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0      字數:4218
  第四艦隊遭到潛艇伏擊,更加強化了尼克鬆撤走的念頭。

  ??隻是,在他看來,攻擊第四艦隊的絕非一艘潛艇。

  ??下午一點左右,尼克鬆收到了較為準確的報告,“美國”號與“企業”號均被六條重型魚雷擊中,兩艘航母都已喪失了搶救價值,隻有位置稍微遠一點的“小鷹”號還能維持大約十六節的航速。

  ??這份報告,更讓尼克鬆堅信,至少有三艘潛艇襲擊了第四艦隊。

  ??原因很簡單,中國海軍的大部分潛艇都有六具魚雷發射管,而潛艇在正常情況下總會保留一到兩條魚雷,以應付隨時有可能遇到的威脅,特別是來自其他潛艇的威脅。如果是三艘潛艇的話,那麽每艘潛艇發射了四條魚雷,保留了兩條用於反潛的重型魚雷,正好符合通常戰術。

  ??此外,尼克鬆還注意到一點:第四艦隊沒有再次遭到魚雷攻擊。

  ??現代化潛艇,重新裝填魚雷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鍾。在訓練有素的官兵手裏,再裝填作業往往隻有三十秒左右。即便是那些排水量很小的全電動潛艇,也有十二條備雷,因此三艘潛艇有足夠的能力幹掉第四艦隊剩下的戰艦。中國潛艇沒有這麽幹,隻有一種可能,即發現了第三艦隊。

  ??這讓尼克鬆不寒而顫,也讓他變得有點優柔寡斷。

  ??原因很簡單:當時,第三艦隊裏隻有一艘反潛驅逐艦,而且大部分可以用於執行反潛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與直升機都在夜間的搜救行動中高頻率出動,作戰能力大降,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反潛網。

  ??除此之外,第三艦隊還在向西航行。

  ??綜合這些因素,尼克鬆認為,中國潛艇既然已經發現了第三艦隊,也就知道第三艦隊正在向西航行;如果這些潛艇是在第四艦隊北麵發起攻擊的,就不會直接南下,而會向西南方向航行,在第三艦隊前方埋伏下來。

  ??當時,第三艦隊的反潛作戰參謀也讚同這個觀點。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尼克鬆在一點不到的時候就下令艦隊減速,並且讓正在返回的四艘驅逐艦加快速度。

  ??隻是,在是否改變航線的問題上,尼克鬆還有點猶豫不決。

  ??主要就是,現在的航線,能讓還在第四艦隊進行拯救工作的四艘驅逐艦快速返回,如果讓航線向南偏移,這四艘驅逐艦就無法及時回歸。在此之前,尼克鬆已經知道,中國海軍在迪戈加西亞東麵設置了兩道潛艇警戒線,至少部署了十幾艘潛艇,而這些潛艇很有可能正在全速趕來。如此一來,第三艦隊向南轉移,實際上就是在向那些正在向西全速航行的中國潛艇靠近。

  ??可以說,第三艦隊隻有一條路可走:盡快趕往迪戈加西亞。

  ??尼克鬆的判斷沒有錯,兩條警戒線上的十多艘潛艇確實正在全速趕來,而且航速都在三十五節左右,比第三艦隊的最高航速還快了兩節。隻是這些潛艇遠在一千多公裏之外,根本追不上第三艦隊。

  ??這個時候,牧浩洋並不知道,“掉隊”的“刺魟”號伏擊了第四艦隊,而且正在向南逼近第三艦隊。

  ??如果知道的話,牧浩洋肯定會立即采取行動。

  ??別的不說,他把手裏的幾十架戰鬥機集中起來使用,在第三艦隊應付潛艇的時候發起突然襲擊,肯定能收到意外戰果。

  ??戰後,“刺魟”號的艦長在做戰鬥陳訴的時候提到,當時隻有他一艘潛艇,為了避免暴露行蹤,更為了避免暴露虛實,所以在伏擊了第四艦隊之後,他沒有按照作戰守則及時發出戰報,而是決定南下偷襲第三艦隊。在審慎審議之後,牧浩洋不但沒有懲罰這位艇長,還授予他最高榮譽獎章,以表彰他在這場戰鬥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並且把擊沉“美國”號的功勞記在了他的賬上。

  ??當時,牧浩洋主要考慮的就是,有沒有必要集中岸基航空兵,再次發動攻擊。

  ??十二點左右,牧浩洋拿到了較為準確的戰報,確定第三艦隊的航空兵損失慘重,基本上喪失了攻擊能力。

  ??問題是,牧浩洋這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特遣艦隊的打擊能力已經非常有限了,而且二十多架戰鬥機飛往印度南部空軍基地,沒有返回艦隊,而留在艦隊的戰鬥機隻有五十多架,還有二十多架執行偵察任務的戰鬥機也飛往了印度。

  ??顯然,這點戰鬥機根本沒有多少意義。

  ??海軍航空兵方麵,周渝生在十一點半發來的電報表明,最快要到下午六點,才能組織起足夠多的反潛巡邏機。

  ??至於空軍,更加沒有什麽好指望的了。

  ??當時,空軍部署在南亞的戰略轟炸機不到四十架,而且全部按照牧浩洋的命令,對迪戈加西亞進行壓製性轟炸。如果從國內抽調轟炸機,最快也要到夜間八點左右,才能做好攻擊準備。

  ??當時,稍微有希望的是空軍的戰術航空兵。

  ??問題是,第三艦隊在岸基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外,而空軍與海軍部署在南亞地區的加油機已經全部出動支持艦載航空兵作戰,此時正在返回基地,最快也要到下午五點之後才能起飛。如此一來,空軍戰術航空兵的打擊行動隻能安排在六點之後,才能確保在返航的時候與加油機會合。

  ??綜合這些因素,下一輪打擊怎麽也要等到六點之後了。

  ??當然,牧浩洋並沒有放棄的想法。

  ??事實上,在二十六日夜間,牧浩洋就沒有想過要放跑第三艦隊,而且在那個時候就對接下來的戰鬥有了較為清晰的思路,並且做出了第一輪部署:讓八艘大型綜合戰艦與四艘反潛戰艦再次組成炮擊編隊,南下截擊第三艦隊。

  ??也正是如此,特遣艦隊才在二十六日夜間向北撤離了三百公裏。

  ??要知道,沒有防空戰艦掩護,航母非常容易遭到攻擊。如果第三艦隊的指揮官是個狂熱的“攻勢製勝論者”,一次規模不大的空中打擊就有可能重創特遣艦隊,讓牧浩洋的所有努力都失去意義。

  ??所幸的是,美軍艦載戰鬥機的打擊半徑受到了嚴格限製。

  ??原因很簡單,在這片戰場上,美軍艦載戰鬥機不可能獲得加油機支持,也就無法通過加油機延長打擊半徑。

  ??除非美軍飛行員都是亡命之徒,不然隻要保持好距離,牧浩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二十七日下午一點半,牧浩洋又派了一架艦載運輸機飛往印度,讓空軍與海軍在下午六點發起聯合攻擊。

  ??隻要這輪空中打擊奏效,戰鬥就將結束。

  ??當然,特遣艦隊也不是無事可做。

  ??海軍岸基航空兵在組織攻擊的時候,肯定得把反潛巡邏機招回去,因此得由特遣艦隊為攻擊部隊提供戰術信息。

  ??也就是說,牧浩洋得利用剩下的五十多架戰鬥機執行偵察與監視任務。

  ??這個時候,牧浩洋麵臨一個問題:第三艦隊還沒有完全喪失製空能力,至少還有二十多架戰鬥機可用,而且有充足的預警機。因此隻要第三艦隊適當擴大防空範圍,就能有效攔截特遣艦隊的偵察機。

  ??問題是,牧浩洋手裏沒有多少偵察機可用。

  ??再組織一次小規模空戰的話,勝算也不是很大,因為美軍戰鬥機完全可以撤回到防空戰艦後方,讓防空戰艦來對付特遣艦隊的戰鬥機。

  ??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最多隻能組織一次空戰。

  ??原因很簡單,派出去的戰鬥機都無法返回艦隊,必須飛往印度的空軍基地,根本不可能在六點之前趕回來。

  ??事實上,當時飛往印度的艦載戰鬥機,都沒辦法及時返回艦隊。

  ??主要就是,空軍基地缺乏為艦載戰鬥機提供維護的基礎設施,而很多過度使用的戰鬥機都存在嚴重的故障隱患。

  ??如此一來,牧浩洋就得小心翼翼的、合理的利用最後這批戰鬥機。

  ??按照他的安排,這批戰鬥機將在四點左右出發,發動一次規模有限的奇襲,主要任務是偵明第三艦隊的情況,纏住第三艦隊的戰鬥機,為空軍的戰鬥機、以及海軍的反潛巡邏機提供戰術情報。

  ??在牧浩洋看來,這次出擊將結束這場戰鬥。

  ??隻是,牧浩洋的部署基於一個假設,即第三艦隊依然留在第四艦隊附近,隻是不一定在第四艦隊南麵,也許機動到了其他方向上。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第三艦隊依然會留下來掩護第四艦隊。

  ??顯然,這個假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隻是,在二十七日中午,牧浩洋依然相信第三艦隊會留下來。

  ??如果當時他知道第四艦隊已經遭到潛艇伏擊,肯定會推翻這個假設,從而對四點的偵察行動做出調整。

  ??可惜的是,他並不知道這一情況。

  ??當時,還存在一個問題,即牧浩洋沒有調動用於轟炸迪戈加西亞的轟炸機。如果他做出了不同的安排,讓這些轟炸機也參加戰鬥,打擊力量將明顯增強,也就很有可能在傍晚的打擊中幹掉第三艦隊。

  ??牧浩洋沒有這麽安排,也許認為幹掉第三艦隊已經不是難事了。

  ??要知道,按照他的部署,在殲滅美軍聯合艦隊之後,登陸艦隊就將開赴迪戈加西亞,奪取這座至關重要的島嶼。因為特遣艦隊損失了幾乎所有艦載戰鬥機,最快也要到二十九日才能得到補充,所以在登陸作戰開始的時候,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將承擔主要支援任務,也就有必要減輕轟炸機的作戰負擔。

  ??不管怎麽說,牧浩洋確實錯過了在二十七日傍晚結束海戰的機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