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劉一九忽悠的本事(求月票)
作者:葫蘆村人      更新:2021-07-17 12:04      字數:3936
  劉一九是間諜?這個他們比誰都更加清楚不可能。

  ??“直-7?你知道直-7的研究進度以及情況?”就連李雲龍也驚訝了起來。

  ??劉一九怎麽可能知道直-7的研究進度?

  ??他居然在這裏開口要項目團隊,難道已經知道了這個項目的情況?共和國很多的項目都因為過於落後而不得不麵臨被取消的問題,項目研究經費那是浪費了,如果不下馬,繼續研究下去,隻會浪費更多。

  ??唯一的就是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他們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那個項目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結果。如同直-6一樣,從一開始就不足。蘇聯的米-24,正常起飛重量1120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320公裏每小時,巡航速度270公裏每小時,外部最大載荷2400公斤……而我們國家的直-7,為了節省研究經費以及確保研究成功,大部分采用直-5跟直-6的設計以及零部件,飛行速度慢,載重量不足,同時,為了確保結構穩定安全,機身過於笨重。性能差,載重力不行,整體技術水平就連國外六十年代的直升機都無法完全趕上。這樣先天不足的項目,在咱們共和國首長們英明的領導之下,會大批量地生產麽?”為了獲得直-7項目團隊的研究人員,劉一九真的是豁出去了。

  ??從來都不曾拍過領導馬屁的他,居然也幹出來了這樣惡心的事情。

  ??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你從哪裏來的這些情報?米-24的性能數據你這樣熟悉!”龍耀華現在也不知道自己心中是個什麽滋味。

  ??很多的消息,情報部門都是沒有獲得的。

  ??“因為我手中有著完整的米-24直升機的原始設計資料以及米裏設計局第一任局長米裏老頭的工作筆記跟另外一些資料。這些資料,就是這次楊威小隊進入蘇聯境內的收獲。說起來,我們應該感謝美國人,如果不是他們的間諜,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獲得這些……”劉一九本來是不準備說這個事情的。

  ??有了這樣的手稿在自己手中之後,要想搞出直升機來,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他們還有資料沒有交給我們?”任旭愣了。

  ??“這些士兵進行過最為殘酷的訓練,雖然目前他們隻是經曆過第一階段,但是反偵察,反審訊的能力,遠遠超出普通情報部門的想象……”劉一九自豪地說道。

  ??這也是他毫不猶豫地在不知道自己黑色軍官證有什麽用的時候就直接同意用他的黑色軍官證來給那些人擔保的原因。他不知道他們的訓練成果,但是卻知道很多人都是被這個訓練給淘汰掉的。

  ??到目前為止,也就隻有楊威小隊的這些人通過了,陳大山為了不讓自己的特種小隊人數太少,不得不把這個訓練給推遲……

  ??訓練手段,毫無疑問,這是劉一九設計出來的。

  ??來自二十一世紀中期的各種審訊手段,遠遠不是這個年代可以比擬的。那個時候,世界各國的瘋子們,對於人體結構的研究更加精細,這就使得在審訊方麵的工作有了新的特點。

  ??“這個直升機項目團隊給你們,你們難道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研究出來?這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材料方麵這也是一塊短板……”李雲龍發現,自己好像是第一次認識這個資料看過無數遍的年輕人。

  ??聽到他的這話,其他的人也都是把目光投到劉一九身上。

  ??劉一九對於這個問題,卻是撇了撇嘴,嘴角往上一翹,對著首長們說道:“如果換成別的地方,我不敢保證,但是換成我們九院基地,我個人覺得什麽都不是問題。我們九院的定位就是隻搞研究,生產可以跟兄弟單位進行合作……”

  ??在山裏麵,平時除了工作,也就沒有其他什麽娛樂活動,很多人也沒有家庭瑣事什麽的拖累,畢竟那裏麵的科研人員很多都是沒有跟家屬在一起,如同王順義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基地裏麵搞科研,他們的人生之中,就兩件事情,第一,工作,第二,睡覺。吃飯休息上廁所,這些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僅僅也就是必要的,但是不需要多少的時間。

  ??這樣的環境之下,要是不能出成績,這就是沒有天理了。

  ??美國的升天號計劃,網絡了國內的大量頂級科學家以及神童,所以國內的各種技術才開始突飛猛進。

  ??劉一九他們同樣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知道這樣與世隔絕的環境對於科技體係促進的巨大作用。升天號,是采用欺騙的方法,而他們,則是采用實驗培養。在這個世界裏麵,共和國的國防科技工作者們,為了祖國奉獻一切的理念可以讓他們安心為祖國搞國防科技事業。

  ??當然,這個也需要國家為他們提供一切保障,讓他們不需要分心考慮其他的事情……

  ??“這……”這種方案,不是不可行。

  ??但是這種方案執行下,很多人都得廢掉了。

  ??他們的一輩子,將會與這個世界上格格不入。

  ??“諸位領導,我知道你們的擔心,考慮到研人員們的各種問題。不過,你們完全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美國跟蘇聯兩國帶著世界兩大陣營競爭,目前的對峙還是比較平緩的,但是按照目前兩國兵力的發展情況以及政策變化,要不了幾年,雙方就會從緩和的對峙變成激烈的對抗。現在軍事力量方麵,西方正本主義陣營全麵被蘇聯為首的華約陣營壓製,蘇聯每年的戰略核力量開支幾乎是美國的3倍,同時軍隊數量是美國的兩倍,坦克是美國差不多三倍……美國不會坐視這樣的情況不理會,否則,在延續了幾十年的爭霸中,他們將會徹底失敗……”

  ??因為美國的裏根即將上台。

  ??現在的卡特那貨,自稱為“善良的老百姓”,基本上也沒有什麽作為。

  ??劉一九的這些話,把這些大佬給嚇著了。

  ??“你是從什麽地方得來的情報?”龍耀華皺著眉頭問著劉一九。這些事情是總參的戰略分析團隊分析了很長時間才得出來的了,劉一九隨口就說了出來。

  ??“報紙,這些消息雖然很少,但是從一些隻言片語裏麵可以結合很多東西推敲。原本我認為,這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可能。但是這次跟美國人的接觸中,他們讓我們知道了很多的東西 。美國的XM1坦克項目,就是為了針對蘇聯的T64以及T72,他們的新型戰略轟炸機就是為了應對蘇聯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他們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到達了極限,然而……”劉一九詭異地一笑。

  ??這就是他忽悠美國人的關鍵。

  ??美國人自己研究的坦克,他們知道缺點在什麽地方。

  ??外人根本就不可能,但是劉一九知道了,他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肯定會花費更大的精力去做的。當然,如果劉一九提供的解決問題讓他們減少研發經費降低生產成本,那麽,他們總得付出一些東西才行。

  ??“這就是你跟美國人東拉西扯談了那麽多天的原因?”李雲龍傻眼了。

  ??難道美國人的XM1坦克項目真的存在?

  ??“當然。我跟美國人談這些,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等著美國人主動給咱們送一些我們需要的技術。我們的新坦克,有了蘇聯的T64跟T72,自然少不了美國人的XM1,如果有可能,搞到德國豹2更好了。動力係統,這是我們的短板,短時間內也是沒法解決的,所以,我們必須從美國人手中獲得。他們的燃氣輪機技術不可能給我們,但是普通1500馬力的柴油動力,怎麽也得給我們來一份不是?甚至,他們送幾輛最先進的坦克以及幾架最先進的飛機給咱們也沒有什麽問題的……”

  ??劉一九說得很得意。

  ??“美國人有那麽傻嗎?”李雲龍苦笑著說道。

  ??這孩子發燒了,腦袋都被燒糊塗了。

  ??“美國人不傻,遠比咱們更聰明,但是蘇聯人在一邊呆著呢。如果把這坦克的各種性能參數告訴他們,蘇聯人會非常感激咱們的……”劉一九的話讓這些大佬真的明白了,在美蘇爭霸的關係下,共和國可以利用雙方的矛盾從他們手中弄到很多的技術。

  ??就如同這次美國軍事考察團代表到共和國一樣,這就是借用兩國爭霸為共和國得到的機會。

  ??不過,通過劉一九說的這些,大佬們突然發現,劉一九吹牛的本事,遠比他搞研發的能力更高。

  ??貌似一開始他們倡導成立戰略忽悠局的提議是非常現實的?

  ??或者說,真的應該成立一個戰略忽悠局,讓劉一九同誌來操作,專門替共和國忽悠他們。

  ??那個黑色軍官證,幹脆就劃撥到戰略忽悠局算了。

  ??“小劉同誌,我們在商量成立一個戰略忽悠局,讓你來當這個局長,你看如何?”劉青山從一開始就被劉一九給嚇傻了,這總算是想明白了,為什麽鄭浩一到那山裏麵就突然變得聰明了很多,感情是這小子在一邊唆使著。

  ??平時鄭浩都是根本就想不出來這些鬼點子,多老實的一個人,一下子就變得吃了仙丹一樣,忽悠起人來一套一套的,他再也忍不住了,突然開口對著劉一九說道……

  書屋小說首發