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戰略突擊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0      字數:4035
  新年第一天,北京時間上午十點,俄軍跨過邊境線後兩個半小時,黃瀚林以俄羅斯出兵入侵伊朗為由,正式向俄羅斯宣戰。

  ??半個小時後,中俄戰爭爆發。

  ??在曆史上,這又被稱為“大陸戰爭”,因為牽扯進來的不僅是中國與俄羅斯,還有中亞與東歐地區的幾個國家。

  ??與俄羅斯打擊伊朗一樣,戰爭的第一階段,中國空軍首先登場。

  ??不同的是,空中打擊沒有持續好幾天,隻進行了四個小時。北京時間下午兩點半,中國陸軍就跨過了中俄邊境線,攻入俄羅斯境內。更加重要的是,第一個地麵戰場不是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而是西伯利亞。

  ??天黑之前,中國陸軍的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已經翻越了阿爾泰山脈。

  ??中國軍隊的守要攻擊目標是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即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大動脈的兩處樞紐中心。

  ??在攻打別洛沃的戰鬥中,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出動了上千架傾斜旋轉翼飛機。

  ??這些戰術級別的運輸機(正是因為陸航大量裝備傾斜旋轉翼飛機,空軍才沒有大量采購戰術運輸機)首先把四支輕量化的突擊集群送到別洛沃,在通往新庫滋涅茨克的公路附近開辟了機降場。

  ??在裝備上,空降部隊與其他部隊有很大的不同。

  ??空降部隊中,主力裝備是一種介於反裝甲平台與多用途平台之間的地麵戰平台,即擁有反裝甲平台的火力,但是防護水平隻達到了多用途平台的級別,從而具備了摧毀敵人主戰坦克的能力,戰鬥全重則降低到了二十五噸以內,可以由大型傾斜旋轉翼飛機運送,滿足了機降作戰的最低標準。

  ??當然,這種“空降作戰平台”在性能上有很多缺陷。

  ??除了防護能力極為薄弱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持續作戰能力較差,因為戰鬥重量限製在二十五噸以內,就必須減少燃料電池的攜帶量,以及彈藥基數。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必須首先滿足機降作戰標準。

  ??所幸的是,別洛沃附近沒有俄軍主力部隊。

  ??更重要的是,首先趕來的俄軍反擊部隊,裝備的竟然是老掉牙的T-90主戰坦克,根本不是空降部隊的對手。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空降場的安全,空軍動用了數百架戰鬥機,陸航也出動了大批執行攻擊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

  ??天黑之前,執行運輸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再次出動。

  ??這次,送來的不是作戰部隊,而是大批用來構築野戰機場的預製件,比如直接鋪設在平地上形成跑道的蜂窩狀鋁鋰合金板。最初的時候,這些“拚湊地板”用的是複合材料,結果在使用中發現,複合材料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可塑性不強、容易損毀、難以戰地修複等等。相對而言,金屬板材除了重量稍微大一點之外,在其他方麵,特別是可塑性上比複合材料好得多。當然,為了降低重量,便於進行空運,采用了昂貴的鋁鋰合金,給大批量裝備產生了負麵影響。

  ??戰爭爆發前,中國空軍總共隻采購了三套這種野戰機場預製件。

  ??僅僅兩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夜間九點不到,一條長一千二百米的跑道就成行了,工程兵還在此期間開辟了一塊總麵積超過十萬平方米的停機區。接下來,就輪到中國空軍的大型電動運輸機登場了。

  ??這個晚上,別洛沃的地麵部隊隻適當擴大了防線。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空運任務。

  ??要知道,第十五空降集團軍隻是前鋒,真正的主力在後麵,即被戚凱威特意留下來的第三十八集團軍。

  ??可以說,戚凱威在戰前的部署,為這次奇襲打下了堅實基礎。

  ??戰鬥打響之前,中國陸軍隻在西北署了一支主力集團軍,即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另外三支靠前部署的主力集團軍都集中在東北地區,而且已經有兩支集團軍進入進攻陣地,擺出了攻打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架勢。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會認為中國陸軍會首先掃蕩遠東地區。

  ??當時,連布魯希洛夫都認為,中國出兵遠東的可能性非常大。讓俄軍總參謀長做出這個判斷的因素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因,即中國政府在向美國宣戰之後,就承諾不會入侵任何一個中立國家。

  ??事實上,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一直遵守著這個承諾。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布魯希洛夫認為,中國軍隊在西北發動進攻,即攻打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原因很簡單,在這邊,俄羅斯與中國的邊境線非常短。

  ??更重要的是,阿爾泰山脈橫垣在兩國之間,沒有地麵交通線,除非中國軍隊借道蒙古或者哈薩克斯坦,不然無法建立起後勤補給線。相對而言,蒙古不是個好選擇,因為這個至今保持著遊牧傳統的國家,根本沒有幾條可供使用的公路,而其唯一的鐵路,也遠離中俄西部邊境。也就是說,中國隻能借道哈薩克斯坦,而哈薩克斯坦的主要交通網裏中哈邊境地區都足夠遠。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即中國軍隊借道哈薩克斯坦的話,首先就得占領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

  ??在布魯希洛夫看來,就算中國的政治承諾根本靠不住,哈薩克斯坦的戰略縱深也足以為俄羅斯爭取到足夠的防禦準備時間。按照他的估計,就算哈薩克斯坦不抵抗,中國軍隊也需要一周才能到達俄哈邊境地區。對布魯希洛夫來說,別說一周,隻要給他五天,就能完成兵力調動工作。

  ??接下來,中國陸軍的部署情況,讓布魯希洛夫堅定了這個判斷。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俄軍的主力集中在遠東地區,而在阿爾泰山脈北部地區,隻有一些預備部隊。

  ??隻是,布魯希洛夫手裏也不是沒有牌可打。

  ??當時,從內高加索地區派往遠東地區的軍隊中,有一個裝甲師與一個步兵師還在新西伯利亞等待轉運。

  ??也就是說,在離中國軍隊不到三百公裏的地方,有兩個俄軍主力師。

  ??對俄羅斯來說,三百公裏不算遠。

  ??可是對地麵部隊來說,三百公裏卻足夠遠了。要知道,一支常規地麵部隊,一天的行軍裏程也就隻有一百多公裏。

  ??俄軍能夠及時趕到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晚上,戚凱威動用四百多架運輸機,把第三十八集團軍的主力部隊送到了別洛沃。

  ??與此同時,第十五空降集團軍也在北麵取得了重大勝利,順利攻占了安熱羅蘇真斯克郊外的機場。

  ??雖然這隻是一座小型民用機場,但是足夠讓大型電動運輸機起降了。

  ??要知道,大型電動運輸機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求能在野戰機場上起飛,甚至能在較為平整的硬質地麵上起飛。

  ??除此之外,傾斜旋轉翼飛機以常規方式起降時,運載能力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如此一來,這些原本隻用來運載空降戰車的“戰術運輸機”,也能運載質量在三十七噸左右的地麵戰平台了。要知道,多用途平台的戰鬥全重也就隻有三十五噸,而反裝甲平台在卸下全部電池、彈藥等物品之後,能把重量將到三十六點五噸,從而可以用傾斜旋轉翼飛機以常規方式運送。

  ??第十五空降集團軍被稱為“集團軍”,主要就是除了擁有空降部隊,還有一支實力不俗的地麵部隊。在作戰配置上,空降部隊隻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是集團軍的突擊力量,而占了三分之二的常規部隊,才是集團軍的主力。因此在作戰使用上,空降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前沿機場。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第十五空降集團軍也在當晚大批開赴前線。

  ??這個晚上,中國的軍事空運能力再次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

  ??到一月二日天亮時,第三十八集團軍的絕大部分作戰部隊已經抵達別洛沃,先頭部隊已經攻入了城區。

  ??北麵,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的主力也已到達安熱羅蘇真斯克,並且發動了進攻。

  ??空中戰場上,中國空軍的上千架戰鬥機輪番出動,壓得俄羅斯空軍抬不起頭來,主動放棄了戰場製空權。隨後,中國空軍還出動戰略轟炸機,對俄軍縱深地區的防禦部隊與重要軍事設施進行了大規模轟炸。

  ??收到從前線發來的戰報,布魯希洛夫幾乎絕望了。

  ??差不多隻用了十二個小時,中國軍隊就在俄軍戰略防線的腰部打開了一個巨大的、而且是致命的突破口。雖然俄軍還在頑強戰鬥,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的守軍都在死守搖搖欲墜的陣地,給中國軍隊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但是布魯希洛夫知道,俄羅斯已經輸了,徹底輸掉了這場戰爭。

  ??僅僅十二個小時,一場大規模戰爭就決出了勝負,絕對是軍事史上的奇跡。

  ??當然,中國軍隊離真正的勝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從戰略上講,順利攻占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隻是為接下來的戰略勝利打下了基礎,或者說打開了通往勝利的大門,而不是真正取得了勝利。

  ??在取得勝利之前,中國軍隊還要戰勝數不盡的困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