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有勇有謀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6      字數:4200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皮特隻能從影響最小的地方著手。

  ??拿到第四十七集團軍在向平壤挺進的情報後,皮特給東線的韓軍安排了任務:盡快發動試探性的進攻,爭取拖住誌願軍的主力集團軍。

  ??這道命令,有點含糊不清。

  ??雖然皮特直接給第九裝甲師下達了命令,而且調動了其他韓軍,但是在進攻目的上,皮特沒有說明白,即到底是拖住第六十五集團軍、還是拖住第三十九集團軍,以及得爭取多少時間。

  ??皮特也沒辦法,因為韓軍確實沒什麽好指望的。

  ??到十五日,東線四十萬韓軍中,沒有一支部隊具備了相應的進攻能力,第九裝甲師連元氣都沒有恢複。

  ??當時,為了讓第九裝甲師盡快恢複戰鬥力,韓軍想盡了辦法。

  ??在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到位之前,韓軍甚至把一些封存了十幾年的M60主戰坦克送到前線。

  ??這些坦克能否作戰,肯定是個問題。

  ??隻是,在東線除了第九裝甲師,還有一支韓軍的王牌部隊,即第七裝甲旅。

  ??在韓軍中,第七裝甲旅非常特殊,因為這是唯一以俄製裝備為主的裝甲部隊,也是韓軍的假想敵部隊。

  ??前蘇聯解體前,欠下韓國巨額債務。俄羅斯獨立之後,為了償還債務,向韓國出售了大批武器裝備,其中就有兩百輛T-80係列主戰坦克。拿到這些俄製裝備後,韓國組建了第七裝甲旅。

  ??在之前的戰鬥中,第七裝甲旅的作用並不大。

  ??不是該旅不能打,而是沒有合適的戰場。

  ??雖然以第七裝甲旅的實力,擔任前鋒突擊任務綽綽有餘,對付人民軍更是不在話下,但是人民軍的主力裝備都是俄製武器,有不少T-72主戰坦克,而在外形上,T-80與T-72的差別並不大,沒有達到可以讓E-8C、以及其他偵察機分辨的地步。如果讓第七裝甲旅充當突擊部隊,敵我識別肯定是個大問題。

  ??此外,彈藥補給也是個問題。

  ??在過去十多年裏,第七裝甲旅一直是韓軍的假想敵部隊,參加了韓軍的所有演習,還經常與美軍進行實戰對抗演練,彈藥與零備件的消耗量非常驚人。戰爭爆發前,韓國儲備的俄製彈藥並不多,而俄羅斯早已宣布保持中立,不向交戰雙方出售軍火,誌願軍獲得的戰鬥機都是通過中國政府購買的。為了讓第七裝甲旅保持戰鬥力,韓國想了不少辦法,比如從烏克蘭購買了一批零備件,讓美國從伊拉克與印度獲得了一些彈藥。即便如此,第七裝甲師的戰備率仍然不高。

  ??過去兩個多月裏,第七裝甲師一直在後方“打醬油”。

  ??如果不是兵力吃緊,東線需要由韓軍獨擔重任,韓軍也不會把第七裝甲旅派上去。

  ??隻是,第七裝甲旅的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在韓軍的所有主力部隊中,隻有第七裝甲旅保持整編狀態,沒有戰鬥損失。

  ??如果韓軍要在東線發起進攻,第七裝甲旅絕對是突擊主力。

  ??至少,在電磁戰的影響下,聯軍很難進行空中打擊,敵我識別的問題不再突出,而第七裝甲旅的主戰裝備並不差。

  ??隻是,正在打進攻念頭的不止有聯軍。

  ??黃峙博的命令已經下達,魏成龍覺得完全可以“自由行動”了。

  ??反正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首要任務是穩住東部戰線,抵擋韓軍的反擊,而最有效的防禦方式就是進攻。

  ??在他看來,與其等到韓軍打上門來,還不如主動找上門去。

  ??讓韓軍被迫進行防禦,元山自然不會受到威脅。

  ??打定主意後,魏成龍就開始行動。

  ??讓部隊提前一個小時吃了午飯後,魏成龍下達了進攻命令,讓第六十五集團軍的三個營率先開出駐地,沿著海岸線向高城挺進。

  ??此時,韓軍的第七裝甲旅也正在為出發做準備。

  ??可以說,魏成龍非常大膽,甚至有點冒失。

  ??當時,美軍的第71特混艦隊還在日本海上活動,隻是受到潛艇威脅,沒有靠近朝鮮半島,而是在鬱陵島南麵,靠近日本領海的海域活動。如果不是護航力量有限,美軍很有可能分出部分巡洋艦與驅逐艦,專門執行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

  ??第六十五集團軍在突擊的時候,唯一的對空保護傘就是電磁武器。

  ??這種防空手段能夠避免部隊遭到近距離空中打擊,卻無法有效對付遮斷轟炸,準確的說是用防區外彈藥進行的遠程空中打擊。

  ??隻不過,在電磁戰的環境下,聯軍遠程空中打擊的效率非常低。

  ??當時,聯軍已經找到了一些對付電磁戰的辦法,其中就包括一種使用慣性導航係統的遠程彈藥。

  ??從原理上講,對付電磁武器的辦法並不難。

  ??將電子設備製於完全封閉的金屬容器內,就能免受電磁波影響,也就不會被電磁武器摧毀。

  ??隻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難度非常大。

  ??電子設備的主要用途,就是提高部隊的戰場感知能力,因此需要接收與發送信息。如果完全隔離,成為封閉係統,電子設備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比如在戰鬥機上,可以對控製係統進行電磁屏蔽,卻無法對雷達、紅外探測設備、GPS導航設備、戰術數據鏈等等電子設備進行全麵屏蔽。

  ??在彈藥上,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如果完全使用慣性製導係統的話,彈藥就不需要獲取外界的電磁信息,也就能夠對控製係統做全麵電磁屏蔽,讓控製彈藥的電子設備免受影響。

  ??更重要的是,聯軍手裏有現成的彈藥,改裝非常簡單。

  ??JDAM製導炸彈就有慣性導航係統,能在GPS失靈之後,由慣性導航係統控製。聯軍要做的,隻是拆除炸彈上的GPS製導係統,然後對炸彈做全屏蔽處理,把製導係統的電子設備安放在一個能夠屏蔽所有電磁波的容器內,最後由一套機械裝置控製氣動麵,控製炸彈的飛行彈道。

  ??隻是,慣性導航係統也不是萬能的。

  ??在沒有中途修正的情況下,最好的慣性導航係統的精度在萬分之零點五左右,即每飛行一萬米,圓規偏差零點五米。用在炸彈上的慣性導航係統非常小,精度不會很高,偏差一般在千分之一左右,即每飛行一公裏,圓規偏差一米。為了確保載機安全,炸彈的投擲距離一般在五十公裏以上,如果安裝了火箭助推發動機與滑翔彈翼,投擲距離還能提高到一百公裏以上。以五十公裏為準,炸彈的偏差高達五十米,而實際作戰中,因為用於製導的衛星地圖也存在誤差,所以偏差往往在八十米以上。

  ??如此巨大的偏差,已經算不上是精確製導武器了。

  ??過於巨大的偏差,讓聯軍不得不放棄近距離空中支援,隻能用慣性製導炸彈對付戰線後方的誌願軍。

  ??為了抵消偏差帶來的影響,聯軍采用了兩個辦法:一是提高投彈量,即向轟炸目標同時投擲多枚炸彈;二是大量使用子母彈,提高炸彈的殺傷範圍。

  ??必須承認,聯軍確實做了努力,在盡可能的利用空中優勢。

  ??第六十五集團軍在這個時候發起進攻,承擔了很大的風險。萬幸的是,聯軍的重心在西線戰場上。

  ??兩個小時後,聯軍才發現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正在向高城挺進。

  ??此時,第七裝甲旅已經集結完畢。

  ??雖然韓軍在第一時間呼叫了空中支援,但是聯軍正在組織空中力量打擊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五十四集團軍,根本沒辦法為韓軍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

  ??下午三點半左右,聯軍對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先頭部隊進行了第一次轟炸。

  ??規模並不大,隻有十二架韓軍的F-15K,投下了四十八枚兩千磅級JDAM炸彈。

  ??因為誌願軍的KJ-2000及時發現了這支戰鬥機群,所以在炸彈落下前,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及時疏散。

  ??這輪轟炸,隻讓第六十五集團軍的耽擱了一個小時,沒有造成多大損傷。

  ??隻是,魏成龍沒有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轟炸結束後,他就讓工程兵搭設了上百個假目標,然後用汽油點燃,在假目標附近丟下了一些回收的炮彈彈殼,偽裝成被摧毀的主戰裝備。為了做得更像一些,魏成龍還讓醫療兵在前線進行了一次“戰地急救訓練”,調動幾百名官兵扮演傷員,還讓隨同行動的人民軍組織起上千民力,幫助運送“傷員”。

  ??這一招,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當時,聯軍認為第六十五集團軍在轟炸中遭到重創,先頭部隊已經喪失突擊能力,繼續向高城挺進的隻是一支裝甲偵察部隊。事實上,在轟炸結束後,首先南下的,確實是魏成龍派出去的裝甲偵察部隊,兵力隻有一個裝甲營。

  ??更重要的是,這個判斷,讓韓軍認為反擊的機會已經成熟了。

  ??下午五點,第七裝甲旅從高城開拔。

  ??傍晚,雙方在高城北麵大約二十五公裏處遭遇。

  ??因為第七裝甲旅全體出動,規模比一個裝甲營多得多,所以魏成龍沒有讓裝甲偵察部隊硬拚,而是讓其邊打邊撤,把韓軍引過來。

  ??到這個時候,韓軍怎麽也想不到,他們麵對的,不是一個營,而是一個集團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