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崗位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7      字數:4330
  回到總參謀部,牧浩洋對黃峙博的安排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之後,也就是黃峙博當上副總參謀長之後,他就提出整合各軍兵種裝備發展計劃。受當時特別是陸軍獨大的局麵沒被打破、反而有所增強的環境影響,整合軍兵種裝備發展,等於讓陸軍牽頭,海軍、空軍與二炮隻能跟隨。一切由陸軍做主,其他軍兵種的要求很難得到滿足。

  ??受此影響,在最初幾年裏,整合限製在初級層麵上,即各軍兵種聯合投資進行基礎項目開發,比如錢仲泰的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涉及到具體項目時,仍然是各自為陣,比如空軍主要搞J-20,海航則投入巨資搞了J-11C與J-10C。把這些戰鬥機項目合並起來,空軍與海航都能獲益。

  ??東海衝突爆發後,局麵發生了變化。

  ??在這場衝突中,陸軍再強大,也沒有多少用武之地。黃峙博趁此機會,提出進行應用項目層麵上的整合。

  ??雖然陸軍獨大的局麵仍然沒被打破,但是隨著海軍與空軍地位提升,陸軍肯定無法主導左右裝備開發項目。

  ??這場持續十多天的衝突不但證明整合裝備建設很有必要,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實戰中,中國軍隊存在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比如在五月二十九日夜間的戰鬥中,突擊的海航機群主要依靠艦隊與KJ-200提供的戰術信息,空軍的KJ-2000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在六月二日與六月八日淩晨的戰鬥中,雖然空軍與海航分工明確,但是限製了戰鬥機在作戰行動中的靈活性,降低了作戰效率,抑製了部隊的戰鬥力。

  ??要想實現多兵種聯合作戰,首先得在裝備建設上下功夫。

  ??當上誌願軍總司令之前,黃峙博就在南京軍區大力推進多兵種聯合作戰,而且收到了顯著成效。

  ??受各種因素限製,黃峙博在南京軍區搞的事情沒有產生廣泛影響。

  ??當上副總參謀長、執掌總參謀部後,黃峙博獲得了全麵推廣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機會。

  ??可以說,黃峙博對未來戰爭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隻是,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道路,必須從頭做起、從基本做起。

  ??繞過總裝備部與總後勤部,召集牧浩洋這些優秀年輕軍官,在總參謀部成立“裝備建設聯合辦公室”,正是黃峙博推廣多兵種聯合作戰的關鍵一步。隻是在很多人看來,黃峙博的目的沒有這麽簡單。

  ??不可否認,這個最初隻有五名高級軍官的機構在成立的時候並不顯眼。

  ??同樣不可否認,隻要這個機構發展壯大,在中國軍隊中實行三十多年的“四總部”製度就會被打破,最終統一到總參謀部之下,形成總參謀部負責軍事、國防部負責人事的現代軍事指揮體係。

  ??從提高軍事指揮效率來看,黃峙博的做法沒有錯。

  ??如果裝備建設與製造、後勤調度與分配與軍事行動分開,需要另外請示,肯定對軍事行動非常不利。

  ??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這個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雖然在傅秀波的支持下,陸風烈親自擔任誌願軍“後勤總管”,掩蓋了後勤保障不力造成的問題,但是不能因此認為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沒有問題,更不能因此而忽視後勤保障不力造成的影響。

  ??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後勤保障得力,第二次朝鮮戰爭很有可能在朝鮮海峽北岸結束。

  ??顯然,黃峙博確實有自己的想法,即從整合裝備建設著手,建立起完全由總參謀部控製的後勤保障體係。

  ??後勤保障本來就是軍事行動的一部分,由總參謀部統籌管理無可厚非。

  ??在“裝備建設聯合辦公室”中,仍然是陸軍唱主角,戚凱威既負責陸軍裝備建設,也負責協調各軍兵種,空軍由母祁鐵少將擔綱,海軍負責人是牧浩洋,二炮則是章玉廷大校,此外還有一名技術顧問。

  ??僅看人事安排,就能知道黃峙博有多麽重視這個機構。

  ??在此之前,戚凱威少將是總參謀部作戰處負責人,母祁鐵是空軍作戰處負責人,章玉廷則是二炮作戰處負責人。雖然牧浩洋才回總參謀部,但是參加過東海衝突,還是艦隊主要參謀軍官。

  ??讓牧浩洋稍感驚訝的是,陸雯擔任了技術顧問。

  ??不管這是不是黃峙博的安排,都更加證明了該機構的重要性。

  ??技術顧問不參與各軍兵種的裝備建設規劃,隻負責技術可行性研究,即在開發新式裝備的時候,提供參考意見。

  ??顯然,陸雯的重要性不亞於戚凱威。

  ??裝備建設,特別是新式裝備的研製工作,就是利用與應用最新技術成果。新式裝備能否研製成功、大規模裝備部隊,就得看在技術上是否具備可行性。拿J-20來說,雖然性能足夠先進,但是在研製過程中忽視了技術可行性,導致服役後難以大規模量產,也沒能形成完備戰鬥力。

  ??回來的當天下午,牧浩洋就見到了陸雯。

  ??“實驗中心那邊的事不用你管了?”

  ??“大部分科研項目都已步入正軌,錢仲泰教授領頭搞的《科技白皮書》也已出爐,暫時沒我什麽事,所以申請回來做些實質性工作。”陸雯笑了笑,說道,“黃總很給麵子,讓我跟你們合作。聽說,你是自願回來的。”

  ??牧浩洋也笑了笑,沒有跟著陸雯的話題往下說,轉而說道:“剛回來,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今後還得向你請教。”

  ??“上校,你也太客氣了。”

  ??“應該的。”

  ??陸雯看了牧浩洋一眼,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麽嗎?”

  ??“上午才到,我還沒去找老戚呢。”

  ??“你的工作,與他沒有多少關係,找不找他都一樣。”陸雯稍微停頓了一下,見到牧浩洋沒有開口,又說道,“黃總安排了一次大規模聯合演習,月底在舟山那邊進行,我們都得過去。”

  ??“演習!?”牧浩洋皺起了眉頭,“才打完,就搞演習,也太急了點吧。”

  ??“一是政治上的需要,二是檢驗未來戰爭環境下的新戰術,確定軍事裝備建設的總體發展方向。”

  ??“陸軍也要參加?”

  ??“所有軍兵種都要參加,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場戰爭就在海洋上進行。”

  ??牧浩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陸雯的意思。

  ??“好好準備一下吧,有什麽不明白的隨時可以找我。”

  ??“準備什麽?”

  ??陸雯笑了笑,說道:“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

  ??“陸工,我剛回來,昨天還在‘海口’號上寫作戰報告呢。”

  ??“這麽說吧,月底的演習將在兩個層麵上進行,一是實兵實彈對抗演習,二是計算機模擬演習。在前者的數據基礎上,黃總會安排你們幾個進行模擬對抗。你負責海軍事務,肯定代表海軍。”

  ??牧浩洋一驚,說道:“讓我們幾個?”

  ??“當然,軍隊朝什麽方向發展,裝備起牽頭作用,而你們幾個將主導裝備建設。如果不清楚未來戰爭的方式,又怎麽知道該重點發展哪些裝備、該淘汰哪些裝備呢?”陸雯笑著搖了搖頭,又說道,“當然,不是你們之間的對抗,而是由你們組成一個團隊,與黃總親自率領的一批將領進行對抗。”

  ??“這……”

  ??“別擔心,這是出人頭地的最好機會。黃總不會在乎輸贏,或者說你們能勝出,才能證明他現在做的一切是正確的。”

  ??牧浩洋暗自歎了口氣,回來還沒喘口氣,就領到了這麽重要的任務。

  ??“我隻是給你提個醒,見到黃總的時候一定要裝著不知道。當然,私下裏,你得盡快做好準備。”

  ??“我明白,陸工……”

  ??“今後我們在一起共事,沒必要這麽客氣,而且我們的年紀差不多吧。”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還是得感謝你,不然倉促上陣,恐怕……”

  ??“沒什麽好擔心的,你是實戰經驗最豐富的一個,還懂得技術。從長遠來看,至少在未來二十年之內,海軍肯定會超越陸軍。”陸雯看了牧浩洋一眼,笑著說道,“浩洋,我非常看好你。”

  ??牧浩洋勉強笑了笑,沒有答話。

  ??“好了,時間不早了,晚上還得去見黃總,先去吃晚飯吧。”

  ??“我請客。”

  ??“你請客?”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你幫了我,怎麽也得請你頓飯吧。”

  ??“我可沒有要求你請我吃飯。”

  ??“陸工,你知道我不喜歡欠別人什麽,所以……”

  ??“行,你請客。”

  ??因為晚上還有事情,所以兩人沒有進城,隻是到軍官餐廳點了幾樣小菜。

  ??陸雯說得沒錯,當天晚上,黃峙博把裝備建設聯合辦公室的五個人叫過去,安排了月底演習的任務。因為早有準備,所以提到具體演習方案時,牧浩洋給出了一些意見,在黃峙博麵前露了一把。

  ??接下來就一點都不輕鬆了。

  ??雖然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但是牧浩洋對軍隊的了解遠遠比不上戚凱威等人,所以他花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部隊的基本情況。在此期間,難免會遇到麻煩,也就得拋開顧慮,向陸雯請教。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專心於工作,牧浩洋沒有多少心思關注外麵的事情。隻有在吃飯的時候,偶爾聽陸雯提到一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