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機會與冒險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50      字數:3966
  十九日淩晨一點過,所有偵察機都已返回,沒有值得關注的收獲,牧浩洋沒再耽擱,讓艦隊減速,開始補充彈藥。

  ??因為四艘航母的戰鬥消耗並不多,所以牧浩洋首先讓航母補充彈藥。

  ??在補充彈藥的時候,一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一次隻能為一艘戰艦服務,因此是一個較為麻煩的過程。

  ??一點三十分,航母率先完成補給。

  ??在反潛戰艦的掩護下,航母離開了補給海域。此時,周渝生派來的戰鬥機已經到達,陸續降落到了“泰山”號與“華山”號上。彈藥補給作業還在進行,預計要到淩晨五點才能結束。

  ??牧浩洋沒有休息,而是在考慮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之前就有情報表明,第四艦隊在向以色列派遣了艦載戰鬥機之後,沒有留在亞丁灣補充戰鬥機,而是全速趕往東印度洋,與第三艦隊會合,然後獲得來自第五艦隊、或者第七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夜間的戰鬥也表明,在特遣艦隊南麵活動的隻有第三艦隊,而且相距兩千公裏以上。

  ??這讓牧浩洋堅定了自己的判斷,即第四艦隊還沒到達,而且正在趕過來。

  ??原因很簡單:如果第四艦隊不在亞丁灣,而是一直在東印度洋活動,派往以色列的也不是第四艦隊的戰鬥機或者第四艦隊已經獲得補充,第三艦隊就應該在巽他海峽附近,不會向南逃遁上千公裏;如果第四艦隊確實在亞丁灣,但是沒有趕往東印度洋,第三艦隊則應該逃得更遠一些,甚至應該返回珀斯,避免單獨與中國艦隊遭遇,也就不可能在十八日夜間攻擊特遣艦隊。

  ??可以說,隻有第四艦隊正在趕過來,第三艦隊才有理由留下來,而且離巽他海峽盡量遠一些。理由是:美軍無法準確判斷特遣艦隊進軍印度洋的時間,但是又知道特遣艦隊肯定會進軍印度洋,因此才讓第三艦隊留下來,而且在與第四艦隊會合之前遠離巽他海峽,會合之後再轉向北上。

  ??如果第四艦隊全速向東航行,那麽在十九日下午就將到達澳大利亞附近。

  ??也就是說,在十九日淩晨的時候,第四艦隊在澳大利亞西北方向上二千五百到三千五百公裏之間。

  ??從地圖上看的話,就能知道,第四艦隊就在特遣艦隊南麵。

  ??當然,第四艦隊所在的海域非常廣闊,東西寬度為一千公裏,南北也有一千公裏,總麵積在一百萬平方公裏以上。

  ??更重要的是,這片海域在東南亞的反潛巡邏機搜索範圍之外。

  ??也就是說,牧浩洋別想指望岸基偵察機了。

  ??這時候,牧浩洋麵臨一個難題。他在補給海域多停留一個小時,逮住第四艦隊的希望就降低一分。如果特遣艦隊在淩晨五點南下,最快隻能在上午十點出動艦載偵察機,搜索第四艦隊所在海域,至少需要安排兩波偵察機,因此偵察工作就要花費六個小時,最遲到下午四點才有可能找到第四艦隊。此時,第四艦隊離澳大利亞本土不會超過一千五百公裏,近的話不到一千公裏。如果在下午四點之後發動攻擊,那麽在攻擊機群到達的時候,第四艦隊已經獲得了補充。

  ??顯然,這是一場硬仗。

  ??此外,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即在第四艦隊補充戰鬥機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美軍肯定會提供防空掩護。也就是說,如果攻擊行動在傍晚開始,特遣艦隊的攻擊機群將麵對兩波防空戰鬥機。

  ??延遲到晚上呢?

  ??毫無疑問,第四艦隊要麽繼續駛往澳大利亞,要麽向南轉向與第三艦隊會合。

  ??原因很簡單,第三艦隊在喪失了幾乎所有艦載戰鬥機之後,肯定會向南規避。因為美軍不大可能料到第三艦隊會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也就沒有為第三艦隊安排補充戰鬥機,所以就算美軍立即從其他艦隊抽調戰鬥機,第三艦隊最快也要到二十日才能恢複戰鬥力,在此之前必須規避特遣艦隊。

  ??更重要的是,十八日夜間的戰鬥,足以讓美軍相信,第四艦隊不是特遣艦隊的對手。

  ??如此一來,在第三艦隊恢複戰鬥力之前,美軍不會讓第四艦隊單獨北上,更不會讓第四艦隊與特遣艦隊決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

  ??牧浩洋隻有一個相當肯定的判斷,即美軍在為第三艦隊補充戰鬥機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大麻煩。

  ??根據之前的情報,牧浩洋有理由相信,美軍會從西太平洋戰場上抽調三支艦載航空兵聯隊、在適當加強之後補充給第四艦隊。可是美軍會不會以同樣的方式補充第三艦隊,牧浩洋心裏就沒底了。

  ??要知道,美軍在西太平洋上隻有九支航母戰鬥群,如果抽走六支艦載航空兵聯隊,意味著隻有三支航母戰鬥群還能作戰。就算美國海軍已經采購了足夠多的艦載戰鬥機,也需要兩到三天才能讓艦隊恢複戰鬥力,而在這兩到三天內,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比如特遣艦隊可以從馬六甲海峽航行到呂宋島以東,其艦載戰鬥機足以覆蓋大半個菲律賓海,也就能夠攻擊該海域內的美軍艦隊。

  ??問題是,如果不為第三艦隊補充戰鬥機,後果更加難以設想。

  ??原因很簡單,第四艦隊獨木難支,隻能向南規避,而特遣艦隊不見得會向南追擊,很有可能留在北印度洋上,守衛從中國本土前往中東的航線,而中國陸軍很有可能趁此機會向埃及派遣作戰部隊。

  ??此外,還有一個美軍必須考慮的問題:特遣艦隊很有可能攻打迪戈加西亞。

  ??別忘了,第三陸戰師還在新加坡,而且登陸艦隊也在新加坡。隻要特遣艦隊奪取了製海權,陸戰隊就能開赴迪戈加西亞。因為迪戈加西亞隻是一座小島,所以中國陸戰隊有能力在數日之內完成戰鬥。如果美國海軍打算從本土派遣戰鬥機補充給第三艦隊,那麽美軍艦隊就無法掩護迪戈加西亞。

  ??丟掉迪戈加西亞的後果非常嚴重。

  ??別的不說,中國陸戰隊不會就此罷休,而會再接再厲,下一步就是攻打吉布提,鏟除美國在北印度洋上的最後一處軍事據點,打通進入紅海的航道。隨後這支陸戰隊很有可能直接開赴埃及,甚至有可能在西奈半島南端登陸。

  ??說得直接一些,美軍在印度洋上喪失製海權,等於把主動權交給了中國軍隊。

  ??到此,牧浩洋想到了兩種可能。一是趁美軍大舉增援印度洋戰場,特遣艦隊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西太平洋,一舉奪取菲律賓的製海權,把戰線向東推進一千多公裏,為攻打關島打下基礎。二是集中兵力攻打迪戈加西亞,迫使美軍艦隊前來決戰,在遠離澳大利亞本土的地方決戰,順帶攻占迪戈加西亞。

  ??從戰略上講,前者毫無疑問具有更大的誘惑性。

  ??可以說,如果能夠在菲律賓海重創美國海軍,不但能打開通往關島的大門,還能一舉扭轉海洋戰場上的局麵。要知道,美國海軍把五分之三的兵力放在這裏,如果能將其全殲,中美海軍的實力對比就相差不大了。

  ??問題是,從戰術上講,這又最不可能實現。

  ??特遣艦隊隱蔽機動到菲律賓海就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必須走最短航線,必須經過還幾片較為狹窄的海域,比如印度尼西亞東部的馬魯古海峽,也就很容易被美軍偵察機或者是深入該地區的美軍潛艇發現。

  ??即便特遣艦隊機動到位,局勢也不是很有利。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軍從西太平洋抽調艦載航空兵去增強第三艦隊,那麽美軍就會在西太平洋上采取守勢,比如讓艦隊後撤到關島附近。隻要稍有風吹草動,哪怕隻是特遣艦隊消失了兩三天,美軍也很有可能讓艦隊繼續向東撤退,以關島作為防禦屏障,在遠離中國本土外圍防線的地方設下伏擊圈。即便再退一步,中國空軍炸毀了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美軍也有可能放棄關島,讓艦隊一口氣退回到夏威夷群島。如此一來,就算奪去了關島,中美海軍實力對比也沒有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在美軍艦隊威脅之下,中國陸戰隊也不見得能夠打下關島。

  ??顯然,讓特遣艦隊返回西太平洋的風險太大了。

  ??在牧浩洋看來,甚至有可能因此措施扭轉戰局的機會。要知道,如果能夠在印度洋上消滅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到了二零五三年,隨著第二批四艘“泰山”級航母服役,中美海軍實力將大幅度縮小,因為美國海軍在二零五三年服役的第二批“美國”級、即“企業”級隻有三艘,第三批才有六艘。也就是說,如果把握住這次機會,取得完勝,那麽到二零五三年的時候,中美艦隊對比將由四比十五變成八比十二。因為中國航母全是“泰山”級,美軍則隻有三艘“美國”級,所以戰鬥力對比為十比十二。

  ??作為一名理智的指揮官,牧浩洋非常清楚,絕對不能錯過這個縮小差距的機會。

  ??事實上,要想通過一次戰鬥就把局麵倒轉過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必須有足夠多的耐心。

  ??為此,牧浩洋做出了決定。

  ??補給作業完成後,牧浩洋讓返回新加坡的快速戰鬥支援艦編隊發出一封電報,讓龐躍龍把第三陸戰師與登陸艦隊派往浩洋港,隨後命令艦隊向東航行,然後北上前往浩洋港,與登陸艦隊會合。(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