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直-7研究團隊終於到位了
作者:葫蘆村人      更新:2021-07-17 12:04      字數:3911
  “不是你說的美國人的錢好糊弄嘛!”鄭浩很是委屈地說道。

  ??他覺得,劉一九有時候就容易鑽牛角尖,一旦這些搞技術的人鑽了牛角尖,最終會弄得誰都鬱悶,現在根本就不是跟他進行爭論的時候。

  ??“我覺得吧,既然咱們要搞產品從市場上麵賺錢,就得讓我們的產品種類更多,這樣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才能為我們獲得更多的銷量……”鄭浩說這話的時候不停地盯著劉一九。

  ??生怕劉一九反對。

  ??他現在都不知道為什麽會這麽在意劉一九這個年輕人的態度與反應,這對於他來說,有些不可思議。

  ??鄭浩的話,讓劉一九有了興趣,他還真沒有想到,鄭浩這家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共和國在這個年代能夠有這樣認識的管理者,實在是太少了。要不然,也不會在改革開放之後那樣多的國營工廠因為無法適應市場競爭而大規模地倒閉。

  ??“你這些話從什麽地方聽來的?”

  ??“我自己分析出來的唄。天天聽你念叨著怎麽從市場上賺錢,我現在才發現,國內的商品供應實在是太匱乏了,比如說那些電視機吧,有的明明很有問題,如果想要買,就不得不買商店裏麵賣的,根本就沒有選擇……”鄭浩聽到劉一九說這話,頓時就得意了起來。

  ??劉一九還真的沒有想到,鄭浩這樣的人居然也能夠發現這些問題。

  ??要是這個家夥真的有這樣的天賦,他以後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基地裏麵王順義一幫子人搞技術,鄭浩負責外麵的這些配套企業同時盯著市場,他從中間調度,這樣就能夠為整個九院搭建一個鐵三角。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證明鄭浩是不是真的在這方麵有著非常好的天賦,劉一九開始跟他聊市場經濟的一些事情了。這東西,鄭浩這樣的人,除非他是主修經濟的,否則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多少。要不然,就真的是天賦了。

  ??事實證明,鄭浩真的是在這上麵有著不小的天賦,這段時間到處跑,他看了各個地方的物資供應,上麵準備搞經濟發展,他肯定是知道的,在首都附近的郊區裏麵,已經自發地形成了一些農貿市場,就連蓉城周邊同樣如此。

  ??這個年代的人們雖然很窮,購買力很差,但是如果真的能夠有適合的產品,價格不高,大多數人都能消費得起,賺錢,絕對是非常容易的。甚至可以說,做什麽都能夠賺錢。

  ??火車慢悠悠地向著萬源的方向開去,兩人根本就沒有絲毫的睡意,一直在討論著這些問題,劉一九甚至不時地糾正鄭浩的一些看法,同時,也告訴鄭浩在市場經濟情況下的企業管理應該怎麽去做。

  ??他沒有親自操作過,但是理論學到了不少,用來應付鄭浩這樣的小白,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直到火車到站,美美地睡了一覺的李銳伸了個懶腰才發現,兩人已經說得嗓子都啞了,滿臉的油光……

  ??回到基地裏麵,劉一九首先就去了一區的動力車間。

  ??如同鄭浩說的那樣,這些家夥從一開始隻是搞二衝程的小型發動機,到了後來把四衝程的發動機也給上馬了。

  ??這是九院的傳統,先斬後奏,管它上麵同意不同意,先上馬了再說,等到後來要砍掉吧,已經搞了不少了。

  ??搞直-7的團隊七十多人已經到了基地這邊,團隊負責人廖卓敬是個五十多歲的幹瘦老頭,很有軍人作風,據說,曾經年輕的時候被選派到蘇聯學習過。楊威等人搞回來的資料,現在正靜靜地在九院的資料室裏麵躺著。

  ??劉一九跟廖卓敬一行人聊了一陣,對於直升機方麵,他也沒有多大的研究,隻能把米-24的技術資料丟給他們,那裏麵有所有的原始資料。

  ??“廖工,這是我們的同誌從蘇聯搞回來的他們最為先進的米-24的設計原始手冊,我想對於我們搞這方麵的幫助非常大。咱們暫時先不急著立項,先把這些技術吃透,有了想法,我們再來討論,你看怎麽樣?”劉一九不知道為什麽王順義在這些專家到了這邊沒有把資料給他們,他也沒有空去問這個。

  ??時間現在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緊張了,必須盡快讓這些人了解米-24的技術性能以及技術指標,各種設計上麵都有,就連共和國的技術人員不明白的渦軸發動機的一部分技術都有。

  ??劉一九曾經粗略地翻過這方麵的資料。

  ??等到研究團隊熟悉了米-24的技術資料,他再把共和國用到直-20上麵的渦軸-9發動機的原理給說出來,最終他們的新型直升機就能夠從一開始就擁有一顆自己的心髒,同時,還是非常強勁的心髒。

  ??“劉主任,直-7的研究上麵,有著太多的技術問題了,而且主要就是發動機跟材料,這兩個方麵我們團隊沒有辦法解決……”廖卓敬沒有看那些技術資料,他們研究直-7搞了這麽些年,知道很多的東西如果不解決,最終他們搞出來的項目都可能會重蹈直-7的覆轍。

  ??這些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這個不是問題。關於渦軸發動機的技術,這些資料裏麵有一些,雖然不全麵,但是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問題。基地裏麵一區是負責動力設計以及直升機一些技術備份的。我想您應該清楚了,至於材料方麵,二區那邊會負責的。我們這裏麵有著各方麵的專家,更重要的是,我們不缺錢……”劉一九為了給廖卓敬打氣,不得不吹牛。

  ??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也是無奈之舉。

  ??任何人遇到一個項目剛剛搞成功,結果發現,這個項目搞出來的成果實在是太沒用了,多年的努力就白費了。緊接著,又讓他們重新搞一個同類型的項目。

  ??“直-7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很多零件采用直-5 跟直六的,發動機功率不夠,同時,為了增加強度……”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告訴劉一九等人,直-7的下馬,跟他們沒有什麽關係。

  ??他們隻是按照上麵的要求去做的。

  ??“老廖,這點您放心,咱們基地比較民主,在這方麵立項的時候,會充分地考慮你們的意見,而且各種技術問題,整個基地裏麵的各個區都會進行配合……需要新型的材料,我們就研究新型材料,而不會如直-7那樣為了降低成本使用本來就落後的機型的技術以及零件……”王順義對著廖卓敬保證著。

  ??這些人受傷很深呐。

  ??雖然說直-7性能並不足,但是搞了這麽多年,直接就下馬了,任由誰的心中都是過意不去的。

  ??廖卓敬沒有再說話,而是直接默默地點頭。

  ??對於他來說,能夠繼續研究直升機就夠了,更重要的是,整個團隊都在,一個人都沒有少,大家配合了這麽多年,一起共事,也就容易多了。

  ??“老汪,這方麵你們跟老廖他們多溝通一下。你們雖然說也是這方麵的技術人員,但是沒有獨立搞過項目,隻是做技術備份的……”王順義見到一區主任汪月山臉上有些不滿,頓時就沉著臉對著他警告著。

  ??汪月山一開始就想要自己搞直升機,不過一區在這方麵的人不多,整個團隊的人都隻有十多個,要想弄這個,基本上沒有可能。他們就是作為技術備份存在的。

  ??他作為一區的主任,在動力方麵還是比較有基礎的。

  ??“王主任,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搞好後勤工作,好好地配合……”汪月山嘴上雖然這樣說,但是語氣卻有些衝。

  ??王順義也懶得理會他。

  ??“對了,汪主任,過段時間美國那邊有一種燃氣渦輪以及一種1500馬力可變壓縮柴油機的生產技術會到這邊,咱們一區那邊,得在這之前就做好準備。五區那邊錢主任他們不是在要大功率的發動機嗎?到時候那個1500馬力的肯定有些用不上,不過可以根據他們的設計逆向開發,那各時候弄出來的小型發動機我覺得應該非常適用……”劉一九歎了一口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得給一個更加能夠吸引人的東西出來。

  ??汪月山雖然想要搞直升機,但是他並不適合,而發動機,對於他來說,就不一樣了。

  ??“燃氣渦輪?不是樣品而是整套的生產技術?”聽到這個,汪月山頓時就高興了起來。

  ??“兩種都是1500馬力的。美國佬的技術,另外,他們送技術來的時候,我們再跟他們談引進他們黑鷹直升機的問題……”劉一九很不以為然地說道。

  ??在結束了這邊的會議之後,王順義對著劉一九豎起了大拇指。

  ??“我現在都有些頭痛了,咱們這基地裏麵一下子搞了太多的項目了……”劉一九對於這樣的讚揚並沒有什麽欣喜的。

  ??他現在覺得真的是頭痛了。

  ??太多的項目,一時間,甚至有些理不順的感覺。

  ??尤其是在這邊進行初期訓練的新選拔的特種兵,他這個顧問教官還沒有去跟他們見麵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