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標杆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7      字數:4201
  這艘標誌著中國海軍邁入新時代的巡洋艦曾經有幾個名字,規劃建造時被命名為“共和國”號、項目批準後更名為“中華”號、動工時又更名為“海軍上將”號,直到騰耀輝出任海軍司令,製訂了海軍艦艇的命名規範,才正式命名為“北京”號,因此海軍編號X1的巡洋艦也被稱為“北京”級。

  ??與命名一樣,“北京”號的設計與建造工作也幾經波折。

  ??早在“黃帝”號服役當年,海軍就提出為航母戰鬥群建造大型防空戰艦,以取代防空能力稍有欠缺的052C級驅逐艦。

  ??最初的時候,海軍並沒考慮建造巡洋艦,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大型驅逐艦上。

  ??二零一三年,海軍提交的造艦規劃中,就有臨時編號為052D的大型驅逐艦,其滿載排水量超過了一萬噸,配備九十六枚垂直發射的HHQ-9型遠程防空導彈,三十二枚垂直發射的中程防空導彈。

  ??隻是在審核階段,該方案被證明不可行。

  ??如果按照海軍提出的戰術標準,即防空導彈數量不變,安裝四部火控照射雷達,戰艦的滿載排水量至少需要一萬三千噸。

  ??雖然美國海軍已經搞出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但是如此大的排水量,仍然是一個難題。

  ??別的不說,動力係統就不好搞。

  ??采用核動力的話,排水量偏小,使用效率不高。當時又沒有合適的大型燃氣輪機,隻能采用蒸汽輪機。

  ??顯然,海軍不會接受這套方案。

  ??原因很簡單,從俄羅斯采購的四艘“現代”級已經讓海軍吃夠了苦頭。

  ??如果沒有第二次朝鮮戰爭,052D項目要麽胎死腹中,要麽修改性能指標,比如降低作戰標準,減少彈藥攜帶量。

  ??結果,第二次朝鮮戰爭改變了一切。

  ??雖然在戰後最初兩年,中國海軍非常迷茫,甚至認為航母沒有存在價值,更別說其他大型戰艦了,但是黃峙博入主總參謀部後,海軍建設受到高度重視,裝備建造也回到了正常軌道上來。

  ??在此期間,海軍啟動了好幾種大型戰艦的設計與建造項目。

  ??其中就有編號X1的大型防空戰艦。

  ??隻是,在最初階段,海軍沒有拿出防空戰艦的具體性能指標。原因很簡單,在新的戰爭環境下,特別是在電磁戰環境下,注重遠程防空的大型戰艦是否還能發揮作用,連美國海軍都搞不清楚。

  ??如果遠程防空係統經受不住考驗,那麽就得重新考慮艦隊防空戰術。

  ??也就在這個時候,電磁對抗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隨後東海戰爭爆發,防空戰艦的價值得到證明。

  ??在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遠程防空係統仍然是艦隊最主要的防空保護傘。

  ??二零一九年八月,X1項目正式上馬。

  ??因為前期已經進行了非常充分的研究,海軍在二零一七年就下達了設計任務,委托廣東造船廠與青島造船廠進行設計,所以在當年年底,廣東造船廠就拿出了設計方案,並且得到海軍認可。

  ??建造工作隨即展開。

  ??能在兩年之內完成建造工作,算不上奇跡,因為在此之前,廣東造船廠已經在二零一七年的競標中勝出。雖然海軍在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才下達訂單,但是在此之前,廣東造船廠已經完成了建造準備工作。

  ??此外,在建造“北京”號的時候,主要采用了模塊化建造方式。

  ??為了平衡南北兩大造船廠,“北京”號的姊妹艦“上海”號安排在青島造船廠進行,而且兩家造船廠分別承擔不同模塊的製造工作,承建的造船廠,實際上隻負責把各種任務模塊組裝起來。

  ??因為海軍需要證明大型巡洋艦的價值,所以“北京”號的建造任務排在首位。

  ??按照海軍的安排,“北京”號完成海軍測試之後,才會下達第二批兩艘的訂單,也就得讓“北京”號盡快服役。

  ??如此一來,相當於兩家造船廠同時建造一艘巡洋艦。

  ??從工時上講,“北京”號相當於在一家造船廠承建的情況下,花了三年半的船台時間才完成基礎建造。

  ??這樣看來,建造周期就不算短了。

  ??作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巡洋艦,“北京”號的戰術指標非常高。

  ??在四台二十五兆瓦燃氣輪機驅動下,“北京”號在一萬一千五百噸的標準排水量時,最大航速達到三十四節,即便達到一萬三千七百五十噸的最大排水量時,最大航速也能達到三十節。以燃電交替模式驅動,能以十八節航行七千五百海裏。如果直接驅動,則能以三十節航行三千海裏。

  ??武器係統上,“北京”號以一套主/被動雙模式相控陣雷達為核心,配合四部火控照射雷達能夠同時引導三十二枚防空導彈,分兩批攔截十六個空中目標,或者同時為六十四枚主動製導的防空導彈指引目標。配合火控係統的,是前後各八套八聯裝垂直發射係統。標準作戰模式下,前後各六套裝載遠程防空導彈、各一套裝載四聯裝的中程防空導彈、各一套裝載遠程反艦導彈、或者反潛導彈、或者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因此能同時攜帶九十六枚遠程防空導彈與六十四枚中程防空導彈。作為輔助係統,還有一門一百三十毫米艦炮,必要時可以改裝成更大口徑的艦炮。末段防禦手段上,總共有三套速射炮,並且能在服役後改裝成電磁速射炮。主要反潛裝備是兩架反潛直升機,以及垂直發射的反潛導彈,輔助反潛手段是兩具三百二十四毫米三聯裝魚雷發射管。電子對抗係統方麵,除了兩座幹擾/誘餌發射器,還有一套拖拽式魚雷誘餌。

  ??從武器配備上看,“北京”號遠遠超過了“提康德羅加”級,而且戰術側重非常明顯。

  ??雖然垂直發射係統能夠通用各種海軍彈藥,包括射程二千五百公裏的巡航導彈,但是在絕大部分時候,“北京”號就是一艘典型的防空戰艦,主要任務就是為航母提供掩護,充當航母戰鬥群的防空支柱。隻有在獲得了絕對製海權與絕對製空權之後,才會裝上巡航導彈執行對地打擊任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北京”號讓美國海軍加快了CG-X項目的設計與建造速度。

  ??如此強大的戰艦,造價自然不菲。

  ??即便是中國海軍采購,“北京”號的建造價格也高達一百二十億元,二號艦“上海”號也達到了九十八億元。

  ??如此高昂的價格,使得“北京”號很難大批量建造。

  ??說得簡單一點,一艘“北京”號相當於四艘052C型驅逐艦,而其戰鬥力肯定比不上四艘驅逐艦。

  ??結果就是,在“北京”號下水當天,海軍沒有按計劃批準第二批兩艘的建造合同。

  ??兩個月之後,在廣東造船廠與青島造船廠做出重大讓步,承諾把第二批兩艘的建造價格降低百分之二十之後,海軍才批準了這份合同,下達了第二批兩艘的建造訂單,此後再也沒有建造該級巡洋艦。

  ??當然,對中國海軍來說,“北京”級絕對不止象征意義。

  ??在二零三零年之前,也就是C1號與C2號航母服役之後,中國海軍最多隻需要四艘巡洋艦。

  ??沒有更多的航母,也就沒有必要建造更多的巡洋艦。

  ??“北京”號的下水儀式非常隆重,不但騰耀輝親自拉開艦首上的帷幕,黃峙博也在百忙之中抽時間趕了過去。

  ??作為海軍裝備建設的主要負責人,牧浩洋也去了現場。

  ??因為以北京市命名,所以北京市市長還應邀前往廣州造船廠,為這艘萬噸巨艦剪彩,並且送上了北京市的市徽。

  ??搞得這麽隆重,無非是要展示中國海軍的實力。

  ??隻是,誰都知道,這艘戰艦最快也要二零二四年才能服役,而且將首先編入“黃帝”號航母戰鬥群。

  ??用外界的話來說,“北京”號下水,使海軍軍備競賽驟然升溫。

  ??一個月不到,日本海軍首先宣布,將在“赤城”號建成服役之前,建造一艘大型防空戰艦,以充實航母戰鬥群。

  ??年底,美國海軍高調表示,CG-X項目將在二零二二年六月結出第一個果實,首艦“長灘”號將在二零二四年年底之前服役,編入“福特”號航母戰鬥群,隨後將分批次建造三十二艘。

  ??當然,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北京”號開始舾裝後,海軍首先明確了X2項目的主要工程指標,把控製造價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按照海軍的要求,X2巡洋艦的戰鬥力必須達到“北京”級的百分之八十,造價必須減少百分之四十。說得更加直接一點,X2巡洋艦必須是一種海軍采購得起、也使用得起的大型戰艦。

  ??招標工作在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底開始。

  ??此時,海軍已經決定采購第二批兩艘“北京”級。

  ??牧浩洋仍然負責裝備審核,即負責招標工作。為此,他得經常更造船廠的攻關經理打交道,還得經常去造船廠進行實地考察。

  ??二零二二年一月初,在他從青島造船廠回來後,黃峙博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紅包”。

  ??憑借在總參謀部服役期間的優異表現,牧浩洋在三十八歲之前就晉升為海軍少將。雖然他不是最年輕的海軍少將,周渝生在三十七歲的時候就是海軍少將了,但他是前途最為光明的海軍少將。

  ??這個月,牧浩洋還迎來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做父親。(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