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局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0      字數:4124
  美國東部時間,八月三十日清晨,也就是佟少雲的第二艦隊炮擊波納佩島後大約二十個小時,弗倫奇上將乘坐專機來到了華盛頓,隨即就在國防部官員的陪同下,搭乘直升機前往白宮。

  ??弗倫奇緊急趕回來,就是向總統說明太平洋戰局。

  ??美國當局在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確定是否有必要守住波納佩島。

  ??從時間上看,未免顯得有點倉促。

  ??當然,不能因此說美國缺乏戰略規劃。

  ??在四月底,即密克羅尼西亞海戰之後,美國國防部就確定了戰略防禦計劃,幾乎全盤采納了弗倫奇上將提出的意見,主動撤離西太平洋,在太平洋中部建立新的島嶼防線,用空間換時間。雖然在政治上,美國仍然在極力宣揚戰略進攻言論,但是僅為政治宣傳,沒有多大軍事意義。

  ??接下來的發展,更加迫使美國加強戰略防禦準備。

  ??比如,六月底,中阿聯軍在中東戰場上發動戰略反擊,戰鬥持續到七月二十七日,美以聯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守住了德拉,卻被迫從霍姆斯撤退,並且退出了貝卡穀地,最終在七月底退到南黎巴嫩,等於在北方戰線上退縮了差不多三百公裏。在約旦,中國聯合約旦王國與沙特阿拉伯的軍隊,發動了第三次安曼戰役,在七月二十四日粉碎了以軍對安曼長達大半年的戰略包圍。雖然到八月中旬,以軍卷土重來,發動了第四次安曼戰役,但是最終沒能徹底包圍安曼。伊拉克方向上,以軍的進攻早已停頓,甚至從來沒有越過約旦與伊拉克的邊境線。

  ??到八月底,中東戰局再次進入僵持階段。

  ??事實上,美以聯軍已經在中東戰場上遭遇了慘敗,因為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受到的威脅已經解除,安曼也不再被以軍圍困。如果不是中國軍隊需要去伊朗救火,恐怕中阿軍團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

  ??相對而言,伊朗戰局對美俄聯軍較為有利。

  ??到八月十日,美俄聯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紮格羅斯山脈。隻要翻過這條橫垣在伊朗西南的山脈,就能進入一馬平川的胡齊斯坦省,對兩河流域構成威脅,迫使中國向伊拉克增派地麵部隊。更重要的是,隻要美俄聯軍進入胡齊斯坦省,就能打擊波斯灣裏的船隊,切斷中國到海灣的航線。

  ??事實上,正是美俄聯軍在伊朗戰場上取得的勝利,迫使中國陸軍向伊朗轉移,才解救了中東戰場上的美以聯軍。

  ??可惜的是,紮格羅斯山脈並不容易翻越。

  ??當時,美俄聯軍已成強弩之末,如果中國陸軍提前一周把第十三集團軍派過來,美俄聯軍很有可能遭受慘敗。

  ??至於繼續在伊朗戰場上做文章,可行性已經不是很大了。

  ??除了美俄聯軍人困馬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已經晉升為陸軍中將的蔣博文被派往伊朗,擔任中伊軍團司令官。

  ??從某種意義上講,蔣博文是在這場大戰中,最先展露頭角的年輕陸軍將領。

  ??在中東戰場上,他有極為出色的表現,特別是在德拉會戰以及德拉-霍姆斯會戰中,他表現出來的指揮才能、以及對戰局的判斷能力,已經超過了虞世輝將軍,並且得到了戚凱威的承認。

  ??要不然,戚凱威不會讓他去坐鎮伊朗。

  ??當然,蔣博文的能力,也得到了美軍的承認。當時,美以聯軍司令官羅林森甚至認為他是美以聯軍最大的敵人。在得知第十三集團軍被派往伊朗,蔣博文也被派過去擔任中伊軍團司令官之後,羅林森高興得半天合不攏嘴,並且讓美以聯軍狂攻了好幾天,隻是沒能收到明顯戰果。

  ??按照馬歇爾上將的判斷,除非向伊朗增兵二十萬,不然美俄聯軍就得轉攻為守。

  ??顯然,在二零五三年,美國不可能向伊朗增兵。按照美國陸軍的動員速度,最快也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才有可能向伊朗增兵。還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在此之前,其他戰場上的局勢沒有惡化。

  ??問題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中東戰火再次點燃之前,也就是六月中旬,中國聯合巴基斯坦、印度、斯裏蘭卡、孟加拉國與尼泊爾,發起了攻打吉布提的作戰行動。在此,中國隻動用了一個陸戰師,其他國家貢獻了十萬地麵部隊。

  ??攻打吉布提的作戰行動是由陸戰隊策劃的,與海軍基本上沒有關係。

  ??當時,海軍隻為陸戰隊提供了一支以巡洋艦為核心的支援艦隊,而且該艦隊的所有戰艦都是從護航艦隊裏抽調的,且全部是在戰前建造的老式戰艦,準確的說,主要來自南海區艦隊。

  ??在海軍中,南海區艦隊隻剩下了一個番號。

  ??戰爭爆發後,南海區艦隊就隻有一個任務:為商船隊護航。

  ??也正是如此,當時沒有能力伴隨“泰山”級航母作戰的老式戰艦,幾乎全部編入了南海區艦隊,然後混合編成了十多支護航艦隊。南海區艦隊也因此得了一個外號:老式戰艦收容中心。

  ??中國軍隊攻打吉布提,主要就是為了打通進入紅海的航線。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中國艦隊能夠進入紅海,到達埃及的港口,那麽中國就能在中東開辟一條新的戰線。

  ??毫無疑問,對美以聯軍來說,這絕對是一場惡夢。

  ??所幸的是,中國軍隊到這個時候,也到了強弩之末,根本沒有多餘的部隊來發動這場進攻戰役,不然也不會邀集盟國。

  ??問題是,美國在吉布提的兵力也極為有限。

  ??更重要的是,離吉布提最近的美以聯軍在西奈半島上,而且美以聯軍部署在紅海裏的船隻並不多。

  ??也就是說,吉布提基本上就是一座孤懸在亞丁灣西部的飛地。

  ??如果中國投入一支足夠強大的力量,哪怕隻是一支擁有一艘航母的艦隊,美軍也別想守住吉布提。

  ??當時,中國軍隊隻能依靠部署在迪戈加西亞的岸基航空兵。

  ??事實上,必須承認中國軍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攻打吉布提的時候,部署在沙特與阿聯酋的中國空軍就沒有提供幫助。主要原因就是,這是由陸戰隊單獨策劃的進攻行動,與空軍沒有多大關係。

  ??在檢討吉布提戰役的時候,牧浩洋就明確提到,中國軍隊的內部矛盾,極大的削弱了作戰能力。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中國空軍提供一些支援,陸戰隊能在八月份攻占吉布提。

  ??可惜的是,沒有空軍的支援,這場原本沒有什麽難度的戰役,變成了一場持久戰。到八月初,“東方盟軍”還在北索馬裏的荒漠裏蹣跚前進,離吉布提有一百多公裏,而且已經為此付出了上萬人傷亡的代價。

  ??隻是,美軍的日子也不好過。

  ??從六月底開始,美國就集中戰略空運力量,向吉布提運送兵力與物資,並且一直持續到八月初。一個多月內,美軍向吉布提增派了兩個師,大約三萬名官兵,還運送了一百多萬噸作戰物資。

  ??可以說,美軍為了守住吉布提,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問題是,美軍必須守住吉布提,不然就得輸掉中東戰爭。

  ??隻是,最大的威脅不在非洲之角,而是在大陸戰場上。

  ??雖然直到弗倫奇回到華盛頓,大陸戰場上也非常平靜,中國陸軍仍然努力打通遠東與西伯利亞的交通線,進駐中亞的中國軍隊沒有動靜,但是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中國陸軍正在為一次決定性的戰略進攻做準備。別的不說,從五月到七月的三個月裏,中國至少向哈薩克斯坦輸送了數千萬噸的作戰物資,其中隻有百分之四十由鐵路運輸,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為空運。

  ??如果沒有發動戰略進攻的準備,中國陸軍絕對不會動用如此多的空運力量。

  ??根據CIA提供的情報,當時中國部署在大陸戰場上的運輸機超過了兩千架,而且幾乎都是大型電動運輸機。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按照馬歇爾上將的判斷,即便不做戰前準備,中國的戰略空運力量也足以支持十個集團軍發動進攻。

  ??當時,馬歇爾上將還推斷,中國陸軍不會因為天氣問題而放棄進攻,很有可能在冬季的時候發動進攻,且主要攻占由俄羅斯控製的烏拉爾河流域,把戰線推進到伏爾加河,為來年開春進軍俄羅斯打下基礎。

  ??可以說,馬歇爾上將的判斷非常準確,幾乎與戚凱威的戰略計劃完全一致。

  ??事實上,當時中國陸軍在哈薩克斯坦囤積作戰物資,不是在為冬季的進攻做準備,而是在為明年春天的進攻做準備。即便以空運為主,把物資從哈薩克斯坦運到前線,也要比從國內運到前線容易得多。

  ??現在的問題就是:中國陸軍將在什麽時候發動進攻?

  ??馬歇爾上將給出的答案是:十月份,最遲十月底。

  ??理由很簡單,到了十月底,戚凱威至少能在中亞投入八個全部裝備了地麵戰平台的集團軍。

  ??這樣一來,美軍就得立即采取行動,在其他戰場上吸引中國軍隊的注意力。

  ??顯然,這個“其他戰場”,隻能是太平洋戰場,因為在別的戰場上,美軍根本不可能在十月底之前發動進攻。

  ??問題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就能發動進攻嗎?(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