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歌猛進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17 13:45      字數:4033
  戰場上,形勢並沒好轉。

  ??在人心惶惶的人民軍麵前,美軍第一陸戰師所向披靡,連幾個韓國陸軍的預備師都表現出了高強的戰鬥力。

  ??決定聯軍地麵進攻速度的不是地麵部隊有多麽厲害,而是支援力量有多麽強大。

  ??第一陸戰師從鹹興發起進攻的頭十二小時中,主要由部署在韓國的美國空軍、以及韓國空軍提供火力支援。為了增強打擊力量,美軍還在地麵進攻開始後不久,動用了第二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向第一陸戰師進攻路途上的人民軍堡壘發射了上百枚“戰斧”巡航導彈。隨後頂替第72特混艦隊的第71特混艦隊趕到,開始出動艦載戰鬥機為地麵部隊提供支援,護航戰艦也用巡航導彈參加了作戰行動。

  ??此時,第71特混艦隊是聯軍在戰場上唯一的航母戰鬥群。

  ??因為航母戰鬥群一直承擔著高強度的對地支援任務,所以美軍把六艘航母編入兩隻特混艦隊,輪番上場。第72特混艦隊履行作戰任務時,第71特混艦隊返回日本的海軍基地進行休整。

  ??第72特混艦隊遭到重創時,第71特混艦隊已經在新瀉港休整了五天。

  ??上岸的官兵早已緩過勁來,隻是靠港的戰艦還在維護。高強度的作戰任務,大幅度縮短了航母的維護保養周期,特別是彈射器、阻攔索等關鍵設備,都需要及時維護。五天時間顯然不太充足。

  ??接到命令,離開新瀉的時候,第71特混艦隊的狀態並不理想。

  ??三艘航母,都沒能按照要求完成所有維護保養作業。

  ??問題最嚴重的正是航母上最關鍵的設備:蒸汽彈射器。

  ??在“福特”級建成服役之前,美軍航母配備的都是蒸汽彈射器,“尼米茲”級配備的是C-13係列。按照美軍的維護保養守則,即便是較為新式的C-13-3型彈射器,也得在使用二千五百次之後進行維護。非戰爭時期,美軍對C-13-3的維護周期為二千次,以確保彈射器處於最佳狀態。

  ??作戰行動中,讓彈射器使用二千五百次並不是難事。

  ??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上有四座蒸汽彈射器,在高強度作戰行動中,日出動強度肯定超過兩百架次。八月十三日,也就是西線集團軍推進到黃州川南岸時,第71特混艦隊的“林肯”號創造了日出動三百七十八架次的最新紀錄。即便在其他時候,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日出動量也在兩百架次以上。

  ??理論上,隻需要一個半月,航母上的四台彈射器就得進行大修。

  ??實際情況是,最多一個月,航母的彈射器就經受不住了,因為在開赴戰場前,美軍航母沒有回港維護,彈射器不在最佳狀態。

  ??第71特混艦隊撤下來的時候,“林肯”號上的三台彈射器與“布什”號上的兩台彈射器均已接近大修期限。“裏根”號的四台彈射器的平均使用量也已超過一千二百次,最多隻能執行十天的作戰任務。

  ??以第71特混艦隊的狀態,能夠執行一周的高強度作戰任務就很不錯了。

  ??聯軍的進攻計劃,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按照阿倫上將的要求,第一陸戰師必須在一周內沿東朝鮮灣海岸線推進到城津灣,對朝鮮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清津港構成威脅。此後,第一陸戰師將在金策休整,準備迎接誌願軍的全麵反擊。

  ??打好這一仗,局勢將變得對聯軍非常有利。

  ??城津灣與清津港的直線距離不到一百公裏,在M270遠程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之內,因此聯軍能用地麵火力打擊與封鎖清津港。

  ??這意味著,中國潛艇無法繼續留在清津港了。

  ??因為朝鮮東北地區,隻有清津港有較為完善的軍事基礎設施,能夠支持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所以在清津港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之後,進入日本海的中國潛艇將無港可靠,作戰能力將大幅度降低。

  ??雖然從理論上講,中國潛艇在進入日本海、完成作戰任務之後,可以從朝鮮海峽或者宗穀海峽返航,但是在沒有前進基地的情況下,常規潛艇在日本海的作戰部署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五天。

  ??要想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戰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為了這五天的作戰部署時間,潛艇得花三十五天進出日本海,還得在後方休整維護十天,作戰效率僅有百分之十。如果能夠部署在清津港,常規潛艇在日本海的作戰效率能超過百分之七十。

  ??要想達到同樣的作戰效果,需要增加六倍的潛艇兵力。

  ??暫且不說中國海軍有沒有這麽多的常規潛艇,如此低下的作戰效率就無法接受。

  ??中國潛艇無法在日本海正常執行作戰任務,聯軍的海上補給線就沒有後顧之憂,地麵作戰部隊也就沒有多少顧慮。

  ??除了改變海上作戰環境之外,聯軍在地麵戰場上的處境也將徹底改變。

  ??攻占位於城津灣西岸的金策港之後,聯軍隻需要向前一步,就能攻占朝鮮東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吉州。

  ??從吉州出發,聯軍既可以北上進攻清津港,也可以向西北攻打鴨綠江上遊的惠山。

  ??雖然朝鮮東北部地區的鐵路交通係統完全獨立,隻能沿海岸線南下,從鹹興與元山之間的高原向西,匯入西部地區的鐵路網,鐵路到惠山就終止了。要想攻打江界與新義州,要麽沿鴨綠江順流而下,要麽走公路翻越蓋馬高原。鴨綠江是中朝界河,屬於敏感地帶,而高度依賴後勤保障的聯軍地麵部隊不會把所有賭注都押在不太可靠的公路上,所以從惠山向西推進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惠山的軍事價值絕對不可低估。如果誌願軍從圖們江北岸入朝,聯軍可以通過占領吉州與惠山,把戰場限定在朝鮮東北地區。如果誌願軍渡過鴨綠江,聯軍可以從惠山出發,襲擊誌願軍側翼。

  ??可以說,隻要第一陸戰師順利完成作戰任務,即便地麵戰爭開打,聯軍仍然掌握著戰場主動權。

  ??因為誌願軍地麵部隊還沒入朝,空中力量又沒完全恢複,所以聯軍隻有一個困難,自身的極限作戰能力。

  ??要在一周之內從鹹興打到金策,沿著朝鮮崎嶇不平的公路推進兩百多公裏,絕非易事。

  ??進攻的前兩天,除了在新浦遭遇較為頑強的抵抗之外,聯軍幾乎沒有遇到成建製作戰的人民軍。

  ??一路上,聯軍最大的麻煩就是修複被人民軍炸毀的橋梁隧道,清除道路上的地雷。

  ??從新浦出發後幾個小時,第一陸戰師不得不把工程部隊放在前麵,讓充當急先鋒的裝甲部隊放慢腳步。

  ??前四十八小時,聯軍損失了數百名工兵。

  ??推進並不順利,似乎預示著進攻不會有好結果。

  ??隻是在其他方麵,聯軍沒有遇到料想的麻煩。

  ??打到第三天,誌願軍的空中力量都沒出現,或者說沒有對聯軍地麵部隊構成威脅。雖然在第一陸戰師攻打洪原的時候,誌願軍的戰鬥機再次越過鴨綠江,向聯軍發起挑戰,但是嚴陣以待的美軍製空戰鬥機立即出動,給予對手迎頭痛擊,毫不費力的驅趕了敵機,沒讓地麵部隊受到威脅。

  ??聯軍地麵部隊要做的,就是加快推進速度,不要浪費時間。

  ??這一天,還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到達清津港的“海蛇”號完成了維修作業,再次具備出港作戰能力。等到補充的魚雷送到後,汪譽涵就能再次率領“海蛇”號出海,挑戰聯軍的海上霸權。二是在日本海上躲藏了數日的“海龍”號終於現身,而且在當天晚上就進入了清津港。

  ??因為沒有受到聯軍反潛力量攻擊,也沒有在作戰中消耗多少彈藥,所以“海龍”號隻需要在清津港停留幾個小時,為AIP係統補充燃料、進行基本維護,就能與“海蛇”號一同出海。

  ??兩艘潛艇不算多,但總比沒有強。

  ??為了表彰“海龍”號官兵在作戰中的英勇表現,以及做出的巨大貢獻,黃峙博親自為薩非墨頒發了特級戰鬥獎章,“海龍”號則榮立集體特等功。因為黃峙博是陸軍將領,徐褶濤又有要務在身,所以由誌願軍海軍潛艇作戰參謀周渝生為薩非墨等人頒發獎章。

  ??牧浩洋隨周渝生一同去了清津港。

  ??他不是去給潛艇兵頒發獎章的,而是與汪譽涵、薩非墨商討新的作戰任務。

  ??還有一批在反擊戰中跳傘逃生的飛行員在聯軍實控區內,雖然這些飛行員已經與敵後遊擊隊會合,但是聯軍加強了戰線上的封鎖力度,遊擊隊無法把飛行員送回來,所以必須派特種部隊過去。

  ??在牧浩洋的爭取下,誌願軍司令部把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兩棲特種部隊。

  ??沒有製空權,要想深入敵後,潛艇是唯一的投送工具。

  ??為此,“海蛇”號還在維修的時候,海軍把減壓艙送了過來。因為沒想到“海龍”號能在此時趕回來,所以隻有一具減壓艙。

  ??隻是,“海龍”號的回歸,大幅度提高了特種滲透作戰的成功率。

  ??在“海龍”號的掩護下,“海蛇”號有更大的把握靠近半島東海岸線,把特種部隊送上敵人控製的海灘。(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