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東線開打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9      字數:4097
  四月十二日,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的先頭部隊進駐孟加拉國。

  ??戚凱威出動的不是空降部隊、也不是空中突擊部隊,而是不大擅長在山區作戰的機械化步兵部隊。為此,中國空軍動用了一百二十架大型運輸機與近兩百架戰術運輸機,在當天飛行了近千架次,把機械化步兵師的一萬六千多名官兵、數百輛坦克戰車、數百門牽引式火炮運往孟加拉國。

  ??這次空運行動,對中國空軍來說絕對是一次考驗。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行動中,空軍運輸機的主要任務是運送物資,還沒有進行過如此大規模的兵力投送。

  ??當然,投送兵力本來就是運輸機的主要價值體現。

  ??通過這次空運,也證明了運輸機的價值,特別是大型運輸機的戰略價值。

  ??如果沒有規模龐大的戰略運輸機群,中國空軍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將一個整編機械化步兵師送到一千多公裏之外。從表現出來的空運能力來看,中國空軍的兵力投送能力絕對不亞於美國空軍。

  ??當然,在這次空運行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比如,在空運24式主戰坦克的時候,就不得不拆掉外掛裝甲,需要兩架大型運輸機才能運送一輛完整的主戰坦克與一個基數的彈藥。又比如,在運送步兵戰車時,受貨艙的容積限製,一架運輸機隻能運送一輛,而無法運送兩輛,因此隻能配搭一些貨物,不然就得浪費運輸能力。

  ??這些問題,也為運輸機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空軍與陸軍得加強合作。

  ??之前,空軍與陸軍基本上是各幹各的,在發展運輸機的時候,陸軍提出了要求,空軍卻不見得會采納。比如在研製大型運輸機的時候,24式坦克已經問世,陸軍提出新式運輸機的載重能力與貨艙尺寸必須達到運載一輛整備24式主戰坦克的基本水平,而空軍則以研製難道過高,沒有采納。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大型運輸機的載重能力達到了要求,貨艙尺寸卻偏小。

  ??作為不可替代的戰略投送手段,空軍的新一代運輸機必須考慮陸軍裝備。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隨著第十五空降集團軍進駐,孟加拉國也立即兌現了承諾。

  ??四月十三日,第一支船隊進入吉大港,孟加拉國陸軍也在當天接管了由吉大港通往錫爾赫特的鐵路線。

  ??這一天,第三陸戰師與第十三陸戰師攻入了肯帕德灣對岸的巴羅達。

  ??十四日淩晨,在空軍與遠程炮兵的支援下,第四十二集團軍越過停火線,沿著雅魯藏布江穀地攻入印度境內。

  ??在藏南地區,也就是印度所說的阿魯納恰爾邦,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的空中突擊部隊在四個小時之內就控製了所有交通要道,圍困了由印軍控製的幾座城鎮。隻是在作戰行動中,第十五空降集團軍沒有攻擊印軍,也沒有攻打城鎮。因為這裏是中國的領土,戰後重建工作得由中國承擔,所以戚凱威決定以圍困的方式,逼迫印軍投降。隻要能夠順利攻占印度東北地區的其他幾個邦,駐守藏南地區的印軍就會不戰而降,沒有必要為了一時的需要,讓當地居民受到影響。

  ??必須承認,戚凱威還是有點政治頭腦。

  ??雖然中國一直宣稱印度在藏南地區的占領不具有合法性,藏南地區是中國的領土,但是這裏已經被印度占領了八十多年,主要居民不再是原來的藏族同胞,而是從印度內地遷徙而來的印度人。

  ??根據印度當局公布的數據,到戰爭爆發前,阿魯納恰爾邦的三百多萬居民中,二百四十多萬是印度人,還有部分阿薩姆人,原住民的數量不足十萬,而且大多分布在較為偏遠的山區鄉村裏麵。

  ??對中國軍隊來說,收複藏南地區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得到國際社會承認。

  ??為此,就得妥善解決居民問題。不管是遣返、還是就地安置,都不能製造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引發難民潮,中國在外交上就會遇到麻煩。

  ??為了避免出現難民潮,就不能直接攻打人口集中的城鎮,甚至不能擴大交戰區域,必須嚴格限製作戰行動。

  ??如此一來,圍困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還好,這也正是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的拿手好戲。

  ??正麵戰場上,第四十二集團軍基本上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或者說印軍的抵抗根本沒有價值。

  ??與印度西北地區的戰鬥一樣,麵對全部用“未來地麵戰平台”武裝起來的中國軍隊,印軍不但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甚至沒辦法守住經營了數十年的戰線,隻能趕在中國軍隊之前撤退。

  ??隻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

  ??與西北戰場上不同的是,攻占雅魯藏布江穀地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要掃蕩周圍山區裏的殘敵。

  ??到三天之後,真正的戰鬥才打響。

  ??四月十七日,第四十二集團軍攻入傑爾拜古裏,打開了通往恒河平原的大門,而第十五空降集團軍也在這一天正式成為主力,開始在印度東北山區裏麵掃蕩殘餘印軍,攻打由印軍防禦的軍事要塞。

  ??山區裏的戰鬥打得非常艱難,雖然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得到了有力的空中支援,還得到了第四十二集團軍炮兵部隊的支持,但是印軍據險防禦,給第十五集團軍製造了不少麻煩,也使中國軍隊嚐到了苦頭。

  ??在攻打科希馬的時候,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的突擊部隊在一場戰鬥中就損失了七架傾斜旋轉翼飛機與四架直升機,導致三百多名官兵陣亡,其中一架傾斜旋轉翼飛機上的三十七名官兵全部陣亡。僅此一場戰鬥的傷亡,就超過了第十三集團軍在印度西北地區作戰半個月的傷亡總量。

  ??從四月二十日開始,戚凱威不得不讓第四十二集團軍回過頭來收拾殘敵。

  ??當時,他采取了同樣的戰術,即讓裝甲部隊與步兵部隊混編成突擊集群,隻是規模小得多而已。一個突擊集群往往包括一個裝甲連、一個機械化步兵連、一個迫擊炮連、一個偵察排、一個航空連,後來還增強了一個自行高射炮連。主要是在山區的戰鬥中,進攻部隊往往得麵對盤踞在高處的敵人,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的火力仰角都不夠高,而迫擊炮又沒有足夠的壓製能力,因此高射炮成為了理想的壓製火力。

  ??隨著裝甲部隊到來,戰鬥情況才有所改善。

  ??雖然,當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裝甲部隊的補給非常困難,很多時候不得不讓部隊撤到出發陣地上補充電能,從而把好不容易取得的戰果讓給了印軍,然後再次去攻占已經被印軍控製的地區。但是,裝甲部隊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空中突擊部隊遇到的問題,增強了進攻能力。

  ??此外,裝甲部隊對印軍造成的心理壓力也產生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攻打科希馬的戰鬥中,空中突擊部隊連續進攻了三天都沒有進展,而裝甲部隊到來之後,隻用了一天就迫使守軍繳械投降。當時,印軍指揮官承認,他們根本沒有信心戰勝中國陸軍的裝甲部隊。

  ??在東北地區的戰況有所改善後,戚凱威才讓第四十二集團軍繼續向西推進。

  ??四月二十三日,第四十二集團軍從傑爾拜古裏出發,沿鐵路線前進,在當天下午就到達了布爾尼亞郊外。

  ??雖然情報顯示,印軍在這裏部署了十個師的重兵,但是在第四十二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到達時,根本沒有遇到抵抗。占領布爾尼亞後,戚凱威才得知,印軍隻是用一些民兵冒充了主力部隊。

  ??在此之前,印軍主力就退往加爾各答了。

  ??顯然,印軍的戰略是死守加爾各答。

  ??二十四日,戚凱威收到了最新情報,印軍不但增強了加爾各答的防禦,還在蘭契部署了重兵。

  ??這下,印軍的企圖就很明顯了。

  ??在中國陸戰隊的威脅下,印軍顯然不會指望把中國陸軍擋在東北地區,而且非常清楚中國陸軍會沿著東部海岸線南下,以東西兩路齊頭並進的方式攻占印度半島,因此印軍隻能退守加爾各答,才有希望守住東部戰線。問題是,加爾各答是濱海城市,根本沒有險要的地形可以防守,而且中國陸軍在進入恒河平原之後,完全可以繞過加爾各答,從焦達訥格布爾高原南下,因此在死守加爾各答的時候,印軍還得守住蘭契,擋住中國陸軍的前進道路,把中國軍隊擋在高原之外。

  ??這下,陸戰隊參戰就很有必要了。

  ??按照戚凱威的要求,牧浩洋在四月二十五日聯係了龐躍龍,要求陸戰隊最遲得在四月三十日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所幸的是,到這個時候,登陸的大部分問題都已解決。

  ??最重要的是,陸戰隊已經在四月二十三日攻入了孟買,之前一直在阿拉伯海活動的特遣艦隊就能趕往孟加拉灣了。

  ??事實上,打到這一步,牧浩洋更加傾向於以西線為主的進攻戰略。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讓陸戰隊從孟買南下,並且讓第十三集團軍跟上來,東線的第四十二集團軍負責掃蕩恒河平原。

  ??隻是,牧浩洋沒有幹預地麵作戰行動。

  ??既然戚凱威已經決定讓第四十二集團軍南下,而且戰爭進程比預料的順利得多,也就沒有必要畫蛇添足。(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