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手忙腳亂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5      字數:4061
  兩棲突擊艦隊受到魚雷攻擊的消息立即傳到反潛直升機上,隻是,正在東麵搜索的反潛直升機沒有離開戰位,畢竟那邊肯定有潛艇,說不定還有兩艘潛艇,如果撤走,那些潛艇也會再次發動攻擊。

  ??受此影響,反潛直升機隻能通知附近的“斯普林菲爾德”號,無法用通信聲納把信息發給正在趕來的“漢普頓”號。

  ??顯然,“斯普林菲爾德”號也不可能離開戰位。

  ??這下,“漢普頓”號的反應成為關鍵因素。

  ??如果這艘潛艇及時轉向,將成為決定性力量。在兩架SH-60的配合下,“漢普頓”號有很大的可能幹掉“海蛇”號。

  ??問題是,“漢普頓”號能夠及時轉向嗎?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漢普頓”號確實發現了襲向兩棲突擊艦隊的魚雷,艇長也及時判斷出,還有一艘潛艇參加了伏擊作戰。隻是在做出這個判斷後,“漢普頓”號沒有及時轉向南下,而是繼續向東航行。原因很簡單,魚雷被發現的時候,已經調整了航向,所以美軍艇長認為是潛伏在東邊的潛艇發射的魚雷。

  ??這個判斷,不算錯誤。

  ??潛艇戰術中,最出名的就是“狼群”戰術。正常情況下,參與伏擊作戰的潛艇會首先打亂艦隊與船隊的編隊,由一艘、或者幾艘潛艇充當誘餌,引開敵人的反潛力量,然後由其他潛艇發起攻擊。使用這套戰術的時候,首先得讓敵人自亂陣腳,因此充當誘餌的潛艇一般潛伏在航道前方,迫使敵人轉變航道,或者減速航行。如果誘餌潛艇埋伏在航道兩側,敵人很有可能加速航行,離開潛艇伏擊圈。

  ??顯然,這次的情況不大一樣,充當誘餌的潛艇沒有出現在兩棲突擊艦隊航道前方。

  ??美軍艇長在判斷戰場情況的時候,認為隻有一種可能,即中國海軍的潛艇沒有能夠及時趕到戰場,所以不得不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發起突襲。結果就是,其他潛艇也沒有到達艦隊前方,而是在艦隊東邊。

  ??果真如此的話,“漢普頓”號就不能轉向,而是應該去支援“斯普林菲爾德”號。

  ??這個判斷,讓“漢普頓”號損失了大約十五分鍾的寶貴時間。

  ??直到“漢普頓”號靠近協同“斯普林菲爾德”號作戰的一艘“伯克”級驅逐艦,收到了由驅逐艦發來的消息,才知道“第三艘”敵艇出現在艦隊南麵,向五艘大型兩棲戰艦發射了魚雷。

  ??這時候,美軍兩棲突擊艦隊裏已經亂成一團。

  ??首先倒黴的,正是那艘遭到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攻擊的兩棲突擊艦。

  ??從體量上講,美軍的“黃蜂”級兩棲突擊艦是僅次於大型航母的“超級戰艦”,排水量與尺寸甚至超過了一些國家的中型航母,作戰能力也不比中型航母差,能夠攜帶數十架垂直起降飛機與直升機,並且搭載一個營的兩棲部隊。隻是在抗打擊能力方麵,兩棲突擊艦完全無法與航母相提並論。

  ??在美軍的作戰編製中,兩棲突擊艦並不承擔前沿部署與作戰任務。

  ??通常情況下,在航母戰鬥群奪取了製海權與製空權之後,兩棲突擊艦隊才會進入,向岸上投送作戰部隊。因此在設計的時候,美軍沒有過於強調兩棲突擊艦的性能,比如最高航速隻有二十多節。

  ??受到魚雷攻擊,兩棲突擊艦的應對方式非常有限。

  ??進行不太成功的戰術規避後,這艘兩棲突擊艦就被魚雷追上。

  ??一定要說什麽的話,隻能說“海蛇”號隻向該艦發射了一條魚雷。如果汪譽涵采用薩非墨襲擊“華盛頓”號的戰術,把所有魚雷射向最大的目標,結果肯定不一樣。別說五條,即便隻有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也很有可能擊沉兩棲突擊艦。

  ??魚雷的爆炸點在兩棲突擊艦的後部,兩根推進軸之間,離艦尾不到三十米。

  ??猛烈的爆炸,足以摧毀兩棲突擊艦的推進係統,使其喪失航行能力,卻無法使兩棲突擊艦沉沒。

  ??隨後,兩艘綜合登陸艦與兩艘船塢登陸艦相繼被魚雷擊中。

  ??因為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也采用了尾流自導攻擊模式,所以魚雷的命中點都在戰艦的後部。

  ??受到攻擊後,兩棲突擊艦隊的航速慢了下來。

  ??隻是,美軍沒有放棄抵抗。

  ??五分鍾內,至少有十架反潛直升機從兩棲戰艦上起飛,其中四架飛往東麵,加強對“海龍”號的攻擊力度,剩下的全部南下,參加搜索“海蛇”號的行動。如果不是受到攻擊的兩棲戰艦開始大量進水,艦長被迫把還能工作的發電機全部用來帶動抽水機,阻止海水淹沒更多的艙室,從而無法為反潛直升機補充燃油與彈藥,不然美軍肯定會把兩棲戰艦上的反潛直升機全部派出去。

  ??此時,參戰的不僅僅是反潛直升機、潛艇與反潛戰艦。

  ??在“海龍”號發射第一批反艦導彈後不久,兩棲突擊艦隊的指揮官就發出請求,讓岸基航空兵派遣反潛巡邏機。隻是當時的情況不算非常糟糕,而且岸基航空兵正按照皮特上校的命令,全力對付J-15機群,所以沒有及時出動反潛巡邏機。發現來襲的魚雷後,美軍指揮官再次發出請求。

  ??這次,聯軍的岸基航空兵沒有遲疑,趕緊讓反潛巡邏機向兩棲突擊艦隊靠攏。

  ??數分鍾後,突入東朝鮮灣上空的J-15機群收到命令,迅速轉向撤退,聯軍的製空作戰壓力驟減,又出動了十多架反潛巡邏機。

  ??隻是,這個時候才出動反潛巡邏機,未免太晚了一點。

  ??戰場上,真正能發揮作用,或者說對“海蛇”號構成威脅的,隻有已經轉向,正快速趕來的“漢普頓”號攻擊核潛艇。

  ??雖然那兩架之前飛過頭的SH-60反潛直升機收到命令後,立即轉向,從遠及近的搜索艦隊南麵三十公裏以內的海域,但是汪譽涵已經有所準備,讓“海蛇”號在發射魚雷後以允許的最大速度向東航行,避開了反潛直升機的主要搜索區域,所以在讓魚雷進入自主攻擊階段之後,“海蛇”號把重點轉向了東北方向上的美軍核潛艇,即曾經差點逮住“海蛇”號的“漢普頓”號。

  ??在“漢普頓”號轉向前,汪譽涵有點猶豫。

  ??攻擊潛艇,不比攻擊水麵戰艦。

  ??“漢普頓”號的最大潛航速度能夠超過三十三節,而且能在數十秒鍾之內,把航速由二十四節提高到三十三節。因此在攻擊“漢普頓”號的時候,魚雷肯定達不到最大射程,必須盡量縮短開火距離。

  ??顯然,這是一個難題。

  ??美軍潛艇的航行速度超過了“海蛇”號的最大潛航速度,所以就算汪譽涵下令追擊,也不見得能夠追上美軍潛艇。

  ??考慮到暴露行蹤的風險,汪譽涵絕對不會這麽做。

  ??這下,問題來了。

  ??如果不去攻擊美軍潛艇,“海龍”號很有可能葬身大海。汪譽涵非常清楚,薩非墨為了給他創造機會,做出了自我犧牲。現在,“海蛇”號偷襲得手,必須為友艇考慮,也就必須幫助“海龍”號擺脫困境。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向美軍潛艇發射一條魚雷。

  ??在犧牲自我與放棄友艇之間,汪譽涵必須做出選擇。

  ??如果他是一名理性的潛艇艇長,肯定會選擇後者,因為就算“海蛇”號發起攻擊,也不見得能夠拯救“海龍”號。

  ??汪譽涵確實是一名理性的潛艇艇長,可是在理性之外,他還明白其他道理。

  ??獨自離開,他不會麵對薩非墨的責難,可是卻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不管薩非墨在做出決定是時候是否選擇了自我犧牲,汪譽涵都知道,薩非墨是為了他才做出的犧牲,而他卻拋棄了戰友。

  ??片刻猶豫之後,汪譽涵做出了非理性選擇。

  ??為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魚雷輸入火控數據後,汪譽涵還讓副手為主動攻擊聲納充電,準備攻擊“漢普頓”號。

  ??也就在這個時候,“漢普頓”號轉向返回。

  ??對汪譽涵來說,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是,隨著敵艇轉向,不再需要考慮魚雷的最大射程,擊沉敵艇的希望更大。

  ??壞的是,美軍肯定猜到“海蛇”號在兩棲突擊艦隊南麵,不然不會讓攻擊核潛艇返回艦隊南麵。

  ??顯然,即便能夠擊沉“漢普頓”號,也有可能遭到美軍其他反潛力量攻擊。

  ??如果有選擇,汪譽涵會在這個時候放棄攻擊的念頭。原因很簡單,“漢普頓”號轉向之後,“海龍”號受到的威脅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即便攻擊了“漢普頓”號,也無法降低“海龍”號受到的威脅。

  ??可惜的是,汪譽涵沒有選擇的餘地。

  ??在他準備讓“海蛇”號轉向東南,從切線方向避開美軍攻擊核潛艇的時候,美軍的反潛直升機趕到了。

  ??麵對攻擊核潛艇,常規潛艇的勝算已經非常渺茫,如果還得同時應付那些如同綠頭蒼蠅的反潛直升機,生還的幾率更低。隻有搶先發起攻擊,幹掉威脅最大的攻擊核潛艇,才有希望逃走。

  ??如果逃不掉,能夠幹掉一艘攻擊核潛艇,那也值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