了很大的麻煩,也讓陸戰隊真正嚐到了登陸作戰的苦頭。要知道,從馬裏亞納群島到所羅門群島,中國陸戰隊就幾乎沒有打過真正的登陸作戰。隻有在二零五三年初攻打迪戈加西亞的時候,才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有趣的是,這麽打,陸戰隊的傷亡反而不是很大,隻是前線部隊的作戰壓力比較大。

  ??在這一周的“地麵戰”中,陸戰隊僅傷亡官兵三千多人,美軍卻損失了十多萬人,還有數萬官兵當了俘虜。

  ??發現打不過中國陸戰隊後,美軍退守地下防禦工事。

  ??從九月二十一日開始,戰鬥進入了攻堅戰階段,演變成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上那種破壞美軍地下防禦工事的戰鬥。

  ??事實上,這才是最讓陸戰隊頭痛的戰鬥。

  ??當時,陸戰隊並沒有使用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用過的戰術,比如通過鑽井的方式,炸毀美軍陸戰隊的地下坑道,把藏在地下的美軍困在那些分開了地下設施裏麵,讓美軍無法四處轉移。

  ??至於為什麽沒有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戰術,與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血戰有關,即陸戰隊認為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戰鬥演變成一場導致八萬多名官兵傷亡的血戰,與戰術錯誤有很大的關係。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錯誤的判斷。

  ??不可否認,在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初期,中國陸戰隊犯了不少錯誤,也采用了很多錯誤戰術,但是一些正確的戰術非常值得肯定,比如分片區防守,隻控製關鍵地區,不去占領無關緊要的地方。

  ??問題是,陸戰隊並沒正視這些問題,而是全盤否定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攻堅戰術。

  ??結果就是,毛伊島差點成為第二個瓜達爾卡納爾島。

  ??所幸的是,美軍低彌的士氣,在很大的程度上幫了陸戰隊的大忙,給陸戰隊造成的傷亡也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陸戰隊有較為充足的時間。

  ??雖然牧浩洋明確要求,必須在年底之前全麵控製毛伊島,後來還要求控製瓦胡島,但是與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相比,陸戰隊不用擔心來自外界的威脅,即部署在美國本土的軍隊很難馳援夏威夷群島,而其他島嶼上的軍隊更難以構成威脅,陸戰隊可以隨心所欲的在毛伊島上作戰。

  ??對陸戰隊來說,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裏占領毛伊島不是什麽難事。

  ??隻是,到了九月底,戰局發生了變化。

  ??主要就是,司馬文正認為用不著把所有陸戰隊派往毛伊島,因此陸戰隊剩下的兵力能夠攻打第二座大島。

  ??顯然,這正好符合牧浩洋的胃口,因為牧浩洋正準備讓陸戰隊攻打瓦胡島。

  ??十月三日,瓦胡島戰役打響。

  ??可以說,牧浩洋有點操之過急,司馬文正也過於自信了。

  ??要知道,毛伊島的美軍根本沒有堅守的意誌,一個月之後就將投降,因此陸戰隊在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攻打瓦胡島,就能得到足夠的兵力,而在十月初攻打瓦胡島,等於耗光了所有預備隊。

  ??當時,司馬文正手裏隻有十二個陸戰師,已經有六個陸戰師在毛伊島上作戰。

  ??也就是說,他手裏隻有六個陸戰師可用。

  ??雖然瓦胡島比毛伊島小得多,所需地麵部隊更少,而且其他方麵都不是問題,比如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都很充足,不會因為同時攻打兩座大島而減弱,但是瓦胡島的防禦部署更加堅固,而且守軍的意誌更加堅強。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等到陸戰隊登上瓦胡島,司馬文正才發現六個陸戰師根本不夠。

  ??因為還沒有攻占毛伊島,而且戰場離最近的中國空軍基地有一萬公裏,超過了電動戰術運輸機的最大航程,所以向前線增兵,隻能走海運。即便增援部隊在十月三日出發,也要五天之後才能到達。

  ??事實上,增援部隊在十月五日才從阿拉普港出發。

  ??也就是說,要在十月十日才能到達。

  ??結果,瓦胡島上第一周的戰鬥,讓中國陸戰隊嚐到了苦頭,傷亡官兵超過一萬,而且陣亡將士就有三千多。

  ??要知道,在毛伊島上,第一周陸戰隊總共也就傷亡了三千多人。

  ??苦戰,產生了一個讓人意向不到的結果,即後來廣為人知的“水攻戰術”。

  ??十月八日,陸戰隊第一次采用“水攻戰術”,向位於珍珠港北麵的一處美軍地下工事裏灌入海水。

  ??當時,陸戰隊總共打了十二眼鑽井,每眼鑽井的直徑都在二十厘米之上,能夠使灌水量達到每小時一萬二千方。鑽井打好之後,陸戰隊首先進行了輕微爆破,以防止地下工事裏的美軍堵住井眼,隨後調動二十四台大型抽水機與二十四台加壓機,開始晝夜不停的向美軍地下工事裏灌入海水。在灌水的時候,陸戰隊在十二眼鑽井附近修建了十二座高塔,每座高塔的容積高達兩千立方米,並且設有水位監視係統。兩天後,海水灌滿了美軍地下工事,高塔裏也儲滿了海水。又過了三天,陸戰隊把幾具攜帶了生命探測儀的水下機器人從井眼裏送進美軍地下工事,發現藏在工事裏的三千多名美軍官兵全被淹死,而且鄰近工事裏的美軍被迫封死了地下通道。

  ??“水攻戰術”的效果,完全超出了陸戰隊的預料。

  ??要知道,在這次行動中,陸戰隊沒有一名官兵陣亡,而采用傳統戰術,至少得犧牲上百名官兵。

  ??既然“水攻戰術”有效,陸戰隊就照葫蘆畫瓢,開始推廣這一戰術。

  ??結果,瓦胡島戰役沒有演變成血戰,而是成了美軍的“海水地獄”。

  ??到了十月下旬,該戰術推廣到毛伊島上,並且最終迫使毛伊島上負隅頑抗的美軍在十一月上旬投降。

  ??可以說,美軍根本沒有辦法對付“水攻戰術”。

  ??當時,美軍能做的,就是封死通往淹沒區的地下通道,而陸戰隊戰術的核心內容就是讓美軍無法在地下設施裏轉移,把美軍困在主要的地下設施裏,然後再逐一用海水淹沒這些地下設施。也就是說,美軍封死地下通道,等於作繭自縛,在海水湧進來的時候,根本無處可逃。

  ??瓦胡島上的美軍堅持得更久,主要是這些美軍的素質更高。

  ??結果就是,數十萬美軍在毫無希望的情況下,成了這場戰爭的炮灰,準確的說成了深埋在地下的冤魂。

  ??戰後,中國陸戰隊隻清理了瓦胡島地下工事的一部分,隨後就停止了清理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在地下工事裏被淹死的美軍太多了,而且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很多屍體已經嚴重腐爛,根本沒有辦法清理。後來,由中國陸戰隊清理出來的那一部分地下工事,成為了瓦胡島上最有名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上百萬遊客慕名而來,其中大部分都是瓦胡島上美軍陣亡官兵的家屬。因為無法確切的知道自己的親人死在哪一處戰場上,所以這些美軍陣亡家屬在瓦胡島上修建了一座教堂,共同緬懷在這場由野心家發動的戰爭中失去的親人,希望他們的靈魂能夠進天堂。

  ??美軍官兵死後能不能進天堂,顯然是誰也說不準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導致數十萬美軍官兵葬身瓦胡島的,正是他們的鬥誌。如果瓦胡島上的美軍也在十一月初投降,那麽至少能少死三十萬人。可是,這些美軍陸戰隊精銳部隊的官兵堅守到了十二月初,在幾座最重要的地下設施,特別是安放小型聚變反應堆的地下設施被海水淹沒之後,才有不到五萬名美軍官兵投降。最終,超過四十五萬名美軍官兵長眠於瓦胡島。

  ??在瓦胡島戰場上,中國陸戰隊隻付出了五千餘名官兵陣亡,一萬八千餘名官兵負傷的微弱代價。即便把攻打毛伊島的傷亡算上,中國陸戰隊也隻犧牲了不到一萬名官兵,另外還有三萬多人負傷。

  ??與瓜達爾卡納爾島的血戰相比,這絕對是極為輕微的傷亡了。

  ??隻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麵。

  ??在以如此微弱的代價攻占了毛伊島與瓦胡島之後,不要說在前線指揮的司馬文正,就連在後方坐鎮的龐躍龍與周渝生都認為,美軍士氣已經崩潰,因此可以用極微弱的代價攻上美國本土,占領美國西海岸地區。

  ??由此引發的結果就是,在二零五五年十二月,龐躍龍與周渝生開始策劃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

  ??這個時候,牧浩洋已經很少關心前線戰鬥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