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式攻擊法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0      字數:4144
  二十七日上午,海麵上起了大霧,能見度不到兩百米。

  ??在鄰近赤道的海域,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隻是在全球自然災害之後,各種反常的氣候現象就很常見。氣候學家非常悲觀的預測,至少要到本世紀末,全球各地的局部氣候才能完全恢複。

  ??罕見的大霧,給海上拯救行動帶來了大麻煩。

  ??四艘塞滿了人員的驅逐艦,不得不向那些亟待救援的受損戰艦靠得更近一些,並且暫時停止了搜索落水官兵的行動。經過一整夜搜尋,仍然有很多落水官兵沒被找到。第四艦隊的活動區域太廣闊了,提高了搜救工作的難度,也使驅逐艦上的官兵疲憊不堪,很多人已經連續工作了兩天。

  ??九點不到,空中傳來一陣轟鳴聲,頃刻間又消失在了南麵白皚皚的濃霧之中。

  ??驅逐艦上的官兵並不在意,因為整個晚上都有飛機在附近徘徊,不時有載滿落水官兵的傾斜旋轉翼飛機返回第三艦隊。雖然有一些耳朵比較靈敏的官兵聽了出來,那不是傾斜旋轉翼飛機發出的聲響,與直升機的噪聲也有很大不同,更像是戰鬥機的轟鳴聲,但是並沒因此在意。他們隻知道,再過三個小時,第二批驅逐艦就將趕到,他們就能返回安全的後方,好好休息一陣了。

  ??此時,尼克鬆準將派遣的第二批四艘驅逐艦已經離開了第三艦隊。

  ??在駛往第四艦隊途中,這些驅逐艦上的官兵也看到了從附近海麵上掠過的戰鬥機。隻是戰鬥機的速度太快了,美軍官兵還沒辨認出來,就消失在了海天線下麵。四艘驅逐艦繼續向北航行,美軍官兵似乎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九點過十分,在第三艦隊上空盤旋的預警機發現了這架戰鬥機。

  ??最初的時候,預警機上的引導員沒有產生警覺,因為第三艦隊在天亮前出動了一個中隊的偵察機。雖然從時間上算,偵察機應該在十點左右返航,但是總免不了某些戰鬥機在飛行途中出故障、不得不提前返航的情況。按照預定程序,預警機發出詢問信號,要求正在逼近的戰鬥機標明身份。

  ??也就在這個時候,美軍才意識到危險正在迫近。

  ??連續詢問五次之後,那架戰鬥機都沒有做出回答,依然在超低空以接近兩馬赫的速度向南疾馳。

  ??九點十五分,預警機發出警報。

  ??隻是,太晚了。

  ??美軍防空戰鬥機趕到之前,那架戰鬥機已經爬升到了四千米高空,第三艦隊就在其前方三十公裏外。

  ??在這邊,海麵上沒有起霧,天空中萬裏無雲。

  ??這個距離,飛行員用肉眼就能看到三十公裏外的艦隊,更別說戰鬥機上還有性能先進的光電探測設備。

  ??半分鍾後,美軍戰艦截獲了戰鬥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隨即,逼近的防空戰鬥機發現,那是一架中國海軍的戰鬥機,而且是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後才大批量服役的J-33。

  ??戰鬥立即開始,隻是攔截J-33並不容易。

  ??發出電報後,J-33再次衝向海麵,而且再次把速度提高到兩馬赫左右,並且在超低空完成了難度極高的小半徑轉彎,最大過載達到十八G,並且維持了飛行高度,沒有因此失速墜海。

  ??顯然,美軍戰鬥機做不出這樣的機動動作。

  ??更重要的是,在F-44基礎上開發出來的美軍艦載戰鬥機在超低空的最大飛行速度隻能達到一點六馬赫,與J-32差不多,比J-33差了許多。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美軍戰鬥機沒有俯衝,而是在五千米高度上追擊,因為隻有在這個高度上,美軍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才能達到兩馬赫。

  ??這個高度差,決定了一切。

  ??要知道,美軍戰鬥機必須以俯射的方式攻擊J-33,而海麵產生的鏡麵幹擾,能使美軍戰鬥機上的火控雷達形同虛設。除此之外,五千米的高度差,超過了絕大部分格鬥導彈的最大攻擊範圍。

  ??可以說,美軍戰鬥機要想攔截J-33,用得上的隻有航炮。

  ??問題是,使用航炮的話,美軍戰鬥機就得俯衝,也就得掉高度,速度也會隨之降低,也就跟不上J-33了。

  ??追擊過程中,四架美軍戰鬥機輪番俯衝攻擊,可是都沒能得逞。

  ??在向北追擊了兩百多公裏,即將到達第四艦隊上空時,美軍戰鬥機放棄了這場沒有意義的遊戲。

  ??那架J-33沒有徑直向北返航,而是在擺脫美軍戰鬥機之後,轉為向東北方向飛行。

  ??原因很簡單,長時間在超低空以最大速度飛行,消耗了大量燃油,剩餘的燃油已經不足以飛回特遣艦隊了,因此在返回艦隊之前,得飛往空軍設定的加油空域,從加油機那裏補充燃油。

  ??事實上,這架偵察機已經完成了使命。

  ??九點二十分,在收到偵察報告後三分鍾,牧浩洋就下達了攻擊命令,四艘航母上的戰鬥機開始陸續起飛。

  ??這次,牧浩洋一口氣出動了兩百架戰鬥機與十六架艦載預警機。

  ??與二十六日的攻擊不同,這次沒有一架戰鬥機攜帶對海彈藥,所有戰鬥機都掛上了空對空導彈。

  ??任務命令也很明確:以掃蕩美軍戰鬥機為主,完成任務之後返回印度南部的空軍基地。

  ??原因很簡單:在二十六日的戰鬥結束之後,特遣艦隊沒有南下,而是向北轉移了大概三百公裏。

  ??因為第三艦隊也向南轉移了三百多公裏,所以兩支艦隊的距離在二千五百公裏左右。

  ??這個距離,已經超出了戰鬥機的最大作戰半徑。

  ??為此,空軍出動了三十架大型加油機,海軍也把二十架電動加油機派了過來,為這些戰鬥機服務。

  ??當時,牧浩洋手裏能夠用來執行製空任務的戰鬥機隻有兩百架,剩下的戰鬥機中,部分派出去執行偵察任務,部分則是空戰性能不太好的J-33。主要就是,“華山”號等三艘航母搭載的航空兵聯隊來自太平洋艦隊,而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太平洋艦隊還沒有完全換裝製空強化型的J-33。

  ??事實上,在派出去的兩百架戰鬥機中,也有兩個中隊是普通型的J-33。

  ??所幸的是,太平洋艦隊的飛行員都是真正的老鳥,經驗非常豐富,部分還是從J-32轉飛的J-33。

  ??第三艦隊這邊,尼克鬆準將也立即意識到,打擊即將到來。

  ??從九點二十五分開始,第三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就陸續升空,最終達到了一百六十架,另外四十架也在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待命。除此之外,尼克鬆還派遣了兩架預警機北上,在第四艦隊上空巡邏。

  ??按照他的判斷,中國戰鬥機不會攻擊第四艦隊。

  ??原因很簡單,那架偵察機到達第四艦隊上空之後,仍然繼續向南飛行,表明它搜尋的目標不是第四艦隊。

  ??更重要的是,這架偵察機的目的性十分明確。

  ??也就是說,中國艦隊指揮官已經預料到第三艦隊會在第四艦隊南麵,不然不會如此準確的派出偵察機。

  ??至於反擊中國艦隊,尼克鬆根本沒有考慮過。

  ??事實上,他當時已經確信,中國艦隊不在攻擊範圍之內,因為他在天亮前派出的偵察機在九點之前就已到達最大偵察半徑上,而這些偵察機並沒發出報告。當然,尼克鬆派出偵察機,不是為了攻擊中國艦隊,而是要獲得更加詳細的戰場信息,以便決定該在什麽時候離開戰場。

  ??可以說,當時尼克鬆最想做的,就是拋下第四艦隊,迅速離開這片危險海域。

  ??其實,尼克鬆依然存在一絲僥幸心理,因為在他看來,中國艦隊不在攻擊範圍內,也表明中國艦隊無法攻擊第三艦隊,最多拿第四艦隊出氣。如果中國艦隊再次攻擊第四艦隊,等於幫尼克鬆解圍。

  ??問題是,中國艦隊會再次攻擊第四艦隊嗎?

  ??在心存僥幸的同時,尼克鬆也不敢大意,因為他知道,中國艦隊的戰鬥機肯定能夠得到空軍加油機支持,也就能適當延長作戰半徑。隻要中國艦隊指揮官覺得有把握一舉消滅第三艦隊,哪怕隻是重創第三艦隊,也不會理會第四艦隊那些奄奄一息的戰艦,而會集中全力攻擊第三艦隊。

  ??如此一來,第三艦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防空。

  ??當時,尼克鬆並不覺得這是壞事,因為在他看來,他手裏的戰鬥機,足以應付中國艦隊剩下的戰鬥機了。

  ??打完這一仗,要麽是中國艦隊力竭撤退,要麽是第三艦隊撤離戰場。

  ??不管是那種結果,對尼克鬆來說都是解脫,因為這意味著,他再也不用留下來陪著第四艦隊等死了。

  ??二十分鍾內,尼克鬆安排的防空戰鬥機全部升空。

  ??在艦隊附近,還有四架預警機,而且艦隊裏的防空戰艦也能指揮防空戰鬥機,降低了預警機的工作負擔。

  ??這個時候,尼克鬆可以說是信心十足。

  ??如果牧浩洋按照傳統方式發起攻擊,即讓護航戰鬥機與攻擊機保持一比三的比例,尼克鬆確實有理由自信。

  ??可惜的是,牧浩洋根本沒有安排攻擊機。

  ??隻能說,尼克鬆準將高興得太早了,或者太小看對手了。等待著他的不是解脫,而是一場慘烈的戰鬥。(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